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2年全国各地生物学中考真题分类汇编26 光合作用的实质

更新时间:2022-07-29 浏览次数:109 类型:二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2022·广安) 袁隆平爷爷用毕生精力研究并改良了杂交水稻,大大提高了我国水稻产量,解决了人们的温饱问题。下列有关水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水稻进行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全部用于其各项生命活动 B . 水稻的光合作用能参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C . 水稻的光合作用只在白天进行,呼吸作用只在夜间进行 D . 及时晾晒收获的稻谷可促进其呼吸作用
  • 2. (2022·仙桃) 植物在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中起重要作用,是因为植物能进行(  )
    A . 光合作用 B . 蒸腾作用 C . 吸收作用 D . 运输作用
  • 3. (2022·赤峰) 下列关于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光合作用释放能量,呼吸作用储存能量 B . 蔬菜大棚夜间进行光照是为了促进植物的呼吸作用 C . 储藏粮食的仓库留有通风窗,是为了促进植物细胞的光合作用 D . 栽培绿植的花盆底部通常有小孔,是为了促进植物根细胞的呼吸作用
  • 4. (2022·仙桃) 初中生物学课程的学习,会帮助同学们形成很多生命观念,比如结构与功能观、物质与能量观等等。下列有关这些观念的例证中,错误的是(  )
    A . 根尖成熟区的部分表皮细胞形成根毛,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B . 植物细胞中的叶绿体,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C . 肺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外面缠绕许多毛细血管,利于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D . 血红蛋白的结构特点决定了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输二氧化碳和部分氧气
  • 5. (2022·黑龙江) 绿色植物通过什么生理活动维持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   )
    A . 呼吸作用 B . 光合作用 C . 蒸腾作用 D . 吸收作用
  • 6. (2022·晋中) 2021年9月24日,国际顶尖杂志《科学》刊登消息:中科院科学家首次在实验室利用二氧化碳合成了淀粉,同时完成了光能到化学能的转换,这相当于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
    A . 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 B . 制造有机物,释放能量 C . 分解有机物,储存能量 D .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 7. (2022·齐齐哈尔) 如图是植物光合作用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有机物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B . ①表示二氧化碳 C . ②表示氧气 D . 光照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 8. (2022·河南) 河南省沿黄生态廊道已绿化10.7万亩,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成效初显。下列关于绿色植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 B . 通过呼吸作用释放氧气 C . 蒸腾作用能增加空气湿度 D . 能够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 9. (2022·武威) 民勤黄河蜜汁水饱满,清甜可口,深受人们喜爱。黄河蜜果实中的有机物主要来源于(            )
    A . 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的 B . 果实自身合成的 C . 叶片的呼吸作用 D . 叶片的光合作用
  • 10. (2022·乐山) 产于新疆的葡萄、西瓜等水果较乐山本地的更甜。原因不包括()
    A . 白天光合作用强,制造的有机物多 B . 夜晚呼吸作用弱,消耗的有机物少 C . 土地肥沃,为呼吸作用提供有机物 D . 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
  • 11. (2022·岳阳) 绿色植物利用简单无机物合成复杂有机物并建构自身,以下描述不合理的是(   )
    A . 简单无机物仅指水和无机盐 B . 复杂有机物主要是糖类 C . 有机物可通过筛管运输 D . 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质
  • 12. (2022·连云港) 图是某同学建构的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概念图。图中空格①、②应依次填写(  )

    A . 淀粉、叶绿素 B . 叶绿素、淀粉 C . 叶绿体、有机物(主要是淀粉) D . 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叶绿体
  • 13. (2022·遂宁) 下图表示某植物的两种生理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①过程表示光合作用 B . ②过程表示呼吸作用 C . ①和②白天同时进行 D . ①和②在叶绿体进行
二、填空题
  • 14. (2022·乐山) 如图1为某植物叶片所进行的A、B两项生理活动,图2为该植物在夏季晴朗的一天24小时内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变化曲线。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1中,白天和晚上都能进行的生理活动是(填A或B)。
    2. (2) 图2中,代表光合作用的曲线是(填甲或乙)。
三、综合题
  • 15. (2022·长春) 草莓因其果实色彩鲜艳、酸甜可口而深受大家喜爱,在东北地区被广泛种植。如图为草莓植株及叶片进行的部分生理过程模式图,A、B表示生理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从生物体结构层次来看,草莓果实属于
    2. (2) 草莓植株生长、细胞分裂等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是由图中(填字母)所示的生理过程释放的,该生理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的中。
    3. (3) 草莓植株的叶片在烈日炎炎下未被灼伤,主要是因为其叶片进行的可降低叶片表面温度。
    4. (4) 为提高草莓产量,温室种植时可以采用的措施有:。(答出1条即可)。
  • 16. (2022·百色)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玉米具有很强的耐旱性、耐寒性、耐贫瘠性以及极好的环境适应性。它还是一种生长周期短、产量高、用途广的作物。如图为玉米生长发育过程图,请你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播种前要适度翻耕土地,疏松土壤,为玉米种子萌发提供充足的。种子萌发时,所需的营养物质由种子结构中的提供。
    2. (2) 长出绿叶后,玉米通过作用合成有机物,由筛管运送给其他器官,促进其他器官的生长。
    3. (3) 种植玉米既不能过稀,也不能过密,应该要,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增加玉米产量。
    4. (4) 新收的玉米含水分较多,作用旺盛,释放的能量多,长期堆积会发热,同时湿度大,容易发霉,必须及时晒干才能入库。
  • 17. (2022·包头) 仙人掌主要在夜间吸收二氧化碳并贮存在细胞中以适应其生活环境,图是仙人掌二氧化碳吸收速率的日变化曲线。

