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福建省厦门市2023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更新时间:2022-10-13 浏览次数:57 类型:中考模拟
一、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20分)
  • 1. 请根据提示填写相应的古诗文。
    1. (1) 纷纷暮雪下辕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 (2) ,决眦入归鸟。(《望岳》)
    3. (3) ?烟波江上使人愁。(《黄鹤楼》)
    4. (4) , 民弗从也。(《曹刿论战》)
    5. (5) 峰回路转, , 醉翁亭也。(《醉翁亭记》)
    6. (6) 子在川上曰:“,不舍昼夜 。”(《论语》十二章)
    7. (7) 衔远山,吞长江,。(《岳阳楼记》)
    8. (8) 古诗中诗人常借月传情,“”(《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借“明月”寄托他对远方朋友的牵挂;“” (《水调歌头》),苏轼借“明月”表达他对亲人的思念,表达对千古离人的美好祝愿。
  • 2. 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作答。

    《朗读者》精心挑选经典美文,用最平实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旨在实现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展现真实的人物情感。节目呈现生命之美、文学之美和情感之美,它所传递的责任感、温情符合中国人的传统价值理念。

    其mèi力并不仅仅在于朗读本身,嘉宾分享的故事同样精彩。这些简单的过往经历却有着深刻的【甲】(底蕴  内涵)或动人的情感在里面。茅盾文学奖得主麦家在节目中畅谈与几子之间的矛盾、分歧、隔hé乃至冲突,与观众【乙】(分享  共享)对儿子的教育心得及父子间的相处之道,令人感慨。不少人把《朗读者》喻为传播文化的一股清流,以此肯定该节目的创办意义。

    1. (1) 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选择题只填序号)。

      ①mèi力            ②隔hé

      ③呈现(A.chéng  B.chén)      ④感慨(A.gài   B.kǎi)

    2. (2) 从文中【甲】【乙】两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

      【甲】 【乙】

    3. (3) 画线句有语病,请将正确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二、第二部分  阅读(70分)
  • 3. 阅读下面古代诗歌,完成问题。

    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 (1)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这两句抒发了作者之情。
    2. (2) 下列对这首词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诗人极力夸张“金樽”“玉盘”和美酒,反衬出“不能食”“心茫然”的痛苦和无奈。 B . 全诗语言圆转含蓄,意蕴深沉,给人以哲理性的启迪,结尾表现了诗人的乐观与自信。 C . “欲渡”两句补充前面的诗意,让人不禁感慨,比喻人生道路上大多事与愿违。 D . “行路难”是一个乐府旧题,内容多写世路的艰难和离别的痛苦。
  • 4. 阅读文言文选段,完成问题。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砚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李光地字晋卿。年四岁,能以炭摹地上灯字影。稍长,力学,有通才。尝举家陷贼,挟以邀金,欲杀者屡,终不惧。间即取书读,贼大奇之。其伯父日燝募死士袭破贼寨拔以归。光地少无声色之好,衣食裁取粗给,经年不奏丝竹,门馆寂寥,无有私谒。

    (《安溪县志》)

    【注释】①日燝:李光地伯父的名字,燝,音同“景”。

    1. (1) 解释加点词。

      送之    ②疑质理

      遇其叱咄        ④贼大

    2. (2) 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俯身倾耳请             其境过清 B . 每假借藏书之家          告之帝,帝感其诚 C . 光地少无声色好          岂能为暴涨携 D . 伯父日燝                真不知马也
    3. (3) 用“/”给下列内容断句,限断两处。

      募死士袭破贼寨拔以归

    4. (4)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②经年不奏丝竹,门馆寂寥,无有私谒。

    5. (5) 从“嗜学”的角度,宋濂的“嗜学”程度远不如李光地,为什么?
  • 5.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择高处立,向宽处行

    ①宋朝时,蔡州有一道人善棋。每与人对局,总是让对方先走一步。即便如此,他也从没输过。有诗云:“烂柯真诀妙通神,一局曾经几度春自出洞来无敌手,得饶人处且饶人。”

    ②“饶人”即“让人一步棋”,后来慢慢演变成了“宽容、忍让”之意。

    ③饶,在汉语里还有丰足的意思。丰足,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都需以积极的姿态去进取,也需适当“退一步”来回味。一味向前、向前、向前,马不停蹄,无休无止,定有山穷水尽时。略停停,送后一步,放开视野,让思想回旋一下,世界呈现给你的常常是惊喜。

    ④饶,饶人,都贵在这退后一步。

    ⑤饶人,不是一种姿态,而是一种情怀,是那种立在高处、视野涵容八方的自信,是游刃有余的大智。就像那位宋朝道人,身有绝技,可骄矜,可效旷,可目中无人、藐视四野,但他宽落落地让人先行。这饶人处,使多了一重人格之“美”。

    ⑥法国作家雨果有句话:“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心灵。”人心,宽阔在哪?必有一个饶人处。饶人,不是一种表演,而是一种宽宏的内在。

