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2年全国各地生物学中考真题分类汇编45 人体能量的供给

更新时间:2022-07-29 浏览次数:83 类型:二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2022·仙桃) 2022年2月1日,中国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首次在中国空间站过春节,带了水饺等特色的“年夜饭”。下列对航天员生理活动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 食物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四类营养物质均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B . 及时补充含钙的无机盐,就可以解决航天员在太空中太久骨骼密度降低的问题 C . 水饺皮的主要营养成分在小肠内开始消化,最终被分解为葡萄糖 D . 葡萄糖被吸收后的主要去向是在线粒体内通过呼吸作用氧化分解
  • 2. (2022·纳溪模拟) 泸州市教育体育局每年要对全市参加中考的考生进行体质测试,同学们在参加体质测试的过程中会发生一系列生理活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考生在测试过程中所需的能量,主要由组织细胞内的线粒体释放 B . 考生考完后,长呼出一口气,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的变化是舒张状态 C . 听到裁判的哨声后,考生停止比赛,这一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 D . 最终获胜的同学情绪非常激动,主要是由于胸腺激素的调节
  • 3. (2022·普宁模拟) 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短道速滑赛是其运动项目之一。下列关于短道速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运动过程中所需的能量来自于呼吸作用 B . 发令声在运动员的耳蜗处形成听觉 C . 滑行途中,身体能够保持平衡主要受小脑调节 D . 运动时关节起到了支点的作用,骨起杠杆作用
  • 4. (2022·华蓥模拟) 2022年1月18日,华蓥市举行2022年“奔跑吧。华蓥”迎新春长跑活动,下列有关跑步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听到发令声,选手立即出发,属于条件反射 B . 发令声在选手的耳蜗处形成听觉 C . 跑步途中,选手能够保持平衡主要受小脑的调节。 D . 选手跑步过程中的能量来自于呼吸作用
  • 5. (2022·成华模拟) 随着空气质量的恶化,雾霾现象越来越严重,对人体的危害也在加重。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雾霾天气的形成与过度不当燃烧、汽车尾气排放有关 B . 支气管与肺泡不能清除雾霾中的微小颗粒物 C . 鼻腔内黏膜分泌的黏液能使吸入的空气变得湿润 D . 用鼻呼吸,鼻毛能阻止雾霾中的所有颗粒物进入人体
  • 6. (2022·内江模拟) 如图可用来描述人体的某些生命活动。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 若a为传入神经,b为传出神经,则A表示神经中枢 B . 若a为食物中的蛋白质,b为氨基酸,则A表示小肠 C . 若a为入球小动脉,b为出球小动脉,则A表示肾小囊 D . 若a为有机物和氧气,b为二氧化碳和水,则A表示线粒体
  • 7. (2022·信阳模拟) 信阳市教育体育局每年要对全市参加中考的考生进行体质测试,同学们在参加体质测试的过程中会发生一系列生理活动。你不认同的说法是(   )
    A . 考生在测试过程中所需的能量,主要由组织细胞内的线粒体释放 B . 考生在进行肺活量测试过程中,呼吸肌的变化是先收缩后再舒张 C . 听到裁判的哨声后,考生停止比赛,这一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 D . 最终获胜的同学情绪非常激动,主要是由于胸腺激素的调节
二、综合题
  • 8. (2022·福建) 水约占成年人体重的60%,参与物质运输和细胞生命活动等。下图是某健康成年人一天24小时水的来源和去路示意图。

    1. (1) 人体通过饮食摄入的水,主要在消化道的被吸收进入血液。
    2. (2) 血液由右心室→→肺部毛细血管网,其中一小部分水进入肺泡,经呼吸排出,大部分水回到心脏的
    3. (3) 人体细胞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并产生水和二氧化碳。
    4. (4) 健康成年人每天形成原尿约180L,而排出的尿液约1.5L,大量的水通过的重吸收作用回到血液。
    5. (5) 人体中少量的水通过的汗腺分泌汗液排出体外。
  • 9. (2022·呼和浩特) 人体器官系统协调配合,才能使各项生命活动正常进行。如图为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的示意图(图中数字Ⅰ~Ⅳ、①~⑤、1~8表示结构,字母A、B、C表示过程),请据图分析作答: 

     

    1. (1) 图中结构4适于A过程的特殊结构有。 
    2. (2) 心脏为血液循环提供动力,请写出血液流动的途径:(用文字表示)。主动脉的管壁弹性回缩使暂存的血液继续流向全身各处,保证了血液的连续流动。请写出动脉瓣的功能是。 
    3. (3) 呼吸道有骨或软骨作支架,其作用是。 
    4. (4) 人体呼吸系统与循环系统之间的生理活动,对于组织细胞生命活动的意义是。 
    5. (5) 在肾单位的结构中,既属于泌尿系统又属于循环系统的结构是(填序号)。 
  • 10. (2022·怀化) 教育部提倡中小学生每天要保证校内、校外各1个小时体育活动时间,体育运动时营养物质和氧气的供给至关重要。下图是与人体运动相关的部分结构与生理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 (1) 为保证体育锻炼的顺利进行,学校食堂为学生们准备了营养丰富的食物,食物中的淀粉从图一中的(填标号)开始消化,最终被消化成葡萄糖后,在图一中的(填标号)被吸收。
    2. (2) 颖梦同学在跑操时,手臂肌肉细胞需要的氧气通过吸气进入肺泡后,首先经图二中的(填标号)血管流回心脏,之后通过体循环将氧气送达肌肉细胞处,最终在细胞的 中参与呼吸作用。
    3. (3) 不当的运动,容易造成身体受伤,请从生物学的角度,谈一谈怎样做到健康运动:(写出一点即可)。
  • 11. (2022·新会模拟)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让孩子们跑起来”的讲话精神和落实“双减”政策,各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后延时服务,如组织跑操、跳绳、打篮球等体育活动。下面图甲表示人体部分器官和系统的关系示意图,图乙表示关节示意图(图中数字表示结构,字母表示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

