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备考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基础复习专题36 中国地理

更新时间:2022-07-16 浏览次数:33 类型:一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2022高二下·温州期末) 下表为2019年全国及四大地区人口增长幅度(与2012年相比)、三次产业结构统计表。完成下面小题。

    地区

    全国

    人口增长幅度(%)

    3.4

    -1.7

    4.5

    2.6

    4.2

    三次产业结构(%)

    第一产业

    7.2

    13.2

    4.6

    8.2

    11.0

    第二产业

    39.1

    34.4

    38.9

    41.8

    37.9

    第三产业

    53.7

    52.4

    56.5

    50.0

    51.1

    1. (1) 甲是(   )
      A . 东部地区 B . 中部地区 C . 西部地区 D . 东北地区
    2. (2) 四大地区中(   )
      A . 主导丁地区发展的因素是高科技 B . 人口增幅最大的地区,城市化水平最高 C . 吸纳外资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丙、甲、丁、乙 D . 乙、丙地区第二产业比重较高,以重型工业为主
  • 2. (2022高二下·温州期末) 下图为我国某农作物主产区某年6月16日发育及收获进程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 (1) 据图判断该农作物为(   )
      A . 玉米 B . 棉花 C . 小麦 D . 水稻
    2. (2) 该农作物在甲、乙两地的发育晚于同纬度地区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 . 降水较小 B . 地势较高 C . 技术落后 D . 旱灾频发
  • 3. (2022高二下·太原期中) 连霍高速公路(江苏连云港—新疆霍尔果斯)是我国最长的高速公路,是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交通大动脉。下图示意连霍高速公路的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该高速公路从东到西沿途(   )
      A . 植被覆盖率提高 B . 城镇化水平提高 C . 跨地势三级阶梯 D . 气候大陆性增强
    2. (2) 该高速公路的开通利于(   )
      A . 改善沿线的生态环境 B . 开发沿线的旅游资源 C . 西部的煤炭资源东运 D . 带动兰州的产业升级
  • 4. (2022高二下·通州期中) 我国口罩产量占全球50%以上,生产医用口罩的无纺布和熔喷布都来自石油化工原料聚丙烯。下图为我国大型医用口罩制造企业分布数量(家)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口罩制造企业数量居前三位的省级行政区简称分别为(   )
      A . 苏、鄂、粤 B . 苏、豫、皖 C . 苏、冀、赣 D . 苏、鲁、豫
    2. (2) 影响大型医用口罩生产企业选址的因素有(   )

      ①劳动力的数量②石油资源分布③交通运输成本④城市人口和市场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5. (2022高二下·通州期中) 从热带海岛到北国漠河,从东部沿海到西部高原,数亿农民共同书写了地球上最壮观的春耕史诗。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春耕春播时间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五月上旬春耕春播可能种植的作物是(   )
      A . 花生 B . 冬小麦 C . 青稞 D . 春小麦
    2. (2) 甲地春耕春播时间比乙地晚,主要原因是(   )
      A . 纬度高,光照强 B . 海拔高,气温低 C . 距海远,降水少 D . 河流少,水源少
    3. (3) 惊蛰是24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诗人韦应物在《观田家》中写道:“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此景最可能出现在(   )
      A . 华北平原 B . 内蒙古高原 C . 两广丘陵 D . 长江下游平原
  • 6. (2022高二下·通州期中)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地形、地貌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中山脉(   )
      A . 为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B . 为陕(秦)、宁两省区的分界线 C . 东侧受西南季风影响,降水较多 D . 山麓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2. (2) 图示黄河段(   )
      A . 提供大量灌溉水源 B . 支流数量比较多 C . 地下水补给河流水 D . 自较高纬流向较低纬
  • 7. (2022高二下·肥城期中) 下图示意某区域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1650~1780年,该区域(   )
      A . 人口自然增长率很高 B . 经历了移民开垦 C . 农业结构复杂 D . 注重生态保护
    2. (2) 进入20世纪,该区域(   )
      A . 气候持续干旱 B . 大力发展畜牧业 C . 种植业产值降低 D . 实施了退耕还林
  • 8. (2022高一下·浙江期中) 近年来,我国少数民族流动规模日益庞大,甲、乙、丙、丁为我国主要少数民族跨省流入地。下图显示2016年甲、乙、丙、丁四地的少数民族省际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出地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跨省流入地

    NO.1

    NO.2

    NO.3

    流出地

    占比%

    流出地

    占比%

    流出地

    占比%

    甲(浙江)

    贵州

    44.37

    湖南

    18.73

    云南

    12.71

    广西

    50.52

    湖南

    16.32

    贵州

    14.76

    丙(西藏)

    甘肃

    65.57

    四川

    11.79

    青海

    9.91

    丁(新疆)

    甘肃

    44.14

    宁夏

    31.43

    青海

    6.31

    1. (1) 乙地最有可能的省级行政区为(   )
      A . 上海 B . 北京 C . 福建 D . 广东
    2. (2) 推测影响少数民族人口迁往乙省的主要因素包括(   )

