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小升初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北省恩施州宣恩县2022年小升初语文试卷

更新时间:2022-09-29 浏览次数:78 类型:小升初真题
一、选择题(满分38分) 
  • 1. 下列词语中带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 (chāi)    (jūn)裂        (qiǎo)然      (gèng)夫 B . (yàn)山     (jiàn)生       (huá)笑       恐(hè) C . (xuān)    (jiàng) 菜   冰 (báo)      铁(qiāo) D . (qìn)铃      鸿(hú)        (chán) 潺     涟(yī)
  • 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 路不拾遗  轻歌曼舞  养尊处优  翻箱到柜 B . 生灵途炭  技高一筹  摩拳擦掌  司空见惯 C . 诗情画意  汹涌澎湃  神机妙算  焉知非福 D . 心矿神怡  粉身碎骨  手疾眼快  见微知著
  • 3. 下列词语搭配不恰当的一组是(    ) 
    A . 幽静的小路  寂静的夜晚 B . 欢快的音符  欢乐的时光 C . 沉着地应战  沉重地怀念 D . 飞快地奔跑  飞速地发展
  •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 老师讲第五自然段时,一连提出了一连串许多的问题。 B . 《匆匆》表达了对时间飞逝的惋惜和感叹。 C . 我会对文中的人物进行评价,当读名著时。 D . 许多同学一下课就互写毕业赠言,根本无心学习。
  • 5. 下列句子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 “五乐”是指宫、商、角、徵、羽。 B . 中秋节吃月饼——寓意团团圆圆。 C . “不惑之年”是指人四十岁。 D . 汉字字体的演变顺序是: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
  • 6.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 “明天我们就要分别了,”老师对同学们说:“祝福你们健康成长!” B . 毽子越做越讲究,有黑鸡毛、白鸡毛、芦花鸡毛等。 C . 有生命存在应该有这样几个条件:一是适合的温度,一般在﹣50~150C之间:二是必要的水分;三是适当的大气;四是足够的光和热。 D . 你可以变得很小,如一只蚂蚁;你可以变得很大,如一个星球;你可以变得很粗,如一根木棒;你可以变得很细,如一根头发。
  • 7. 下列文言文中朗读停顿错误的一句是(    ) 
    A .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B . 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C .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D .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 8. 下列句子中名言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我十分敬佩革命先烈们“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伟大精神。 B . 妈妈本想好好赡养奶奶,然而“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奶奶却突患疾病去世了。 C . 老师的讲解让我们茅塞顿开,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D . 小明的技术已经超过了他的师傅,真是“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 9. 下列是关于中外名著的叙述,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 《西游记》是明代作家吴承恩的一部长篇小说。主要描写了孙悟空师徒四人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取得真经的故事。 B . 《三国演义》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说家施耐庵写的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 C . 《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的一部长篇小说。翻开它,你会看到一个人如何在绝境中变成自己的国王,一座岛如何从荒芜之地变成微型的文明社会。 D . 《骑鹅旅行记》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一部长篇小说。主要写小男孩尼尔斯变成小狐仙以后,他的世界发生了神奇的变化。
  • 10. 将下列句子排成一段意思连贯的话,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同时试着迁移运用之前掌握的学习方法来自主理解诗词大意。 

     ②六年级下册的“古诗词诵读”板块共选编了十首古诗词。 

     ③从而为更高年级的学习作好准备。 

     ④旨在让学生进一步增加积累。 

    A . ②①③④ B . ②③④① C . ②④①③ D . ②①④③
  • 11. 写出下列古诗(文)中带点字词的意思。 
    1. (1) 最是一年春好绝胜烟柳满皇都。 

       处   

       绝胜   

    2. (2) 盈盈 一水间,脉脉 不得语。 

       盈盈  

       脉脉  

    3. (3) 两小儿笑曰:“孰汝多乎?” 

       为   

       知   

    4. (4) 曰:“以子之矛子之盾,何如?” 

       或   

       陷   

    5. (5) 而好学,不耻下问。 

       敏 

       下问   

  • 12. 按要求写句子。 
    1. (1) 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运用动态描写写下列情景) 

       学生进校园  

    2. (2) 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用对比的手法仿写句子) 
    3. (3) 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用夸张的手法仿写句子) 
    4. (4) 傍晚,天空烧起了晚霞。(将情景写具体) 
二、口语交际(2分)。 
  • 13. 六年的小学生活马上就结束了,面对即将分别的班主任老师,你有什么想对他(她)说的吗?请将你对班主任老师真挚的情感表达出来吧! 
三、阅读理解(30分)。 
  • 14. 阅读《那个星期天》节选,回答问题。 

     这段时光不好挨,我踏着一块块方砖跳,跳房子,等母亲回来。我看着天看着云彩走,等母亲回来,焦急又兴奋。我蹲在院子的地上,用树枝拨弄着一个蚁穴,爬着去找更多的蚁穴。院子里就我一个孩子,没人跟我玩。我坐在草丛里翻看﹣本画报,那是一本看了多少回的电影画报。那上面有﹣群比我大的女孩子,一个个都非常漂亮。我坐在草丛里看她们,想象她们的家,想象她们此刻在干什么,想象她们的兄弟姐妹和她们的父母,想象她们的声音。去年的荒草丛里又有了绿色,院子很大,空空落落。 

