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西崇左市江州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

更新时间:2022-10-11 浏览次数:30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
  •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这里“强起来”历史性飞跃的实现,主要得益于(   )
    A . 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 B . 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C . 进行改革开放新革命 D . 进行数字化革命
  • 2. 疫情期间,我国利用大数据技术分配给每个人健康码,让出行变得更加简单有效。这表明(   )
    A . 创新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B . 技术的创新提供新的思想和方法 C . 知识的创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D .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成为兴国之要
  • 3. 改革开放以来,“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已成为社会共识。下列选项中,不能直接体现这一社会共识的是(   )
    A . 国家对全国劳动模范进行表彰 B . 国家出台相关政策引进高层次人才 C . 国家采取措施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 D . 国家出台新政策推进环境治理市场化
  • 4. (2020九上·洛阳月考)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0年我国交出了一份人民满意、世界瞩目、可以载入史册的答卷,但我国当前依然面临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务必坚持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这表明(    )
    A .   改革是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国家命运所系 B . 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C . 改革能彻底解决我国面临的国内外形势 D . 改革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
  • 5. 2021年9月8日,“助力高质量发展,服务新发展格局”研讨会暨《中资企业国别发展报告》发布会成功举办。助力高质量发展需要(   )

    ①转变发展方式  

    ②提高发展速度   

    ③优化经济结构  

    ④转换增长动力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6. 2021年9月25日晚,孟晚舟在结束被加拿大方面近3年的非法拘押后,乘座中国政府包机抵达深圳宝安国际机场,顺利回到祖国。境外媒体称,这是中国国家实力的象征,中 国外交打了一声漂亮仗。以下体现出中国国家实力的是(   )
    A . 中国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 B . 脱贫攻坚战取得阶段性胜利 C .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D . 存在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现实挑战
  • 7. 利用AP自动定位,监测附近新冠肺炎感染病例发病点;通过小程序输入自己和家人乘坐的车次、航班等信息,即可查询是否曾与新冠肺炎感染患者同行......疫情发生以来,大数据、健康码、无人机、机器人、测温仪等众多科技创新成果语纷纷登场,助力疫情防控,提高了抗击疫情的精准化水平。这表明(   )

    ①我国的科技创新实力已全面领先世界

    ②我国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成效显著

    ③创新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④创新的目的是增进人类福祉,让生活更美好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8. (2021九上·河南月考) 2021年9月27日至28日,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把培育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政策重心放在青年科技人才上,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我国坚持人才强国战略,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   B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获得了巨大发展   C .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发展重心应完全转移到教育上   D . 要把青年人才的培养放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 9. (2020九上·洛阳月考)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力争到2022年,侵权易发多发现象得到有效遏制,权利人维权“举证难、周期长、成本高、赔偿低”的局面明显改观。《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的发布(    )
    A . 将使我国知识侵权行为从此便荡然无存 B . 主要目的是让创作者获得更多经济利益 C . 在互联网普及的今天难以取得理想效果 D . 有利于营造尊重知识,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
  • 10.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在我国,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是(   )
    A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C .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D .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 11. 社会发展,离不开法治护航;百姓福祉,离不开法治保障。法治为人民的美好生活撑起法律“保护伞”。这表明(   )
    A . 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 B . 法治确保每个人都有尊严地生活    C . 法治是实现强国富民的保障 D . 法治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 12. 右框信息共同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

    ★ 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 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圈。

    A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D .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 13. 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于2021年3月5日在京召开。为了切实听取社会各界对政府工作的意见建议,中国政府网于2020年12月1日至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开展了2021“我向总理说句话”网民建言征集活动。开展建言征集活动(   )

    ①使信息技术成为权力监督的主体              

    ②拓宽了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途径

    ③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④有利于公民行使选举权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4. 如图①和②方框中应分别填入的是(   )

    A . 依法执政,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B . 依法行政,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C . 依法执政,规范政府的司法权 D . 依法行政,规范政府的司法权
  • 15. “有法不循法,法虽善与无法等。”这句话告诉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求(   )
    A . 立法机关要科学立法: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 B . 行政机关要公正司法:努力使每一部法律都得到严格执行 C . 司法机关要依法执政:努力使每一个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 D . 全体公民要学法守法:努力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崇尚者、遵守者、捍卫者
  • 16. 为预防危害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的校园欺凌和暴力犯罪的发生,某市人民检察院持续推进法治进校园工作,维护校园安全,从源头上遏制校园欺凌犯罪。法治进校园(   )

    ①是加强法治宣传的需要                 

    ②有利于弘扬法治精神

    ③能够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               

    ④营造了良好的卫生环境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7. “德为和谐之本,法乃公平之源”、“德润四海,法安天下”、“依法治国铸伟业,秉德安民兴中华”。这些警句告诉我们(   )
    A . 法律具有规范作用 B . 法治与德治相互代替 C . 道德具有教化作用 D . 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
二、非选择题。
  • 18. 【情境探究  提升能力】

    下列是中学生小闯学习生活中的几个情境,请运用所学知识,对其进行探究,帮助解决问题。

    情境一:小闯听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大会上的讲话,收获很多,但还存在一些疑惑。

    情境二:小闯课下和同学讨论我国经济发展情况,说到了经济取得的成就,也聊起我国经济面临的问题。

    1. (1) 请你告诉他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
    2. (2) 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3. (3) 请你帮小闯列举一项我国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    
    4. (4) 我国经济面临等现实挑战。
  • 19. 【建设创新型国家 唱响时代主旋律】

    材料一: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加强应用基础研究,拓展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提供有力支撑。

    材料二: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担负着建设祖国的重任,树立什么样的理想,学习什么样的知识,具有什么样的能力,对于祖国和民族的未来关系重大。我们要响应时代的呼唤,站在时代的前列,高唱创新这一时代的主旋律。

    1. (1) 为什么说“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2. (2) 青少年如何站在时代的前列,高唱创新这一时代的主旋律?
  • 2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新中国历史上首个以“法典”命名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同学们就《民法典》的有关知识做了以下的摘抄。

    摘抄一: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摘抄二: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民事立法发展实践中的首部法典,分为7编,共1260条,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民事权利的宣言书和保障书。民法典重在保护私权利,几乎所有的民事活动大到合同签订、公司设立,小到缴纳物业费、离婚,都能在民法典中找到依据。

    摘抄三:民法典编纂过程中,先后10次通过中国人大网公开征求意见,累计收到42.5万人提出的102万条意见建议。

    1. (1) 摘抄一体现厉行法治的哪一基本任务?
    2. (2) 结合摘抄二,分析民法典的颁布实施有何现实意义?
    3. (3) 结合摘抄三,说明民主决策的过程有哪些要求?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