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备考2023高考地理时事热点专题4 极端气候事件

更新时间:2022-10-26 浏览次数:110 类型:二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2022高三上·江西开学考) 依据《厄尔尼诺/拉尼娜事件判别方法》国家标准,当关键区(尼诺3.4区,即120°W~170°W,5°S~5°N之间的区域)3个月滑动平均海表温度低于气候平均态0.5℃时,即为拉尼娜状态,持续5个月以上便形成一次拉尼娜事件。下图示意2018年1月~2021年12月关键区海表温度距气候平均态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2021年赤道中东太平洋开始进入拉尼娜状态的月份为(   )
      A . 2月 B . 4月 C . 8月 D . 10月
    2. (2) 2018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   )
      A . 2021年拉尼娜影响时间最短 B . 出现拉尼娜状态的间隔缩短 C . 中东部太平洋水温长期偏低 D . 秘鲁沿海渔业资源趋于减少
  • 2. (2022高一下·玉溪期末) 干旱是对台湾岛生产和生活危害最大的气象灾害。2021年3月以来,台湾日月潭因缺水“见底”的新闻频频出现,引发了人们对台湾旱灾的关注。下图示意台湾岛多年降水的月平均分配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台湾岛干旱灾害使水循环环节(   )
      A . 降水量增多 B . 下渗量减少 C . 蒸发量增大 D . 径流量增大
    2. (2) 造成台湾岛干旱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 . 年均降水量较少 B . 生产用水总量大 C . 气温高蒸发量大 D . 降水季节变化大
    3. (3) 以下缓解台湾旱灾的措施中最不可行的是(   )
      A . 大规模开采地下水 B . 加大农田水利设施建设 C . 修建水库调节径流 D . 发展节水农业
  • 3. (2022高一下·赤峰期末)  2021年10月初,山西省出现了罕见的、由多场降雨组成的持续暴雨天气,强度大,历时长,给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带来威胁。下图示意本轮持续暴雨中某一时刻的局部海平面天气形势,图中等值线为等压线(单位:百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示区域的最大气压差可能接近(   )
      A . 50 B . 45 C . 40 D . 35
    2. (2) 对图示时刻山西出现强降水的原因,表述正确的是(   )
      A . 台风深入带来强降水天气 B . 平原地形有利于水汽深入形成地形雨 C . 位于较稳定的暖锋锋前降水多 D . 位于较稳定的冷锋锋后降水多
    3. (3) 推测与往年相比,2021年副热带高压的位置特点、南方地区易发生的气象灾害(   )
      A . 位置偏北、旱灾 B . 位置偏南、旱灾 C . 位置偏北、涝灾 D . 位置偏南、涝灾
  • 4. (2022高二下·乐山期末) 厄瓜多尔大平原几乎纵贯北美洲中部,美国德克萨斯州(25°N~36°N)位于北美洲中南部,毗邻墨西哥湾,地势低平,能源丰富。2021年2月,该州气温骤降至﹣19℃(该州2月多年平均气温8℃-20℃)并伴随暴风雪,造成大范围停电,对生产生活造成巨大影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对引发此次德州大规模断电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①经济发展水平低,发电量不足②气温骤降,用电量激增

      ③受暴风雪影响,电力设施受损④气温低,电路损耗严重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③④
    2. (2) 德州在此次寒潮过程中出现严重暴雪的主要原因是(   )
      A . 中央大平原利于强冷空气南下 B . 美国中南部地形有利于冷空气抬升 C . 北冰洋为南下冷空气提供充足水汽 D . 强冷空气与墨西哥湾暖湿气流相遇
    3. (3) 推测德克萨斯州在本次寒潮中受破坏最大的行业是(   )
      A . 农业 B . 交通 C . 工业 D . 旅游业
  • 5. (2022高二下·岳阳期末)  2021年7月17-24日,河南多地出现极端强降水,导致郑州、新乡、安阳等城市发生严重内涝。下图为7月20日我国东部地区气压形势图及河南地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下列关于7月20日河南多地暴雨成因分析,合理的是(   )

