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备考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基础复习专题41 地理环境的分异规...

更新时间:2022-07-16 浏览次数:33 类型:一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2021高二上·南关期中) 古诗云:“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 (1) 从地理学角度看,从塞北到江南的景观差异属于(   )
      A . 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 B .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C .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 D . 从平原到高原的地域分异
    2. (2) 从塞北到江南的景观差异,产生的基础主要是(   )
      A . 水分 B . 光照 C . 土壤 D . 热量
  • 2. (2021高二上·绵阳期中) 高黎贡山北段位于云南省西北部,该地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的物种丰富度随海拔上升表现出规律性变化(如下图所示)。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物种丰富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海拔2500米左右地区,木本植物物种丰富度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
      A . 土壤肥力增加 B . 热量增加 C . 降水量增加 D . 光照增加
    2. (2) 海拔3300米左右地区,草本植物物种丰富度较大的主要原因是(   )
      A . 木本植物减少,地表光照充足 B . 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水分盈余 C . 海拔较高,气温较低 D . 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水分亏损
  • 3. (2021高二上·永吉期中) 几千年来,尼罗河定期泛滥,带来了肥沃的淤泥,使尼罗河谷地变成了沙漠中一条生机勃勃的“绿色走廊”。为防止洪涝和增加沿岸用水,埃及政府于20世纪70年代修建了阿斯旺大坝。读“建坝后地理环境关联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埃及境内尼罗河沿岸成为沙漠中一条生机勃勃的“绿色走廊”体现了(   )
      A . 纬度地带性 B . 陆地干湿度地带性 C . 垂直地带性 D . 非地带性地城分异规律
    2. (2) 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的是(   )
      A . 增多、减少、减少、减小 B . 增多、增多、减少、减小 C . 增多、减少、增加、扩大 D . 增多、减少、减少、扩大
  • 4. (2021高二上·吉林期中) 下图为非洲大陆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1. (1) 图中马达加斯加岛东部①自然带的形成,体现了(   )
      A . 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 . 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 .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 . 非地带性现象
    2. (2) ④地自然带类型是(   )
      A .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B .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 . 温带落叶硬叶林带 D .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3. (3) 从赤道向较高纬度地区,针叶林带在山地分布的海拔高度(   )
      A . 升高趋势 B . 保持不变 C . 降低趋势 D . 变化无序
  • 5. (2021高二上·吉林期中) 读“甲、乙、丙三地自然景观图”,完成下列小题。

    1. (1) 甲、乙、丙三地自然景观的变化,体现了(   )
      A .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B .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C .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 D . 非地带性分异
    2. (2) 这种地域分异表现最明显的地区是(   )
      A . 低纬度地区 B . 中纬度地区 C . 高纬度地区 D . 高山地区
  • 6. (2021高二上·贵州月考) 河南省信阳市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的学生对大别山区自北向南植被分布的变化进行调查。读信阳市的位置及植被分布变化图。

    完成下面小题。

    1. (1) 从图中可以看出,信阳市以南常绿林比重超过落叶林的地点距离信阳市的距离在(   )
      A . 0~20km之间 B . 20~40km之间 C . 60~80km之间 D . 80~100km之间
    2. (2) 导致信阳市往南常绿林比重增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 热量 B . 降水 C . 地形 D . 光照
    3. (3) 推测大别山自北向南两类植被比重波动变化的原因最可能是(   )
      A . 海拔高低,人类活动 B . 坡向变化,海拔高低 C . 气候差异,人类活动 D . 气候差异,坡向变化
  • 7. (2021高二上·长春开学考) 读右图,回答问题。

    1. (1) 从①、②、③三地可能看到的典型景观依次对应的顺序是(   )
      A . 草原、森林、荒漠 B . 森林、荒漠、草原 C . 草原、荒漠、森林 D . 森林、草原、荒漠
    2. (2) 造成图中三地景观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 . 热量 B . 水分 C . 地形 D . 土壤
  • 8. (2021高二上·仁寿开学考) 读亚欧大陆桥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沿①→②→③自然景观的变化所反映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
      A . 从山麓到山顶的地域分异 B . 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 C . 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 D . 非地带性地域分异
    2. (2) 下图所示气候类型与②地一致的是(   )

      A . A B . B C . C D . D
  • 9. (2021高二下·南通期末)     樱花原产于我国,泰汉时期,宫廷皇族就已种植樱花,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我培历史,后传往日本;20世纪80年代末人们在北京雾灵山北麓发现野生樱花。下图为“2021年中国观赏樱花地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樱花原产地所届的自然带是(   )
      A . 亚寒带针叶林带 B .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 .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D . 热带季雨林带
    2. (2) 2021年我国樱花初花期的分布特点主要是(   )
      A . 南早北晚,东早西晚 B . 南晚北早,东早西晚 C . 南晚北早,东晚西早 D . 南早北晚,东晚西早
    3. (3) 今年武汉大学的樱花初花期是建国以来最早的一次。推测其原因可能是冬季(   )
      A . 气温较往年偏高 B . 光照较往年偏少 C . 降水较往年偏多 D . 气压较往年偏低
  • 10. (2021高二下·揭阳期末) 读“非洲局部示意图”(图2),完成下列小题。

