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道德与法...

更新时间:2022-08-15 浏览次数:51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共36分,12小题,每小题3分。下列各题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
  • 1. 青春是生命中的华彩乐章,它带来了喜悦和力量,也带来了困惑和烦恼。演奏好青春的成长曲,我们要(   )。
    A . 悦纳生理心理变化,克服青春烦恼 B . 在穿着上追求时尚,展现青春风采 C . 把内心闭锁起来,保护青春秘密 D . 放任青春冲动,享受青春激情
  • 2. 困难像弹簧,看你强不强,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这一俗语告诉我们要养成的生活态度有(   )。

    ①自强不息    ②乐观向上    ③积极进取    ④幽默开朗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3.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学会正确表达情绪,是因为情绪表达(   )。

    ①影响身心健康    ②决定自己命运    ③关乎人际交往    ④必然产生消极后果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①④
  • 4. 被吉尼斯誉为“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的乔·吉拉德,曾因口吃遭到一次又一次的解雇,陷入迷茫与绝望的他暗下决心改掉口吃的毛病。他每天对着镜子刻苦练习,几个月下来,竟奇迹般地克服了跟随他30年的口吃,并成为一名成功的汽车推销员。吉拉德的经历启示我们(   )
    A . 负面的情感体验对个人的成长危害很大 B . 要善于将负面情感转化为自身成长的动力 C . 我们需要更多的负面情感以获取更大的成功 D . 要在与他人的交流中传递美好情感和生命正能量
  • 5. 2020年的春节,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彻底打乱了我们的生活节奏。原本应该走亲访友的我们,无不选择止步。然而有这样一群人,百般提醒我门不要出门,自己却选择了逆风而行…这是“止于至善”的完美解释。关于“止于至善”,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它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是一种“至善”追求

    ②它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

    ③它是不可能达到的精神境界,努力也没有意义

    ④它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6. 2019年7月举行的2019跳绳世界杯(挪威)DDC30秒交互绳速度比赛中,广州市黄埔区东荟花园小学“云荟跳绳队”梁宇、钟颖潼、杨浩,以30秒264次的速度勇夺跳绳世界冠军。这些获奖的孩子们深知,冠军杯里也有同学、家长和老师汗水的凝练。这说明(   )。
    A . 个人力量有限,不值一提 B . 集体力量取决于成员数量 C . 要在集体中充分发展个性 D . 个人发展离不开集体力量
  • 7. 面临考试,不少同学发现自己在学习时,容易出现焦虑不安的情绪。在心理老师的辅导下,同学们在课余时间利用发泄墙排解自己不良的情绪,逐步树立了自信。同学们这种调节情绪的方法是(   )。
    A . 改变认知评价 B . 转移注意 C . 合理宣泄 D . 放松训练
  • 8.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人心齐,泰山移”“一堆沙子是松散的,可是它和水泥、石子、水混合后,比花岗岩还坚硬”。这说明美好集体应该是(   )。
    A . 民主的、公正的 B . 善于合作的 C . 充满活力的 D . 充满关怀与友爱的
  • 9. 2021年4月2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加强学生睡眠监测督导,切实保障学生良好睡眠。这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
    A . 家庭保护 B . 学校保护 C . 政府保护 D . 司法保护
  • 10. 某车主出于炫耀心理,在自家车身张贴“必胜日本总军区731部队”的辱华标识,引发网友谴责和举报。当地交警依法控制车辆,并对车主处以行政拘留15日的处罚,相关车贴被责令清除。这一案例说明(   )。

    ①在我国,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②法律规定了我们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

    ③法律是评判人们行为的准绳,指导、教育人向善

    ④生活中,我们只受到法律的约束,未得到保护。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1. 2020年4月3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发布依法惩治涉境外输入型疫情防控的三起典型案例。其中,河南某公司劳务派遣人员郭某鹏隐瞒出境史,造成40多人被隔离观察,郭某鹏以妨害传染病防治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零六个月。郭某鹏的行为给我们的警示有(   )。

    ①树立法律意识,增强法治观念

    ②提高思想道德水平

    ③小错可以有,大错不能犯

    ④尊法学法,依法办事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2. 某校举行一次法制进校园活动,邀请公安民警到学校进行案例说法,广大学生普遍受到了一次法制教育。学校这一做法(   )。

