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社会法治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2022年初中社会法治毕业生学业考试第二次...

更新时间:2022-07-28 浏览次数:76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 1. 2021年11月8日至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          的决议》(    )
    A . 重大成就、历史经验 B . 重大成就、历史教训 C . 重大成就、经验教训 D . 重大失误、历史经验
  • 2. 2022年2月,第    届冬奥会在北京举行。中国代表团刷新单届冬奥会获金牌数纪录,名列金牌榜第3位,创造了自1980年参加冬奥会以来的历史最好成绩。(    )
    A . 22 B . 23 C . 24 D . 25
  • 3. 在校运动会中,短跑健将小新发挥失常,没能取得好成绩,导致一蹶不振。对此,下列建议恰当的有(    )

    ①合理宣泄,调控情绪

    ②诚信做人,真诚做事

    ③不畏挫折,保持自信

    ④继续努力,激发潜力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4. 2月18日,以温州市中心医院36位一线医护“口述”形式编著的新书《六院第一线口述实录》首发,《实录》再现战“疫”中广大医务工作者冲锋在前,用生命和汗水守护人民群众的健康与安全的场景。这告诉我们(    )
    A . 关心他人比珍爱自己更加重要 B . 要用实际行动来捍卫国家尊严 C . 生命的意义在于追求公平正义 D . 抗击疫情需要敬业奉献的精神
  • 5. 下图漫画警示我们(    )

    A . 沾染毒品,伤及至亲 B . 依法自律,防微杜渐 C . 拒绝毒品,人人有责 D . 遇到侵害,协商解决
  • 6. 为进一步落实“双减”工作,某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展开校外培训广告专项治理,20多家校外培训或托管机构因虚假宣传被处以罚款。据此判断该违法行为属于(    )
    A . 行政违法行为 B . 民事违法行为 C . 刑事违法行为 D . 严重违法行为
  • 7. 北京冬奥会期间,数万名志愿者默默付出,热心服务,他们用最美的志愿微笑扮靓冬奥, 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志愿者的行为(    )
    A . 是为了获得更多的个人利益 B . 体现了不言代价的奉献精神 C . 是爱好和平承担责任的表现 D . 消除了社会中不和谐的现象
  • 8. 2022 年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出席会议的少数民族代表占代表总额的12%,全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代表。这一现象充分说明(    )
    A . 公民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B . 我国坚持民族平等的原则. C . 人民直接参与管理国家事务 D . 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
  • 9. 温州两会在召开前启动“我向政府工作献一策”建言征集活动,邀请市民针对民生问题建言献策。这体现了我国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方式是(    )
    A . 民主选举 B . 民主监督 C . 民主决策 D . 民主协商
  • 10. 近期,美国国会议员不顾中方强烈反对,蓄意挑衅,窜访台湾:而民进党当局和岛内“台独”组织更是散布“两岸互不隶属”言论。下列观点中可以用于反驳上述言论的有(   )

    ①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②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

    ③“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

    ④我国已形成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1. 读图,下列有关亚马孙河的描述正确的有(    )

    ①向西注入太平洋

    ②流经高纬度地区

    ③发源于秘鲁境内

    ④位于南美洲北部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①④ D . ③④
  • 12. 下列区域中,其特征与表1描述相符的是(    )

    表1某区域自然自然环境特征

    1月平均气温(℃)

    1~5

    海拔(米)

    5~ 100

    年降水量(毫米)

