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佛山市华大星晖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

更新时间:2022-09-06 浏览次数:31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50分,每小题2分)
  • 1. 《史记》记载,五帝时期是禅让制,尧禅让于舜,“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而成书于战国的《竹书纪年》记载,“尧之末年,德衰,为舜所囚。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由此可见(    )
    A . 《史记》为司马迁所作,可信度更高 B . 《竹书纪年》成书年代更早,更可信 C . 关于禅让制的说法没有准确的定论 D . 历史问题要以发展的眼光加以分析
  • 2. 《礼记•表记》写到:“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周灭商后,周公在总结商朝灭亡的教训时提出:“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民心无常,惟惠之怀”、“天命靡常”。这表明(    )
    A . 西周的统治更具人文理性色彩 B . 商周统治者尚未实现高度集权 C . 西周治国理念摆脱了神权色彩 D . 商周治国理念大致上一脉相承
  • 3. 著名人文学者张宏杰在《中国国民性演变历程》中分析说:分封制下中央与地方的紧密关系,是建立在天子与诸侯血缘联系的基础之上,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国诸侯与周天子的血缘关系越来越远,血缘纽带的维系作用就越来越弱。这说明(    )
    A . 分封制蕴含着分裂因素 B . 分封制不符合西周国情 C . 分封制扩大了统治疆域 D . 分封制传播了中原文化
  • 4. 据《春秋》所记,自鲁隐公到哀公的240多年,列国间爆发的大小战争约有480余次,春秋初的140余个诸侯国,到春秋末,仅留下齐、楚、晋、秦、越、燕等数个强国,以及宋、鲁、郑、卫、蔡等小国。这体现出春秋时期(    )
    A . 战争主要由大国发动 B . 分裂中蕴含局部统一 C . 变法图强成为时代潮流 D . 分封制宗法制趋于崩溃
  • 5. 春秋初期,大国争霸以“攘夷”为口号,但到中后期属于“夷”的楚、吴、越却成了中原诸夏的霸主国。至春秋后期,中原地区戎、狄、蛮、夷的名字逐渐在地理上消失,这实质上反映(    )
    A . 华夷之辩得以强化 B . 文化认同逐渐增强 C . 正统观念深入人心 D . 少数民族完全汉化
  • 6. 战国时期,学术界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儒家主张以德治国,道家强调无为而治,法家强调中央集权,墨家主张“兼爱”“非攻”。诸子百家思想的共同点是都(    )
    A . 顺应了历史潮流 B . 深受统治者重用 C . 解放了人们思想 D . 造成了社会动荡
  • 7. (2021高二上·哈尔滨期末) 翦伯赞先生主编《中国史纲要》认为:“(商鞅)又下令废井田,开阡陌,允许土地买卖,承认土地私有权,为地主经济的发展铺平道路。”然而当今许多学者研究指出,此说并不符合战国历史的实际情况。战国时各国都要加强君权,君主和国家势必要把土地牢牢地抓在手中,这样才有富国强兵的物质支撑。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 商鞅变法中允许土地买卖的措施不存在 B . 历史材料的分析年代越靠后越客观准确 C . 多数学者的观点一定能得出可靠的结论 D . 历史问题的研究要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
  • 8. 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这体现我国早期政治制度(    )
    A . 王权与神权相结合 B .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C . 层层封授,等级森严 D . 带有一定的继承性
  • 9. 修水渠计划本是韩国的“疲秦计”。秦国组织10万人修建郑国渠。连通了泾河、洛水,灌溉关中大片良田。而“疲秦之计”却成了强秦之策。这实质上说明了(    )
    A . 郑国渠修建阻碍秦国统一步伐 B . 秦国政府的组织管理能力强大 C . 历史事物要一分为二辩证分析 D . 水利工程的成败决定战争成败
  • 10. 秦统一六国后,采取小篆作为官方文字,取代了通俗易懂、简易辨认的隶书。秦朝舍弃隶书而采取小篆,从汉字发展的趋势上来说(    )
    A . 秦统一文字不符合潮流 B . 小篆不利于汉字的推广 C . 使小篆完全取代了隶书 D . 隶书逐渐退出书法舞台
  • 11. 有学者认为,焚书坑儒,是一个用真实的焚书和虚假的坑儒巧妙合成的伪史。编造的目的,在于将儒家的经典抬举为圣经,将儒生们塑造为殉教的圣徒,为儒学的国教化制造舆论。这说明(    )
    A . 以往的史书记载不准确、不可信 B . 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历史记载 C . 历史事件永远无法确定其真实性 D . 历史叙述真实性取决于作者态度
  • 12. 秦国到秦朝,改变的不仅仅是国土面积,更是一个政治体制的升级,但当时的人民,显然没有也不愿做好成为统一国家的思想准备,所以秦国短命而亡。这种说法认为秦亡的原因是(    )
    A . 国家认同感缺失 B . 违背了历史潮流 C . 过度地滥用民力 D . 阶级矛盾的激化
  • 13.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以法家思想作为治国思想;汉初,最高统治者采取“无为而治”的黄老学说作为官方学说;到汉武帝时期,儒学开始确立正统地位。从秦始皇到汉武帝,治国理念的变化本质上(    )
    A . 取决于君主的个人意志 B . 服务于国家的统治需要 C . 反映了君主专制的强化 D . 体现了多元的文化政策
  • 14. “汉兴之初,海内初定,同姓寡少,以惩亡秦孤立之败。”由于同姓诸王与高祖血统亲近,效忠汉朝,起着拱卫中央的作用。这从客观上说明了(    )
    A . 秦亡是单一郡县制所带来的结果 B . 汉初郡国并行制有一定的合理性 C . 郡国并行制有其深刻的历史渊源 D . 西周分封制对汉初产生深远影响
  • 15. 王莽上台之时,获得了社会的普遍支持,当时的社会问题还没有到不可收拾的程度。王莽上台之后,几乎完全仿照《周礼》的制度推行新政,结果天怒人怨,人死国灭。这说明(    )
    A . 《周礼》完全不符合实际 B . 儒学教条主义违背了国情 C . 王莽改制取得了一定成效 D . 改革成败系于统治者能力
  • 16. 西汉时期,《史记》江南地区的记载是:“楚越之地,地广人希,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而到了南朝时,《宋书》对江南地区的记载是:“荆城跨南楚之富,扬部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 北民南迁带来技术 B . 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C . 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D . 南方政局长期稳定
  • 17. 唐中后期,土地兼并严重,政府直接控制土地减少;贫富差距拉大;依附地方豪强的逃户变多;人口帐籍造册马虎,政府授田难以维持。这段材料可以用来说明(    )
    A . 两税法的实施背景 B . 均田制实行的前提 C . 租调制的弊端暴露 D . 唐朝人身依附松弛
  • 18. 道教是东汉末年产生的宗教,它告诉人们只要出家修道,避世深山,就能羽化成仙。佛教西汉末年传入中国,它要求人们远离凡尘,禁欲苦行,认为这样就能摆脱轮回,最终成佛。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本土宗教道教在民间广为传播,外来宗教佛教在中国盛行。佛教、道教的盛行,这种现象(    )
    A . 使儒学失去正统地位 B . 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 C . 深受外来宗教的影响 D . 存在于战乱频仍时期
  • 19. 清朝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写到:“盖(孝文)帝优于文学,恶本俗之陋,欲以华风变之,故不惮为此举也。然国势之衰,实始于此。”这表明孝文帝改革(    )
    A . 直接导致北魏的衰落 B . 违背历史潮流而失败 C . 过分汉化忽视其个性 D . 为隋唐盛世奠定基础
  • 20. 西周时期,地方最高长官为诸侯;东汉时期,刺史逐渐取得地方军政大权;唐朝时期,地方最高长官为节度使。从西周到唐朝,地方最高长官实质上(    )
    A . 严重威胁了中央集权 B . 带有明显的武人倾向 C . 是时代下的无奈产物 D . 带有权宜之计的色彩
  • 21. 如下图,左图为北魏前期的佛像,唇厚、鼻高、肩宽,有雄健的气概;右图为唐朝时期的佛像,更有亲切感,充满生活气息。佛像的变化体现了(    )

