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备考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基础复习专题39 地表形态对聚落及...

更新时间:2022-07-16 浏览次数:60 类型:一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2021高二上·浙江期中) 新疆塔什库尔干县,一条叫盘龙古道的公路,盘旋在帕米尔高原上,在全程30公里的公路上,有超过600个“S”弯道,犹如一笔勾勒出的山画墨宝。回答问题。

    1. (1) 盘龙公路修建成“之”字形的目的是( )
      A . 照顾更多的居民点 B . 减少路面积沙 C . 便于游客欣赏 D . 降低路面坡度
    2. (2) 如今许多山区在修建高速公路时尽可能选取最短距离,而不采用“之”字形的主要原因是( )
      A . 汽车性能的提高 B . 减少耕地的占用 C . 科技水平的提高 D . 减少投资成本
  • 2. (2021高二上·浙江期中) 下图示意我国南方地区某地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完成下列小题。

    1. (1) 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山谷风势力较强的是(   )
      A . B . C . D .
    2. (2) 与其它聚落相比,M聚落规模较大,主要原因是M聚落(   )
      A . 邻近河流分布 B . 对外联系便利 C . 地形低缓平坦 D . 自然灾害较少
  • 3. (2021高二上·杭州期中) 太原天龙山旅游公路于 2018 年年底通车,因其一段高架桥热爆网络。三层设计的回旋式高架桥耸立云端,车辆在高架上行驶,仿佛在玩“过山车”。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1) 影响图示公路走向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 . 气候 B . 地形 C . 水文 D . 生态
    2. (2) 该段公路蜿蜒曲折,回旋多层设计是为了(   )
      A . 减少占用耕地 B . 避免破坏生态 C . 避免自然灾害 D . 减缓道路坡度
  • 4. (2021高二上·永吉期中) 位于甘肃省东部庆阳市阳宁县境内的野王村(行政村),蒲河经五道弯曲贯穿全村而过,村中整体地貌呈“S型”奇特分布,各自然村星罗棋布,被蒲河分割包围,自成一体。野王村整体处于群山环抱之中,依山傍水,水依山而娇美,山傍水而奇险。图示意野王村,“S型”地貌局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野王村各自然村落位于(   )
      A . 冰碛丘陵 B . 三角洲 C . 河漫滩平原 D . 深切河谷
    2. (2) 该河流对自然村落建设提供的有利条件是(   )

      ①深厚肥沃的土壤②温暖湿润的气候③较高的崎岖地形④充足的水源供应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5. (2021高二上·浙江期中) 林盘是成都平原上的一种聚落模式——林木合围数户农家,河溪水渠交错纵横,耕田层层环绕四周,聚落中有池塘、菜地、稻田和散养的鸡鸭等,林盘如“绿洲”镶嵌在田间,形成“随田散居”的分布模式。下图为林盘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成都平原聚落分散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 地形 B . 水系 C . 气候 D . 土壤
    2. (2) 林盘这种聚落模式有利于(   )
      A . 机械化耕作 B . 农业专门化 C . 节省耕地资源 D . 就近管理农田
  • 6. (2021高二上·大理期中) 在大别山北缘的老虎村,大部分农田集中分布于河谷两侧狭窄的平原,民居分布在山麓两侧的坡地,传统民居分布在北侧岗坡的东西两侧,每户都有狭窄的院落(南北长3-4m,东西与房屋等长或略长),院墙和门楼朝向西南(或东南),门楼的大门朝向正南。图甲为老虎村等高线分布图,图乙示意当地传统民居结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老虎村民居分布在岗坡有利于(   )
      A . 接近水源 B . 交通联系 C . 节约耕地 D . 冬季采光
    2. (2) 老虎村传统民居设计门楼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 地方文化 B . 气候条件 C . 野兽出没 D . 地势起伏
  • 7. (2021高二上·深圳月考) 小明同学7月从重庆出发到贵州毕节旅游,收集到的相关高速公路信息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1) 乙路段和丁路段平均限速均较低的原因可能是这两条路段(   )
      A . 车流量大 B . 平均坡度大 C . 雾霾天多 D . 两侧村庄多
    2. (2) 小明若从重庆出发乘长途汽车经遵义至毕节,为免受阳光长时间照射且能欣赏窗外风景,以下出发时间和座位较好的是
      A . 6:00出发,左侧靠窗 B . 8:00出发,右侧靠窗 C . 10:00出发,左侧靠窗 D . 12:00出发,右侧靠窗
    3. (3) 避暑是小明此次旅游的目的之一。导致7月毕节气温较重庆低的主导因素是
      A . 地形 B . 纬度位置 C . 海陆位置 D . 大气环流
  • 8. (2021高二上·莒县开学考) 水是影响村落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我囯某村落始建于明清时期,大部分建筑材料取自村落附近,村中有引水渠贯穿村巷(如左下图所示)。右下图示意该村落空间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该村落修建引水渠的主要目的是(   )
      A . 提供饮食用水 B . 农田灌溉用水 C . 提供洗涤用水 D . 排放生活污水
    2. (2) 该村落墙体以砖木相互结构为主,建筑外墙基部大量使用砖石,其主要作用是(   )
      A . 保温隔热 B . 防潮防蛀 C . 防雪防雹 D . 降低成本
  • 9. (2021高二下·商洛期末)    大糯黑村地处云南省石林县圭山镇,距今已有600余年历史,是云南省彝族文化保存较为完好的“石头村寨”。大糯黑村建筑以水塘为中心,呈环形布置房屋,东西较长,错落有致,层次分明(如图)。近年来,大糯黑村大力发展乡村经济,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石头村寨”主要是指村寨的(   )
      A . 历史年代 B . 建筑用材 C . 民族文化 D . 人口规模
    2. (2) 大糯黑村建筑布局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
      A . 地形 B . 洪涝 C . 光照 D . 风向
    3. (3) 大糯黑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是(   )
      A . 建立采石场,发展石材深加工产业 B . 开发森林资源,发展森林深加工产业 C . 依托当地民俗文化,发展第三产业 D . 开发水塘,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
  • 10. (2021高一下·肇庆期末) 位于加纳中南部库马西市的13座阿散蒂传统建筑是世界文化遗产,这些建筑多为木草结构住宅,是19世纪初当地居民就地取材、采用传统方式建成的,数幢住宅组成一个宽阔的长方形院落,墙面采用套土坯建成,表面经过防水处理。下图为阿散蒂建筑景观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1) 阿散蒂传统建筑材料以土木草为主,说明该地分布的主要植被为( )
      A . 森林—草原 B . 草原—荒漠 C . 湿地—草原 D . 苔原—草原
    2. (2) 阿散蒂传统建筑墙体表面做了防水处理,主要是为了( )
      A . 防御频繁的暴雨 B . 抵御强烈的风化 C . 增强建筑的美感 D . 度过较长的雨季
  • 11. (2021高二下·阳江期末) 三岔河古城地处黄土高原和鄂尔多斯高原交界处,其兴盛于800年前,当时的无定河水浅,流速缓慢,蜿蜒流经古城边。而今,无定河深切在61m的谷底。下图示意三岔河古城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三岔河古城的选址主要考虑(   )
      A . 地形地势 B . 水源条件 C . 土壤类型 D . 对外交通
    2. (2) 导致三岔河古城走向衰败的主要原因有(   )

