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

更新时间:2022-10-13 浏览次数:38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2017·本溪) 二百多年前,用定量的方法研究空气成分的科学家是(   )
    A . 道尔顿 B . 拉瓦锡 C . 门捷列夫 D . 阿伏加德罗
  • 2. 雾霾是一种大气污染现象,下列做法会增加空气中PM2.5含量的是(   )
    A . 地面洒水 B . 风力发电 C . 绿色出行 D . 燃煤取暖
  • 3. (2019九上·始兴月考) 霓虹灯让我们的生活亮丽多彩,霓虹灯中填充的气体是(   )
    A . 氮气 B . 氧气 C . 稀有气体 D . 二氧化碳
  • 4. 晋祠大米曾长期作为“贡品”,它比一般大米的磷、硒含量更高。这里的“磷、硒”是指(   )
    A . 原子 B . 元素 C . 分子 D . 单质
  • 5. 安全重于泰山,运输危险化学品的车辆上必须张贴警示标志。汽油属于危险化学品,运输汽油的车辆上应张贴的警示标志是(   )
    A . B . C . D .
  • 6. 化学实验室中的仪器种类繁多,用途各异。以下仪器不能用作反应容器的是(   )
    A . 量筒 B . 烧杯 C . 试管 D . 集气瓶
  • 7. 纳米TiO2可制作性能优越的隐身涂料,用于战机、导弹等武器装备上。TiO2中Ti的化合价为(   )
    A . +2 B . +3 C . +4 D . +6
  • 8. 地壳中有92种元素,由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   )
    A . Al2O3 B . Fe2O3 C . CaO D . Na2O
  • 9. 基本的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科学探究的基础和保证。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10. 世间万物由各种粒子构成。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物质,由原子构成的是(   )
    A . 氢气 B . 铜丝 C . 氯化钠 D . 二氧化碳
  • 11. 2021年5月15日“祝融号”火星车成功着陆。该车使用了新型镁锂合金,镁元素与锂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
    A . 中子数不同 B . 质子数不同 C . 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D . 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 12. AI人工智能技术的核心科技之一是芯片技术,晶体硅是制造芯片的主要材料,如图为硅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硅的元素符号为Si B . 硅原子的中子数为14 C . 硅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D . 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
  • 13. 2020东京奥运会已经落下帷幕,在比赛过程中,举重和体操运动员为了防止运动过程中手掌打滑,常常在手掌中涂抹一种白色粉末——碳酸镁(MgCO3)。碳酸镁的物质类别属于(   )
    A . 单质 B . 氧化物 C . 化合物 D . 混合物
  • 14. 自然界中存在形形色色的粒子,下列结构示意图所表示的粒子中,属于阴离子的是(   )
    A . B . C . D .
  • 15. 化学方程式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反应信息,从化学方程式 中获得的信息,错误的是(   )
    A . 反应物有两种 B . 生成物有两种 C . 反应中有水生成 D . 反应条件是点燃
  • 16.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工具,下列化学用语中,数字“2”的含义表述正确的是(   )
    A . 2O——两个氧元素 B . O2——两个氧原子 C . O2-——1个氧离子中有2个电子 D . —— 氧化钙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
  • 17. 二氧化碳的资源化利用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下图是利用二氧化碳制造燃料甲醇的反应微观示意图,与此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该反应中N的化学式是H2 B . 甲醇(W)中含有三种元素 C . 该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 D . 该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不变
  • 18. 维生素K又称凝血维生素,具有预防内出血、促进血液正常凝固等作用。下列有关维生素K4(化学式C15H14O4)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维生素K4中含有2个O2 B . 维生素K4由33个原子构成 C . 维生素K4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D . 维生素K4中氢、氧元素质量比为7:2
  • 19. 在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a的数值等于6 B . 丁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 . 该反应的生成物只有一种 D . 该反应中甲、丙的质量比为35:3
  • 20. 对比法是科学研究常用方法之一。同学们欲探究“粒子运动速率与温度的关系”,设计了如下实验,其中科学合理的是(   )
    A . B . C . D .
二、填空题
  • 21. 为再现“锦绣太原城”胜景,太原市一体推进全域治山、系统治水、强力治气、综合治城。

