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

更新时间:2022-11-04 浏览次数:59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下图为我国北方某区域地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中道路AB段修建在(   )
      A . 山谷 B . 山脊 C . 盆地 D . 鞍部
    2. (2) 图中虚线表示的景观可能是(   )
      A . 登山栈道 B . 古代城墙 C . 勘探道路 D . 引水渠道
  • 2. 某年7月24日凌晨2时,受台风“麦德姆”的影响,江西省北部德安县出现突发性特大暴雨,其中丰林镇24小时最大降水量高达541.4毫米。德安县境内特殊造型的“尖底瓶”地形对降水起到较大的影响。该日,地面有弱冷空气从西北方进入德安县境内,对该日天气的也起到一定的影响。下图示意该时刻丰林镇降水及风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该日,德安县出现特大暴雨,与此关联性较小的造型特点是(   )
      A . 走向 B . 形态 C . 地势 D . 面积
    2. (2) 冷空气对该日天气的影响(   )
      A . 暴雨强度减小 B . 暴雨范围增大 C . 气温下降不明显 D . 风力明显增强
    3. (3) 该时刻丰林镇位于台风中心的(   )
      A . 偏西 B . 偏北 C . 偏东 D . 偏南
  • 3. 柴达木盆地东缘构造运动活跃。早期,随着板块挤压,现今乌兰盆地地区由北向南流动的辫状河道沉积开始广泛发育,水系向东流入现今共和盆地的低洼地带。之后因鄂拉山的隆升,水系逐渐分离。中新世晚期,牦牛山剧烈隆起,山南的查查盆地构造形成。下图示意桑达木盆地东缘地质构造。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示区域下列地理景观中最早形成的是(   )
      A . 宗务隆山 B . 茶卡盐湖 C . 牦牛大断裂 D . 乌兰盆地
    2. (2) 对柯柯盐湖的形成起到关键作用的是(   )
      A . 牦牛大断裂活动 B . 牦牛山隆升 C . 宗务隆山的隆起 D . 鄂拉山隆升
  • 4. 下图为某地地质地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在甲处竖直向下钻取岩芯,获得的地层信息最可能来自(   )
      A . J地层 B . S2地层 C . O2地层 D . T地层
    2. (2) 乙、丙两地之间地层剖面示意图最有可能是(   )

      A . B . C . D .
  • 5. 扎当冰川(30°28.57'N,90°38.71'E)位于念青唐古拉山北坡,面积约1.98km2 , 冰川厚度差别较大。左图示意扎当冰川表面等高线分布,右图示意冰床等高线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有关扎当冰川厚度说法正确的(   )
      A . 冰川表面较高处,冰层厚度较大 B . ②处冰层厚度约在60-140米 C . 冰川表面较陡处,冰川厚度较薄 D . ④处冰层厚度可达140米
    2. (2) 与冰面相比,扎当冰川冰床(   )
      A . 海拔更高 B . 最大高差一样 C . 坡度差不多 D . 磨蚀较弱
  • 6. 城市植被覆盖度(a)与不透水面覆盖度(b)影响城市热岛效应的强度。下表为2017年南京市夏季不同植被覆盖度区间下的地表降温速率与不同不透水面度盖度区间下的地表增温速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覆盖度(%)

    0~25

    25~50

    50~75

    75~100

    植被降温速牟(%)

    3.7

    5.3

    5.5

    7.5

    不透水面增温速率(%)