    1. (1) 人体八大系统中,在图甲中没有列出的还有神经系统、系统和系统,各系统既有分工又协调配合。
    2. (2) 人体在完成跳绳这个动作需要、关节和肌肉三者协调配合完成;投篮曲臂时,肱二头肌处于状态。
    3. (3) 图甲中,小肠适于A过程的特殊结构是有许多环状皱襞和;B过程中,红细胞在肺部获取氧气后,随血液流动到全身各处的将氧气释放;氧气到达骨骼肌细胞后,参与细胞内的过程,从而提供运动所需能量。运动后感到口渴但又没有及时补充水分时,肾脏中的[⑥]的重吸收作用会增强。
    4. (4) 图乙中,如果锻炼方式不科学,容易出现运动损伤,例如出现关节面上的[⑤]磨损,骨质暴露,疼痛难忍;但运动前的热身活动能使[③]中的滑液增多,增加关节的灵活性,从而降低损伤的概率。
  • 12. (2022·湘桥模拟) 综合应用

    来自全球15个国家及地区的2万多名跑手齐聚牌坊广场,时代中国·国际马拉松鸣笛开跑,用奔跑感受城市美景和中国砚都的独特风光。

     

    1. (1) 鸣笛时,所有参赛队员开始起跑,这一过程中,传传导声波信号的结构是图中的[]
    2. (2) 运动员欣赏肇庆美景时,由眼睛接收的光信号经过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形成视觉。
    3. (3) 运动员奔跑过程中的能量来源于,与细胞的作用有关。
    4. (4) 运动员的奔跑行为主要受到系统的支配。
  • 13. (2022·阳江模拟) 下图是人体部分器官和系统的关系示意图(序号①~③表示某些生理过程),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 (1) 食物中的淀粉在中最终被分解为,经过过程[①]吸收进入血液,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骨骼肌细胞。
    2. (2) 经过过程[③],气体进入肺泡,再经过过程[②]后血液变成含氧丰富的血,氧气进入血液后最先到达心脏的(填“左心房”或“右心房”),再经(填“体循环”或“肺循环”)输送到骨骼肌。
    3. (3) 氧气进入骨骼肌细胞后,细胞中的参与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为运动提供所需的
    4. (4) 血液流经肾脏后,血液中的尿素含量明显(填“升高”或“降低”)。运动过后感到口渴又没有及时补充水分时,肾脏中肾小管的作用会增强,为人体及时补充水分。
    5. (5) 运动不仅需要图中各系统的配合,还需要系统的调节和激素的调节。
  • 14. (2022·濮阳模拟) 冰球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主要比赛项目之一,图甲是冰球运动员挥杆击球的过程图,乙、丙图分别为运动员手臂,脑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守门员在阻挡进球时眼睛要盯住冰球,此时冰球的物像会呈现在眼球内的上,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获得图像信息后,会通过视觉神经传给丙图中[]上的特定区域形成视觉。
    2. (2) 图乙中,冰球运动员挥杆击球时右手臂的肱二头肌处于状态。
    3. (3) 守门员能根据对手来球的方向提前做出判断,并做出相应动作,这属于反射。肌肉接收到神经系统传达的指令,肌肉收缩并牵动骨绕活动,完成阻挡动作。
    4. (4) 血液中的氧和有机物通过循环系统运输到骨骼肌,进入细胞的中参与分解有机物,并释放出能量供运动需要。
  • 15. (2022·广东模拟) 如图是人体部分器官和系统的关系示意图(序号①~③表示某些生理过程),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 (1) 食物中的淀粉在中最终被分解为,经过过程[①]吸收进入血液,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骨骼肌细胞。
    2. (2) 经过过程[③],气体进入肺泡,再经过过程[②]后血液变成含氧丰富的血,氧气进入血液后最先到达心脏的(填“左心房”或“右心房”),再经(填“体循环”或“肺循环”)输送到骨骼肌。
    3. (3) 氧气进入骨骼肌细胞后,细胞中的参与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为运动提供所需的
    4. (4) 血液流经肾脏后,血液中的尿素含量明显(填“升高”或“降低”)。运动过后感到口渴又没有及时补充水分时,肾脏中肾小管的作用会增强,为人体及时补充水分。
    5. (5) 运动不仅需要图中各系统的配合,还需要系统的调节和激素的调节。
三、读图理解题
  • 16. (2022·北京市) 呼吸道是气体进出人体的通道,需时刻保持通畅。

    1. (1) 图1为人体呼吸系统结构模式图。正常吞咽时,会厌软骨会盖住喉的入口处,避免食物进入喉和[②],阻塞呼吸道。
    2. (2) 呼吸道阻塞会使气体无法进出肺,影响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进而使组织细胞通过呼吸作用为生命活动提供的减少,严重时可导致死亡。
    3. (3) 若呼吸道被异物阻塞,危急情况下可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实施救助(如图2)。据图分析,对儿童和成年人进行急救时,应快速向后上方挤压其部。挤压会导致被救者(填下列字母)。重复上述操作,直至异物被排出。施救时,应注意对不同人群挤压的部位不同,并且尽量不造成二次伤害。

      a.膈顶上升→胸腔容积缩小→肺内气压增大→肺内气体推动异物向外移动

      b.膈顶下降→胸腔容积扩大→肺内气压减小→肺内气体推动异物向外移动

      c.膈顶上升→胸腔容积扩大→肺内气压减小→肺内气体推动异物向外移动

    4. (4) 为预防异物进入呼吸道,生活中应注意(写出一例即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