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浙教版 /七年级上册 /第3章 人类的家园——地球 /本章复习与测试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 第3章 人类的家园——地球 单元检测

更新时间:2022-07-27 浏览次数:53 类型:单元试卷
一、单选题
  • 1. (2020七上·吴兴期末) 限于人类的活动范围,人们通常无法直接观察地球的形状,但可通过身边某些现象和事件找到地球是球体的证据。下列现象和事件不能作为证据的是(   )
    A . 月食时,月球表面的阴影是弧形 B . 铅笔在篮球和木板上移动的位置变化 C . 太空拍摄的地球照片 D . 站得高望得远
  • 2. (2020七上·嘉兴期末) 下列各项用于研究地球形状或内部结构,其中能作为直接证据的是(    )
    A . 用铅笔在篮球上移动来研究地球的形状 B . 用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来研究地球的形状 C . 用切开的熟鸡蛋来研究地球的内部结构 D . 绘制结构示意图来研究地球的内部结构
  • 3. (2021七上·乐清期中) 下列四幅图中的 P 点,既位于北半球,又位于东半球的是(   )
    A . B . C . D .
  • 4. (2021七上·椒江期中) 图中,甲、乙两地分别位于(   )

    ①东半球  ②西半球  ③北半球  ④南半球  ⑤低纬度地区  ⑥中纬度地区  ⑦高纬度地区

    A . 甲:①④⑤,乙:①④⑥ B . 甲:②③⑥,乙:②③⑥ C . 甲:②④⑤,乙:①④⑥ D . 甲:②③⑤,乙:①④⑦
  • 5. (2020七上·温州期末) 小明在野外采集到一块有矿物晶体颗粒和气孔的岩石如图所示,该块岩石最有可能是(  )

    A . 岩浆岩 B . 沉积岩 C . 变质岩 D . 大理岩
  • 6. (2020七上·杭州期中) 地球上不同的岩石具有不同的成因。有关于图中数字代表内容,正确的是(    )

    A . ①是沉积岩,大理岩属于数字①代表的岩石 B . ②是岩浆岩,玄武岩属于数字②代表的岩石 C . ①是岩浆岩,花岗岩属于数字①代表的岩石 D . ②是沉积岩,石灰岩属于数字②代表的岩石
  • 7. (2020七上·嘉兴期末) 遇到紧急情况或发生灾害时需科学自救,以下措施正确的是(    )
    A . 地震发生时,室外同学应立即跑到楼内躲避 B . 实验室发生火灾时,立即拨打火警电话110,就地等待救援 C . 发现有泥石流迹象,应立即观察地形,向沟谷两侧山脚或低处跑 D . 实验过程中被酒精灯火焰烧伤或烫伤时, 用大量冷冷水冲洗受伤处
  • 8. (2021七上·江干期末) 地球是人类的家园,人类不断探索地球。下 列不符合人类对地球现有认知的是(    )
    A .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 B . 地壳和地表形态都在不断地变化着 C . 火山和地震是地壳变动的表现形式 D . 火山是自地核的岩浆经地幔和地壳喷发至地表
  • 9. (2020七上·滨江月考) 下列证据不能说明地壳在变动的是(    )
    A . 在喜马拉雅山脉的山上发现了海洋生物化石 B . 火山活动 C . 水平岩层发生了弯曲或断裂 D . 海洋中潮起潮落
  • 10. 人类的下列活动中,有助于削弱泥石流活动强度的是( )。
    A . 乱砍滥伐、毁林开荒 B . 开采矿物、堆放矿渣 C . 修建公路、破坏地表 D . 修建水库、调蓄水流
  • 11. (2022七上·临海期末) 地球是人类的家园,下列符合人类对地球现有认知的是(    )
    A . 地球由内向外可分为地核、地壳、地幔三层  B .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由七大板块构成 C . 火山与地震带都位于各大板块的中央 D .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
  • 12. (2020七上·温州期末) 人们在“大陆漂移学说”和“海底扩张学说”的基础上创建了“板块构造学说”,下列对板块构造学说观点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 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 B . 板块是被海岭、海沟和巨大的山脉分割而成的 C . 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上 D . 板块的碰撞形成了裂谷和海洋
  • 13. (2020七上·新昌月考) 温洲东部平原地区河道纵横交错,形成江南水乡特有的地形。影响这种地形形成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
    A . 风力 B . 流水 C . 海浪 D . 冰川
  • 14. 地球是我们生存的家园。下列有关地球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地球是一个椭球体 B . 大洋洋面是一个平面 C . 火山和地震是地壳变动的表现 D . 流水、风力、冰川等是影响地形的外力作用因素
  • 15. (2021七上·义乌期中) 下列关于经纬线、经纬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某人从南极出发,分别向北、东、南各走1千米,最终会回到原地 B . 赤道是最长的纬线,除赤道外各地的纬线长度都相等 C . 每一条纬线都是一个圈,每一条经线也是一个圈 D . 某人从赤道沿120°E一直向北走,最终会回到原地
二、填空题
  • 16. (2021七上·诸暨期中) 分析下列实验,并回答问题:

    1. (1) 甲图中,把篮球和木板置于同一水平视线上,把铅笔的笔头竖直朝下,分别由 A 向 B 和由 C向 D 移动,通过此模拟实验的实验结果,我们可以推测海面上归来的船只,桅杆比船身先出现的原因是
    2. (2) 如图乙所示是小金同学设计的一个气体温度计的示意 图。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不漏气,弯管中间有一段液柱。 若将瓶子放到标准大气压下的冰水混合物中,液柱刚好在A处,则 A 处的温度是℃,C 处的温度比 A处 (选填“高”或“低”)。利用该温度计就能进行简单的温 度测量,为了提高此温度计的灵敏度,使读数更精确,可采取哪些措施?(写出一条即可)
  • 17. (2021七上·萧山期中) 在a、b、c、d 四条经纬线中,相互平行的两条是,长度大致相等的两条是

  • 18. 读地壳物质循环简图,A表示岩,B表示 岩;图中各数字代表的地质作用中,编号表示沉积作用,编号表示变质作用。

  • 19. (2021七上·金华期中) 近年,世界范围内发生了很多起强烈的地震,2008年5月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强烈地震,2009年4月意大利中部城市阿奎拉发生里氏6.3级地震,2010年1月海地发生了里氏7.3级地震,2010年4月我国青海省玉树县又发生了里氏7.1级地震,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海岸附近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这些地震都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
    1. (1) 从全球范围看,地震主要集中发生在环太平洋地区和一带。
    2. (2) 当发生地震时,下列行为不合适的是( )
      A . 如果在一楼,就快速离开房间,跑到空旷的地方 B . 如果在楼层很高的地方,就迅速躲到小房间的墙角 C . 家庭成员正在用火用电时,要立即灭火断电    D . 地震发生时,快速跑到窗台边,打开窗户大声呼救
  • 20. (2020七上·江干期末) 如图为松敞泥土堆置的一个山谷模型,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如果在坡面上洒较大量的水流将会在A处形成 ;与此现象相类似的地质灾害是
    2. (2) 通常因素导致泥石流的发生:防止泥石流或逃生措施正确的是(填字母)。

      A.修建水库、护坡、挡墙

      B.建立预测、预报、救灾体系

      C.退耕还林、封山育林

      D.泥石流时,顺沟方向往上游逃生

  • 21.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的岩石圈由大板块组成,它们被分割而成,这些“板块”漂浮在上,相互不断地发生;板块的是引起海陆变化的主要原因。
  • 22. (2020七上·余杭月考) 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

    1. (1) 写出图中字母A所表示的地形部位名称
    2. (2) 写出图中字母H所表示的基本地形是
    3. (3) E、F两地图上距离为2厘米,实际距离为
    4. (4) D和M两处不可能形成河流的是;理由是
  • 23. (2020七上·杭州月考) 如图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并完成下列问题。

    1. (1) 填出下列地形部位在图中的代号:

      山脊:;鞍部:

    2. (2) 图中修建水库最适宜的地点是,理由是
  • 24. (2020七上·温州期末)   2020年2月3日,四川成都市青白江区发生 5.1 级地震,震源深度为 21 千米,所幸未造成人员伤亡。

    1. (1) 地震是的表现形式之一。
    2. (2) 四川是地震多发区,它处于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之间的地震带上。
    3. (3) 如图为地球内部结构示意图,A 处为此次地震震源所在位置,A 处位于(填地层结构名称)。
  • 25. 岩浆岩是由喷出地表或侵人地壳后形成的,往往有明显的和气孔,或柱状结构。
三、实验探究题
  • 26. (2020七上·吴兴期末) 在难以直接拿研究对象做实验时,可以模仿实验的某些条件进行实验,这样的实验称为模拟实验。分析下列模拟实验并回答问题:

    1. (1) 如图甲,用松散的泥土堆制一个山谷模型,在坡面上洒较多的水,泥沙将会从B处滑落,并在A处沉积。此现象模拟的地质灾害是;在坡面覆盖植物,再往坡面上洒较多的水,会发现泥沙堆积明显减少,说明
    2. (2) 将橡皮泥做出图乙模型,利用塑料杯、针筒、勺子、搅拌棍、小苏打粉以及柠檬酸等材料可以模拟
    3. (3) 在图丙实验中发现:蜡烛加热区的水流上升,两块海绵向左、右两侧运动。该实验模拟的是板块运动,其原理可以支持(填字母)。