    A . 唐朝与大食的文化交流 B . 艺术创作逐渐地生活化 C . 佛教逐渐居于正统地位 D . 民众需求决定艺术风格
  • 22. 唐朝时期,正式确立三省六部制。统治者最初的用意是,希望三省之间分工明确,进而起到提高行政效率的作用。然而,事与愿违,统治者最终不得不把中书省和门下省合并。这反映了三省六部(    )
    A . 不利于加强君主专制 B . 设想和效果出现偏差 C . 标志中央官制的成熟 D . 效率低下最终被废除
  • 23. 西周的选官制度为世卿世禄制;战国到秦朝的选官制度为军功爵制;魏晋时期,九品中正制成为主流选官制度,隋唐以后,科举制占据主流。从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可以得出(    )
    A . 选官权力逐渐下放到地方 B . 选官方式越来越公平公正 C . 选官标准越来越依据血缘 D . 选官制度越来越趋于固化
  • 24. 秦朝时期,三公九卿中的官员,既负责国家事务的管理,又负责皇家事务的管理;而唐朝时期,三省六部的官员,只负责国家事务的管理。秦朝与唐朝的中央官制对比,体现了(    )
    A . 秦朝官制更加成熟 B . 秦朝官制效率更高 C . 唐朝官制更加成熟 D . 唐朝官制家国不分
  • 25. 如图分别为汉朝和唐朝丝绸之路示意图,与唐朝丝绸之路相比,汉朝丝绸之路(    )