    ⑦饶人者,目光高远,思绪恒定,心无杂念,因此心间可摔船、可奔马、可容得人性万千。心宽了,就厚了,就暖了,自个儿暖和,拢一块儿暖和,抱在一起更暖和。饶人是一种人性之暖。

    ⑧饶人,还是一种智慧。按说,得理不饶人,是不逾矩的,属个人权利。得理且饶人呢,境界更为超模。它是一种原谅,一种放下,一种人生大智慧。人一得理,往往会理直气壮,有声势,要讨个说法,喧嚷、焦躁、振振有词;但是,任何事,过犹不及。不讲理,是缺点;硬讲理,是盲点。

    ⑨不管什么时候,留一点余地,便可以让棘手的事情回旋自如。这饶人之处,像那雨过天睛,人情与霞光共散成绮,相映生辉。

    ⑩人这一生,走万里路,修百年身,难得的是一帆风顺。饶人,便是一叶扁舟,乘风破浪,载你到一个开阔地,柳暗花明,月朗风清。这正应了左宗棠那半个联儿:择高处立,寻平处往,向宽处行。

    1. (1) 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 (2) 下面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 选文第⑤段中“这饶人处”指宋朝道人身有绝技,不骄矜,宽容让人一步棋。 B . 饶人,是一种情怀,是一种宽宏的内在,展现人格之美、人性之暖、人生大智慧。 C . 物质及精神层面的丰足,需以积极的态势努力获取,适当时候需“道一步”来反思。 D . 清代儒将左宗棠那半个联儿意为做学问要高屋建甄、做人应低调处世、做事该留有余地。
    3. (3) 下面事例,最适合放在文中哪个段落?请简要阐述理由。

           唐朝时,狄仁杰千方百计排挤娄师德。可娄师德心胸宽宏,以德报怨,上表“十许通”,竭力向武则天推荐狄仁杰,赞赏他的治国才能。狄仁杰看了荐表后羞愧难当,折服于娄师德的包容之心。

    4. (4) 结合语境,请简析第⑩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 6.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最没有价值的一门课

    [美]弗雷德·波尔(文)    孙宝成(译)

    A年轻的时候,人更聪明。大学毕业前,我因为少了一门学分,只好选修了我觉得最没有价值,只是出去玩玩的课——鸟类研究。

    ②结果证明,这门课不是走进丛林即可。“这里是你的阅读书目、测验目录和野外实习的目录。”胖乎乎的埃弗雷特·迈尔斯教授说。我端详那张纸,不禁大吃一惊。每周考试一次,有十多本书要读,野外实习要去一百公里内的每个湖泊、湿地、沼泽。更要命的是:所有公共汽车在早晨5点发车。“午夜就要起床啊!”我满腹怨气地对同学说,“咱们需要准备矿灯了。”

    ③我发现这门课简直无法容忍。我怀疑,有谁会关心鸡鹰和条纹鹰是否一模一样,只有迈尔斯教授极为关心。他想尽一切办法,把他对大自然的热爱灌输给学生们。B为了说明野鸭如何拍打翅膀,他如同风暴中的风车般舞动着短而粗壮的手臂。为了让我们联想鹗怎样在大树或杆顶建造精致的巢穴,他蹦到一把椅子上,模仿鹗粗声大叫。还有一天,他双手合在脸前,跑着穿过教室,不顾一切地奔向垃圾桶——然后做了一个不可思议的飞跃动作,说明翠鸟潜水捕鱼的方式。

    ④迈尔斯教授并不只是模仿鸟类,他喜欢鸟儿们的诗意。“它们的鸣叫是激发灵感的序曲,是美妙的十四行诗。”他声称,“而且,你若是只观察它们一个季节,只研究它们一个学期,它们就会偷走你的心,给你一生的享受。”

    ⑤当我们穿越森林、沼泽、草原时,他利用渊博的知识,不断地测试我们。经过一段时间的“折磨”,我通过了这门课,顺利毕业。从迈尔斯教授的课中,我获得的唯一好处,似乎是收集了有关他古怪行为的故事,还有我玩笑地称之为“我上过的最没价值的一门课”。我讲述这段经历,总会把朋友和同事们逗笑。

    ⑥往后的日子,便是结婚生孩子。我们一家人共同学会了识别植物、昆虫、化石、星星,当然不会少了鸟类。迈尔斯教授的课过去好几年了,却如同水和空气般不可或缺。

    ⑦在我们全家去郊游,我能辨认出在弗罗里达州看到的灌木鸦与在加利福尼亚州遇到的暗冠蓝鸦之间的区别——皆源于与迈尔斯教授对野鸟的观察。我对鸟类的了解让我自己都感到吃惊,使得孩子们毫升自豪。有一天,我在院子里拿着望远镜观察一只红眼雀,当它开始鸣唱时,我忽然我忽然想起迈尔斯教授对它歌声的描述——“请喝茶”。我产生一种强烈的渴望,要去感谢他。

    ⑧于是,我给母校打电话,询问他的情况。早在十年前他就去世了。我迫不及待地找到他的女儿:“我希望能感谢您的父亲。”我说,“可是我花了很长时间才理解他和他对我的教导,所以我最好告诉您。他教会我更亲近地去观察世界,看到更美丽和更奇妙的事物。”

