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林州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阶段...

更新时间:2022-10-24 浏览次数:48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中国是人类发源的重要地区之一,猿人遗迹追布南北各地。下列属于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古人类的是(    )
    A . 丁村人 B . 蓝田人 C . 长阳人 D . 元谋人
  • 2. 如图是假期小明跟父母参观某一遗址过程中拍摄的北京人活动雕像。这一雕像说明北京人(    )
    A . 已学会狩猎 B . 会磨制石器 C . 过集体生活 D . 会人工取火
  • 3. 如图中的文物最早发现于北京周口店山顶洞,它反映出当时的人类(    )
    A . 已经懂得人工取火 B . 已有了爱美意识 C . 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 D . 以采集渔猎为生
  • 4. 粟具有耐旱、自生能力较强等特点,因此我国北方早期先民首先从果下手栽培种植;而几乎同时期的长江中下游先民也驯化了稻并开始大量种植。粟和稻的种植说明(    )
    A . 农业开始精细化发展 B . 原始农业的兴起与发展 C . 农业适应了定居生活 D . 北方农业较南方发达
  • 5. 距今约7000年的某遗址中发现成堆的稻谷、谷壳、稻叶、稻杆等,还发现了木结构的水井和农业生产用的骨耜。该遗址位于(    )
    A . 浙江余姚 B . 河南舞阳 C . 浙江杭州 D . 陕西半坡
  • 6. 在河姆渡遗址发现了成排榫卯相连的木桩、大量的横板和竖板,是木桩插于地下,上面以木板等拼接的房屋建筑遗留下来的痕迹。该房屋建筑被称为(    )
    A . 半地穴式建筑 B . 干栏式建筑 C . 圆形洞穴建筑 D . 栽柱式建筑
  • 7. 伴随着原始农业的发展、生活居住的稳定,各类手工业生产也随之不断发展。下列属于半坡人在制陶业方面特点的是(    )
    A . 能够运用磨制石器 B . 懂得运用天然漆增色 C . 能够制作鱼纹彩陶 D . 白陶和黑陶别具一格
  • 8. 发现于河南巩义的河洛古国遗址替补了华夏文明发展史上五千年这个阶段的空白,让整个文明链完整无缺,使得炎黄二帝曾经生活过的时代重现人间。材料中炎黄二帝最早开始组成部落联盟是在(    )
    A . 女娲补天之后 B . 伏羲画卦之后 C . 涿鹿大战之后 D . 阪泉之战之后
  • 9. 河南郑州黄河游览区有一座巨大的炎黄二帝雕像,而且每年的三月三日还有盛大的祭祖大典,这与炎黄二帝带领人们打败蚩尤,逐渐建立华夏族有密切关系。据此可知,炎黄二帝被称为(    )
    A . 人文初祖 B . 三皇五帝 C . 万圣先师 D . 齐天鼻祖
  • 10. 传说中炎帝和黄帝有很多发明,下列独属于黄帝发明的是(    )
    A . 纺织 B . 制作乐器 C . 煮盐 D . 制造船只
  • 11. 《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舜继承首领之位的方式是(    )
    A . 考核 B . 禅让 C . 推荐 D . 战争
  • 12. “栉风沐雨”形容的是人经常在外不顾风雨地辛苦奔波,它最初指的是我国古代的一位传奇人物,他“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人”。这位传奇人物是(    )
    A . 蚩尤 B . C . 大禹 D .
  • 13. 《竹书纪年》中记载:“益干启位,启杀之。”之后又经过多次征战,夏启扫除了障碍,巩固了王权。启开启的王位继承制度是(    )
    A . 世袭制 B . 禅让制 C . 分封制 D . 选举制
  • 14. 殷墟是我国清朝末年在河南省发现的商朝后半期文化遗址,因中国历史上称商朝为殷代、殷商和殷朝,故此称呼此地为“殷墟”。“商朝”被称为“殷代”的原因是(    )
    A . 亳又名殷 B . 国君名讳 C . 盘庚迁殷 D . 国灭于此
  • 15. 哪吒、姜子牙等故事的大背景都是武王伐纣这一历史事实。材料中“武王伐纣”的决定性之战是(    )
    A . 阳城之战 B . 牧野之战 C . 涿鹿之战 D . 国人暴动
  • 16. 如图所示,该制度下周王分封的诸侯主要是(    )

