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七彩阳光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11...

更新时间:2022-10-13 浏览次数:57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宜居行星是指适宜人类生存的行星。科学家一直在试图找到这样的行星。“不是我们根本找不到宜居行星和外星人,而是地球与人类在宇宙中出生的时间太早”,科学家这样说。完成下面小题。
    1. (1) 以下属于宜居行星的条件最有可能是(   )
      A . 地面平坦开阔 B . 有大气层 C . 与地球距离适中 D . 有液态水
    2. (2) 月球不宜居的原因最可能是(   )
      A . 风力太大 B . 降水太多 C . 温差更大 D . 昼长更短
  • 2. 下图为距离地球260万光年的仙女星系示意图。仙女星系所属的天体系统是(   )

    A . 银河系 B . 河外星系 C . 太阳系 D . 地月系
  • 3. 在广东一座山上有人发现了珊瑚化石,经地质学家证实该化石从地质年代上看,属于石炭纪早期,距今约3.2亿年。完成下面小题。
    1. (1) 关于该珊瑚化石形成的地质年代,描述正确的是(   )
      A . 中生代蕨类植物时代 B . 古生代被子植物时代 C . 中生代哺乳动物时代 D . 古生代鱼类动物时代
    2. (2) 关于珊瑚化石形成时的古地理环境,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温暖的浅海环境 B . 湿润的森林环境 C . 干旱的草原环境 D . 寒冷的滨海环境
  • 4. 下图为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下列地形区中,按太阳辐射能从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

      ①四川盆地②青藏高原③东北平原

      A . ③②① B . ①②③ C . ②①③ D . ②③①
    2. (2) 比较新疆和广东的太阳辐射总量大小及影响因素,正确的是(   )
      A . 新疆大于广东天气 B . 新疆大于广东纬度 C . 广东大于新疆纬度 D . 广东大于新疆海拔
  • 5.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021年9月16日04时33分,四川泸州市泸县发生6.0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下图为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和地球内部结构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此次地震震源位于图中的(   )
      A . B . C . D .
    2. (2) 下列对地球内部各圈层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①一地震波传播速度最快 B . ②—含有岩浆的发源地 C . ③—由铁和镍组成的固态 D . ④一有硅铝层和硅镁层
  • 6. 地球生物演化与气候变化都经历了漫长的时期下图为显生宙时期地球的气候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关于显生宙的气候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
      A . 中生代气候以暖干为主 B . 第四纪气候以暖湿为主 C . 寒冷期长,温暖期短 D . 新生代以干旱期为主
    2. (2) 古生代末期,发生了地球上最大的灭绝事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蕨类植物明显衰退 B . 古老的两栖类灭绝 C . 恐龙灭绝 D . 原始鱼类灭绝
  • 7. 河流阶地的形成,主要是因为河流在以侧向侵蚀为主扩展谷底的基础上,转为下切侵蚀为主加深河谷。前者形成河漫滩或谷底平原,后者将河床位置降低到河漫滩或谷底平原以下。下图是我国广西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甲形成晚于乙 B . 该处河流流量随季节变化小 C . 该地以平原为主 D . 甲形成时期河流流速快于乙
    2. (2) 图中丙处地貌的发育过程依次为(   )

      A . 峰林一峰丛一孤峰 B . 峰林一孤峰一峰丛 C . 峰丛一峰林一孤峰 D . 峰丛一孤峰一峰林
  • 8. 位于我国某海岸的海蚀柱,是我国基岩海岸典型的海蚀景观。下图为“石老人”海蚀柱所在地景观图。“石老人”的形成可反映出(   )

    A . 岩石坚硬程度不同 B . 由海水沉积作用形成 C . 海岸线不断向南迁移 D . “石老人”会越来越“胖”
  • 9. 下图为我国某地貌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示地貌形成时期所受到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 . 风力堆积作用 B . 流水侵蚀作用 C . 风力侵蚀作用 D . 流水堆积作用
    2. (2) 关于图中地貌,叙述正确的是(   )
      A . 缓坡是背风坡 B . 两翼延伸方向为上风向 C . 该地干旱少雨 D . 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部
  • 10. 大气为地球生命的繁衍和人类的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同时,很多自然现象的发生也与之密不可分,如晨昏蒙影(天文学称在日出之前和日没以后的一段时间,天空仍然明亮,处于半光明状态的现象)。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下列大气的组成成分及其作用,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二氧化碳——地面保温作用 B . 臭氧——主要吸收太阳红外线 C . 氧气一—参与有机物的燃烧 D . 水汽、杂质——成云致雨的条件
    2. (2) 下列现象成因与晨昏蒙影相同的是(   )
      A . 美妙绝伦的朝霞 B . 绚丽多彩的极光 C . 电掣星驰的流星 D . 风驰电骋的闪电
  • 11. 对流层大气在正常情况下,气温是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的。但是,有些时候气温会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升高,从而出现逆温现象。下图为对流层大气随高度气温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示大气层中,出现逆温现象的是(   )
      A . B . C . D . ①③
    2. (2) 关于逆温现象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 . 对流运动显著 B . 大气污染加剧 C . 适宜户外运动 D . 不利于飞机飞行
二、多选题
  • 12. 下图为太阳黑子与温带乔木年轮相关性曲线图。根据图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太阳黑子数与平均年轮宽度成负相关 B . 太阳黑子多的年份乔木生长的比较快 C . 太阳黑子数与平均年轮宽度成正相关 D . 太阳黑子少的年份乔木生长的比较快
  • 13. 下图中甲、乙、丙、丁四点形成了大气运动最简单形式,且甲地气压比乙地低。完成下面小题。

