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3届江苏省高考语文文学常识过关练(六)

更新时间:2022-08-30 浏览次数:51 类型:一轮复习
一、
  • 1. 对下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 . 南人,指原南宋境内的各族人。元朝统治者把全国人分成四等,南人属最下等。 B . 京兆尹,中国汉代官名,为治理京畿地区的三位官员——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之一。 C . 社稷,土神和谷神的总称。土神和谷神是以农为本的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崇拜物。“社稷”常用来代指国家,因此古时执掌军队大权的臣子常被称为“社稷之臣”。 D . 伏锧,古代施刑时罪犯裸身俯伏于砧上,故称“伏锧”。也泛指被处死。
  • 2. 对下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 . 斋醮,为对道教仪式的传统称呼,俗称“道场”,即供斋醮神,借此来求福免灾。 B . 乘,古代称兵车,两马一车为一乘。千乘之国,意为拥有许多兵马的国家。 C . 疏,是在朝官员上奏皇帝的一种文书,上疏是臣子规谏君主、参与政事的重要方式。 D . 转漕,指转运粮饷,既可指为军队转运粮饷,也可指国家常规的粮食运输。
  • 3.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 . 太宗:是中国古代帝王常见的庙号。从汉朝开始,王朝开国皇帝的庙号通常为“太祖”,第二代帝王的庙号常常为“太宗”。 B . 可畏唯人:可怕的只是人民(的力量)。人,本应写作“民”,因避唐太宗李世民的名讳而写作“人”。 C . 垂拱:垂衣拱手,古时比喻统治者在治理天下时,什么事情都不愿做,多用作贬斥帝王庸碌无为。 D . 三驱:据说古代圣贤之君在打猎布网时只设三面而有意网开一面,从而体现圣人的“好生之仁”。
  • 4. 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孤,有成语“鳏寡孤独”泛指没有劳动力而又没有亲属供养、无依无靠的人。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幼而无父曰孤,老而无子曰独。 B . 三司署,三司官署,唐时以御史大夫、中书、门下为三司,受理刑狱。 C . 授、拜都是“授予官职”的意思,表示提升官职的词有拔、擢、升、出等;表示降低官职的词有贬、谪、左迁等;表示罢免官职的词有罢、黜、夺、免等。 D . 礼部员外郎,尚书省二十四司置员外郎1人,为各司之次官。唐、宋、辽、金、元、明、清沿其制,以郎中、员外郎为六部各司正副主官。时号“员外”,实已在编制定员之内。
  • 5. 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中的“孝廉”,汉代所设荐举人才的一种科目,推举孝顺父母、品行方正的人。晋时仍保留此制。 B . “持一象笏至”中的“象笏”,指象牙制的手板。古代品级较高的官员朝见君主时执笏,供指画和记事。笏多以象牙、玉制成。 C . “修禊事也”中的“修禊”,古代民俗,于农历三月上旬的巳日(三国魏以后固定为三月初三)到水边嬉戏,以拔除不详。 D . “三径就荒”中的“三径”,源于西汉末年的蒋诩,他隐居后在院中开辟三径,只与求仲、羊仲来往,后“三径”成为隐士的代称。
  • 6. (2021高一下·胶州期中) 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牛、羊、豕三牲全备为“太牢”,只有羊、豕为“少牢”。由于祭祀者和祭祀对象不同,所用牺牲的规格也有所区别:天子祭祀社稷用太牢,诸侯祭祀用少牢。 B . 庠序,指的是古代的地方学校,后也泛称学校或教育事业。《孟子》中有:“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C . 侯,古爵位名,为春秋时期五等爵的第三等,比“伯”低一等。《烛之武退秦师》中晋侯比秦伯低一等。 D . 古代对一些以技艺为职业的人,称呼时常在其前面加一个表示他的职业的字,如《庖丁解牛》中的“庖丁”,“丁”是名,“庖”是厨师,表明职业。
  • 7. 清明期间,方华同学外出踏青,下列诗句不能用来描述他旅途见闻的一项是(  )