    1. (1) 据图示分析,仙人掌在2:00~4:00时(填“有”或“无”)光合作用发生,原因是
    2. (2) 图示仙人掌在10:00~16:00时没有吸收二氧化碳,直接原因是,这有利于。此时段仙人掌进行光合作用所需的二氧化碳来源有
    3. (3) 据图示推测,仙人掌的生活环境可能是
  • 18. (2022·贺州) 葡萄的营养价值很高,可制成葡萄汁、葡萄干和葡萄酒。贺州市富川县产业园的技术人员对葡萄的种植进行了相关的研究,从而帮助果农提高葡萄的产量。图甲中①②③分别表示葡萄叶片进行的三大生理作用,图乙表示夏季晴天某葡萄大棚一天24小时内测得的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情况(密闭状态测定)。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甲中③表示葡萄叶片进行的生理作用是
    2. (2) 选取葡萄植株的部分叶片用透明塑料袋套住,放在阳光下一段时间后,发现透明塑料袋内壁有小水珠出现,其主要原因是葡萄叶片进行了(填生理作用)。
    3. (3) 根据图乙的曲线判断植物一天24小时内,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总量(选填“大于”或者“小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的总量,一天内有机物积累最多的是图乙曲线中的点。
    4. (4) 为提高葡萄的产量,请你为葡萄种植户提一条建议:
  • 19. (2022·凉山) “世界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的获得者袁隆平院士生前主持研发的耐盐碱海水稻,亩产超过620公斤,对国家和世界做出了突出贡献。甲图是海水稻的生长发育过程简图,乙图是海水稻受精过程示意图,请你据图回答问题。 

    1. (1) 甲图中,海水稻从b发育为c必须经历传粉和两个生理过程之后,乙图中所示结构(填序号)将发育成稻谷。
    2. (2) 储存在大米中的淀粉,是海水稻通过(选填“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产生的。
    3. (3) 收割的稻谷堆放在仓库,第二天发现谷堆发热,是因为稻谷进行(选填“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释放出了能量。
    4. (4) 为了保护国家农作物种子资源的基因多样性及安全,我国在北京、昆明等地建立了稻谷等农作物的库,库中温度控制在-18℃以保存种子50年以上,这样能保证国家的国际竞争力。
  • 20. (2022·荆州)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莲的形象典雅,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莲的细胞结构中,指挥和控制着细胞膜把有些物质甚至是有害物质挡在细胞外的是。 
    2. (2) 荷花是荆州市的市花。荷花的结构中,能够发育形成种子“莲子”的是。 
    3. (3)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①与蜻蜓相比,莲的结构层次的不同之处是。 

