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北省邢台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卷

更新时间:2022-08-19 浏览次数:29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西海固地区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地处半干旱黄土高原向干旱风沙荒漠区的过渡地带,境内水资源贫乏,经济发展水平低。表示意西海固地区不同水资源承载类型情况下的社会经济指标统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类型

    土地面积

    常住人口

    人口密度(人/km2

    饮水困难系数(%)

    有效灌溉系数(%)

    数量(km2

    比重(%)

    数量(万人)

    比重(%)

    强承载类

    1683.54

    8.37

    45.75

    23.64

    673.31

    35.90

    45.51

    中承载类

    5947.09

    29.57

    52.88

    27.32

    106.91

    39.34

    17.20

    弱承载类

    12483.60

    62.06

    94.92

    49.04

    90.60

    48.54

    6.19

    合计

    20114.23

    100.00

    193.55

    100.00

    152.17

    44.83

    12.38

    1. (1) 西海固地区水资源(   )
      A . 强承载类人口密度最小 B . 中承载类耕地灌溉面积最少 C . 弱承载类缺水情况最严重 D . 有效灌溉系数与饮水困难系数呈正相关
    2. (2) 为了保障西海固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够大幅度提高水资源承载力的措施是(   )
      A . 节约用水 B . 人工增雨 C . 治理水污染 D . 跨流域调水
  • 2. 按经济发展程度和地理位置,四川省可划分为川西北经济区、攀西经济区、成都平原经济区、川东北经济区、川南经济区。四川省人口密度空间差异较大。图为2012年四川省人口密度分布图,其中①为川西北经济区,②为攀西经济区,③为成都平原经济区,④为川东北经济区,⑤为川南经济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示2012年四川省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位于(   )
      A . 川西北经济区 B . 成都平原经济区 C . 川东北经济区 D . 川南经济区
    2. (2) 影响四川省③④⑤三个区域人口密度分布差异较大的主要因素是(   )
      A . 地形状况 B . 气候条件 C . 经济发展水平 D . 科教条件
  • 3.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人口流动仍保持着大规模、高流动性的趋势。图示意1982~2020年我国流动人口总数的变化(其中2020年为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近年来,我国人口流动规模较大、流动性高,其主要原因是(   )
      A . 户籍制度宽松 B . 城乡一体化的推进 C . 居民生育意愿弱 D . 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大
    2. (2) 2000年以来,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会(   )
      A . 加剧农村地区的生态压力 B . 推动沿海地区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 C . 缩小城乡之间的经济差距 D . 使资源型产业向沿海转移
  • 4. 下图示意湖北省某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近年来,该城市丙功能区向城区边缘扩展迅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该城市甲、乙两功能区分别是(   )
      A . 商业区、住宅区 B . 住宅区、商业区 C . 商业区、工业区 D . 工业区、住宅区
    2. (2) 与M地相比,N地丙功能区的区位优势是(   )

      ①接近城市中心,地价便宜②临近高速公路,交通便捷

      ③位于河流下游,避免对城区的水污染④距离城市较远,且有绿化带阻挡,对城市大气污染少

      A . ①④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②④
  • 5. 《新唐书·南蛮传》记载,“南平僚东踞智州……人楼居,梯而上,名曰干栏”。干栏式民居以竹木为主要材料,一般分上、下两层(如图),集中分布在我国西南地区,如云南少数民族聚居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干栏式民居分层的作用及其原因是(   )
      A . 上层居住通风防潮,防虫蛇猛兽 B . 上层居住春季融雪,洪涝多发 C . 分隔为上、下两层地狭人稠,土地紧张 D . 下层储物阳光充足,防物品发霉
    2. (2) 当地干栏式民居为木质结构的主要原因是(   )
      A . 地处沙漠,当地缺少其他建筑材料 B . 经济发达,采用名贵木材彰显主人地位 C . 气候湿热,木材吸水可降低室外湿度 D . 就地取材,当地地震多发,起缓冲作用
  • 6. 石泉县黄花莱分布广泛,人工种植历史悠久。该县黄花菜保护区主要集中在海拔350~800m之间的低山丘陵,尤其是在河流及山沟旁,随处可见成片的野生黄花菜。2012年,该县开展黄花菜试验示范并取得成功;2013年开始大规模发展;2015年,石泉县黄花菜在陕西省安康市蔬菜领域首次实现对外出口;2020年通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如今,石泉县黄花菜产业走“政府+龙头+基地十合作社十产业大户+金融+保险”的发展道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2012年,石泉县开展黄花菜试验示范主要得益于(   )
      A . 农业技术先进 B . 交通运输条件好 C . 产业基础条件好 D . 市场需求量大
    2. (2) 2015年,石泉县黄花菜实现对外出口的直接目的是(   )
      A . 增加知名度 B . 获得经济效益 C . 提高市场竞争力 D . 延长产业链
    3. (3) “政府+龙头+基地+合作社+产业大户+金融+保险”的发展道路有助于石泉县(   )