      ①地形抬升,降水增幅明显②台风“烟花”提供了充沛的水汽

      ③台风“查帕卡”提供了充沛的水汽④受高压南侧的偏东气流引导,提供了充沛的水汽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2. (2) 内涝往往给城市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甚至人员伤亡。下列措施中,能有效降低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的是(   )
      A . 将城市排水系统统一更新 B . 把城市水泥路面改成透水路面 C . 开展防灾减灾教育,提高居民自救互救能力 D . 加强监测和预报,防止极端天气发生
  • 6. (2022高三下·泰州模拟) 随着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加剧,干旱、洪涝事件发生的强度和频率不断增大,并且干旱洪涝常连续发生,形成旱涝急转现象。我国西南地区是旱涝急转的多发区域。选择题为我国西南部分气象站点分布及生态分区,右图为我国西南地区部分站点旱涝急转发生次数年内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有关我国西南地区旱涝急转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旱转涝集中发生在夏秋季 B . 涝转旱集中发生在春夏季 C . 旱转涝和涝转旱频次相同 D . 冬季的重度急转最为严重
    2. (2) 甲区域易发旱涝急转的主要原因是(   )
      A . 暖湿气流和焚风效应影响 B . 森林破坏,气候失调 C . 登录台风数量多,影响大 D . 冬春季节寒潮影响大
    3. (3) 旱涝急转对人类社会及自然环境的影响远大于单一的干旱或洪涝灾害。对其危害描述正确的是

      ①威胁区域粮食安全  ②影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③改变区域气候类型  ④植被覆盖率明显下降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 7. (2022·昆明模拟) 大约9000年前,撒哈拉沙漠年降水量比现在高17%~50%,气候较为湿润。而今,撒哈拉沙漠气候极端干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推测9000年前该地的地带性植被可能为(   )
      A .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 . 热带雨林 C .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 . 热带草原
    2. (2) 导致现今撒哈拉沙漠气候干旱的主要因素是(   )
      A . 洋流 B . 大气环流 C . 地形 D . 太阳辐射
  • 8. (2022·平江模拟) 洞庭湖区位于长江中游荆江南岸,东、南、西三面环山,北部为江汉平原,该湖区极端天气事件多发。左图表示1961-2013年洞庭湖区24个自动气象站夏季高温热浪(指连续多天35度以上的高温天气)频次分布,右图表示1961-2013年洞庭湖区夏季平均高温热浪频次历年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中讯息显示,1961-2013年洞庭湖区夏季平均高温热浪天气(   )
      A . 呈逐年上升趋势 B . 频次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C . 每年均会出现 D . 部分地区一年出现2次
    2. (2) 1961-2013年,岳阳站夏季平均高温热浪频次最可能是(   )
      A . 0.6 B . 0.7 C . 1.0 D . 1.1
    3. (3) 洞庭湖极端高温天气事件频发,推测主要的影响因素有(   )

      ①人类活动②水陆分布③植被覆盖率④地形地势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9. (2022高二下·温州期中) 自2018年起,河南省郑州市陆续投入534.8亿元建设海绵城市,旨在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2021年7月河南中西部地区连续多日出现大范围强降水天气。7月20日16时至17时郑州市一小时降雨量达201.9 mm。暴雨使得郑州海绵城市“失灵”,市区严重积水。完成下面小题。

    1. (1) 郑州城市内涝严重的主要原因有(   )

      ①连降暴雨,降水强度大   
      ②地势起伏大,流速快 

      ③城市路面硬化多,地表水下渗不畅   
      ④热岛效应减弱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①④ D . ②③
    2. (2) 暴雨使得郑州海绵城市“失灵”的主要原因是(   )
      A . 强降雨超出海绵城市的吸收速度 B . 海绵城市建设力度不足 C . 海绵城市建设使得地表排水不畅 D . 海绵城市设备严重老化
  • 10. (2022高三下·济南模拟)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国极端天气事件多发。2019年秋季至2020年春季,赤道中东太平洋出现了一次弱的厄尔尼诺事件,厄尔尼诺事件对我国气候的影响比较复杂,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了2020年我国汛期气候的异常。下图是2020年110.0°E~122.5°E平均降水量的时间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与我国2020年汛期气候异常相关性最小的因素是(   )
      A . 地形 B . 洋流 C . 大气环流 D . 海—气相互作用
    2. (2) 与常年相比,图示区域2020年我国汛期气候异常的表现是(   )
      A . 南方伏旱严重 B . 华北汛期提前 C . 江淮梅雨期长 D . 我国南旱北涝
二、综合题
  • 11. (2022·榆林模拟)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雨窝”是指在某一区域形成唯一降水中心且频繁出现极端强降水的区域。墨脱地处喜马拉雅山东侧、雅鲁藏布江下游河谷地区,地势北高南低,北、东、西三面环山,形成一个“八”字形的嘲叭口。墨脱年平均降水量为2071.8mm,平均每年有229天是雨天,极端日最大降水量达99.1mm,有西藏“雨窝”之称。墨脱局地气候特征明显,白天吹较强的谷风,夜间吹较强的山风,下垫面多由砾石组成,加剧了局地气候特征。下图示意2012~2018年墨脱年均降水量分布和2012~2018年墨脱逐时降水概率分布。