       ②与莲相比,蜻蜓能够运动。蜻蜓的运动器官是。 

    4. (4) 藕是莲的根状茎,储存着丰富的淀粉等有机物。这些有机物都是荷叶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的。荷叶合成这些有机物的光合作用过程用式子可以表示为。 
  • 21. (2022·陕西) “陕西八大怪,油泼辣子一道菜……”中“油泼辣子”的主要食材是辣椒和植物油。图1是辣椒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的示意图,其中A、B、C和D表示物质,且A和B表示气体;图2是辣椒叶片在夏季一天内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活动强度曲线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 (1) 辣椒叶片正在进行光合作用,图1中B表示二氧化碳,A表示。请用C和D完善该过程的公式(式子)[B]+[] []+[A]([      ]内填字母)。
    2. (2) 图2甲和乙曲线中表示辣椒叶片呼吸作用的是曲线。
    3. (3) 绿色植物对生物圈有重大作用,它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有助于维持生物圈的平衡;还通过吸收水分和作用参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 22. (2022·平凉) 祁连山国家公园位于甘肃、青海两省交界处,具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如图一表示祁连山国家公园的食物网简图,图二表示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请根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一所示的食物网由 条食物链组成。
    2. (2) 若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一还应增加的生物成分是;该成分与图二中的 相对应。
    3. (3) 图二中①所示的生理活动是
  • 23. (2022·陕西)  “陕西八大怪,油泼辣子一道菜……”中“油泼辣子”的主要食材是辣椒和植物油。图1是辣椒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的示意图,其中A、B、C和D表示物质,且A和B表示气体;图2是辣椒叶片在夏季一天内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活动强度曲线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 (1) 辣椒叶片正在进行光合作用,图1中B表示二氧化碳,A表示。请用C和D完善该过程的公式(式子)[B]+[  ] []+[A]([          ]内填字母)。
    2. (2) 图2甲和乙曲线中表示辣椒叶片呼吸作用的是曲线。
    3. (3) 绿色植物对生物圈有重大作用,它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有助于维持生物圈的平衡;还通过吸收水分和作用参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 24. (2022·成都) 四川是全国大豆生产和消费大省,种植面积居全国第四位,产量居全国第三位。我省耕地资源有限,正在积极推广大豆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力争涌现一批大豆种植能手和高产典型。图甲是大豆叶中某些生命活动的示意图,图乙是大豆叶片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大豆叶片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水,主要是由大豆植株的(填器官名称)从土壤中吸收而来,水的吸收和运输由植物的作用提供动力。图乙中运输水分和有机物的结构是(填图中标号)。
    2. (2) 叶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若图甲中的气体Y是光合作用释放到空气中的气体,则气体Y是;气体X和Y进出叶片的门户是图乙中的(填图中标号)。如图乙所示,叶肉中的栅栏组织具有“细胞排列紧密、含叶绿体多”的特点,这些特点有利于叶片
    3. (3) 大豆叶片是由种子胚中的发育而来。种子萌发时需要充足的空气,这是因为
  • 25. (2022·岳阳) 图1玉米套种大豆是近年来国家大力倡导的种植模式,能实现同一地块玉米不减产,多收一茬豆。图2三种类型以叶片向外伸展程度划分的。结合下图分析回答问题:

    1. (1) 为保障套种的大豆能充分利用光能,玉米需选取图2中的品种最好。而大豆宜选叶片颜色较深的品种,这样通过捕获的太阳光的效率更高。
    2. (2) 根瘤菌与大豆属于关系,此关系提升了土壤肥力,也有利于玉米生长。以严格意义来定义,图3中属于果实的有
    3. (3) 近年来,国内大豆年产量约2000多万吨,每年需要进口近亿吨的大豆,请为我国大豆增产、减少对进口依赖,提两点建议
  • 26. (2022·临沂) 玉米是世界三大粮食作物之一,是公认的黄金食品,世界卫生组织(WHO)将玉米称为人类膳食结构的平衡大使。下图为玉米个体发育过程中的部分形态结构及生理活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1中的A是由图3中的[]发育成的。在玉米种植过程中,农民伯伯为获得健壮的玉米幼苗,常选用籽粒饱满的玉米种子播种,是因为
    2. (2) 图1中的A→B过程,农民伯伯播种前常将A适当浸泡,这说明种子萌发需要
    3. (3) 图2示玉米的生理活动,若气体[b]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则该生理活动是。若该生理活动能释放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则[b]是
    4. (4) 如图是玉米单株光合作用强度与种植密度的关系曲线图,从图中可以看出,与c点相比,在d点单株光合作用强度明显减弱,原因是。该图给我们的启示是

  • 27. (2022·泸县) 今年4月返回地面的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实现了中国航天员在空间站长达6个月的太空驻留。为了进一步延长宇航员的驻留时间,科学家尝试构建“太空生态系统”,里面包含了绿色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生物部分和光、水等非生物都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太空生态系统”中的微生物主要作为(填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参与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2. (2) “太空生态系统”中的二氧化碳来自于动植物以及微生物的呼吸作用,这些二氧化碳大部分会被吸收利用。
    3. (3) 受火箭运载能力限制,“太空生态系统”中的动植物种类、数量均较少,其自动调节能力(填“强于”“弱于”或“等于”)地面上的森林生态系统。
  • 28. (2022·南充) 生物圈中各生物之间,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形成了一个统一整体。如图表示人体部分生命活动和绿色植物之间物质和能量的关联,其中a、b、c、d表示物质,A、B、C、D表示心脏的腔,①②③表示生理过程,1至10表示血管。