    ⑨他还帮助我了解到,只要我们用心,大自然便能教我们懂得一些重要的东西。有一天我看到鸟雀在我的喂食器那里掐架,我不安地想到自己与其他乘客争抢列车座位时就跟它们一样。还有一次,我观察到一对黑额黑雁照料幼鸟,我想起它们终生结伴的生活,不知在它们长久的婚姻中共享怎样的秘密——若是我们能听懂它们的鸣叫声多好。更直接地说,在我长久的婚姻生活中该学会怎样更多地付出爱。还有一天,我仰望一群迁徙的野鸭以V字队形飞过天空,我想到人们应该相互帮助才能更好地达到目标。我暗自许愿,一定要戒除私心,向需要的人伸出援助之手。

    ⑩当孩子们惊诧并仰慕地问我怎么对鸟类如此了解时,我回答:“实际上我了解的很少,开始我最该感谢我的一位大学老师。”随后,我给孩子们讲老迈尔斯教授和“我上过的最没价值的一门课”。                     

    1. (1) 根据提示,简要概括作者选修鸟类研究这门课的过程。

      毕业前,“我”因为,所以。但这门课和“我”想象的完全不同,学完它,需要等。经过一段时间的“折磨”,“我”通过了这门课,顺利毕业。

    2. (2) 迈尔斯教授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他的两个特点。
    3. (3) 品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试分析“年轻的时候,人更聪明”一句中“聪明”一词的作用。

      ②请从修辞角度品析文中画线B句。

    4. (4) 本文的题目是“最没价值的一门课”。对作者来说,这真的是一门最没有价值的课吗?请结合文章内容作分析。
    5. (5) 下列对文章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 当“我”与同事分享上课的经历时,总把同事们逗笑,这是因为迈尔斯教授古怪的行为和“我”对这门课的戏谑态度。 B . 第③段中“不顾一切地奔向垃圾桶——”的破折号的作用时意思的递进。 C . 第⑥段写了“我”结婚生子后的生活,意在承上启下,强调这是最有价值的一门课。 D . 第⑨段写了一对黑额黑雁照料幼鸟是表现鸟类研究这门课为“我”的生活带来了积极影响。
  • 7. 判断下列表述的正误。
    1. (1) 诗集《繁星·春水》的作者是现代女作家冰心,该诗集的内容大致有;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对大自然的崇拜和赞颂,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2. (2) 鲁滨逊救了一个差点就食人族吃掉的土著黑人,那天是星期五,因此给他取名 “星期五”,他成了鲁滨逊忠实的仆人。
    3. (3) 简·爱从小就表现出强烈的反抗精神,与表哥、舅妈以及学校校长对峙,长大后以其动人的容貌和独特个性赢得了罗切斯特的爱情。
  • 8.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吴学究道:“如何赶得上?他作起‘神行法”来,这早晚已走过五百里了!只是事不宜这,我们只得惩地,可救他两个。”晁盖道:“怎生去救?用何良策?”吴学究便向前与晁盖耳边说道:“这般这般……如此如此……主将便可暗传下号令与众人知道,只是如此动身,休要误了日期。”

    选段中吴用定下的“良策”是:

  • 9. 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图A

     

    图B    

    材料二

    常用的垃圾处理方法主要有:综合利用、卫生填埋、焚烧发电、生物堆肥、资源返还。从国内外各城市对生活垃圾分类的方法来看,大致都是根据垃圾的成分构成、产生量,结合本地垃圾的资源利用和处理方式来进行分类。如德国一般分为纸、玻璃、金属、塑料等;澳大利亚一般分为可堆肥垃圾,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等。

    目前,厦门的城市建设主要是对旧村、旧街、旧片区、旧城改造而成,同时也面临许多“城中村”的改造问题,产生了大量了建筑垃圾。为了响应厦门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厦门宏鹭升环保公司从郑州引进建筑垃圾单段破碎模块化生产线,帮助厦门实现建筑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再利用。

    材料三:厦门市当地居民关于垃圾分类情况调查表

    1. (1) 结合上述材料,以下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受访居民对垃圾分类试点的工作了解处在比较熟悉的一个状态。 B . 垃圾分类的定时定点投放工作的开展前景预判是不错的。 C . 环卫部门在可回收垃圾的流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D . 垃圾分类应当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才能将分类工作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发挥得更好。
    2. (2) 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述垃圾分类有哪些好处?
    3. (3) 根据材料一的图A,阐述垃圾在现场分类后的流程步骤。
三、写作(60分)
  • 10. 阅读以下材料,按要求作文。

    “错误”,指不正确的事物、行为等。面对错误,泰戈尔却说:“当你把所有的错误都关在门外,真理也就被拒绝了。”这意味深长且发人深省的话,向世人揭示出“讨厌”的错误也有不菲的价值。

    请以《有价值的错误》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要求:不套作,不抄袭,不得在文中出现真实地名、校名、人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