      ①经济因素②空间距离③风俗习惯④群体集聚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9. (2022高二下·大埔月考) 下图表示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土地面积、水资源总量、人口及耕地等指标的对比。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 (1) 图中字母A,B,C,D代表的指标分别是(   )
      A . 水资源总量、土地面积、人口、耕地 B . 耕地、土地面积、人口、水资源总量 C . 人口、水资源总量、耕地、土地面积 D . 土地面积、人口、耕地、水资源总量
    2. (2) 北方地区资源的配置现状会导致(   )
      A . 耕地后备不足 B . 水资源浪费严重 C . 人均土地面积少 D . 缺水问题突出
  • 10. (2022高二下·佛山月考) 读我国不同地区某农作物的生长周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该农作物最可能是(   ) 
      A . 小麦 B . 水稻 C . 棉花 D . 大豆
    2. (2) 图中甲地区为(   ) 
      A . 黄土高原 B . 河西走廊 C . 华南地区 D . 长江中下游平原
    3. (3) 据图可知该农作物(   ) 
      A . 主产区为青藏地区 B . 地区适应性强 C . 在西南地区产量最高 D . 甲地区生长期短
  • 11. (2022高二下·开封月考) 地表水分盈余量是降水量和实际蒸发量的差值,数值越大,地表越湿润。下图为我国某地区生长季(5—9月)多年平均地表水分盈余量的空间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中甲、乙两处生长季地表干湿状况存在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 . 降水量差异 B . 平均海拔差异 C . 冻土分布差异 D . 地形分布差异
    2. (2) 影响图中等值线发生弯曲的主导因素是(   )
      A . 海陆位置 B . 气温 C . 地形 D . 洋流
    3. (3) 21世纪以来,该地区生长季地表呈现变干趋势,使得图中地表水分盈余量300毫米等值线(   )
      A . 向东移动 B . 向西移动 C . 向西南移动 D . 向西北移动
二、综合题
  • 12. (2022高二下·青铜峡开学考)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描述图示地区主要地形区的分布状况。
    2. (2) 指出河套平原的年降水量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
    3. (3) 河套平原素有“塞上米粮川”之称,是内蒙古自治区粮、油、糖生产基地。分析其农业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
    4. (4) 指出该地发展农业生产的限制性自然因素,并说明进行改造的方式及可能引发的问题。
  • 13. (2021高二下·昌吉期中)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白鲟是中国最大的淡水鱼类,成鱼和幼鱼均以鱼类为主食。它是,回游性鱼类,春季前往水流湍急、水质良好、底质多为岩石的河段产卵,在古代,体型庞大的白鲟曾经分布于各大河流中,周朝已有捕猎白鲟的记录。《诗经》中的诗句“有缠(zhan)有多有(w&D)中的“鮪”,便是指的白鲟。近代以来,白鲟只在长江中被发现。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2020年初白鲟被宣布彻底灭绝。下图为长江流域图。

    1. (1) 描述武汉下游河段长江的水文特征。
    2. (2) 推测白鲟在长江的上中下游哪个河段产卵,并说明理由。
    3. (3) 根据材料,分析白鲟灭绝的人为原因。
  • 14. (2021高二下·安庆月考) 读“我国东部地区一般年份夏季风的进退情况示意图(图甲 )”、“我国某河流水文站的气温曲线降水量柱状图(图乙)”及“河流流量年变化图(图丙)”,回答下列问题。

    1. (1) B地区每年6月一般会出现“”天气,7、8月份常出现“”天气。
    2. (2) 图中C、D两地区,较易出现春旱的是地区,简述其主要原因。
    3. (3) 对比长江,说出我国黄河水文特征的差异。
  • 15. 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性产业,耕地是发展农业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 (1) 读图概括我国耕地空间分布的主要特点。
    2. (2) 河套平原是西北地区重要的农耕区之一,近年来土地退化现象严重,说明其主要表现;简述若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针对这些现象可以采取的措施。
    3. (3) 珠江三角洲地区历史上是我国的“鱼米之乡”,但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该地区种植稻米的面积大幅度减少,而种植蔬菜、花卉的面积在上升,请分析其原因。
  • 16. (2020高二上·汪清期中) 乌江流域是我国重要的水电基地。乌江流域发电装机量预计在2020年突破2 000万千瓦,同时将建成2个千万吨级“煤电一体化”基地。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乌江年径流量与黄河相当,全长1 037千米,干流总落差达到2 124米。整个乌江流域还有丰富的磷、煤、铁等多种矿产资源。“乌江兴,贵州兴”,乌江流域的开发,成为盘活贵州省经济的命脉。

    材料二 下图为乌江水电开发示意图。

    1. (1) 乌江属于我国长江的支流,它与黄河年径流量相当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 (2) 结合材料一分析乌江成为我国水电基地的主要原因。
    3. (3) 材料二图中显示的乌江流域水电开发的主要方式是什么?
    4. (4) 乌江流域的开发与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开发有哪些相似之处?(提示:从流域内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分析)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