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江油市八校联考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

更新时间:2022-11-11 浏览次数:46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共20分)
  • 1. (2022·威海) 下列生物中,与海葵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
    A . 向日葵 B . 水螅 C . 涡虫 D . 乌贼
  • 2. 下列各项中,属于猪肉绦虫的特征的是(      )

    ①身体背腹扁平

    ②体壁有两个胚层

    ③身体呈左右对称

    ④营寄生生活

    ⑤属于腔肠动物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③④⑤
  • 3. 蚯蚓身体由许多相似的体节构成,它属于哪种无脊椎动物(      )
    A . 扁形动物 B . 线形动物 C . 环节动物 D . 软体动物
  • 4. 各个类群的动物具有不同的特征,下列属于线形动物主要特征的是(      )
    A . 有口无肛门 B . 体表有角质层 C . 身体呈辐射对称 D . 身体表面有外套膜
  • 5. 下列属于软体动物的是(      )
    A . 水母 B . 涡虫 C . 田螺 D . 蚯蚓
  • 6. 蜘蛛、蜈蚣、虾和蟹等不是昆虫,但它们与昆虫都属于(      )
    A . 腔肠动物 B . 软体动物 C . 节肢动物 D . 扁形动物
  • 7.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下列属于鱼类的是(      )
    A . 泥鳅 B . 鳄鱼 C . 鱿鱼 D . 墨鱼
  • 8. 进入鱼体和流出鱼体的水中,溶解的气体成分的变化情况是(      )
    A . 流出的水中氧气含量增多,二氧化碳含量减少 B . 流出的水中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多 C . 流出的水中氧气含量增多,二氧化碳含量不变 D . 流出的水中氧气含量不变,二氧化碳含量减少
  • 9. (2016八上·无锡期末) 吃鱼时发现鱼肚子里有许多“鱼子”,这是鱼的(  )


    A . 小鱼 B . 卵细胞 C . 受精卵 D . 胚胎
  • 10. 关于“四大家鱼”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 “四大家鱼”指青鱼、草鱼、鲢鱼、鲫鱼 B . 四大家鱼都是淡水鱼 C . 四大家鱼采用的是混合养殖 D . 四大家鱼中青鱼生活在水面的最底层
  • 11. 关于两栖动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幼体在形态上像鱼,但内部结构与鱼有很大的区别 B . 所有的两栖动物成体都能在陆地上生活,只用肺呼吸 C . 两栖动物都属于变温动物,变态发育 D . 既能在水中生活,又能在陆地上生活的动物
  • 12. 下列属于爬行动物所具有的特点的是(      )
    A . 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个部分 B . 体表没有毛或羽毛,保温能力差,但仍能保持体温恒定 C . 四肢不能把身体支撑起来,只能在地面爬行 D . 一般不冬眠
  • 13. 下列与鸟类适于飞翔无关的是(      )
    A . 鸟类的身体呈流线形 B . 鸟类食量小,使身体轻盈 C . 鸟类的骨骼轻 D . 鸟类的胸肌发达
  • 14. (2021八上·伊通期末) 下列关于探究“鸟适于飞行的特点”的一些想法或假设,错误的是(   )
    A . 鸟是恒温的高等动物 B . 鸟的身体轻,受到的地心引力小 C . 鸟有发达的肌肉作为动力支撑 D . 猫头鹰能飞就是因为它有翅膀
  • 15. 关于哺乳动物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 鲸鱼是哺乳动物 B . 哺乳动物腔内有膈,将体腔分为胸腔和腹腔两部分 C . 哺乳动物中也有卵生的 D . 体温恒定是哺乳动物特有的
  • 16. 运动员们在比赛中完成各种动作的动力来自(      )
    A . B . 肌肉 C . 关节 D . 神经系统
  • 17. 下列有关动物运动及行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鲫鱼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B . 蝗虫的运动器官集中在腹部,足适于爬行或跳跃,翅适于飞行 C . 乌鸦将核桃扔在斑马线上让车碾碎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 D . 面向国旗敬礼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
  • 18. 自然界中,海鸥展翅、鱼翔浅底、大雁南飞、孔雀开屏……动物的行踪到处可见,构成一幅幅精美的图案。下列与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屈肘时,肱二头肌处于舒张状态,肱二头肌属于肌肉组织 B . 人体运动消耗的能量来自人体细胞内的呼吸作用 C . 蜘蛛织网是蜘蛛在生活中获得的行为 D . 黑猩猩用草棍钩取白蚁属于取食行为,所以属于先天性行为
  • 19. 壁虎在受到攻击时尾巴会自行折断,掉下来的断尾还会扭动,以吸引敌害的注意,而它则乘机递脱。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 . 壁虎断尾求生的行为是先天性行为 B . 壁虎长出新尾巴的过程中主要是细胞分裂,不会发生细胞分化 C . 壁虎新尾巴与旧尾巴中的肌肉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相同 D . 壁虎新尾巴生长过程中细胞能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进行生长
  • 20. 今年5月底,云南15头亚洲象一路向北,这次象群走得比较远,向东北走了400多公里,引起了网友极大的关注。有专家认为,可能是带头的母象首领经验不足导致迷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象群这种有组织、有分工的行为,属于社会行为 B . 在象群中往往是年长者为“首领” C . 象群可通过气味、跺脚等方式进行通讯,这对象群觅食、御敌、繁殖后代有着重要意义 D . 该象群的迁移可能会影响到生态系统中其它生物
二、实验探究题(共60分)
  • 21. 请据图回答问题:

