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海南省海口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检测试...

更新时间:2022-08-30 浏览次数:109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北宋时期,在“枢密使”和“枢密副使(掌管军事)”中具有文官资历的人占大多数。这反映了北宋的(    )
    A . 政治腐败 B . 边境安定 C . 科举取士盛行 D . 重文轻武政策
  • 2. 我国历朝统治者都非常重视对边疆的管辖。元朝时设置的管辖台湾地区的行政机构是(    )
    A . 驻藏大臣 B . 军机处 C . 伊犁将军 D . 澎湖巡检司
  • 3. 宋时的瓦肆又称为“瓦舍”、“瓦市”、“瓦子”,里面多设有酒馆子、茶坊、食店、摊铺等等,往往兼有说书、评话、讲史、小唱等娱乐活动。可见“瓦肆”是(    )
    A . 商业兼娱乐场所 B . 商业机构 C . 制作瓷器的作坊 D . 票号钱庄
  • 4. 下列这组元朝墓葬出土的文物,主要可用于研究(    )
    A . 唐诗 B . 宋词 C . 杂剧 D . 京剧
  • 5. 元朝在全国设有约1400处驿站,驿站分陆站和水站,水站用船,陆站用马、牛、驴和车、轿,后来还设置过海站。在冰天雪地的黑龙江流域设狗站,狗拉雪橇在冰封的大地奔跑,由此形成了以大都为中心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交通网络的形成(    )
    A . 消除了边疆与内地的差距 B . 削弱了中央对地方的管辖 C . 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D . 使元朝疆域不断向西扩大
  • 6. 下图所示是转轮排字法,它减轻了排字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排字的效率。这项成果的发明者是(    )

    A . 毕昇 B . 王祯 C . 沈括 D . 司马光
  • 7. 秦朝设丞相,唐朝增加宰相人数,明朝废丞相,清朝设军机处。这些变化反映的实质是(    )
    A . 选官制度的完善 B . 君主专制的强化 C . 丞相制度的改革 D . 地方权力的增大
  • 8. “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顾炎武认为危害最大的是(    )
    A . 文字狱 B . 八股取士 C . 焚书坑儒 D . 重文轻武
  • 9. 玉米是我们海南现在常见的粮食作物,据说玉米明朝就传入我国。它的原产地在(    )
    A . 越南 B . 菲律宾 C . 南美洲 D . 非洲
  • 10. 课堂中同学们有关下图人物的讨论,其中正确的是(    )

    A . 和平使者,扬威异域 B . 殖民先驱,海盗始祖 C . 抗击倭寇,民族英雄 D . 出使日本,友好使者
  • 11. 下图漫画反映的事件导致的直接结果是(    )

    A . 元朝灭亡 B . 清军入关 C . 李自成被杀 D . 清朝建立
  • 12. 要想了解宋江等108位英雄好汉的故事,应该阅读(    )
    A . 《三国演义》 B . 《水浒传》 C . 《西游记》 D . 《红楼梦》
  • 13. “作为一项军事防御工程,蜿蜒于高山、深谷、平原、戈壁中,总长万余里,把奇伟的自然美与建筑美融为一体,是真正的‘大地艺术’”。材料描述的是(    )
    A . 大运河 B . 赵州桥 C . 北京城 D . 明长城
  • 14. 钓鱼岛自古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目前最早记载钓鱼岛、赤尾岛等地名的史籍,是撰于1403年(明朝永乐元年)的(    )
    A . 《台湾通史》 B . 《顺风相送》 C . 《资治通鉴》 D . 《徐霞客游记》
  • 15. “恩威并重”“刚柔并济”是清朝对边疆少数民族政策的特点之一。以下史实体现了清朝“威”与“刚”的是(    )
    A . 先后册封班禅和达赖的称号 B . 设置驻藏大臣 C .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D . 设置伊犁将军
  • 16. 建设商品粮基地对国家经济建设有着重大意义。清朝出现了新的商品粮基地是(    )
    A . 苏州 B . 北京 C . 汉口 D . 湖广地区
  • 17. 康熙时,清朝设置台湾府,派兵八千人驻防。这一举措(    )
    A . 强化了君主专制 B . 荡平了倭寇势力 C . 平定了回部叛乱 D . 巩固了东南海防
  • 18. 清朝标志我国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的机构是(    )
    A . 三司 B . 中书省 C . 锦衣卫 D . 军机处
  • 19. 某兴趣小组在学习“闭关锁国”政策时,制作了一张学习卡片,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
    闭关锁国政策
    表现 ①绝对禁止一切商品出口和船只出海
    ②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不许擅自出海贸易
    ③特许“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影响 ④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A . B . C . D .
  • 20. 下列哪项不属努尔哈赤与成吉思汗的共同之处(    )
    A . 统一本民族各部落 B . 建立民族政权 C . 推动本民族的发展 D . 先后统一中国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21题14分,22题12分,23题14分,总40分)
  • 21.   2022年6月10日是我国第17个文化遗产日,海口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正在举办“感受中国传统文化之美”的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请回答:

    1. (1)

      【科技之美】

      材料一:“用胶泥刻字……火烧令坚……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梦溪笔谈》

      材料二:如图1、图2

      材料一、二反映了我国古代重要的科技发明,请写出3项发明的名称。
    2. (2) 【绘画之美】以下从图3名画获取的相关历史信息,符合史实的用“正确”表示,不符合史实的用“错误”表示。

      ①它是北宋画家张择端不朽的风俗画作品。

      ②描绘了南宋开封城繁华的社会景象。

      ③是了解12世纪中国城市生活的重要史料。

    3. (3) 【建筑之美】据所学,请简介图4古典建筑之“美”。

    4. (4) 【文学之美】

      材料三:“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白居易《卖炭翁》

      材料四:“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材料三、材料四分别表达了两位作者怎样的家国情怀?
  • 22. 明清时期,手工业、商业和城市进一步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瓷器制作】

    材料一:明代御器厂自洪武末年设立以来,瓷窑数量不断增加,初期仅有20座,至宣德年已增至58座。同时,民窑数量也大大超过前代,产生了像崔公窑、周公窑、壶公窑、小南窑等著名的民窑。这些瓷窑产量也极其惊人,御器厂建窑不久的宣德八年(1433年),就一次烧造各样瓷器443500件。官窑没落的万历年间,仍有一次烧造96624件、239000件等记载。至于民窑的产量,更是无以计数,不仅占据了遍及全国的国内市场,而且远销至亚、非、欧、美各洲,这些方面在全国制瓷业中均首屈一指。

    ——李希凡主编《中华艺术通史·明代卷下编》

    【商业城市】

    材料二:而至明清,城市商业更是成熟,如北京明朝时,城内店铺林立,有三百六十行,还出现了许多专业性的批发市场,如米市、猪市,羊市、花市、煤市、缸瓦市等等。清朝时,北京商业更是超过明朝,庙市由22处增加为36处。除了北京之外,当时全国有“四大名镇”——佛山镇、景德镇、汉口镇、朱仙镇,这几个地方,商贾辐辏,交易兴旺。

    ——徐康宁等《文明与繁荣中外城市经济发展环境比较研究》

    材料三:晋商是活跃于明清时期的山西商人。晋商主导的“万里茶路”长5150公里。在运输过程中翻山越岭,闯沙漠,过草原,加之常常遇到盗匪抢掠路途之遥远与艰苦难以想象。晋商对待顾客秉持“见利思义,诚信不失”原则,所销售商品货真价实,“秤平、斗满、尺满足”。晋商追求高尚的道德人格,热心于社会公益,忧国忧民,如灾年设锅施粥以赈灾民,大捐军饷以助朝廷平定叛乱。

    ——蒋荣华《从晋商历史角度解读企业家精神》

    1. (1) 据材料一,概括说明,明代制瓷业发展的突出特点。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明清城市商业发展的表现。
    3. (3) 据材料三,晋商身上有哪些宝贵的商业精神?
  • 23. 阅读材料

    材料一:如下示意图

    材料二:

    忽必烈……1271年,改“大蒙古”国号为元,1272年迁都元大都(今北京)。随后即举兵南下,直至1279年灭南宋,统一全国。他在位期间,接受汉族文化,采用汉法,进行改革,建立各项政治制度。如在地方上建立行省,中央设中书省,开创了行省制度;他设立“司农司”、“劝农司”等专管农业的机构,以劝农成绩作为考核官吏的主标准,并令人编辑《农桑辑要》于至元23年颁行全国。为加强对边疆地区管理,巩固了对全国各地的统治,在各地设立水陆驿道,并下令开通两段新运河,发展中外交通……

    ——整理自百度百科人物

    请回答:

    1. (1) 根据材料一示意图绘制的是元朝的哪一政治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写出A、B、C三处设置的机构名称。
    2. (2) 据材料二,归纳忽必烈4点主要的历史贡献。
    3. (3) 简要评价忽必烈这位历史人物。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