      ①气候变化    ②河流下切    ③河流改道    ④地壳运动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2. (2021高二下·大荔期末) 青瓦地指青瓦铺设的地面(铺地的青瓦部分是从破损废弃的老建筑物上拆下的旧品),常见于我国的园林、古镇、民宿庭院等地,是人类在建设家园过程中寻找到的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下图为青瓦地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瓦片铺设的地面存在一定的间隙,可以(   )
      A . 减少路面积水 B . 抑制植物生长 C . 防止瓦片破损 D . 增加路面宽度
    2. (2) 在夏季烈日暴晒的情况下,青瓦地较水泥地表面(   )

      ①获取热量更少  ②增温速度更慢  ③蒸发量更小  ④反射率更小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3. (3) 青瓦地多见于(   )
      A . 江南水乡 B . 西北大漠 C . 东北雪原 D . 川西牧区
二、综合题
  • 13. (2021高一上·佳木斯月考) 甲图为我国东部地区某河流示意图,乙图为该河流某处干流河谷横剖面形态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乙图所示剖面最可能位于甲图中的(A或C)处,请说明判断依据
    2. (2) 指出甲图中P处的地貌类型,并说明其形成过程。
    3. (3) 古代人在M附近河段的河岸建设聚落,最可能选择(南或北)岸。
  • 14. (2021高一下·南阳期末)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些年来,中国的城市化发展使大量农业用地转变为城市建设用地,为了保证全国耕地总面积十八亿亩红线不被突破,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的“撤村并居”或“合村并居”,即整个村庄的农户从传统的农家平房院落集体搬迁至同城镇居民住房一样的楼房。将原先的农村宅基地或建设用地复垦为耕地。

    在云南、贵州的一些山区,由于地形崎岖,平地较少,当地结合土地资源、地形、气候等因素,选择在坡度较缓的山坡上修建新楼。对于新建的农村社区,村民们的“上楼”态度并不统一。大部分农民表示新社区环境好,配套好,生活更加便利,生活质量提高了;也有村民认为拆迁补偿不合理,就近又找不到工作。

    1. (1) 部分农村选择在缓坡上建新楼,与在平地建楼相比有哪些好处?
    2. (2) 分析部分村民“上楼”意愿不高的原因。
  • 15. 下图为东南亚部分区域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 (1) 简要概括苏门答腊岛的地形地势特征、气候特征、植被类型。
    2. (2) 根据图中信息概括苏门答腊岛聚落的分布特点并简述其主要原因。
    3. (3) 若修建连接甲、乙两城市的铁路,当地自然条件对施工有哪些影响?
  • 16. (2020高二上·兖州期中) 碉楼广泛分布于横断山区的中山台地。下图为横断山区碉楼景观及其分布示意,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 (1) 描述横断山区的地形特征。
    2. (2) 分析横断山区在高海拔山地和河谷地区少有碉楼出现的自然原因。
  • 17. (2020高二下·宁波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云南省西北部的丽江古城坐落在丽江坝子中部,北依象山、金虹山,西枕狮子山,为玉龙雪山下的一块高原台地,海拔2 416米。

    材料二:图1为我国西南某区域图,图2为云南省多年平均干旱灾害分布图。

    材料三: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穿越崇山峻岭,在云南省境内并行奔流170多千米,形成了“三江并流”这一世界上绝无仅有的高山峡谷景观。

    1. (1) 说出图中西部地区的地形特征及其对交通线路分布的主要影响。
    2. (2) 从地形角度,简析丽江古城的形成和发展的有利条件。
    3. (3) 从气候、地形、经济状况等角度分析云南干旱灾害东西差异的原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