    ①有利于加强对学生的特殊保护

    ②有助于法治文化环境的形成

    ③能够杜绝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

    ④助力青少年学生提高法治意识。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64分,5小题)
  • 13. 【积极面对健康成长】

    观察漫画,回答下列问题。

    1. (1) 请你根据漫画信息填写下列空格。

      A.漫画一体现的矛盾心理的表现是

      B.漫画二体现的矛盾心理的表现是

    2. (2) 请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我们如何正确处理矛盾心理。
  • 14. 【创造美好情感体验】

    材料一:由央视制作的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从圆梦工程、创新驱动、协调发展、绿色中国、共享小康、开放中国几个角度对中国取得的辉煌成就加以集中展现,影片自3月2日上映以来,激发了观众的共鸣与热议,口碑和票房都一直往上涨。

    材料二:2018年3月在全国两会期间,人民日报推出宣传片《中国一分钟》,再次向世人展示了中国速度和中国奇迹。一分钟,35217名旅客出行;一分钟,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46804G;一分钟,网上商品零售1043万元;一分钟,快递小哥收发37.6万件快递:一分钟,移动支付金额379亿元:一分钟:“神威·太湖之光”运算了750亿亿次;一分钟,创造GDP1.57亿元。中国的每一分钟都在发生巨大的改变,这是改革开放四十年的成就,也是我们再出发的信心和底气。

    1. (1) 以上材料带给我们哪些情感体验?
    2. (2) 这些情感体验对于我们的成长有什么意义?
  • 15. 【探究情景明理践行】

    下面是七年级学生乐乐的生活场景,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其进行探究。

    1. (1) 情境一:乐乐是一个成绩十分优秀的学生,在困难面前,他总会说:“我行,一定行,我是最棒的!”

      乐乐具备的这一品质是

      拥有这一品质可以让乐乐

    2. (2) 情境二:乐乐所在班级征集运动会志愿服务者,班级其他同学都踊跃报名参加服务小组。

      乐乐应该

      理由是

    3. (3) 情境三:乐乐的爸爸购买的汽车出现刹车失灵,和商家协商未果,准备大闹4S店,引起媒体关注。

      乐乐应该建议爸爸

      理由

  • 16. 材料一:小伟进入初中后,在与同学们的相处中,性格变得开朗起来;在老师们的帮助下,学习能力、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提高;参加了学校田径队,在校运动会上,夺得了400米冠军。

    他打算加强训练,代表学校参加县运动会,为集体争得更多的荣誉。

    材料二:小亮是班里的活跃分子,合唱团里有他动听的歌声,拔河比赛中有他声嘶力竭的加油声,篮球比赛中有他命中的三分球…

    材料三:2020年感动中国人物的领奖典礼上,对国测一大队的颁奖词是:“六十多年了,吃苦一直是传家宝,奉献还是家常饭。人们都在向着幸福奔跑,你们偏向艰苦挑战。为国家苦行,为科学先行,穿山跨海,经天纬地,你们的身影是插在大地上的猎猎风旗。”

    1. (1) 运用所学知识,说说小伟的变化和成长过程说明了什么?
    2. (2) 请你谈谈参加上述活动对我们自身的成长有何积极影响。
    3. (3) 国测一大队队员的身上具有哪些优秀品质?
    4. (4) 国测一大队的事迹感动着我们每一个人,你准备如何向他们学习?
  • 17. 材料一:2020年3月24日,浙江省宁海县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审理并当庭宣判一起涉疫情虚假销售口罩诈骗案件,被告人蔡某在明知没有口罩货源的情况下,谎称有口罩售卖,骗得被害人钱款105万余元,构成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1年9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50万元。

    材料二:2019年11月2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订草案专家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副会长李豫黔指出,对于“两法”的修订,司法部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开展调查与研究,专家学者、政府部门、立法部门都在为完善未成年人保护制度积极努力工作。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法律的作用。
    2. (2) 有的同学说,我们青少年还小,只要不违法犯罪,法律就离自己的生活很遥远。请你辨析。
    3. (3) 我国设置专门法律为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的必要性有哪些?
    4. (4) 谈谈上述材料及案例对你日常生活行为的启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