    1. (1) 下列自然带形成过程中,受非地带性因素影响最大的是(    )
      A . B . C . D .
    2. (2) 图中①③⑤三地的自然带(    )
      A . 类型相同,成因不同 B . 类型不同,成因不同 C . 类型不同,成因相同 D . 类型相同,成因相同
  • 11. (2021高二下·深圳期末) 杨柳絮是杨柳树的蒴果开裂后释放出来的种子及絮状物所组成的混合体。杨柳树的飞絮会带来疾病、火灾等隐患。图示意华北地区春季杨柳树的飞絮时间。据此完成问题。

    1. (1) 郑州飞絮时间早于北京,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 风力 B . 水分 C . 光照 D . 热量
    2. (2) 石家庄飞絮时间早于太原,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 纬度位置 B . 地形地势 C . 距海远近 D . 盛行风向
二、综合题
  • 12. (2021高二上·黑龙江期中) 下图为北半球陆地理想自然地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中表示同一种陆地自然地带的两个字母是,其中位于大陆东岸的是气候,位于大陆西岸的是气候。
    2. (2) 图中有两个字母表示的陆地自然地带的气候类型不同,但其成因相同,它们是,它们都是由形成的。
    3. (3) D→C→B→A的更替体现了陆地自然地带规律,它的形成基础是
    4. (4) D→E→F的更替体现了陆地自然地带规律,它的形成基础是
  • 13. (2021高二下·怀宁期中) 读澳大利亚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

    在地理位置、地形地势、大气环流和洋流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下,澳大利亚大陆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半环状自然带格局。

    1. (1) 判断A,B两地所属的自然带类型,解释导致这两个自然带特征差异的主要原因。
    2. (2) 阐述图中B,C,D、三地水分差异及其主要原因。
    3. (3) 以C地所在的自然带为例,分析如何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 14. (2021高一下·信阳月考) 某中学社团在网上设计了亚欧非考察活动。读设计线路图,完成下列问题。

    1. (1) 填下表,比较③⑤两地气候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③地

      ⑤地

      气候特征

      常年温和湿润

      形成原因

      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2. (2) ③→④→⑤陆地自然带的变化反映出的地域分异规律是,这种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②、③两地虽都位于赤道地区,但自然带显著不同,②地自然带名称是,③地自然带名称是
    3. (3) 此次考察活动中,该社团成员沿途欣赏到了地中海炎热天气下的阳光、沙滩等自然美景。则此时北半球正处于季,此季节①地气候特征是
    4. (4) A地处洋的北部,其洋流受季风影响大,冬季呈时针旋转。
  • 15. (2021高二下·恩施开学考)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桌山位于南非西南部的开普敦附近,主峰海拔1087米,山顶如削平的桌面,被称作“上帝的餐桌”。桌山山体由石灰岩(沉积岩)构成。山顶溪湖绝迹,植被低矮稀少,景象荒芜。夏季在海陆风的作用下,晴天时山顶常有大片云团环绕,被称为“上帝的桌布”。下左图桌山位置示意图,右图为桌山景观。

    1. (1) 说明开普敦地区的地带性植被名称。
    2. (2) 石灰岩受流水溶蚀,常发育有峰丛、溶洞等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桌山年降水量多达1500毫米,喀斯特地貌却发育很差,分析其气候原因。
    3. (3) 夏季是开普敦欣赏和拍摄“上帝桌布”的最佳季节,分析其原因。
  • 16. 蜂农为了“追花夺蜜”,往往要不停地迁徙放蜂。下图示意我国东线放蜂线路。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 (1) 当蜂农1—3月在南部沿海省级行政区放蜂时,亚欧大陆主要受(气压中心)控制,我国大部分地区盛行风,其性质是
    2. (2) 当4—5月放蜂北移采刺槐花蜜时,华北地区春旱严重,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3. (3) 影响蜂农迁徙放蜂的最主要因素是,1—7月放蜂路线经过的自然带主要体现了分异规律。
    4. (4) ①自然带的名称是,②自然带的典型植被是
    5. (5) 蜂农沿图示路线放蜂途中最可能遇到的是(  )
      A . 在闽粤遇山洪冲走蜂箱 B . 在皖南遇梅雨滴蜜无收 C . 在华北遇干旱蜜源减少 D . 在东北遇初霜蜜蜂挨冻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