     

    1. (1) 说明墨脱成为西藏“雨窝”的有利自然条件。
    2. (2) 根据墨脱降水概率图,指出墨脱日降水的特征。
    3. (3) 分析墨脱日降水特征形成的主要原因。
  • 12. (2021高三上·保定期末)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茎柔鱼通常的表层适温范围为15~28℃,在东太平洋分布广泛,生命周期短,因此其种群对栖息地环境及气候变化极为敏感。厄尔尼诺事件发生时,太平洋中部和东部海域表温异常变暖;而拉尼娜事件发生时,太平洋中部和东部海域表温则异常变冷。下图示意1950~2015年东太平洋某渔场HSI(栖息地适宜性指数,将HSI≤0.2、0.2 <0.6及HSI≥0.6分别定义为不适宜的、正常的及适宜的栖息地)在不同气候模式下的变化情况,黑色区域为陆地。

    1. (1) 分析非正常气候模式下该渔场茎柔鱼栖息地面积的变化情况。
    2. (2) 推测茎柔鱼在该渔场的主要分布位置,并分析原因。
  • 13. (2022·泸县模拟)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受到气候变化影响,近年来澳大利亚极端自然灾害频发。从2019年9月澳大利亚爆发大规模山火以来,至2020年1月,已经持续了四个月(见下图)。在澳大利亚,森林中的桉树占了70%,桉树树皮和树叶中富含挥发性油脂,脱落后聚集在地面,遇到40℃以上的高温,容易自燃。甚至是桉树本身也在传播火源。和其他植物不同,桉树着火是表皮着火,而树皮则能阻隔烈火,大火过后大部分桉树树皮下的休眠芽就会很快萌发。

    1. (1) 简述澳大利亚此次森林大火持续4个多月的气象条件。
    2. (2) 分析桉树在火灾中的作用。
    3. (3) 简析火灾对澳大利亚桉树的影响。
    4. (4) 仅考虑自然因素,推断澳大利亚将来火灾发生频次的变化并说明原因。
  • 14. (2021·浦东模拟) 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冰冻是由降雪(或雨夹雪、小冰粒、冻雨等)或降雨后遇低温形成的积雪结冰现象。冰冻灾害是一种气象灾害。浙江省山地丘陵占比大,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说。

    1. (1) 据图1,概括浙江省冰冻灾害的空间分布特征。
    2. (2) 从气候、地形等角度,推测浙江省A地冰冻灾害多发的可能原因。
    3. (3) 归纳1961 - 2010年浙江省年平均冰冻日数的变化特征,并推测其成因。
    4. (4) 为减轻冰冻灾害造成的危害,浙江省可以采取哪些预防措施?
  • 15. (2022高三下·武汉月考)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罗布泊(约90°18′E,40°25′N)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东缘,历史上曾为大型湖泊。这里气候极端干旱,植被覆盖稀少,春秋季东北风强劲。湖底地层上部主要为相对疏松的砂质粉砂层,下部主要为相对坚硬的黏土粉砂层。受地层岩性和外力作用等因素控制,罗布泊地区发育了分布广泛且形态多样的雅丹地貌。雅丹是一种典型风力侵蚀地貌。研究表明,近年来新疆气候暖湿化趋势明显。下左图示意罗布泊地区雅丹空间相邻关系实景,下右图示意罗布泊地区雅丹演化过程。

    1. (1) 从外力作用和岩性等方面,指出罗布泊地区雅丹的形成条件。
    2. (2) 结合右图,简述罗布泊地区雅丹地貌①~④的演化过程。
    3. (3) 根据罗布泊所在地区的气候变化趋势,有人推测罗布泊雅丹未来的发展变化可能会出现下列两种情况,请你选择其中一种情况阐述理由。

      ①成为“水上雅丹”。②雅丹完全消失。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