    1000~ 1500

    A . 内蒙古高原 B . 长江中下游平原 C . 东北平原 D . 柴达木盆地
  • 13. 在古代雅典,公民在公民大会入口处领取一块陶片,写下想要放逐人的名字后交给工作人员。这一情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古代雅典(    )
    A . 推行民主制度的实施 B . 拥有健全的法律体系 C . 积极推行的武力扩张 D . 推崇实行贵族的统治
  • 14. “1793年,卢浮宫正式作为国家博物馆对公民开放,开放之初,里面的藏品多以宣扬革命的当代画作为主,如《网球场宣言》《攻 占巴士底监狱》《处决路易十六》 等”。材料中的“革命”( )
    A . 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思想 B . 建立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C . 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D .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君主立宪制的国家
  • 15. 明人宋濂谓:“自秦以下,文莫盛于宋。”这一历史现象的出现是因为(    )
    A . 焚书坑儒 B . 独尊儒术 C . 完善科举 D . 崇文抑武
  • 16. 《晋书》记载东晋后期的南方地区:“至于末年,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由此可知(    )
    A . 江南地区人口众多 B . 南方经济发展迅速 C . 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D . 南方经济超过北方
  • 17. 中国近代教育随时代发展不断进步。表2中三类学校兴办的目的是( )

    表2近代教育发展列表

    类别

    时间

    数量

    外语学校

    I 862-1864

    3

    军事学校

    1874-1894

    9

    技术学校

    1867-1896

    16

    A . 培养洋务运动所需要的人才 B . 传播维新变法的思想 C . 推动义和团的反帝爱国运动 D . 宣传三民主义的主张
  • 18. 2022年3月以来,面对持续升级的俄乌冲突,中国始终主张“ 摒弃冷战思维,通过对话谈判,最终均衡、有效、可持续的欧洲安全机制”。这说明面对复杂的国际局势,我国(    )
    A . 坚持合作共赢,与各国共享发展成果. B . 追求和平发展,主导世界政治新秩序. C . 讲究道德仁善,而不必追求公平正义 D . 坚持对话协商,建设持久和平的世界
  • 19. 学习历史要史论结合,论从史出,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一项是(    )

    选项

    史实.

    推论

    A

    红军长征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B

    九一八事变

    中国人民从此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

    C

    西安事变

    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D

    辽沈战役

    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

    A . A B . B C . C D . D
  • 20. 下列有关对图中阴影时期人口状况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 尚未出现人口老龄化 B . 人口出生率持续上升 C . 劳动力资源最为丰富 D . 人口总数在持续下降
二、非选择题(本题有5小题,共60分。)
  • 2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慎思·关爱成长]

    中学生彭某由于父母离异,从小随爷爷奶奶生活。因长期疏于管教,彭某开始结交社会不良青年,为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判处彭某有期徒刑八个月,并对彭某父母发出“责令接受家庭教育指导令”。

    [依法·呵护成长]

    2021年10月23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于2022年1月1日正式实施。

    法律链接:第十四条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 当树立家庭是第一个课堂、家长是第一任老师的责任意识,承担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用正确思想、方法和行为教育未成年人养成良好思想、品行和习惯。

    [合力·共育成长]

    近年来瓯海书写家庭教育“融”样本,对此同学们纷纷说出各自的所见所闻。

    小明

    最近区教育局推出了家庭教育掌上课堂,我们老师要求家长必须观看学习。最近我跟父母的沟通明显好了,家庭氛围和谐很多。

    小刚

    我们社区联合妇联,定期会开展家庭教育进社区活动,普及家庭教育方法。现在,我爸妈再忙碌都会花时间陪伴我,周末还会带我出去游玩呢,我很开心。

    1. (1) 本案中彭某父母没有履行哪一 项基本义务?
    2. (2) 根据材料,运用自由与法治的关系角度评析彭某的行为。
    3. (3) 结合材料链接,从法律作用角度分析《家庭教育促进法》出台的意义。
    4. (4) 结合同学们的见闻,从厉行法治角度分析如何为未成年人全面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 22. 2022年2月,温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在新百年新征程上续写创新史、走好共富路,加快建设更具活力的“千年商港幸福温州”。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数说发展

    2021年温州生产总值(GDP)为7585亿元,比上年同比增长7.7%。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9588元,比上年增长10.3%。

