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重庆市开州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末质量监...

更新时间:2022-07-18 浏览次数:69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根据你对生活中物理量的认识,你认为下列数据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 . 把八年级下册物理课本从地上捡到课桌上做功约为 B . 一名普通中学生的体重约为 C . 人步行的速度约为 D . 开州区汉丰湖面的大气压的数值约为
  • 2. 炎热的夏天。在美丽的开州大道上,一辆匀速行驶的撒水车正在对水平路而不断酒水。从而达到降温消暑的目的,则在洒水的过程中,这辆撒水车的(   )
    A . 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小 B . 动能不变,重力势能保持不变 C . 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减小 D . 动能减小,重力势能保持不变
  • 3. 如图所示实例中,用于减小压强的是(   )
    A . 打疫苗的针头很尖 B . 宽大的滑雪板 C . 锋利的剪刀 D . 一端尖锐的羊肉串签子
  • 4. (2020·北京) 如图所示,正在使用的四种工具,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 . 羊角锤 B . 核桃夹 C . 园艺剪 D . 食品夹
  • 5. 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采取措施的目的是为了增大摩擦的是(   )

    A . 磁悬浮列车行驶时通过电磁力实现列车与轨道之间无接触的悬浮 B . 气垫船行驶时,在船体与水之间形成高压空气层 C . 汽车轮胎表面刻有花纹 D . 车轴承内部装有滚珠
  • 6. 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已于2022年2月4日至20日由北京市和张家口市联合举办。跳台滑雪是比赛项目之一,如图跳台滑雪运动员由高处急速滑下,从跳台跃向空中。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 . 运动员由高处急速滑下时受力平衡 B . 运动员离开跳台仍然能向前飞行,是因为受到惯性作用 C . 运动员加速下滑过程中,运动员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加 D . 图中在空中的运动员没有受任何力的作用
  • 7. 关于如图所示的各种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图甲中,用力捏闸,是通过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 B . 图乙中,人推车但没有推动,人对车的推力与地面对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 . 图丙中,高压锅可以增大锅内气体的压强,使锅内液体的沸点降低 D . 图丁中,船闸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工作的
  • 8. (2019·河南) 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着底面积相等的甲、乙两容器,分别装有同种液体且深度相同,两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压强分别用F、F、p、p表示,则(   )

    A . B . C . D .
  • 9. (2019八下·翁牛特旗期中) 一长方体铁块按图所示,从下表面与液面刚刚接触时下放至图中虚线位置.能大致反映铁块下降过程中所受浮力的大小F与铁块下表面浸入液体深度h关系的图像是(   )

    A . B . C . D .
  • 10. (2021八下·蓬溪期中) 如题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一长为L ,质量分布均匀的木板M ,右端与桌边相齐,在水平力F 的作用下,沿直线向右匀速离开桌边,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M对桌面的压强变小,压力不变 B . M对桌面的压强不变,压力不变 C . M对桌面的压强变大,摩擦力不变 D . M对桌面的压强变大,摩擦力变小
  • 11. 如图所示是“进宝”智能机器人在为人服务的现场。“进宝”的质量为50kg,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50cm2;1min内在水平地面上沿直线匀速行走36m;受到牵引力的大小是机器人重力的0.3倍,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行进中的“进宝”相对场馆是静止的 B . “进宝”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1×105Pa C . “进宝”的速度为36m/s D . 牵引力1min所做的功为2700J
  • 12. 如图所示,质量为4kg,边长为10cm的实心正方体A放在水平面上。一薄壁圆柱形容器B也置于水平面上,底面积为80cm2 , 内盛有1.6kg的水。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正方体A的密度为 B . 容器B底部受到的水的压强为2×104Pa C . 若沿竖直方向将A切去5cm,则A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将变小 D . 若沿水平方向将A切去5cm,则A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等于容器B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 13. 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三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水,将A、B、C三个体积相同的正方体分别放入容器内,待正方体静止后,三个容器内水面高度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大小关系为 B . 三个物体的密度大小关系为 C . 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力大小关系为 D . 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关系为
二、填空题
  • 14. 实验物理学先驱用理想实验有力地反驳了“物体运动需要力来维持”的错误观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归纳概括得出了著名的惯性定律。(以上两空均选填“亚里士多德”、“伽利略”、“牛顿”、“爱因斯坦”)
  • 15. (2021·重庆) “沿洄划转如旋风,半侧船头水花没”,这是描写船过漩涡时,漩涡中心流速大,中心的水压(选填“大于”或“小于”)周围的水压而造成的惊险情景;峨眉山顶“煮米不成饭”,是因为峨眉山顶气压(选填“高”或“低”),水的沸点低造成的。
  • 16. (2021八下·永年月考) 科学正确佩戴口罩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措施之一、如图所示,佩戴口罩时,用手按压口罩上的鼻夹(金属条)可使其贴合面部,使鼻夹贴合面部的施力物体是,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 17. 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披挂着红白色大伞飘然于天际,在全世界的瞩目下,在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成功着陆。如图所示,返回舱正在减速下降,此时身在内部的王亚平航天员相对于返回舱(选填“运动”或“静止”);在此过程中,返回舱的机械能(选填“增大”或“减小”)。