      A.大陆漂移说            B.海底扩张说            C.板块构造学说

  • 27. (2018七上·金华期中) 通过实验观察分析粉笔在水平板上和球面上远去的现象:

    1. (1) ①粉笔在水平板上由近及远移动时,看上去它的长度变化(选填“明显”或“不明显”,下同);②粉笔在球面上由近向远移动时,看上去长度变化
    2. (2) 在大洋上航行的船只离开远去,观察到的现象应与上述(选填①水平面或②球面)相似,说明大洋面是
  • 28. 读图回答问题:

    1. (1) A表示的地形是 ,B表示的地形是   ,C表示的地形是 ,G表示的地形是
    2. (2) B,H两点中坡度较陡的是,判断理由是 。
    3. (3) 乙山与甲山的相对高度是米,乙山位于甲山的方向,测得甲乙两山顶的图上距离是2厘米,则甲乙两地的实地距离是米。
    4. (4) 如果进行攀岩运动适合在处。
  • 2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东非大裂谷是世界上最长的裂谷带,它南起赞比西河口,北经红海,一直延伸到西亚的死海附近。它宽约50~80千米,底部是宽条带状的低地,夹嵌在两侧高原之间,仿佛是一条干涸了的巨大河谷在群山中延伸。裂谷底部比两侧高原表面平均要低500~800米,纵深地带相隔3 000米左右。两岸悬崖壁立,附近有许多活火山和死火山。死火山中的乞力马扎罗山是非洲的最高峰(海拔5 895米)。裂谷底部湖泊点点,使东非的湖光山色更具有雄伟多姿的风采。

    1. (1) 请你说说东非大裂谷是怎样形成的。
    2. (2) 据推算,近一千万年来,东非大裂谷不断向两侧扩张,近二百万年来,平均扩张速度为每年2~4厘米。请你根据板块构造学说,预测一下一亿年以后东非大裂谷的变化趋势。
  • 30.

    读图,并完成下列问题。


    1. (1) 图中各测量点已注明了海拔(单位:米),试绘出等高线地形图。

    2. (2) 该等高线地形图表示的地形为 。

    3. (3) 该地形的走向大致是 向。

四、解答题
  • 31. (2021七上·三门期末) 如图是地球正视图,图中有7条经线将半个地球平分成6等份,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 (1) 写出C点的经纬度:
    2. (2) B点在A点的方向。
    3. (3) B点既在南半球,又在半球。
  • 32. (2020七上·浙江期末) 1915年德国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根据大西洋两岸的轮廓具有可拼合性,提出了“大陆漂移说”。1960~1962年,美国地质学家赫斯和迪茨对大洋中脊(海底山脉)的研究发现,远离大洋中脊的洋底岩石年龄越来越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海底扩张说”。随着海洋地质学、古地磁学、地球物理科学等的发展,人们在“大陆漂移说”和“海底扩张说”的基础上创建了一种新的地球构造理论——板块构造学说。请回答:
    1. (1) 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地球表面的海洋、陆地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板块的是引起海陆变化的主要原因。
    2. (2) 下列现象不能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的是____。(可多选)
      A . 火山和地震 B . 太阳系的形成 C . 长江三角洲平原的形成 D . 高山上有海洋生物化石
  • 33. 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部位的名称:C
    2. (2) A山位于E山的方向。
    3. (3) 该图河段的流向大致是
    4. (4) 图中杨庄到柳庄的公路路线设计不合理,理由是
    5. (5) 关于此图,叙述正确的是(    )。
      A . E山比A山高 B . 攀登E山,走D线比走C线省力 C . D是山谷 D . 图中没有标注河流
  • 34. 如图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单位:米)

    1. (1) 写出C处的地形名称:
    2. (2) 试在地形图上标出山顶的位置(用▲表示)。
    3. (3) A点和B点的高度(填“相等“或“不相等”)。
    4. (4) 一位登山运动员要想登上山顶,可以分别从A点和B点出发,请问从哪一点出发会容易些?
  • 35. 地球的形态在持续改变中,图示是夏威夷群岛主岛(编号1号)与其三个链状火山岛屿(编号2、3、4号)的分布示意图(未按比例绘制)。许多科学家相信,夏威夷群岛主岛和这些链状火山岛屿是因为太平洋板块在一个可视为固定不动且喷发岩浆的“热点”上移动(箭头指向代表板块移动方向)而形成的,“热点”喷出岩浆凝固,逐一形成这些火山岛屿。请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下列几种结构在真实地球中实际体积最大的是(   )。
      A . 夏威夷群岛 B . 链状火山岛屿 C . 地壳 D . 太平洋板块
    2. (2) 从链状火山岛屿(4、3、2)到夏威夷群岛主岛(1)的年龄分布将呈现怎样的特点?
    3. (3) 阅读此题后,谈谈你对大陆漂移学说或板块构造学说的认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