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2021-2022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

更新时间:2022-11-16 浏览次数:110 类型:期末考试
一、用放大镜和显微镜来观察:利用放大镜、显微镜,可以扩展我们的视野,从微小物体到生物细胞,再到水中的微小生物,我们将观察到一个奇妙的微小世界。(每空2分,共28分)
二、利用模型来认识事物(每空2分,共22分)
  • 15. 模型可以用来研究事物的结构、功能、变化等。利用不同的桥面结构模型,可以研究桥面的抗弯曲能力;利用不同的地球运动模型,可以研究地球的运动及其产生的现象,如下图所示。

    1. (1) 小明利用模型来探究昼夜交替现象时,最好用( )来模拟太阳。
      A . 蜡烛 B . 篮球 C . 日光灯 D . 手电筒
    2. (2) 小明控制模型的运动速度,以便在短时间内观察到“地球”上的昼夜交替现象。在现实世界中,地球上昼夜交替的周期是( )。
      A . 1小时 B . 1天 C . 1个月 D . 1年
    3. (3) 上图所示的四个模型,分别表示“昼夜交替现象的成因”的四种不同假设。请写出模型①所表示的假设。
    4. (4) 上图所示的四个模型中,最符合托勒密“地心说”理论的是( )。
      A . 模型① B . 模型② C . 模型③ D . 模型④
    5. (5) 上图所示的四个模型中,与地球在宇宙中的真实运动最接近的是( )。
      A . 模型① B . 模型② C . 模型③ D . 模型④
    6. (6) 小明研究“四季变化与地球运动的关系”,可以采用( )。
      A . 模型① B . 模型② C . 模型③ D . 模型④
    7. (7) 在探究“四季变化与地球运动的关系”时,小明需要调整地轴的倾斜方向。你认为,小明应该怎样调整地轴的倾斜方向,请写出一条建议。
  • 16. 小明将一张卡纸(长30厘米、宽21厘米)对折1次,做成“一“形桥面模型,如下图所示。测得该桥面模型最多能承受15个垫圈。

    1. (1) 卡纸对折后,桥面模理的长度为30厘米,宽度应该标注为( )。
      A . 21厘米 B . 15厘米 C . 12.5厘米 D . 10.5厘米
    2. (2) 如上页图所示,如果将桥墩之间的跨度缩短到15厘米,其他条件不变那么该桥面模型承受的垫圈数量( )。
      A . 比原来多 B . 比原来少 C . 保持不变 D . 无法判断
    3. (3) 在桥面模型承重测试中,关于垫圈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选用轻重不同的垫圈 B . 每次最好放十个垫圈 C . 垫圈要尽量靠近桥墩 D . 放垫圈时要小心轻放
    4. (4) 在保持桥墩位置不变的情况下,除了将卡纸对折之外,还有什么办法能增加桥面的承重能力?请写出其中一种办法。
三、做个电磁铁
  • 17. 小明将一根长导线缠绕在一枚螺栓上,制成电磁铁。他按右图所示的方式来组装电磁铁电路。他接通电流,研究电磁铁的磁性变化。(每空2分,共22分)

    1. (1) 下面四种材质的螺栓,可以用来绕制电磁铁的是( )。
      A . 铜螺栓 B . 铝螺栓 C . 铁螺栓 D . 塑料螺栓
    2. (2) 在这个电路中,小明需要在①位置安装一个( )。
      A . 小开关 B . 小灯泡 C . 电池盒 D . 指南针
    3. (3) 制作电磁铁时,要剥去导线两头的塑料皮,主要是为了让导线( )。
      A . 出现光泽 B . 容易导电 C . 变得更短 D . 产生磁性
    4. (4) 电路通电后,②位置处的导线中的电流怎样流动?请在上图中用箭头线画出。
    5. (5) 电路通电后,导线下方的磁针最可能产生的现象是( )。
      A . 磁针被吸在导线上 B . 沿顺时针方向不停地旋转 C . 磁针从支架上掉落 D . 产生一定角度的水平偏转
    6. (6) 通电导线会让附近的磁针运动起来,这个现象最初是由( )发现的。
      A . 牛顿 B . 爱迪生 C . 奥斯特 D . 列文虎克
    7. (7) 在通电导线使磁针运动起来的过程中,能量转换的过程可以表示为( )。
      A . 电能→机械能 B . 电能→机械能→磁能 C . 电能→磁能 D . 电能→磁能→机械能
    8. (8) 小明探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什么因素有关"”,下面是他的实验记录。

