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陕西省延安市富县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

更新时间:2022-11-02 浏览次数:41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 
  • 1. 从2021年开始,我国进入“十四五”时期,这是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立足新发展阶段,我们必须(   ) 

     ①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 

     ②坚持以构建新发展格局为中心,不断增强在国际上说话、办事的实力 

     ③把握世界的发展趋势,增强国际竞争力 

     ④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更好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①③ D . ②④
  • 2. 从昔日落后的边陲农业县,到今日世界著名的现代化大都市;从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之一,到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40年来,深圳因改革开放而生、因改革开放而兴、因改革开放而强。深圳40年改革巨变充分说明了(   ) 

     ①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②我国基本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 

     ③改革创新推动中国走向富强 

     ④创新让生活更美好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③④
  • 3. (2021·攀枝花模拟) 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于2021年2月25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这个“全面胜利”的成绩表现在: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这表明(    )

    ①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不再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②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③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④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消灭贫困

    A . ②③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 4. 据预测,到2035年,全世界会因为5G经济产出增加4%,中国因5G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大概增加1万亿美元,带动约1000万个新就业岗位,这说明(   ) 

     ①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②创新能改变生活,增强人民的获得感 

     ③创新已成为世界各国工作的中心 

     ④我国应把经济建设的重心真正转移到科技创新的轨道上来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④
  • 5. 2021年2月19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强调,坚决破除影响和制约科技核心竞争力提升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攻克重要领域“卡脖子”技术,有效突破产业瓶颈,牢牢把握创新发展主动权。这是因为(   ) 
    A . 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B . 科技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唯一力量 C . 创新是第一生产力,是强国富民之路 D . 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 6. 下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认识正确的是(   ) 

     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从几千年封建专制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标志着社会主义民主在中国大地上得以真正确立 

     ②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③我国实行人民民主,既发展选举民主,又发展协商民主,选举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④在我国,塑造现代公民,需要增强民主意识,使民主思想和法治精神成为公民的自觉信仰,并体现在日常言行中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②③④
  • 7. 国务院为确保起草好《政府工作报告》和《“十四五”规划和二零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要广泛听取各界意见,问计于众、问需于民,凝聚共识,增强信心,形成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国务院这一做法能印证的观点有(   ) 

     ①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真实的民主 

     ②众人的事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 

     ③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意识决定着政府机关的决策 

     ④民主决策是保障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实现的有效方式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8. (2021·荆门) 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 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在编制过程中曾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共收到群众 留言100多万条,有关方面从中整理出了 1000余条建议。“十四五”规划之所以面向 社会征求意见,是因为(   )
    A . 公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B . 众人的事情众人商量,我国人民直接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 C . 促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决策是保障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实现的有效方式 D . 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公民必须参与民主监督
  • 9.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国际国内环境越是复杂,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任务越是繁重,越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手段巩固执政地位、改善执政方式、提高执政能力,保证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应该做到(   ) 

     ①科学立法,实行良法之治 

     ②严格执法,政府依法行政 

     ③公正司法,坚持公平正义 

     ④全民守法,做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 10. 近年来,某市贯彻落实《公安部关于建立健全公安机关执法全流程记录机制的意见》,着力打造全面覆盖、有机衔接、闭环管理的执法记录链条,实现执法活动全过程留痕、可回溯管理。该意见的贯彻实施有利于(   ) 

     ①落实依法治国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②维护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③依法规范权力运行,促进政府部门依法行政 

     ④尊重和保障人权,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A . ①③ B . ①②③ C . ②④ D . ①②③④
  • 11. (2021八下·光明期末) 《深圳市政务服务“好差评”实施办法》于2021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从市民办事的“全事项、全渠道、全平台、全流程”角度出发,评价指标体系、评价规则将进一步优化、完善。深圳市政府的这一举措能够(    )

    ①防止行政权力滥用,推进政府改进工作   

    ②提高政府的公信力,根除懒政怠政现象

    ③扩大公民政治权利,加强对行政权监督   

    ④强化为民服务意识,促进法治政府建设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2. “法安天下,德润人心。”国家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协同发力。下列关于法治与德治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①法治承载道德理念,道德滋养法治精神 

