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浙教版 /七年级上册 /第3章 人类的家园——地球 /第4节 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3.4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 同步练习

更新时间:2022-07-26 浏览次数:40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2022七上·婺城期末) 地震发生时,正确的逃生和自救措施非常重要。以下措施和做法中正确的是(   )
    A . 若在高层应乘电梯快速下楼 B . 若在底楼,可快速跑到室外开阔地带 C . 从室外跑进坚固的楼内躲避 D . 在房屋倒塌前迅速进入室内救援他人
  • 2. (2022七上·滨江期末) 世界上主要火山、地震的分布规律是(   )
    A . 集中分布在各大洲内部 B . 集中分布在各大洋内部 C . 火山与地震的分布没有任何关系 D . 集中在环太平洋的陆地和周围海区,以及地中海一一喜 马拉雅山一带
  • 3. (2021七上·镇海期末) 2021 年 5 月 12 日是汶川地震十三周年纪念日。十三年间,汶川地震灾区恢复重建工作取得举世瞩目 的成就,为国际社会提供了有益经验和启示。下列关于地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地震带均匀分布在全球各处 B . 现在已经能对地震做出及时、准确的预报 C . 地震是地壳运动的表现形式之一 D . 发生地震时,室外的同学应立即躲到室内坚固的桌椅下并保护好头部
  • 4. (2021七上·定海期末) 地震是一种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的自然现象。下列有关地震的认识错误的是(   )
    A . 地震是由于地球内力作用引起的 B . 全球地震分布与火山分布相似 C . 发生地震时,若时间许可,应迅速跑到室外 D . 东汉科学家张衡发明的“候风地动仪”能够对地震作出准确、及时的预报
  • 5. (2021七上·定海期末) 2021年10月20日日本阿苏山发生火山喷发,这已经是该火山2000年来第六次喷发。专家认为其周边地质极不稳定,后续火山喷发的可能性大增,为此,周边居民都进行了紧急撤离。下列关于火山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日本阿苏山火山属于死火山 B . 引起火山活动的巨大能量主要来源于外力作用 C . 火山喷出的岩浆主要来自软流层 D . 火山活动对人类的影响都是不利的
  • 6. (2022七上·慈溪竞赛) 2021年当地时间3月19日晚上9点左右,冰岛格尔丁达加尔斯戈斯火山爆发,这是自12世纪以来,雷克雅内斯半岛首次出现火山爆发。下列有关火山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火山喷发难以预测,不要在火山附近居住和旅游 B . 火山是地壳变动的证据之一,主要分布在板块交界处 C . 火山喷出的岩浆主要来自于地球内部深处的地核 D . 火山爆发后,被火山灰覆盖的土地往往很贫瘠,植物难以长期生长
  • 7. (2021七上·绍兴期中) 关于地球和地球仪的有关知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地球由内向外可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层,地壳和地幔的顶部构成了岩石圈

    ②世界各地每年发生的地震多达500万余次,其中大部分都不会造成极大的破坏

    ③火山爆发是引起地壳变动的主要原因

    ④地震是地壳运动的表现

    ⑤经线的形状都是半圆形,指向南北方向,与纬线垂直

    ⑥经线和纬线在数量上都是无限的,但它们的度数是有限的

    A . ①②④⑥ B . ②③④⑥ C . ②④⑤⑥ D . ①③⑤⑥
  • 8. (2021七上·杭州期中) 2018年5月12日是我国第十个防灾减灾日, 主题是“行动起来,减轻身边的灾害风险”。以下关于防震减灾的做法,正确的是(   )