    1. (1) 关于甲乙丙丁四点的环流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 . 丙处气压高于甲处,所以丙处气流流向甲处 B . 甲处气压低于乙处,所以乙处气流流向甲处 C . 乙处气压高于丁处,所以乙处气流流向丁处 D . 丙处气压高于丁处,所以丙处气流流向丁处
    2. (2) 关于甲乙丙丁四点间存在的环流,判断正确的有(   )
      A . 若该环流发生在夜晚沿海地区,则丙为海洋 B . 若该环流发生在城市及其附近地区,则丁为城区 C . 若该环流发生在白天沿海地区,则丙为海洋 D . 若该环流发生在夜晚山谷地区,则丁为山坡
  • 14.  2021年10月14日以来,受强冷空气影响,全国各地经历断崖式降温。为了应对可能带来的霜冻,很多地区农户采用烟熏防霜冻。下图左为大气热力作用图,下图右为农户利用烟熏防霜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中属于短波辐射的是(   )
      A . B . C . D .
    2. (2) 烟幕可防霜冻是因为(   )
      A . 减弱了① B . 增强了② C . 增强了③ D . 减弱了⑦
  • 15. 长江荆江段河道曲折易变,天鹅洲故道群是长江裁弯取直后废弃的古河道。下图为“天鹅洲故道群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历史上,此段河道变化频繁的主要自然条件是(   )
      A . 流水作用 B . 地势平坦 C . 人类活动 D . 地壳变动
    2. (2) 此段河道裁弯取直可以(   )
      A . 减轻洪涝灾害 B . 增加河床淤积 C . 减少上游来水 D . 缩短航运里程
  • 16. 下图为四种地貌景观。完成主要由沉积作用形成的是(   )

    A . B . C . D .
  • 17. 下图为黄土高原地区黄土颗粒粗细分布图和黄土地貌三景观图。完成关于该地黄土颗粒粗细分布的原因,正确的是(   )

    A . 黄土由西北风带来 B . 黄土由东南风带来 C . 黏黄土先沉积,沙黄土后沉积 D . 沙黄土先沉积,黏黄土后沉积
  • 18. 读瀑布景观图。完成甲地代表的圈层的主要特点是(   )

    A . 是最活跃的圈层 B . 其主体是海洋 C . 其全部都属于生物圈 D . 随着高度的增加密度减小
三、综合题
  • 19.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左是新疆塔里木盆地区域图,图右是某地貌景观示意图。

    材料二:雅丹地貌的形成与风力作用有关,由河湖相土状沉积物经内力作用出露地表,后经外力作用雕刻而成。

    1. (1) 图左中石油公路受危害严重,人们通常采取和高立式沙障等措施来增大,以降低,从而减少危害。
    2. (2) 图右处地貌名称为。图中(甲或乙)处颗粒物较细。
    3. (3) 图中雅丹地貌的形成过程先主要由(流水或风力)沉积作用形成湖相沉积物,再经过地壳(抬升或下降),最后经过风力(沉积或侵蚀)形成。
    4. (4) 图中民丰县沙漠化严重,动态监测沙漠化面积变化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 . GIS B . RS C . GNSS D . GPRS
    5. (5) 描述图右地貌的形成过程。
  •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1为中国局部区域示意图。图2为拉萨7月降水量日平均变化图,拉萨位于宽阔的拉萨河谷地北侧。

    材料二:下表为某日拉萨与成都的气温状况。

    地区

    最高温(℃)

    最低温(℃)

    拉萨

    23

    10

    成都

    32

    26

    1. (1) 下图为某日夜晚青海湖与附近陆地的等压面分布图,请在下图中画出四点间的热力环流。

    2. (2) ①②③④的气压由大到小排序为:
    3. (3) 图1中川藏铁路修建过程中遇到的主要地质灾害是
    4. (4) 由图2可知,拉萨降水日变化特点是昼(多或少)夜(多或少),原因是拉萨受山谷风影响,夜晚盛行气流,水汽(易或不易)凝结。
    5. (5) 据材料二,昼夜温差较大的是城市,简述其原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