    A .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B .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C . 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 D .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 8. 下列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楮币,也称楮券,指宋、金、元时发行的“会子”“宝券”等纸币。因其多用楮皮纸制成,故名。后亦泛指一般的纸币。 B . 工部为中国古代官署名,由隋文帝设立,掌管各项工程、工匠、全国土地、赋税、水利等政令,与吏、户、礼、兵、刑并称六部。 C . 《易》为《易经》的简称,又称为《周易》,是一本关于“卜筮”的书。与儒家典籍《诗经》《尚书》《礼记》《春秋》合称“五经”。 D . 给事中,秦置,汉魏相沿。为将军、列侯、九卿等的加官,加此号能侍奉在皇帝左右。因给事殿中,备顾问应对,讨论政事,故名。
  • 9. 下列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释褐,脱掉粗布衣服,指做官。 B . 持节,古代使臣奉命出行,执符节以为凭证。 C . 服阕,古代守丧期满除去丧服,谓之服阕。子为父、父为长子、妻妾为夫、未嫁的女子为父都要服丧三年。 D . 赠是皇帝为已死的官员加封官爵,而受封的官员往往非正常死亡。
  • 10. 下列对相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古代男子成人,不便直呼其名,故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号,又称别号表号。一般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尊敬。 B . 古代城墙有内外之分,里边的一道为“城”,外边的一为“郭”。《登泰山记》“望晚日照城郭”一句中“城郭”指城市。 C . 在古代,人们常用晦、望、既望、朔等表示月相的特称来纪日。农历每月第一天晦,月中叫望,望后这一天叫既望,每月最后一天叫朔。如姚鼐《登泰山记》中的“戊申晦”,表明作者观看日出是在月初那一天。 D . 二十八星宿是中国古代天文学家为观测日、月、五星运行而划分的二十八个星区,用来说明日、月、五星运行所到的位置。如“徘徊于斗牛之间”中的“斗牛”指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
  • 11. 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国子监”指中国古代的最高学府,入监读书的人称监生;掌管人员为祭酒、司业等;教学人员为博士、直讲、助教等。 B . “骐骥”是骏马的别称,马的别称还有:白驹、飞黄、骥、骊、骝等。 C . “君子”是古代统治者和一般贵族男子的通称,也指有道德的人。 D . “跬步”,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跬”,跨出两脚为“步”,也被用于形容极近的距离、数量极少等。
  • 12. 下列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殿试,是科举制度中最高一级的考试,在宫廷举行,由皇帝亲自主持,只考策问一场。 B . 中书舍人、给事中、吏部尚书是古代官职;“政和”、“建炎”和“绍兴”是皇帝年号。 C . 行伍,我国古代兵制,十人为伍,五伍为行,后用“行伍”泛指军队。 D . 补,指官员由候补而正式上任;出,指京官外任;除,指授予官职。
  • 13. 下列关于《论语》的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论语》是一部记载孔子言行兼及部分弟子言行的典籍。 B . 《论语》中的“论”,读音为“lún”,其意为编纂,“语”指言论。 C . 《论语》的组合形式是“篇”(若干“章”的组合)和“章”(一个个相互独立的段落)。 D .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作品,与《中庸》《大学》《春秋》合称为“四书”。
  • 14. 下列选项中,文化常识的表述均正确的一项是(  )