     ②法律就是道德,法治就是德治,二者是一致的 

     ③法治重教化作用,德治重规范作用 

     ④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3. (2021九上·榆林月考) 全国第十一届残运会暨第八届特奥会的会徽和吉祥物颇具文化意味。会徽取象自传统“太和”思想,蕴含中华民族“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精神内涵。吉祥物“安安”取意唐代打马球俑,体现陕西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盛唐开放包容的气象。这说明(    )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②中华文化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③中华文化是最优秀的文化 

    ④中华文化虽历经沧桑,仍薪火相传,历久弥新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4.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文化强国建设的远景目标和具体时间表。这是中华民族魂牵梦系的初心梦想,也是文化自信的奋斗理想。关于文化自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②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充分肯定 

     ③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④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 15. 2021年2月,中央军委表彰了中印边境加勒万河谷冲突中涌现的戍边英雄,授予祁发宝“卫国戍边英雄团长”荣誉称号,追授陈红军“卫国戍边英雄”荣誉称号,给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追记一等功。他们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中的(   ) 
    A . 文明 B . 爱国 C . 诚信 D . 自由
二、非选择题。 
  • 16. 材料分析题。 

     【创新发展人生价值】 

     新年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通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互联网,发表了2020年新年贺词。短短千余字,一如既往温暖人心,一如既往催人奋进。下面是其部分节选内容。 

     嫦娥四号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登陆月球背面,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雪龙2号首航南极,北斗导航全球组网进入冲刺期,5G商用加速推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凤凰展翅”……这些成就凝结着新时代奋斗者的心血和汗水,彰显了不同凡响的中国风采、中国力量。 

     【聚焦改革成就】 

     我国改革开放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九年级(1)班同学成立了兴趣小组,开展以“改革开放成就”为主题的探究活动,同学搜集了改革开放以来的一组图片。 

     

    1. (1)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国家为什么如此重视创新? 
    2. (2) 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我国怎样建设创新型国家? 
    3. (3) 概括上述图片所反映出的我国改革开放后取得的成就。 
    4. (4) 由此得出的一个结论是。 
  • 17. “十四五”时期目标之一: 

     【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 

     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更加健全,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彰显,国家行政体系更加完善,政府作用更好发挥,行政效率和公信力显著提升,社会治理特别是基层治理水平明显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不断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显著增强,自然灾害防御水平明显提升,发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迈出重大步伐。 

    1. (1) 民主的价值实现要靠民主形式和民主制度的建立,结合中国民主各举两例说明? 
    2. (2) 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选择,建设法治中国必须怎么做? 
    3. (3) 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建设法治社会要求怎么做? 
    4. (4)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法治的道德底蕴,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弘扬公序良俗。发挥法治在解决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中的作用,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这一决定,说明了什么? 
  • 18. 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强调:“要依法依规做好疫情防控,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必须厉行法治,发挥法治的规范和保障作用。 

     材料二:2020年曲靖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依法行政重规范。加强法治教育,强化法治思维,提高依法履职能力。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提升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 

    1. (1) 追求并奉行法治已经成为现代世界各国的共识,请你谈谈法治的重要性。 
    2. (2) 联系材料,谈一谈我国应该如何建设现代法治政府? 
  • 19. 材料一:在中华文化里,牛是勤劳、奉献、奋进、力量的象征。人们把为民服务、无私奉献比喻为孺子牛,把创新发展、攻坚克难比喻为拓荒牛,把艰苦奋斗、吃苦耐劳比喻为老黄牛。前进道路上,我们要大力发扬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以不怕苦、能吃苦的牛劲牛力,不用扬鞭自奋蹄,继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辛勤耕耘、勇往直前,在新时代创造新的历史辉煌! 

     材料二:2020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始终发扬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锻造了伟大抗美援朝精神。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崇高风范的生动写照,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民族 

     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 

    1. (1) 新时代弘扬“三牛”精神有什么重要意义? 
    2. (2)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青少年应怎样弘扬民族精神?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