    ①要牢记紧急逃生路线及附近安全疏散地

    ②准备家庭地震应急包,放在便于取到之处

    ③发生地震时不要慌乱,尽可能关闭电、火、煤气

    ④地震躲藏时要牢记“蹲下、藏身、抓牢”三要素

    ⑤避开高大建筑物、立交桥等,可迅速躲在广告牌、树等下面

    ⑥撤离时要保护好头部,不要翻窗、跳楼,可乘坐电梯迅速逃离

    A . ①③④⑤ B . ①②⑤⑥ C . ①②③④ D . ③④⑤⑥
  • 9. (2020七上·温州期末) 2020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2个全国防灾减灾日。地震是我国危害最大的地质灾害,下列避震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
    A .   高楼层的人立即乘坐电梯撤离 B . 住在低楼层的人立即跑到开阔的地带 C . 房间里的人可躲在桌子底下 D . 室外的人迅速远离高压电线和陡坡
  • 10. (2020七上·仙居期末) 神仙居是国家级地质公园,岩石主要以火山活动形成的岩浆岩为主。火山活动是( )
    A . 地表风化的结果 B . 地壳变动的一种表现形式 C . 冰川移动的结果 D . 地表流水侵蚀的结果
  • 11. (2020七上·诸暨期末) 2020年1月1 日以来,我国共发生三级以上地震106次,1月19日在新疆伽师发生了6.4级地震。”下列关于地震的认识正确的是 ( )
    A . 地震带均匀分布在全球各处 B . 地震是地壳运动的表现形式之一 C . 发生地震时迅速进入室内抢运物品 D . 现在已经能对地震做出及时、准确的预报
  • 12. (2020七上·镇海期末) 地震发生时,我们可以采取的应急措施有(   )

    ①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及时将身边的书包或柔软的物品放在头上

    ②快速离开教室,跑到空旷地方去

    ③迅速于高处跳楼逃生

    ④躲到高层教学楼下面

    ⑤来不及外逃时,双手抱头躲避在高墙或坚实的家具下,亦可转移到承重墙较多、面积较小的房间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②④⑤ D . ①②⑤
  • 13. (2020七上·江北期末) 地球“沧海桑田”的变化,说明地球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下列现象能反映地球表面形态由陆地变海洋的是(   )
    A . 在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 B . 在太行山上发现了海螺化石 C . 地中海的面积不断缩小,最终将消亡 D . 在喜马拉雅山地区发现大量古老的海洋生物化石
  • 14. (2020七上·新昌月考) 下列现象不能证明地壳在不断变动的是( )
    A . 考古学家在台湾海峡发现有古河道的痕迹 B . 地中海的面积在不断缩小 C . 我国西北地区的沙漠面积变大 D . 采石场发现弯曲的岩层
  • 15. (2020七上·余杭月考) 日本大地震已过去9年,逾5万灾民仍在等待回家。该次地震,说明当地(    )
    A . 位于太平洋板块中部的“活跃区” B . 位于太平洋板块中部的“稳定区” C . 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D . 位于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二、填空题
  • 16. (2022七上·婺城期末)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2021年8月6日16时11分在距台湾岛约39公里的宜兰县海域发生5.4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不少网友表示福建多地有震感。另据日本气象厅发表消息,称熊本县阿苏山当地时间2021年10月20日上午发生火山喷发,这已是该地区自2000年以来的第六次火山喷发了。请回答:
    1. (1) 地震和火山喷发都是的证明。
    2. (2) 台湾多地震以及日本地震、火山多发的原因是两地均处在处。
  • 17. (2022七上·奉化期末)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21年12月19日,青海省芒崖市发生5.3级地震,震源深度10km。

    1. (1) 从板块构造角度分析,青海省位于板块的,容易发生地震,
    2. (2) 如图为地球内部3层结构示意图,A处为此次地意震源所在的位置,图A处位于(填地层结构名称)。
  • 18. (2022七上·滨江期末)   2021年12月1日,四川宜宾市长宁县发生4.2级地震,震源深度为9千米,所幸未造成人员伤亡。