    A . 沿途经过国家更多 B . 抵达的范围更广 C . 以长安为中心辐射 D . 以陆路方式为主
二、非选择题(50分)
  • 26.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汉代的精神气质是质朴雄健凝重,生活在汉代的人们率直不含蓄,不像后世的中国人那样含蓄内敛;开通不压抑,粗朴欠圆滑变通,勇敢而鄙视怯懦。汉帝国拓疆开土,凿空异域,以及社会秩序的形成,都与这些精神风貌息息相关。究其原因在于两汉时期,离全民皆兵的战国相隔不远,承袭了战国时代的总体战争遗风,兵民不分,有事则人尽可兵,事毕则兵尽还民;外加建立汉朝的楚人本身就有尚武的传统,所以弥漫全国的是浓烈的尚武之风。

    《浅析汉代的精神气质与汉代文化旅游》——关红梅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代质朴尚武风气的形成原因。

  • 27.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战国是一个群雄并起、逐鹿中原的特殊时代,各种力量此起彼落,在这个需要知识、智谋的时代,社会的变革促成了贵族与庶民之间的变动与流动,这样处于两者之间的“士”阶层便由此出现了;春秋战国大量的兼并战争,使得人才的重要性凸显出来,各诸侯国都希望通过依仗那些出谋划策的人才,发展自己,使得自己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夏商周时,学在官府,到了春秋时期,王权败落,官办的学校难以为继。私学的兴起开创了教育的新天地,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为时代所呼唤的智士,适应了社会变革对人才的需求。

    材料二: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的动荡、国家的分裂、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削弱以及地方割据势力的混战,是士族制度形成和发展的最基本的历史背景。士族制度的政治、经济特点,决定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往往特别尖锐,导致南北长期分裂割据的政治局面。

    士族田庄经济强化了封闭的自然经济,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士族是地主阶级中的腐朽集团,越到后期愈发腐朽。同时,在经济上,士族占有大量劳动力,强化了封建依附关系,在魏晋动荡的政治局势下,编户农民依附于世家大族,这对封建经济的发展显然有利;而东晋南朝时期,南方相对安定,作为北方移民核心的士族地主,他们对江南荒丘山泽地区的开发起了推动作用。民族关系上,士族士大夫在推动北方各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思想、科技文化上,士族生活优裕,有条件从事文化事业,部分士族蔑视礼法,倡导个性自由,思想上富有想象和浪漫色彩,因而东晋南朝时期在哲学、文学、书法、绘画、科学上有较多的成就,并且富有特色。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春秋战国时期“士”阶层迅速崛起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士族制度的利弊。
    3. (3) 根据材料一、二,分析时代与社会阶层的关系。
  • 28.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汉初年,由于秦的暴政和秦末农民战争的破坏,社会经济凋敝不堪。经济残败、兵力疲敝、国力贫弱等现状也为匈奴南侵提供条件,公元前201年汉高祖刘邦御驾亲征,被冒顿40万精兵困于平城(今山西大同)白登山七日,几乎全军覆没,多亏陈平之计,才得以脱险。武力征服失败才迫使西汉开始考虑用一种较温和的政策和策略对待匈奴,和亲制度由此产生。汉朝最早开始了和亲政策,汉代和亲的对象,只限于北边的匈奴与乌孙。汉初,总的来说,和亲规模小,次数少。汉朝处于被动地位。

    《浅谈汉唐和亲制度与民族关系》——刘军杰

    材料二: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在李唐王朝统治的近300年中,从总的方面来讲,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文化繁荣昌盛,军事强大。在同周边各民族关系中。尽管有时出现过矛盾、冲突和对抗,但从全局来说,和睦是这一时期的主旋律。但是,它与周边各族的“和亲”比前后的任何一个王朝次数都多,规模都大。唐皇室进行和亲的目的,基本上是为了笼络少数民族首领,以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唐朝与周边的异族藩王几乎都有过和亲的历史。唐代和亲的对象,有突厥、回纥、吐谷浑、吐蕃、宁远国、契丹、奚、南诏等。总之,唐朝一直坚持以和亲为主、武力征服为辅的对异族政策。

    《浅谈汉唐和亲制度与民族关系》——刘军杰

    1. (1)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初和唐朝和亲制度的不同点,并分析其原因。
    2.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唐和亲政策的共同影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