    1. (1) 图一中,A和B分别是家兔和狼的牙齿示意图,其中图A是 的牙齿,判断的依据:比较图A与图B,图A中没有[3]齿,这与它的植食性生活有关。
    2. (2) 图二中,鸟类的身体呈流线型,可减少飞行中的阻力;前肢变成 ,可振翅高飞;以肺为呼吸器官,[]辅助呼吸,提高了气体交换的效率。
    3. (3) 家兔和鸟的体温都不会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因此它们都是 动物。
  • 22. (2019八上·海淀期中) 锦鲤是一种观赏性鱼类,泳姿优美,体色艳丽,深受人们喜爱。
    1. (1) 锦鲤的体型呈型,可减少在水中游泳时的阻力,这是与其水中生活环境相适应的。锦鲤游泳主要通过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使身体产生前进的动力,同时离不开身体上各种的协调作用。
    2. (2) 锦鲤用呼吸,其内密布大量的,可在水中进行气体交换,氧随血液循环输送至全身组织细胞,在细胞内参与的分解,为锦鲤的生活提供所需能量。
    3. (3) 为研究虾青素和辣椒红素是否有助于改善锦鲤体色。研究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

      组别

      A组

      B组

      C组

      处理

      等量普通饲料+虾青素

      等量普通饲料+辣椒红素

      体表色泽相对值

      红度

      41.67

      49.95

      55.01

      黄度

      31.49

      36.29

      35.28

      肌肉颜色相对值

      红度

      11.27

      16.41

      15.67

      黄度

      3.26

      4.82

      6.87

      ①实验选取体质健壮,体色、大小的锦鲤若干尾,将其分配到9个网箱中,分A、B、C三组处理,每组3个网箱。

      ②表中A组处理应为。综合表中实验结果可得出的实验结论为

  • 23. 某实验兴趣小组对鲫鱼进行一系列观察探究活动,请根据实验图回答问题:

    1. (1) 鲫鱼的体形是流线型,这有利于 
    2. (2) 鲫鱼的口和鳃在不停地开合,这是鲫鱼在进行 。选填(“呼吸”或“玩耍”)
    3. (3) 用吸管吸取一些墨汁,慢慢滴在C图鱼口的前方,会看到墨汁从鱼的标号[①]流入从标号②鳃盖后缘流出。标号⑥是 
    4. (4) 若用纱布捆扎某种鱼鳍的方法(如图A和B)进行探究“鱼鳍在游动中的作用”,经A处理(用纱布捆扎住了尾鳍)后的鱼放回水中后,观察到的现象是:鱼的身体运动缓慢,而且方向不稳,这说明尾鳍在游泳中具有 ____。(选填“A”或“B”)
      A . 产生前进的动力和控制游动的方向的作用 B . 保护和推动鱼快速游动的作用
    5. (5) 经B处理(用纱布捆扎住了背鳍)后的鱼放回水中后,观察到的现象是:鱼的身体失去了平衡,说明背鳍有维持身体 的作用。
    6. (6) 手握鲫鱼C时,会感觉鱼的身体很滑,鱼很容易滑脱,这是因为鱼的身体表面具有大量的 ,这是它与水中游动生活相适应的特点。
    7. (7) 在本实验中,C中的鱼可起到 实验作用。
    8. (8) 鲫鱼的鳃呈鲜红色,这是因为鳃丝里有大量的  (选填“毛细血管”或“动脉”)。当鳃在水中时,鳃丝展开,而离开水时,鳃丝会粘合在一起,鳃丝在水中展开的意义是扩大与水的接触面积有利于充分地进行  (选填“物质交换”或“气体交换”)。
  • 24. 某同学以桑叶和其它植物叶为食,通过让隔离饲养的家蚕进行食物选择,探究“家蚕取食桑叶是否属于先天性行为”。请帮其解决实验中的相关问题:
    1. (1) 该实验要求所选取的其它植物叶子最好和桑叶的颜色、形状相似,原因是
    2. (2) 为排除学习行为对实验的影响,研究小组最好选择第组家蚕为实验对象。

      ①租来的体形较大的蚕;②租来的体形较小的蚕;③用受精卵自己孵化的蚕

    3. (3) 实验过程中,应以为变量设计实验环境,让隔离饲养的家蚕进行选择。
    4. (4) 如图是该同学将剪成相同形状的桑叶和芹菜叶以及家蚕在玻璃板上放置方式的设计,你认为相对合理的是

    5. (5) 实验过程中需更换实验对象(家蚕),重复几次上述实验,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