      实验组别

      实验①

      实验②

      实验③

      实验④

      线圈匝数

      15匝

      15匝

      30匝

      30匝

      电池节数

      1节

      2节

      1节

      2节

      吸引回形针数量

      16枚

      36枚

      32枚

      54枚

      要知道“线圈匝数对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影响”,可以选用( )的数据。

      A . 实验①和② B . 实验①和③ C . 实验①和④ D . 实验③和④
    9. (9) 如果小明在实验中准备的回形针数量不够,可以用( )来代替。
      A . 铁垫圈 B . 橡皮泥 C . 玻璃珠 D . 泡沫球
    10. (10) 分析比较上表中的实验②和实验④的数据,你能得到怎样的结论?
    11. (11) 利用实验②和实验③的数据,为什么无法得到正确的结论?请作出解释。
四、新春礼物
  • 18. 春节快到了,小明给远方的伙伴寄了一箱新春礼物,有核桃仁、玩具车、彩色玻璃珠、弹簧测力计、科幻书籍等,希望伙伴在新的一年里,吃好、玩好、学好!

    小明要将藏在坚硬外壳里的核桃仁取出来,最合适的工具是( )。

    A . 牙签 B . 铁锤 C . 吸管 D . 裁纸刀
  • 19. (2021六上·瓯海期末) 当核桃仁被吃进体内后,核桃仁储存的化学能会逐渐转化为( )。
    A . 光能 B . 磁能 C . 热能 D . 电能
  • 20. (2021六上·瓯海期末) 小明利用斜面将玩具箱从高处转移到低处,下图所示四种坡度(坡度是指坡面和水平面之间的夹角)的斜面,玩具箱最容易下滑的是( )。
    A . B . C . D .
  • 21. 小明测量将同一辆玩具车沿不同斜面向上拖动时所需的拉力。下面是测量记录。

    提升方式

    直接提升

    斜面①

    斜面②

    所用拉力

    2.0N

    0.7N

    1.2N

    1. (1) 在沿斜面拖动玩具车时,为了获取准确数据,玩具车的运动应该( )。
      A . 匀速前进 B . 先快后慢 C . 先慢后快 D . 时快时慢
    2. (2) 上页表中,为什么玩具车在两个斜面上的拉力大小不同?请写出其中一种原因。
    3. (3) 分析上表中的数据,你认为斜面在搬运物品时具有什么作用?
    4. (4) 小明给伙伴写了以下四条“弹簧测力计使用说明”,其中错误的是( )。
      A . 测量前,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0”刻度上 B . 测量时,手要握在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板上 C . 测量时,拉力方向要和物体运动方向一致 D . 读数时,视线要与弹簧测力计的指针相平
  • 22. 如图所示,小明用杠杆移开院子里的大石头,取出珍藏在石头下的彩色玻璃珠。
    1. (1) 撬动大石头时,杠杆A点位置相对不动,称为( )。

      A . 支点 B . 固定点 C . 阻力点 D . 用力点
    2. (2) 如上题图所示,小明分别在杠杆的B点位置和C点位置向下压,来撬动大石头。比较两者的用力大小,( )。
      A . 无法判断 B . B点更省力 C . C点更省力 D . 用力大小相同
  • 23. 书籍是人类文化传播的重要工具,书籍制作技术的发展依次经历了( )。
    A . 雕版印刷→手工抄写→活字印刷 B . 活字印刷→手工抄写→雕版印刷 C . 活字印刷→雕版印刷→手工抄写 D . 手工抄写→雕版印刷→活字印刷
  • 24. (2021六上·瓯海期末) 小明用剪刀将一个纸箱裁剪成合适大小。下面是纸板在剪刀刀刃上的不同位置,裁剪时最省力的是( )。
    A . B . C . D .
  • 25. (2021六上·瓯海期末) 小明将打包好的箱子用手推车运到附近的快递站点,手推车上的( )装置在搬运过程中起到了省力的作用。
    A . 扶手 B . 车轮 C . 车架立杆 D . 载物平板
  • 26. (2021六上·瓯海期末) 快递站点给小明一张回单,小明可以通过扫描回单上的二维码来了解快递的动态。扫描二维码时,使用的是( )技术。
    A . 文字识别 B . 语音识别 C . 图像识别 D . 动作识别
  • 27. 快递站点使用( )将小明的礼物箱送到远方的另一个城市。
    A . 交通工具 B . 测量工具 C . 机械工具 D . 通信工具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