    1. (1) 地震是由地球(选填“内力”或“外力”)作用引起的。
    2. (2)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的岩石圈由大板块组成,而四川位于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之间的地震带上,所以地震多发。
    3. (3) 如图为地球内部三层结构示意图,A处为此次地震震源所在位置,A处位于(填地层结构名称)。
  • 19. (2021七上·天台期末)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自2021年以来台湾省花莲县多次发生不同震级的地震,其中4月18日22时左右连续发生5.6级和6.1级浅层地震,震感明显但所幸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1. (1) 台湾省经常发生地震,这是因为它处于地震带。
    2. (2) 地震是地壳变动的表现形式,是地球(选填“内力”或“外力”)作用引起的。
    3. (3) 当地震发生时,如果你身处高楼,下列避灾逃生的行为正确的是         
      A . 快速乘电梯下楼 B . 大声呼救 C . 从窗户跳下逃生 D . 用枕头护住头部并躲进卫生间
  • 20. (2021七上·淳安期末) 北京时间 2021 年 10 月 24 日 13 时 11 分, 我国台湾省宜兰县(北纬 24.55°、 东经 121.8°)发生6.3 级地震,对当地居民的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 杭州(北纬 30.26°、 东经 120.19°
    1. (1) 地震是由地球(选填“内力”或“外力”) 作用引起的。
    2. (2) 从地理位置上看,台湾位于杭州的方向。
    3. (3) 地震时,正确的逃生和自救措施非常重要,以下措施正确的是   
      A . 在室外,跑到坚固的楼内躲避 B . 在十楼,选择坐电梯尽快逃生 C . 被埋压在废墟中,不要急躁,想办法维持生命、寻求救援
  • 21. (2021七上·定海期末) 每周四下午第7、8节是某中学的社团活动课。在活动课上,科学拓展社的同学对地球的相关知识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1. (1) 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填字母)
      A . 同学1认为:远离海岸的帆船船身比桅杆先消失,能够证明海平面并不是平面。 B . 同学2认为:月时月轮缺损的部分为圆弧形,能够证明地球是圆的。 C . 同学3认为:日食时日轮的缺损部分为圆弧形,能够证明地球是圆的。 D . 同学4认为:全球由七大板块组成,所以有科学家把它戏称为“七巧板”。 E . 同学5认为:全球的这些板块漂浮在海洋上,并相互不断地发生着碰撞和张裂。 F . 同学6认为:“海底扩张说”支持了“大陆漂移说”,解决了大陆漂移的动力来源。
    2. (2) 下列各种现象或事件中,不能作为地壳运动证据的是   (填序号)
      A . 华山的悬崖峭壁上发现大片弯曲、断裂的岩层 B . 喜马拉雅山发现大量海洋生物化石 C .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灾害 D . 2010年8月7日,甘肃舟曲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
  • 22. (2021七上·吴兴期末) 地震是由地球(选填“内力”或“外力”)作用引起的。2021年5月,云南发生6.0级以上地震,本次地震是由亚欧板块与板块碰撞引起的。
  • 23. (2021七上·三门期末) 今年1月3日17时46分在中国台湾花莲县海域发生6.4级地震,震源深度15千米。
    1. (1) 台湾地区地震多发,主要原因是其位于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
    2. (2) 如图为地球内部结构示意图,A处为此次地震震源所在的位置。则A处位于。(填地球内部结构名称)

    3. (3) 地震是的表现形式。
  • 24. (2021七上·嵊州期末) 学习科学知识,让我们对地球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1. (1) 地壳是由岩石组成的,自然界中岩石的种类很多,若岩石的纹理中有远古时代形成的动物化石,这种岩石应该属于三类基本岩石类型中的 (选填“岩浆岩”、“沉积岩”或“变质岩" )。
    2. (2) 2020年2月3日,四川成都市青白江区发生5.1级地震,震源深度为21千米,所幸未造成人员伤亡。四川是地震多发区,它处于板块和亚欧板块之间的地震带上。如图为地球内部结构示意图,A处为此次地震震源所在位置,A处位于(填地层结构名称)。

  • 25. (2021七上·柯桥月考) 地震是由地球(选填“内力”或“外力”)作用引起的。2021年5月,云南漾濞和青海玛多县(如图)相继发生6.0级以上地震,两地地震都是由亚欧板块与板块碰撞引起的。