    ①表,古代奏章的一种,专门用于臣子向帝王上书言事,在写作风格上以议论为主,侧重于“陈情”,表达臣子对帝王的忠诚和希望。

    ②郎中,本是帝王侍从官的通称,其职责原为护卫、陪从等,如“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郎中”作为医生称呼始自宋朝。

    ③司马迁的《史记》和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被称为史学“双璧”,“前四史”指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范晔的《后汉书》和陈寿的《晋书》。

    ④“丹青”中丹、青本是两种可作颜料的矿物,因为我国古代绘画常用朱红色和青色两种颜色,丹青成为绘画艺术的代称,后也可指代史册、史籍。

    ⑤“丁内忧”指遭父母丧事。源于汉代,父母死去,官员必须停职守孝,不准为官,如国家因特殊原因强招丁忧的人为官,叫做“夺情”。

    ⑥庙号,君王死后会建筑专属的家庙祭祀,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唯一名号叫庙号,如“太宗”和“康熙”都是庙号。

    A . ①②⑤ B . ①②④ C . ③④⑥ D . ③⑤⑥
  • 15. 下面对《红楼梦》相关内容的解说,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是我国18世纪中期出现的一部古典小说,是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伟大的浪漫主义作品,在我国及世界文学发展史上占有显著的地位。 B . 《红楼梦》的序幕由前五回构成,分别从各个不同角度,为全书情节的开展作了必要的交代。比如第四回就通过“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介绍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关系,展现了小说更广阔的社会背景。 C . 金陵十二钗中,最有才华的女子是林黛玉;最有管理才能、大胆改革的女子是探春;最泼辣狠毒的女子是王熙凤。 D . 起海棠诗社时,李纨自封为稻香老农,探春给自己取名蕉下客,宝钗给宝玉取的号是无事忙、富贵闲人。黛玉叫宝玉为怡红公子。
  • 16. (2021高一下·揭东期中) 下列对文中有关词语含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司马”,我国古代的官职名,战国时期“司马”为武职,专门纠察军队队列秩序。 B . 我国古代,兄弟间排行习惯以伯、仲、叔、季排序,伯是老大,仲是第二,叔是第三,季是最小的。 C . “参乘”又写作“骖乘”,古时乘车,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乘”,古代四匹马拉的车。 D . “再拜”是古代一种相对隆重的礼节,在表示郑重呈献某物或接待某人时,行多次的叩拜礼。
  • 17.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大部分词调分成两段,少部分分为三段、四段,分别称为“双调”“三叠”“四叠”。段在词中又叫“片”或“阕”。一首词的上下两段分别称上下片或上下阕。 B . 从晚唐五代到宋的晏殊、秦观、苏轼、李清照等一系列词坛名家的词风虽不无差别,各有擅长,但大体上可归于婉约范畴。 C . 婉约词风,其内容主要是写男女情爱,离情别绪,伤春悲秋;其形式大都婉丽柔美,含蓄蕴藉,情景交融,声调和谐。 D . 苏轼,北宋文学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放,善用夸张、比喻,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影响很大。
  • 18. 下列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作者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 . 本纪记述皇帝,世家记述诸侯王,列传记述各方面的著名人物。项羽虽没做过皇帝,但他打入咸阳,号令诸侯,因此司马迁把他列入本纪。 C . “秋毫无犯”、“劳苦功高”、“人为刀俎,我为鱼肉”、“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等成语,均出自《鸿门宴》。 D . 宴席的四面座位,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西向侍坐。鸿门宴中“项王、项伯东向坐”,是最上位,范增南向坐,是第二位,再次是刘邦,张良则为侍坐。从座位可看出双方力量悬殊与项羽的自高自大。
  • 19. 晚清名臣曾国藩临终前在留给子孙的遗言中写道:“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请问“慎独”的思想来自于哪一部儒家经典(  )
    A . 《大学》 B . 《荀子》 C . 《论语》 D . 《孟子》
  • 20. 下列名句出处对应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方今天下,舍我其谁。 ②朝闻道,夕死可矣。

    ③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④九层之台,起于累

    A . 孔子 孟子 老子 庄子 B . 孟子 孔子 老子  庄子 C . 孟子 孔子 庄子 老子 D . 孔子 孟子 庄子 老子
  • 21. 下列有关《论语》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论语》是儒家的代表作品。 B . 《论语》具有形象思维的特点。 C . 《论语》以一种语录体的形式呈现。 D . 《论语》由孔子亲自著述。
  • 22. 下列表格各项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选项 语言 作者 朝代 作品
    A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孔仲尼 春秋 《论语》
    B “潜力之行,始于足下” 老聃 战国 《道德经》
    C “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墨翟 战国 《墨子•兼爱》
    D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孟轲 战国 《孟子》
  • 23.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被儒家列为五部经典著作之首。 B . 《诗经》中的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共有15国风,160篇,大都是劳动人民创作的民间歌谣;“雅”分为大雅、小雅,共105篇,大多为周代宫廷乐曲歌辞;“颂”分为周颂、鲁颂、商颂,多为周天子及诸侯们祭礼时的乐歌,共40篇。 C . 《诗经》反映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社会生活,共305篇,古时也称为“诗三百”。其创作方法基本上是现实主义的。 D . 《诗经》中都是四言诗,普遍采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 24. 《红楼梦》第三十一回,“撕扇子作千金一笑”的人是(  )
    A . 晴雯 B . 袭人 C . 小红 D . 王熙凤
  • 25. 《红楼梦》中,大观园众姊妹结成“海棠诗社”,下列咏海棠的诗句中,哪一句是林黛玉所写的?
    A . 玉是精神难比洁,雪为肌骨易销魂。 B .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C .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D . 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为魂。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