    1. (1) “挨”在文中应读作 这个字形象地说明了 。 
    2. (2) 画横线的句子中,“我”焦急是因为 ,兴奋是因为 。 
    3. (3) 节选文段主要通过对“我”的 描写和 描写,表现“我”在等待中的 。 
  • 15. 阅读短文《什么是指纹》,回答问题。 

     人的皮肤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三部分组成。指纹就是表皮上突起的纹线。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小小的指纹有同心圆或螺旋形纹线等几种类型。由于人的遗传特性,虽然指纹人人皆有,但各不相同。伸出你的手,看上去像水中漩涡的,叫斗形纹;有的纹线是一边开口的,就像簸箕似的,叫箕形纹;有的纹线像弓一样,叫弓线纹。各人的指纹除了形状不同之外,纹线的多少、长短、粗细等也有差别。即使是相貌极为相似的孪生兄弟或姐妹,指纹也有明显不同。据说,全世界的七十多亿人中,还没有发现两个指纹完全相同的人呢。更有趣的是,指纹从胎儿三四个月便开始产生,到六个月左右就形成了。当婴儿长大成人,指纹也只不过变大变粗,它的形状特征却固定不变。 

     指纹由皮肤上许多小颗粒排列组成,这些小颗粒感觉非常敏锐,只要用手触摸物体,就会立即把感觉到的冷、热、软、硬等各种“情报”通报给大脑这个“司令部”,然后,大脑根据这些“情报”,发号施令,指挥动作。指纹还具有增强皮肤摩擦力的作用,使手指能紧紧地握住东西,不易滑掉。我们平时画图、写字、拿工具、做手工,之所以能够那么得心应手,运用自如,这里面就有指纹的功劳。 

     指纹的这些特征很早就引起了人们的兴趣。在古代,人们把指纹当作图章,印在公文上。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指纹在医学上又有了新的用途。有的医生发现,通过检查人的指纹、掌纹,能够查出某些疾病。近年来,指纹又和电子计算机成了好朋友。 

     小小的指纹将来究竟还会有哪些新的用途?新的迷宫又摆在我们面前,等待着我们去探索,去寻求。 

    1. (1) 本文主要向我们说明了指纹的 和 。 
    2. (2) 对本文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④ C . ①/②③④
    3. (3) 第①段中画线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和 。 
    4. (4) 第③段中“指纹的这些特征”是指哪些特征?(概括4点) 

       ① 

       ② 

       ③ 

       ④ 

  • 16. 阅读短文《汉字与中国心》,回答问题。 

     1998年春在美国纽约,一位美国青年问我:“为什么中国人的凝聚力那么强?” 

     我戏答曰:“第一,我们都吃中餐;第二,我们都讲中文,用汉字。” 

     汉字,确实是人类一绝。其形声义俱全,信息量远远大于拼音。汉字整齐灵动,特别适宜于表达一种微妙的、诗意的情感。一些普通的字词,往往联结着久远的文化底蕴;例如“中华”“神州”“海内”“天涯”“芳草”“知己”……都能使受过中华文化教育的人浮想联翩、心潮难已,这是靠翻译稿读中国文学作品的人所无法体会的。 

     最能体现汉字这些特点的首推中国的古典诗词,一个中国的孩子,甚至在牙牙学语的时候,就能够背诵许多古典的诗词了。过年时吟“爆竹声中一岁除”;中秋时吟“玉颗珊瑚下月轮”;喜悦时吟“漫卷诗书喜欲狂”;忧愁时吟“江枫渔火对愁眠”;送别时吟“劝君更尽一杯酒”;慷慨时吟“大江东去”;激越时吟“粉身碎骨浑不怕”……古典诗词已经规定、铸就了中国人的心理结构和表达方式。 

     我曾经对文字改革持激烈的反对态度。现在,人们渐渐明白汉字是不应该也不可能被废除的。 

    1. (1) 文中提到的“神州”指 ,“海内”指 ,“天涯”指 ,“知己”指 。 
    2. (2) 文中说“人们渐渐明白汉字是不应该也不可能被废除的”,这样说的原因是 ____。(多选) 
      A . 汉字形声义俱全,信息量远远大于拼音。 B . 汉字整齐灵动,特别适宜于表达一种微妙的、诗意的情感,一些普通的字词,往往联结着久远的文化底蕴。 C . 由汉字写成的古典诗词规定、铸就了中国人的心理结构和表达方式。
    3. (3) 写出文中出现的几句诗句的前(后)半句。 

       ①,江枫渔火对愁眠。 

       ②,漫卷诗书喜欲狂。 

       ③劝君更尽一杯酒,。 

       ④粉身碎骨浑不怕,。 

    4. (4) 爱国是不卑不亢的无畏,是忧国忧民的感叹,是救国救民的情怀,是……请将你知道的一位爱国人物的爱国事迹简单地说一说。 
四、习作展示。(30分) 
  • 17. 两个题任选一题作文 

     ⑴心愿,是我们心中最美丽的花朵。亲爱的同学,你在心中播下了一个什么样的心愿?你期待它如何成长,开出什么样的美丽花朵?请你自拟题目,写一写你的美好心愿。要求内容具体,中心明确,重点突出。 

     ⑵六年的小学生活中,有很多人陪伴你成长。有的人给你温暖,有的人令你奋进,有的人……请选择给你印象最深的一个人写一写。要写清他(她)是如何陪伴你的,对你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题目自拟,要求内容具体,情感真挚,注意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