    请据图回答:

    1. (1)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填字母)释放(填字母),对维持大气中的碳氧平衡起到重要作用。
    2. (2) 植物制造的葡萄糖通过③进入血液,经血液循环运输到脑。
    3. (3) 植物释放到大气中的物质a,经①过程进入肺泡,再进入5中的血液,经路径进入脑。(用图中的字母、数字和箭头表示)
    4. (4) 脑细胞代谢产生的物质b经②过程排出体外时,膈肌处于(填舒张或收缩)状态。
    5. (5) 脑细胞活动产生的多余水分,经肾小球及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作用进入尿液,最后可被绿色植物吸收用于光合作用。
四、实验探究题
  • 29. (2022·十堰) 图1是豌豆荚实物图和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图,请回答:

    1. (1) 由图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可推断是显性性状。
    2. (2) 若用D和d表示控制豌豆高茎和矮茎的基因,子二代矮茎的基因组成是
    3. (3) 豌豆丰富的营养物质是由豌豆叶进行制造的。
    4. (4) 若豌豆荚果皮的黄色(A)对绿色(a)为显性,现将黄色豌豆授以绿色豌豆的花粉,该植株所结豌豆荚果皮的颜色是
  • 30. (2022·宜昌) 2022年6月5日上午,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请分析回答问题。
    1. (1) 发射塔架旁有一棵榆树,很多人亲切地称它为“树坚强”。在发射塔架还未建成时就已栽下了这棵树,这里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全年少雨,“树坚强”有(答一条)等特点适应这样的环境。请再举一个生物适应环境的实例:
    2. (2) “树坚强”经历了一次次火箭升空尾焰高温带来的生死“烤”验,人们总以为它会枯死,但来年春天它又萌发出新芽,长出新叶,这时和其它环境中的树木相比,“树坚强”必须降低图中的作用,才有利于它的生存;“树坚强”对陷入挫折、困境一时中的你有哪些启发?

    3. (3) “碳中和”正渐渐深入人心。某同学认为“碳中和”可通过上图中的某一生理活动来促进,设计了下图所示的装置(注: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进行探究:先将此装置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几小时后,装置内的氧气含量高,该同学探究的问题是

       

    4. (4) 为实现“碳中和”,我国大力提倡植树造林,绿色植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角色;请写出森林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
    5. (5) 植树造林能增加二氧化碳的吸收量,这一原理的表达式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也可促进“碳中和”,请从这一方面对自己的日常行为提出具体要求:。(答一条)
  • 31. (2022·广东) 光照是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某科研团队在同一农场内,连续3年研究不同光照强度对某品种玉米产量的影响,试验分甲组(自然光照)、乙组(遮阴处理)和丙组(自然光照,如遇阴天开灯补光),每组均常规田间管理。各组产量统计结果如下表所示,按照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分析并回答问题。

    组别

    玉米产量(千克/公顷)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10906

    12095

    10886

    2287

    4770

    4361

    12317

    12923

    12285

    1. (1) 【提出问题】不同光照强度对玉米产量是否有影响。

      【作出假设】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细胞中的利用光能把水和转化成有机物。光照强度能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进而可能影响玉米的

    2. (2) 【制定并实施计划】本试验的变量是;试验过程中,各组环境中气温、二氧化碳浓度等条件应保持甲组与乙组、丙组可形成;该试验连续重复做了3年,目的是
    3. (3) 【分析结果,得出结论】根据3年的试验结果可知,玉米产量最高的都是组,表明提高光照强度能增加玉米产量。由此可见,种植玉米遇阴天时可通过适当以保产增产。
    4. (4) 【进一步探究】在此研究基础上,还可以探究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 32. (2022·新疆) 生物圈中到处都有绿色植物,它们的某些生理活动在生物圈中具有重要作用。图1是种子呼吸作用和植物光合作用实验图,图2是植物某器官结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问题。

    1. (1) 图1瓶中种子萌发时,种子的呼吸作用会加强,使瓶内气体浓度增大,此气体沿着玻璃管进入玻璃罩,促使幼苗制造更多的和氧气。
    2. (2) 图1中幼苗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
    3. (3) 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图1玻璃罩内壁上密布小水珠,这是幼苗蒸腾作用的结果。图2中(填序号)既是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
  • 33. (2022·泰安) 兴趣小组以蟛蜞菊为实验材料,探究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利用不同浓度的碳酸氢钠溶液提供不同浓度的二氧化碳,其它条件相同,结果如下表。请分析回答:

