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

更新时间:2022-08-22 浏览次数:49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5分,共50分)
  • 1. 从嗷嗷啼哭的婴儿到在父母搀扶下蹒跚学步的幼儿,从懵懂无知的孩童到在老师教导下心智日益成熟的少年……直至踏上各自的工作岗位,我们每个人都要大致经历这样的人生历程。这告诉我们(   )

    ①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②置身社会生活中,个人成长只能是被动的

    ③每个人的成长离不开他人的关心和帮助

    ④在同一时代,每个人的人生道路几乎相同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2. 一个人会有很多不同的“身份”,例如我和妈妈在一起就是“子女身份”,坐在教室听课时就是“学生身份,在餐馆吃饭时就是“顾客身份”。这些都表明了(   )
    A . 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B . 个人是社会的一员 C . 每个人都没有身份 D . 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 3. (2020八上·南丹月考) 暑假期间,有的同学在家长陪伴下外出旅游,欣赏山河美景,寻访文物古迹,感受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同学们参加旅游(    )
    A . 可以尽早走上工作岗位 B . 容易受到外界不良诱惑 C . 能从社会获得精神滋养 D . 对学习书本知识有干扰
  • 4. 图为中国青年志愿者标志“心手标”。我国每年都有很多志愿者尤其是青年志愿者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志愿服务,他们的行为是我国大力倡导的亲社会行为。我们之所以要养成亲社会行为,是因为(   )

    ①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②个人的力量太弱小,要达到自己的目的,就必须向社会屈服

    ③只有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④只有少数杰出精英人物才能有这种高尚的表现,我们要向他们学习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 5. 泰州市在创建文明城市的过程中提出“你我文明一小步 城市文明一大步”,从个人对社会影响的角度,这说明了(    ) 

    A . 人的全面进步是与社会的全面进步密不可分 B . 人们的生存和发展总是离不开社会提供的各种条件 C . 任何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人们共同努力的结果 D . 个人离不开社会,人们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
  • 6. 莱芜各校的中小学也参与到“争创文明城市”的热潮中。中小学生们走上街头,参与环保行动、宣讲卫生知识等,为家乡创建文明城市贡献自己的力量,引来路人的驻足与称赞。这表明亲社会行为(   )

    ①有利于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②是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行为

    ③在社会实践中养成

    ④就是为了得到他人的接纳和认可

    A . ①②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
  • 7. (2020八上·蚌埠月考) 随着2022年北京冬奥会日益临近,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加入到服务冬奥会的行列,很多学生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做志愿者,积极做各种服务工作。他们的行为体现了(   )

    ①关注社会,了解社会

    ②在社会课堂中成长

    ③服务社会的亲社会行为

    ④关心社会,实现人生价值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 8. (2020八上·拜泉期末) 亲社会行为既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也有利于我们更好的融入社会,下列不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    )
    A . 同学为灾区积极捐款 B . 小林无偿的将自己的盗号技术传授给网友 C . 同学们积极参加义务植树活动 D . 小李和父母利用假期去敬老院做义工
  • 9. (2020·青县模拟) 疫情防控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保障“战疫”持续粉碎谣言,为公众还原真相,唱出了网络的“好声音”。作为公民,要在网络世界唱出“好声音”,就必须(  )

    ①加强自我约束,放弃言论自由

    ②合理利用网络,传播社会正能量

    ③依法自由表达,正确行使权利

    ④拒绝不良诱惑,彻底远离网络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 10. 如图表明(   )

    A . 网络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 B . 网络促进了民主政治的进步 C . 网络时代,信息良莠不齐 D . 沉迷网络,影响工作学习
  • 11. 从“靠天吃饭”到“科技增收”,随着5G,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产业化,规模化应用,智慧农业不再是天方夜谭。这说明(   )
    A . 网络促进人才流动 B . 网络一定能促进经济发展 C . 网络是社会生产最好的工具 D . 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 12. 有很多人不管是吃饭还是旅行,或是记录自己的生活,都喜欢发上一条朋友圈,在朋友圈中晒各种各样的生活美图。下列选项中,“晒”出的照片不恰当的有(   )

    ①自己旅游拍的风景照片

    ②自己购物的快递收货单

    ③自己期末考试的成绩

    ④自己办理的个人身份证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3. 宅家上“网课”期间,有学生沉迷网络游戏,有学生随意转发网络谣言。这提醒我们,参与网络生活应该(   )

    ①自我约束,遵守法律法规

    ②辨析网络信息,自觉抵制谣言

    ③以学习为重,坚决远离网络

    ④不沉溺网络,学会“信息节食”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 14. 2019年7月3日,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机器人配送、刷脸取件……数字化让快递更“快”了。网络对我们日常生活产生的积极影响有(   )

    ①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

    ②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空间限制,促进人际交往

    ③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④网络信息良莠不齐,我们要注意分辨当心网络陷阱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5. (2021八上·义乌期中) 2021年8月10日,益阳一男子刘某斌以公安机关名义在网上辱骂群众,益阳市公安局资阳分局依法对刘某处以行政拘留10日的处罚。这一案例警示我们青少年要(   )