    A . 世家大族 B . 商朝的旧部 C . 上古神族 D . 宗亲和功臣
  • 17. “夏桀本是亡国君、夏朝历时四百七。商纣暴虑施酷刑,引来武王正义师。周王无道国人起,西周灭亡在前771。”这表明夏商周三个朝代均亡于(    )
    A . 战争破坏 B . 人民反叛 C . 诸侯叛乱 D . 残暴统治
  • 18.   2022年的三星堆格外引人瞩目,其风格虽迥异于中原地区,但其工艺不逊于同时期的中原地区。中原地区青铜器的巅峰时期是(    )
    A . 商周时期 B . 夏朝晚期 C . 商代早期 D . 西周晚期
  • 19. 它的出土和保护历经坎坷,它重达832.84千克的身量令人叹为观止,它的铸造技术更是令后人赞叹不已。“它”是(    )
    A . 四羊方尊 B . 司母戊鼎 C . 青铜面具 D . 利簋
  • 20. 股墟出土的带有文字的"龙骨"有十万多片,连同其他器物的文字,约有单字4000多个,是一种相当成熟的文字。该文字被称为(    )
    A . 行书 B . 金文 C . 甲骨文 D . 小篆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30分)
  • 2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威立后,恢复了对周口店遗址的发掘研究,获取了大量的宝贵贵料,违今为止,考古学家们已经发报出代表40多个尸体的头盖骨、下颌骨、牙齿等化石和丰富的石墨、骨器、角器与眉火遗迹。北京人的发现,为中国古人类及其文化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材料二:与北京康人相比,山顶洞人的外貌特征基本与现代人类差别不大。山顶洞人的劳动技能、经验等,早已远超前人,取得很多新成就,如已学会人工取火。此外,山顶洞人还利用磨光、估孔技术来打磨石器,会狩猎、采集、捕鱼等。就算去到很远的地方也能与同一属性的原始居民交换物品。技术过硬,山顶洞人的审美观念也逐渐提高。

    ——摘编自<山顶洞人是如何发现的?>

    1.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在周口店遗址发现的北京人的特点。(至少两点)
    2. (2) 据材料二,指出山顶洞人相较北京人有何进步。
    3. (3) 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对原始人类发展最重要的技术,并说明理由。
  • 2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七八千年前,中国北方和南方的农业与农耕聚落都有了很大发展,未帮的出现和普遍使用、粮食的储备,使人们的精神生活得到多方面的发展……内部大小血缭集体之间以及个人之间,关系平等和睦。

    ——摘编自《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材料二: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排下宇,以待风雨。

    ——摘自《易经》

    1.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南北方社会的发展状况。
    2. (2) 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人们的精神生活得到多方面的发展”。
    3. (3)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古北方“穴居”而生的原始人类的典型代表,并指出“后世圣人”指代何人。
  • 2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来耜,教民农作”“(神农氏)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摘编自《白虎通义》

    材料二:

    1.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神农”指的是哪一位部落首领。并指出他对后世的影响。
    2. (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后世纪念大禹的原因。
    3. (3) 材料中的人物均为神话传说中的人物,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读谈历史事实与神话传说的关系。
  • 2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是谓大冈。今大道玩巳,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是谓小康。

    ——摘自《礼记·礼运》

    材料二:西周分钟的时象和做法是把土地和人民分封给异灶功臣责族、同过三室贵族、先代专王后代和远氏族部落首领,让他们到各地去做储侯,建立诸侯国。同时要求他们要服从国三的命令,要句周王贡献财物,要派兵随从周王作战。

    ——摘编自王育济《中国古代史》

    1. (1) 据材料一,指出"天下为公"时期的部落首领通过何种制度传承。该制度下最后一位部落首领是谁?
    2. (2) 材料一中“天下为家”局面始于哪一朝代该朝代被谁所灭?
    3. (3) 材料二中所述制度是什么这一制度施行的目的是什么?
  • 25. “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中,三星堆遗址祭祀区位列其中。请结合下列图片以及介绍文字,从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角度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史实正确;条理清晰,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不得照抄原文)

    图一:妇好墓于1976年被考古工作者发掘,是毁墟科学发掘以来发现的唯一保存完整的商代王宝成员星弄。墓葬内随葬品极为丰富,共出土青铜器、玉器、宝石器、袁牙留等不同质地的随葬品1928件。墓葬中的青铜礼器组合,体现了中原文明繁盛的青铜文化。

    图二:住于四川省广汉市的三星堆古遗址,是迄今在西南地区发现的范围最大、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蜀文化遗址。这段完全不见于文献记载的历史,通过考古发现揭示出一个前所未知的区域文明。遗址中出土上千件各类文物,造型奇特、制作精美,表现出浓厚而神秘的宗教文化色彩,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征,皆与中原文化有显著区别。三星堆文化不仅

    是古蜀文化的典型代表,亦是长江上游的一个古代文明中心,昭示了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同属中华文明的母体。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