    (1)根据材料,概括温州市2021年经济发展状况。

    解码温州城

    历史文化之城:深入挖掘瓯越文化底蕴,实施“文化+”战略,坚持“以文铸城”,打造书香社会、阅读温州,创成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实现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当选2022年“东亚文化之都”。

    (2)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温州市政府相关做法的合理性。(6分)

    幸福温暖之城:我市政府以“共享社·幸福里”建设为载体,聚焦群众关心关切问题,服务群众,以此提高共建共治共享服务能力,提升居民获得感、幸福感,连续三年蝉联“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民营经济之城:作为中国市场经济重要发源地,温州率先创建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万家民企评营商环境”排名全国第二,市场主体突破120万户。

    共话未来

    (3)家乡建设,你我责任。请你另选角度解码温州城,为建设“千年商港幸福温州”提出一个建议并说明理由。

  • 23.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引湖北丹江口水库,入华北地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 (1) 输水干渠“从黄河身下穿越而过”是因为该河段具有特征。
    2. (2) 湖北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丹江口水库被誉为“中国水都”。据图,从自然环境角度分析修建丹江口水库的优势条件。
    3. (3) 南水北调给华北和丹江口地区带来了变化,请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予以评析。(评析要求:逻辑严密,表达简洁)
  • 24.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古代对外交往

    汉朝

    丝绸之路开通

    (1) 根据《汉书》记载:“汉之号令西域矣,始自张骞而成于郑吉(西域都护府第一任都护)对此,请结合史实分析张骞与西域都护府之间的联系。

    (4)有学者认为:“在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中,对外贸易与文化交流是同步进行的”,请根据以上材料,结合史实对此加以论证。

    造纸术外传

    隋唐

    两宋

    日本派“遣唐使”留学中国

    (2)《唐代乐舞图》以佛教文化为题材,图中舞者手持乐器有来自波斯的曲项琵琶,也有出自中国本土的萧。对此,《唐代乐舞图》中出现了来自不同国家的元素,这说明了什么?

    唐太宗时期,玄奘西行

    唐玄宗时期,鉴真东渡

    两宋

    南宋,海上贸易十分发达,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指南针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元朝

    马克波罗来到中国后由海路返回意大利,《马可·波罗行纪》,引起了欧洲人对中华文明的兴趣

    中国的陶瓷风靡亚欧非三洲

    明朝

    1405年-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

    (3)《丝路记忆》中记载:“郑和七下西洋,使团教给当地人建造城市和掘井取水的本领,向他们传授农田施肥技术。徐光启向利玛窦学习数学、天文学等知识,并与其合译了《几何原本》。”据此,你认为郑和与徐光启在中外文明交流上的主要贡献有什么不同?

  • 25.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以农为经,经商为纬,本末毕赅(注:赅即完备),是即强兵富国之先声,治国平天下之枢纽。……有利于农田者无不兴,有害于农田者无不除。

    ——《孙中山全集》

    材料二:……规定:一、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用下列三中方法分配之: (一) 分配农民个别耕种;(二)分配农民共同耕种;……三、分配土地之后,除老幼疾病没有耕种能力及服务公众勤劳者以外,其余人均须强制劳动。

    ——节选自1927年《井冈山土地法》.

    材料三:……废除封建半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乡村中的一切地主的土地及公地,由农会接收,连同乡村中其他一切土地,……统一平均分配;

    ——节选自1947年《中国土地法大纲》

    材料四:“1982-1986年中共中央五个一号文件,谱写中国改革进程的五个辉煌篇章。这五个一号文件,记录了中国共产党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指导中国农村改革的一系列重大决策。”

    1. (1) 材料一中的“以农为经”体现了孙中山的什么思想?
    2. (2) 根据材料二、三,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有关史实,简述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通过解决中国农民的土地问题来推动中国革命的胜利。
    3. (3) 结合材料四,说明上世纪80年代,党与政府在农村经济体制上的改革举措及其意义。
    4. (4) 综合上述材料信息,给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带来怎样的启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