    ①珍视自由,依法行使权利     ②加快立法,完善法律法规

    ③严格执法,打击违法犯罪     ④文明上网,遵守网络规则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②④
  • 16. 2020年11月27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关于加强网络秀场直播和电商直播管理的通知》,要求网络秀场直播平台对网络主播和“打赏”用户实行实名制管理。其中明确禁止未成年人“打赏”,封禁未成年用户的“打赏”功能。这一措施(   )
    A . 有利于防止未成年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B . 能够从根本上制止未成年人遭受各种伤害 C . 有利于保护未成年人和规范网络经营行为 D . 限制了未成年人参与网络生活的合法权利
  • 17. (2020·武汉) 2020年中国数字阅读云上大会,设置云阅听朗读馆、云书店、云博物馆等内容板块,全方位展现5G技术给数字阅读带来的变化。这表明(    )
    A .  网络为文化传播搭建新平台 B . 网络的应用是一把双刃剑 C . 网络交往能摆脱时空限制 D . 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 18. (2020·西城模拟) 录制广场舞教学视频,创作方言快板等文艺节目,打造在线“云展览”……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不少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闭馆不闭网,线上服务“不打烊”。这说明(  )

    ①网络是获取更多新知的唯一渠道

    ②网络可以让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③网络提供海量信息,需要辨析网络信息

    ④网络打破地域界限,为文化传播搭建新平台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9. (2020九上·大石桥期中) 打开网页,狗皮膏药一样接二连三“蹦”出来的弹窗、关都关不掉的广告,手机里来源不明的短信和QQ里退不出来的购物群……为净化网络环境,需要(    )

    ①立法机关完善法律,禁止网络广告    ②网络运营商遵守法律,依法发布广告

    ③相关部门严格执法,强化监督管理    ④全社会成员参与司法,根治广告乱象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20. 如图是“初中生网民上网经常从事各类活动的比例”中的部分数据。由此可见(   )

    ①网络信息良莠不齐

    ②网络能扩展人际交往的范围

    ③转发越多的网络信息越真实

    ④网络可以让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二、非选择题(共7题,50分)
  • 21. 【融入社会,积极成长】我们的生活既有灿烂阳光,也有风霜雨雪。人生道路有平坦大道,也有崎岖小路,我们有时走得很艰难,偶尔还会摔跤。以下是小明观察到的与此相关的几组生活片段。

    暑假期间,莱芜区某初中组织学生到雪野景区进行研学旅行活动。出发时,同学们有序依次上车;在车上,同学们主动给老师让座;到达景区停车场后,同学们靠着马路右边排着整齐的队伍、唱着青春的歌儿进入景区;研学路上,男生主动为女生背行李,女生把水让给男生喝;游览途中,同学们中的“环保志愿者”不忘曾经的誓言承诺,一路捡拾路旁的矿泉水瓶、垃圾;几名生物学科兴趣小组成员采集一些植物茎叶制作标本……老师撷取同学们一路上闪亮的瞬间,做成美篇发到家长群里,赢得一片赞叹,称赞孩子们素质高,盛赞学校立德树人成效好!

    1. (1) 行为虽小,影响重大。请你对小明观察到的生活行为分别进行简评。
    2. (2) 研学旅行,是亲近社会的一条途径。我们青少年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
    3. (3) 请联系自己参与的社会活动,谈谈怎样养成亲社会行为。
  • 22. 【网络生活,学做主人】   2021年8月27日消息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1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11亿,较2020年12月增长2175万,互联网普及率达71.6%,较2020年12月提升1.2个百分点。截至2021年6月,我国30﹣39岁网民占比为20.3%,在所有年龄段群体中占比最高;6﹣19岁网民规模达1.58亿,占网民整体的15.7%;中老年群体网民规模增速最快。初中生上网聊天、使用社交网站查看或回复好友状态的比例,分别比小学生增长31.5和29.8个百分点。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一些中学生热衷于网络交往:信息沟通、关系维持、自我展示、娱乐消遣……现实中的人际关系有时因此被忽略。有人说,互联网是“桥”,促进了人际关系;也有人说,互联网是“墙”,阻碍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

    截至2021年6月,我国网络游戏用户规模达5.09亿,较2020年12月减少869万,占网民整体的50.4%。

    网络游戏行业的社会影响越发受到业内外重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于6月1日实施,明确规定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诱导其沉迷的产品和服务。相关游戏平台进一步升级未成年人保护措施,在对已实名未成年人“限玩、限充、宵禁”的基础上,扩大人脸识别技术应用范围,在用户登录和支付时均会进行人脸识别验证,从而有效应对“孩子冒用家长身份信息绕过监管”等问题。

    1. (1) 结合所学的知识,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认识。
    2. (2) 互联网究竟是人际交往的“桥”还是“墙”?请谈谈你的认识。
    3. (3) 为了让大家过好“网络生活”,请提出你的建议。
  • 23. 【走进社会,知行合一】   暑假里,中学生小华经历了很多“大事”,以下是她的日记节选。

    7月16日   我今天到科技馆的儿童乐园当志愿者,引导和照顾前来玩耍的小朋友。

    7月25日   在外婆家,我和表弟一起到菜园里除草、采摘蔬菜,享受劳动的乐趣。

    8月3日   在电视里,看到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报道,心潮澎湃,对航天人的奉献精神感到由衷敬佩。

    8月19日   今年8月19日是第四个中国医师节。新冠肺炎疫情尚未结束,广大医务工作者还在同全国人民一起抗击疫情,今年这个医师节尤为特殊。在没有硝烟的战场,全国医护人员夜以继日,付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厚重的防护服,摘下口罩后脸颊上勒出的血痕,无数个与时间赛跑的感人瞬间,惹人泪目……在这个特殊的日子,我们为全国医务工作者送上最诚挚的祝福。向最美逆行者致敬。

    根据小华的日记就“走进社会生活”所学内容谈一谈自己的感受?不少于8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