三、实验探究题
  • 26.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 (1) 地震是地壳岩石在 的作用下,发生 或 而引起的震动现象。世界各地每年发生的地震多达500万余次,但这些地震绝大部分都是极其轻微的。

    2. (2) 地震的发源地称为 ,一般位于地表以下0~300千米处,它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处称为 ,一般受地震的影响最大。

    3. (3) 发生地震时,要冷静不慌乱,要迅速地选择正确的逃生方法。从地震发生到房屋倒塌大约需要 余秒钟,可根据自己所在的位置,迅速作出判断,采用最有效的方法进行避震和自救。

  • 27.

    读图,并回答问题。


    1. (1) 典型火山一般由 、 、 三部分组成。火山喷发物主要有 、 和 喷发物。

    2. (2) 火山喷出的岩浆主要来自于 ,你能说说它们是怎样冲出地表的吗?

  • 28.

    读图1和图2,完成下列问题。

    1. (1) 图1说明,水平岩层在 的作用下,或发生 ,或引发 ,这是地球上山脉和谷地形成的最重要原因。

    2. (2) 图2反映的是意大利那不勒斯海岸三根大理石柱的升降变化情况,这说明 是导致海陆变迁的重要原因。

    3. (3) 自地球形成以来,地壳变动一直在广泛地、持续不断地进行着,有时进行得很激烈、很迅速,有时则进行得十分缓慢,难以被人们察觉。只要我们平时仔细观察,就不难找到地壳变动的痕迹。例如, 、 、 等,都是地壳变动的信息。

  • 29.

    读某次地震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1. 此次地震是由于 处岩层在       力作用下突然急剧运动而破裂,产生 ,从而引起一定范围地面震动的现象。
    2. (2)
      1. 这次地震震中位于 处,震源位于 处;从CD两处看 处受到的破坏可 能较大。
四、解答题
  • 30. (2021七上·江干期末) 读图表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近三年部分世界大地震相关信息表

    图中序号

    地点

    地震日期

    震中位置

    震源(km)

    震级

    A

    菲律宾

    4月29日

    125.08°E,5.51°N

    50

    7.0

    B

    危地马拉

    6月14日

    91.8°E,15.11°N

    100

    7.1

    C

    伊拉克

    11月13日

    45.75°E,34.90°N

    20

    7.8

    材料二:世界板块及震中位置分布图

    1. (1) 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地球表面的海洋、陆地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板块的是引起海陆变化的主要原因;
    2. (2) 下列现象不能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的是   
      A . 火山和地震 B . 宇宙的起源 C . 长江三角洲平原的形成 D . 高山上有海洋生物化石
    3. (3) 图中的A位于地震带;
    4. (4) 地震C的发生与印度洋板块和板块的运动有关;
    5. (5) 比较B、C两次地震,地震C比地震B人员伤亡大,房屋倒塌数量多。请分析地震C破坏力更大的可能原因有: 。
  • 31. 下图为意大利那不勒斯海岸三根大理石柱的升降变化情况,石柱上横线代表曾经被火山灰覆盖,小点部分保留着海洋生物活动的痕迹。

    1. (1) 上图现象能作为 下列哪些观点的证据?    (多选)。
      A . 地壳会做升降运动 B . 地壳会做水平运动 C . 地壳变动有时很激烈 D . 地壳变动有时很缓慢
    2. (2) 请列举与此现象成因相同的一些现象,至少写出两点。
  • 32. 读“世界火山分布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全世界火山的分布(填“均匀”或“不均匀“),主要集中在
    2. (2) 火山是一种容易对人类造成危害的地质灾害。但是,你会发现在一些死火山或休眠火山(指人类有文字记载以来曾经喷发过,但长期未喷发的火山)周围,往往分布着许多城市,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
  • 33. 2018年是四川汶川地震十周年,全国多地举行纪念活动,敬畏生命。
    1. (1) 汶川在哪个地震火山带上?
    2. (2) 当地震发生时,我们应采取哪些正确的自我保护措施?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