    1. (1) 全域治山。实施大规模国土绿化彩化行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树木生长属于(填“物理”或“化学”)变化。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是。植树造林对改善环境所起的作用是(写一条)。
    2. (2) 系统治水。高标准实施汾河太原城区段全流域生态治理。从微观角度看,水由构成。汾河水污染可能来自(写一条,下同)。为防止水污染,家庭生活中可采取的措施是
    3. (3) 强力治气。坚持空气质量改善优先原则。氮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推广使用电动汽车有助于减少的空气污染物是(写一种)。燃料的改良也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最理想的燃料是
    4. (4) 综合治城。优化城市规划,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改造后的钟楼街成为太原人的网红打卡地。钟楼上的大铁钟,其原料生产涉及反应 ,X的化学式是。百年老字号“六味斋”的熏肉由多种木材、香料燃烧熏制而成,木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 22. 2021年9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返回地面,圆满完成任务。氧气和水是保障航天员生命的重要物质。下图为核心舱环控生保系统工作原理示意图,分析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 (1) “蒸发水汽”时,从微观角度分析,液态水与气态水的区别是
    2. (2) “蒸馏”是利用了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沸点不同将物质分离,“沸点”属于物质的(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3. (3) 通过环控生保系统得到的饮用水为软水。取少量该饮用水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肥皂水,搅拌,观察到的现象是。适量的银离子可对饮用水起到杀菌作用,银离子的符号是
    4. (4) “氧再生组件”的主要反应为电解水,其化学方程式为,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属于
    5. (5) “二氧化碳去除系统”将电解水产生的氢气与人呼出的二氧化碳经过化学反应生成水和一种燃料,该技术的优点在于
  • 23. 实验课上,同学们利用下列装置完成了氧气的制取和性质实验。

    1. (1) 图1中,仪器A的名称是
    2. (2) 图1装置中,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试管口棉花的作用是,收集满氧气,实验结束时的操作是
    3. (3) 图2中,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集气瓶中水的作用是,能够证明“硫与氧气反应有新物质生成”的现象是
三、科普阅读题
  • 24.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有关问题。

    海绵城市

    2021年,海绵城市建设被列为山西城市更新九大工程之一。海绵城市也可称为“水弹性城市”,例如:可以在城市小区里布置若干地块,用透水砖等吸水材料建设,作为海绵体,平时是市民的休闲公园,暴雨的时候就作为蓄水的地方。那些被海绵体充分吸收的雨水消毒后还可以再次利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水资源紧张的局面。如图为一般城市与海绵城市雨水排放对比示意图。

    透水砖是一种建筑装饰材料,其总体上可分为烧结透水砖和非烧结透水砖两大类。烧结透水砖主要是以工业、建筑、生活产生的垃圾为原料,经粉碎、成形、高温烧制而成;而非烧结透水砖则以无机非金属为主要材料,通过粘结剂粘结、模具加固、晾晒等环保工艺加工成型,因为其无需烧结,故称之为非烧结透水砖。

    1. (1) 海绵城市的“海绵体”可以是
    2. (2) 建设海绵城市的意义之一是
    3. (3) 海绵城市比一般城市的雨水排放量至少减小%,其原因是从降雨到排放的过程中,增加了环节。下渗过程相当于化学实验室中的操作。
    4. (4) 以无机非金属为主要材料制作的是透水砖。二氧化硅是一种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要成分,其化学式为。用垃圾为原料制作透水砖的优点之一是
四、综合题
  • 25. 已知A、B、C、D、E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纯净物,A和B的组成元素相同,C能用于医疗急救,D为白色固体,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表示一种物质可以生成另一种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B的化学式是,C的化学式是
    2. (2) A与B性质不同的本质原因是
    3. (3) A→C的化学方程式是
    4. (4) C→D的化学方程式是,反应现象是
五、计算题
  • 26. 在“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的习题课上,老师请一位同学在黑板上对一道习题进行了板演(如下图)。

    1. (1) 【发现问题】同学们发现,上述板演中的步骤(填序号)有不正确。
    2. (2) 【纠正问题】请你将该题正确的解答过程重新完整地写在答题卡上
六、实验题
  • 27. 蜡烛是一种常见的生活用品,其主要成分是石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受到英国科学家法拉第《蜡烛的化学史》的启发,对蜡烛展开了项目化探究。
    1. (1) 项目一:探究蜡烛的物理性质

      用小刀切一小块蜡烛投入水中,观察到的现象是,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2. (2) 项目二:对比火焰各层温度高低

      同学们将一块打磨光亮的铁纱窗置于蜡烛火焰之中(如图A),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外焰处的铁纱窗,内焰及焰心处的铁纱窗无明显变化,由此得出的结论是。纱窗没有燃烧的原因是

    3. (3) 项目三:探究石蜡的组成元素

      【进行实验】同学们将一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的上方(如图B)。

      【收集证据】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是。由此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

    4. (4) 【讨论交流】若欲证明蜡烛燃烧有水生成,则应进行的操作是,观察到的现象是

      【得出结论】石蜡由碳、氢、氧元素组成。

    5. (5) 【质疑评价】有同学认为上述结论不一定正确,理由是

      【反思改进】在老师的帮助下,同学们用定量分析的方法最终确定了石蜡的组成元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