    条件

    光照25℃

    二氧化碳浓度

    碳酸氢钠溶液浓度

    0

    1%

    2%

    3%

    蟛蜞菊单位时间产氧量(毫升)

    0.14

    1.26

    1.68

    1.88

    1. (1) 实验中除碳酸氢钠溶液浓度不同外,保持其它条件均相同,目的是。    根据表中数据得出结论,在一定范围内随着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依据实验结论,在温室种植时可采取的措施提高农作物产量。兴趣小组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继续探究,发现当碳酸氢钠溶液浓度增加到一定值后,单位时间产氧量不再增加。因此,如果再进一步提高温室种植农作物的产量,还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2. (2) 生物方法固定并转化二氧化碳是地球上最符合自然规律的二氧化碳利用方式。我国科学家通过生物工程等技术筛选、培养并大规模工厂化养殖微藻,利用微藻进行绿色制造。微藻叶绿体中进行的能量转化是,并贮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微藻制造的有机物可以通过生物工程等技术转化为生物燃料,有助于解决能源匮乏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微藻固定并转化二氧化碳,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参与生态系统的循环,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平衡。
  • 34. (2022·达州) 番茄维生素含量丰富,深受大众喜爱。某生物兴趣小组研究了其生理活动:图甲中的A、B、C分别表示番茄的某些生理过程,图乙是大棚内番茄种植密度与有机物制造和消耗的关系图。为了进一步探究番茄幼苗的生理活动,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图丙所示的实验装置。据图分析作答:

    1. (1) 图甲中根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填写字母)表示的生理作用。
    2. (2) 当播种密度过大或过小时,番茄产量都不理想。分析图乙曲线可知,种植密度为时(填“m1”、“m2”、“m3”或“m4”),有机物积累得最多。
    3. (3) 生物兴趣小组实验过程如下:

      ①首先关闭阀门,在黑暗处放置一段时间后,玻璃管中的红色小液滴会向移动。

      ②将此装置在黑暗处放置一昼夜后,移到阳光下,打开阀门并移除氢氧化钠溶液,切断叶片甲中A与B之间的主叶脉。一段时间后取下叶片甲,除去叶绿素后滴加碘液,实验现象是:A不变蓝,B变蓝,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五、资料分析题
  • 35. (2022·株洲) 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2021年9月24日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所的“人工合成淀粉”重大科技成果论文在《科学》发表。科研团队设计出11步反应,在实验室中首次实现从二氧化碳到淀粉的合成。人工合成淀粉原理是化学-生物法:在无细胞系统中,用二氧化碳和电解产生的氢气合成淀粉。

    自然界中,玉米等农作物中淀粉的合成与积累涉及60余步生化反应以及复杂的生理调控,但是能量转化效率仅为2%左右。而按照目前实验室技术参数,在能量供给充足条件下,理论上1立方米大小的生物反应器年产淀粉量相当于5亩土地玉米种植的淀粉产量(按中国玉米淀粉平均亩产量计算),其效率比玉米中的淀粉生物合成效率高8.5倍。

    这一影响世界的重大颠覆性技术成果,其意义不仅使淀粉生产的传统农业种植模式向工业车间生产模式转变成为可能,并为以二氧化碳为原料合成复杂分子开辟了新的技术路线,同时对于解决当今世界存在的其他很多热点问题具有重要研究意义。

    1. (1) 自然界中绿色植物通过作用合成淀粉等有机物。
    2. (2) 把你学过的合成淀粉知识与本文内容进行比较,完成下表。

      比较项目

      通过教材学习

      通过题干文本获取

      原料

      场所

      细胞内的③

      无细胞系统,实验设备

    3. (3) 你认为该项技术成果还可以用于解决当今世界哪些热点问题。(答出一点即可)。
  • 36. (2022·江西)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2021年3月,中国政府提出了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和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实现该目标,主要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与增加二氧化碳的吸收两方面入手。

    2021年9月,我国科学家利用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近期,我国科研人员又通过电催化结合生物合成的方式,将二氧化碳高效合成了乙酸(食用醋的主要成分),并进一步利用酵母菌合成了葡萄糖和脂肪酸。这两项技术如果能应用和推广,将助力“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1. (1) 人工合成淀粉的过程相当于绿色植物的作用,植物进行该生理活动的细胞结构是
    2. (2) 与材料中合成乙酸不同的是,传统制作食用醋利用的是(填“乳酸杆菌”或“醋酸杆菌”)发酵,该生物与酵母菌在细胞结构上最大的区别是
    3. (3) 实现“碳达蜂”和“碳中和”的目标,需要人人参与。作为中学生,我们可以怎么做?。(请至少写出一种做法)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