      ①培育优势产业②丰富农作物种类③保护当地生态环境④抑制农村人口回流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 7. 福厦高速铁路北起福州市,南至厦门市和漳州市,是福建省第二条快速铁路。福厦高铁全长277.42km,设计时速350km,全线预计2023年6月开通运营。下图示意福厦高铁线路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福厦高铁全线桥隧比为84.3%,影响福厦高铁桥隧占比高的主要因素是(   )
      A . 地形 B . 经济 C . 气候 D . 技术
    2. (2) 福厦高铁建成通车后对福建省发展的重要意义是(   )
      A . 大大提高闽东地区城镇化水平 B . 促进闽西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C . 有效带动沿线地区旅游业发展 D . 提高沿线地区物流运输能力
  • 8. 多年来,受拦河筑坝、水域污染、过度捕捞、航道整治等人类活动影响,长江流域生态问题突出,环境保护形势严峻。自长江流域大保护政策实施后,鄱阳湖流域长江江豚数量已增加至700余头,鱼类以及白鹤、东方白鹳等濒危水鸟的数量也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根据材料叙述,长江流域大保护政策的实施体现了我国可持续发展的(   )
      A . 公平性原则 B . 持续性原则 C . 共同性原则 D . 阶段性原则
    2. (2) 长江流域大保护政策的实施对鄱阳湖流域的积极影响是(   )

      ①鄱阳湖流域生态破坏得到有效遏制②有利于短期内提升鄱阳湖渔获量,提高渔业经济效益③有助于扩大鄱阳湖流域水产养殖规模④有利于强化鄱阳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恢复生物多样性

      A . ①④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②③
  • 9.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推行的循环经济工业体系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示循环经济工业体系中的物质流程是(   )
      A . 发电厂→纯碱→氯气 B . 纯碱→尾盐→钾肥 C . 氯气→烯烃→炼油 D . 炼油→天然气→发电厂
    2. (2) 该工业体系可以(   )

      ①减轻环境污染②提供可再生能源

      ③增加第一、二产业之间的联系④提高资源利用率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0. 图为某日世界局部地区光照示意图,其中MO、NO分别为昏线、晨线,阴影区域与全球其他地区日期不同。每两条相邻经线之间的间隔经度数相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中地点地球自转线速度(   )
      A . O<P<M B . M>N>O C . P=O<N D . N<P<O
    2. (2) 此时Q点的地方时是(   )
      A . 4时 B . 10时 C . 16时 D . 22时
    3. (3) 图示该日昼长为16小时的地点是(   )
      A . M B . O C . P D . Q
二、综合题
  • 1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城市问题和乡村问题是城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多种问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解决起来是一项系统工程。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业与城镇互动、资源节约和集约利用、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镇与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与互相促进的城镇化。下图为1950~2050年中国农村、城镇人口变化曲线图(含预测)。

    1. (1) 简述1978年以来我国城镇化的变化特点,并分析原因。
    2. (2) 分析我国城镇化进程中乡村人群老弱化问题带来的挑战。
    3. (3) 说明新型城镇化带动乡村发展的原因。
  • 1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功能糖产业主要是运用高新生物技术从玉米及玉米芯、植物秸秆中开发出低聚异麦芽糖、木糖(醇)和低聚木糖,功能糖产品广泛用于食品、饮料、医药等行业。禹城市因功能糖的“甜蜜事业”而闻名,功能糖产品涉及60多个品种,总体产能100余万吨,是目前我国集聚程度最高、规模最大、品种最多、市场占有率最高、品牌知名度最好的功能糖制造基地。近年来,禹城市功能糖产业实施差异化发展策略,杜绝价格战。该市功能糖龙头企业均被列为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每年仅生产木糖醇就会消耗大量的玉米芯和农作物秸秆。下图为禹城市位置图。

    1. (1) 试从原料方面说明禹城市发展功能糖产业的优势条件。
    2. (2) 说明近年来禹城市功能糖产业实施差异化发展策略的好处。
    3. (3) 分析禹城市功能糖产业的发展对当地乡村振兴的有利影响。
  • 1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京杭大运河南起杭州,北至北京,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800km,历史上曾为我国南北交通大动脉,但目前只保留了山东济宁以南河段通航。江苏习惯上以长江为界,分为苏南和苏北两部分。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自1999年以来,江苏境内又陆续建成了多座长江大桥。下图为京杭大运河局部地区示意图。

    1. (1) 分析目前京杭大运河交通运输地位下降的原因。
    2. (2) 江苏境内长江上大桥陆续增多,试对此做出合理的解释。
    3. (3) 评价长江对江苏交通运输发展状况的影响。
  • 14.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所示半球为西半球,NS为地轴,AB为赤道,箭头指示太阳直射点位置,∠α=20°。

    1. (1) 据图判断此时北京时间为,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
    2. (2) 说出该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和极昼、极夜现象出现的纬度范围。
    3. (3) 若此后一段时间∠α逐渐变大,简述上海和里约热内卢(22°54'30''S,43°11'47"W)日落时间的变化情况。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