    8.2

    5.4

    5.1

    2.4

    1. (1) 冬季,南京市不透水面的增温效应不明显甚至出现降温效应,与此无关的是(   )
      A . 太阳高度小,楼房遮阳作用强 B . 不透水面积雪厚,反射率高 C . 昼短夜长且昼夜长短相差大 D . 不透水面夜晚降温幅度大
    2. (2) 只考虑植被与不透水面两类地表覆盖度的情况下,要使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最佳(   )
      A . 植被覆盖度越高越好 B . a:0~25%,b:75%~100% C . 不透水面盖度越高越好 D . a:50%~75%,b:25%~50%
  • 7. 活跃火指遥感卫星捕捉的地表热异常,包括林火、农大、城市火灾等。中南半岛活跃火发生频次存在较大时空差异,研究表明活跃火发生与厄尔尼诺、植被覆盖度、地形、土地利用类型相关。下图示意中南半岛活跃火高密度值空间分布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在中南半岛活跃火发生频次较高的时间段内(   )
      A . 华北地区冬小麦开始收割 B . 江淮地区进入伏旱期 C . 东北地区春小麦开始种植 D . 西南地区雨季基本结束
    2. (2) 厄尔尼诺现象出现的年份,中南半岛和夏季我国季风区易出现(   )
      A . 活跃火增加南涝北旱 B . 活跃火增加南旱北涝 C . 活跃火减少南旱北涝 D . 活跃火减少南涝北旱
二、综合题
  • 8.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冰湖溃决已经成为西藏地区典型的地质灾害之一。冰碛湖是冰川消退时,冰碛物形成的凹地,或冰碛物阻塞河床,冰川谷蓄水而成的湖泊。当不稳定冰体脱落入水后,冰碛湖可能溃决导致洪水和泥石流灾害。下图示意冰碛湖溃决和西藏光谢错冰湖溃决洪水流量曲线。

    1. (1) 描述西藏光谢错冰湖溃决洪水流量特点
    2. (2) 分析近些年来冰湖溃决的主要原因。
    3. (3) 分析我国西藏区冰碛湖溃决灾害严重的原因。
  • 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葡萄喜光怕涝。辽宁省桓仁冰酒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桓仁是我国最大的冰葡萄种植区,是世界最大的冰酒产区。每年9月中下旬葡萄成熟后并不马上采摘,延期到12月份甚至1月份采摘,在适当的湿度环境下,葡萄自然脱水风干而不至于霉烂或过度干硬,内部仍保留高浓缩的葡萄汁,才能酿造成优质酒类。下图示意桓仁葡萄主产区。

    1. (1) 分析桓仁葡萄主要种植位置的山坡特点。
    2. (2) 分析桓仁水库对葡萄酒品质的特殊气候作用。
  • 10. 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每年4~6月华南沿海地区都易受到华南锢囚锋的影响。当暖气团、较冷气团和更冷气团相遇时先构成两个锋面,然后其中一个锋面追上另一个锋面,即形成锢囚锋。当第一条锋面南下到达华南沿海地区,冷气团逐渐变性,锋面也稳定少动,当第二条冷锋南下,两者相遇形成华南锢囚锋。下图示意某年5月16日8时华南地区锋面示意图,锋线把图中到分为三个区域Ⅰ、Ⅱ、Ⅲ。

    1. (1) 比较Ⅰ、Ⅱ、Ⅲ三处的气团性质,并在图中适当的位置标出冷锋和锢囚锋。
    2. (2) 分析每年4~6月锋面南下到华南沿海地区时稳定少动的原因。
    3. (3) 分析图示天气系统影响下L处降水特点及原因。
  • 11.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嶂石岩地貌是我国三大砂岩地貌之一,广泛发育于太行山中南段,主要由在水平方向上绵延可达数千米的岩墙峭壁构成,岩墙高数百米,呈棱角分明的块状结构。岩墙形成于距今18亿至15亿年的海洋沉积环境,上层以岩性坚硬的红色石英砂岩为主,且岩石中节理(裂隙)发育,下层为岩性较软的紫色页岩和泥岩,岩墙在外力作用下呈阶梯状。

    1. (1) 从气候角度分析太行山中南段岩石易受风化、侵蚀的原因。
    2. (2) 推测太行山嶂石岩地貌的地质构造类型,并描述嶂石岩陡崖的形成发育过程。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