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阿坝州2022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

更新时间:2022-09-26 浏览次数:137 类型:中考真卷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1.5分,共30分)
  • 1. 战国后期,蜀郡郡守李冰组织人民修建了一座大型水利工程,建成后,成都平原成为千里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这一水利工程是(    )
    A . 郑国渠 B . 灵渠 C . 都江堰 D . 大运河
  • 2. 他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他是(    )
    A . 秦始皇 B . 汉景帝 C . 唐高宗 D . 宋徽宗
  • 3. 他被誉为“诗圣”,诗风淳朴厚重,很多诗作反映了战争和政治腐败给人民带来的痛苦,抒发悲愤凄婉之情。他是(    )
    A . 屈原 B . 杜甫 C . 苏轼 D . 陆游
  • 4. 清朝祖训规定:凡失寸土者,不得入列祖灵位。鸦片战争时期,道光帝违背祖训,同意“割香港岛给英国”的不平等条约是(    )
    A . 《南京条约》 B . 《北京条约》 C . 《马关条约》 D . 《辛丑条约》
  • 5. 表中这些学会宣传的主要观点是(    )

    近代中国创办的学会(部分)

    名称

    地点

    备注

    强学会

    北京

    由康有为发起

    上海强学会

    上海

    创办《强学报》

    南学会

    长沙

    由谭嗣同等倡建

    蜀学会

    成都

    创办《蜀学报》

    A . 自强求富 B . 扶清灭洋 C . 维新变法 D . 民主共和
  • 6. 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该运动“新”在(    )
    A . 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口号 B . 倡导了三民主义思想 C . 树起了民主与科学的大旗 D . 建立了苏维埃政权
  • 7. 下图展示了1928 年4月朱德率领部队和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的情景。他们胜利会师的地点是(    )

    A . 南昌 B . 遵义 C . 延安 D . 井冈山
  • 8. 史料的价值在于客观真实。我们研究“西安事变”时,可信度最高的证据应是(    )
    A . 当时的照片和相关的文物 B . 当代著名电影《西安事变》 C . 文学著作中对于事件的描述 D . 当时国民党报刊的宣传报道
  • 9. 下图是1947年人民解放军揭开战略进攻序幕的的进军路线图。该战役的最高指挥官是(    )

    A . 彭德怀  贺龙 B . 林彪  罗荣桓 C . 刘伯承  邓小平 D . 陈毅  粟裕
  • 10. 黄继光、邱少云等战斗英雄为了捍卫新中国安全,保卫中国人民的和平生活而英勇献身的战争是(    )
    A . 北伐战争 B . 抗日战争 C . 解放战争 D . 抗美援朝战争
  • 11. 1956 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表明(    )
    A . 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摧毁 B . 社会主义公有制基本建成 C . 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 D . 改革开放获得了巨大成功
  • 12. 数据统计是研究经济史的重要方法。图中农业生产总值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 三大改造的完成 B . 包产到户的推行 C . 和平外交的开展 D . 国企改革的实施
  • 13. 图1、图2是达·芬奇的两幅绘画代表作。它们的共同之处是( )

    A . 宣扬了人文主义的精神 B . 突出了现实人物的刻画 C . 抨击了教会的贪婪腐化 D . 批判了贵族的浮华生活
  • 14. 著名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中这样写道:“蒸汽机的历史意义无论怎样夸大都不过……19世纪欧洲对世界的支配其实就是以蒸汽机为基础的。”“蒸汽机的历史意义”突出表现在(    )
    A . 导致了西方的殖民扩张 B . 提供了新航路开辟的条件 C . 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展 D . 促进了法国大革命的爆发
  • 15. 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但也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这里的“封建残余”突出表现在,保留了(    )
    A . 幕府统治 B . 锁国政策 C . 军国主义 D . 农奴制度
  • 16. 拥有白炽灯泡、电影摄影机和放映机等1000 多项发明专利,推动了人类生活文明化进程的发明家是(    )
    A . 爱迪生 B . 牛顿 C . 达尔文 D . 诺贝尔
  • 17. 1922 年,华盛顿会议上签署的表面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事实上对中国提出的正义要求予以拒绝的条约是(    )
    A . 《凡尔赛条约》 B . 《九国公约》 C . 《波茨坦公告》 D . 《开罗宣言》
  • 18. 1933年3月,罗斯福总统在就职演说时指出“我们最重大的首要任务,是使人民有工作可做”。他为此推行的主要措施是(    )
    A . 恢复银行信用 B . 限定最低工资 C . 限制农业生产 D . 兴建公共工程
  • 19. 下图为某同学绘制的支撑、协调世界政治和经济的两大支柱思维导图。图中的①处应为(    )

    A . 欧洲共同体 B . 欧盟 C . 北约 D . 世界贸易组织
  • 20. 1860 年~1900年期间,全球陆地与海洋的平均温度上升了0.75℃;从20世纪初开始至今,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增加了约0.6℃;在过去的40年中,平均气温上升约0.2~0.3℃。气候变暖将对人类带来经济和生态灾难。这反映的人类发展中面临的重大问题是( )
    A . 环境恶化 B . 疾病传播 C . 人口增长 D . 粮食短缺
二、 材料解析题 (37题5分,38题5分)
  • 21. 辨识历史图像,回答问题。

    请回答:

    1. (1) 辨识三幅历史图像,分别写出与之相对应的运动或革命的名称。

      图7:;    图8:;    图9:

    2. (2) 从中任选一事件,简要说明其历史意义。
  • 2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表  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基本情况比较表

    类别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持续时间

    1914.8—1918.11

    1939.9—1945.9

    参战国家

    30多个

    60多个

    卷入人口

    约15亿

    20多亿

    参战人员

    7351万

    1.1亿

    伤亡人员

    3000多万

    超过1亿

    直接经济损失

    1805亿美元

    1.1万亿美元

    ——据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上卷)、卢文璞《世界现代史》

    1. (1) 根据上述材料,概括两次世界大战的共同特点。
    2. (2) 就如何避免战争悲剧的重演,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
三、综合探究题
  • 2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马克思给我们留下的 最有价值、最具影响力的精神财富,就是以他名字命名的科学理论……这一理论犹如壮丽的日出,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

    ——摘自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回顾百年党史, 我们党始终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伟大自我革命和党领导的伟大社会革命……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三次)历史性飞跃。(见下表)

    三次飞跃

    核心观点及意义

    第一次

    毛泽东思想

    第二次

    第三次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新的飞跃。

    ——据宋珊珊、 王立胜《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坚定历史自信》

    材料三  某历史教材目录 (部分)

    1. (1) 材料一中的“科学理论”诞生的标志是什么?其诞生有何重大意义?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毛泽东思想的核心观点及其对中国革命的意义。

    3. (3)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二次飞跃”的名称及其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意义。
    4. (4) 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为该部分目录提炼一个主题。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