  • 18. (2019·德州) 如图所示,木块下面是一长木板,小明将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钩住长方体木块A,实验时拉着长木板沿水平地面向左运动,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即可测出木块A所受摩擦力大小。不计弹簧测力计的自重,在木板运动的过程中,木块A所受摩擦力的方向是,拉动速度变大,弹簧测力计示数。(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19. 我们要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严禁高空抛物。一个鸡蛋从18楼落下,可以砸破人的头骨,从25楼落下,足以致人死亡。如果一个重0.5N的鸡蛋从60m高处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下落过程中鸡蛋的重力势能转化为能,重力对鸡蛋所做的功为J。
  • 20. 两个底面积不等的圆柱形容器,分别盛有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将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分别浸入这两种液体中,小球静止时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两液面刚好齐平。两个小球所受浮力FF , 若将这两小球从液体中取出,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的变化量∆p∆p(选填“>”“=”或“<”)。

  • 21. 如图所示,底面积为200cm2的圆柱形容器内盛有10cm深的水,容器足够高。现有一底面积为80cm2 , 高为12cm的圆柱体A,一开始圆柱体的下表面恰好贴着水面,若圆柱体A相对于容器下降高度h=9cm时,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大了Pa,圆柱体A所受浮力为N。

三、作图题
  • 22. 如图所示,站在水平桌面上的玩偶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冰”象征纯洁、坚强,是冬奥会的特点,“墩墩”意喻敦厚、健康、活泼、可爱,契合熊猫的整体形象,象征着冬奥会运动员强壮的身体、坚韧的意志和鼓舞人心的奥林匹克精神。请画出“冰墩墩”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 23. (2020九上·重庆开学考) 如图所示,请根据力臂画出杠杆在图示位置静止时力F1的示意图。

四、实验题
  • 24.           
    1. (1) 如图所示为“探究物体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的装置示意图。

      ①原理:运动的钢球A碰上木块B后,能将B撞出一段距离s。在同样的水平面上,B被撞得越远,A对B做的功就越多,A的动能就越大,通过B被撞的远近来反映物体A动能大小的方法在物理学中属于(选填“甲”或“乙”);

      甲:控制变量法   乙:转换法

      ②让同一钢球A分别从不同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高度h越高,钢球运动到水平面时速度越,木块B被撞得越远;

      ③改变钢球的质量,让不同的钢球从(选填“同一”或“不同”)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质量越大的钢球将木块B撞得越远;

      ④通过多次实验表明,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它的动能越大;运动速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它的动能越

    2. (2) 小华所在的实验小组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找来若干个重均为0.5N的钩码,实验前测得杠杆上相邻刻度线间的距离都等于0.5dm。

      ①实验前调节杠杆平衡时,出现如图所示的情况,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该将杠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节;

      ②某实验小组多次实验得到了如下表所示数据:

      实验序号

      1

      2

      3

      动力

      1

      2

      3

      动力臂

      1.5

      1.5

      1.5

      阻力

      1.5

      3

      4.5

      阻力臂

      1

      1

      1

      由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文字叙述和公式均可)

      ③你认为该小组的实验方案是否科学?(选填“是”或者“否”)

  • 25. 如图是用压强计“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的实验装置。

    1. (1) U形管压强计(选填“属于”或“不属于”)连通器;
    2. (2) 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形管左右两侧的水面有一定的高度差,如图甲,为了使U形管左右两侧的水面相平,正确的调节方法是____。(选填“A”或“B”)
      A . 取下软管重新安装 B . 将右侧支管中高出的水倒出
    3. (3) 比较图乙和图丙,可以得出结论:同种液体,液体压强的大小与有关;
    4. (4) 比较图和图丁,可以得出结论:在同一深度,液体密度越大,液体的压强越大;
    5. (5) 已知图丙中U形管左、右侧水面到管底的高度差为5cm,则软管中的压强与大气压的差值为
    6. (6) 根据实验所得出的结论,判断在如图中的a、b、c、d、e五点中压强最大的是点。

  • 26. 某物理小组想用弹簧测力计、物体、烧杯和水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如图所示,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 (1) 由图知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大小为N。
    2. (2) 由图中的两幅图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跟物体浸在水中的体积有关;由图中的丙、丁两幅图可知,浸没在水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跟物体浸没在水中的深度(选填“有关”或“无关”)。
    3. (3) 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小明发现浸没在盐水中弹簧测力计示数为0.8N,他推算出盐水的密度为kg/m3
    4. (4) 爱思考的小明认为:如果在弹簧测力计1N的位置标上水的密度,在弹簧测力计0.8N的位置标上盐水的密度,再把该物体分别浸没在密度不同的液体中,按照上述方法分别标上密度值,就可以把弹簧测力计改成一个液体密度秤,该密度秤测得最大密度值应该是kg/m3
    5. (5) 小聪受上面实验的启发,用家里的电子秤、玻璃杯、木块、水、牙签,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小聪利用这些数据计算出木块的密度为g/cm3 , 爱思考的小明却提出不同的看法,认为木块浸入水中后会吸水(木块吸水后不考虑其体积变化),所以小聪测得的木块密度值应该比真实值(选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五、计算题
  • 27. 如图所示,新能源汽车具有低能耗、无污染、车型时尚、精致等优点。该车续航里程400km以上,空车质量1.8t。空车静止时与水平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1×103cm2。该车在一段平直路上用50s钟行驶了1000m。求:

    1. (1) 它在平直路上的平均速度;
    2. (2) 空车时对地面的压强。
  • 28. 重庆港一装卸工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匀速提升质量为150kg的货物,动滑轮重力为375N,在拉力F作用下10s内货物被匀速提高了2m,不计绳重和摩擦。求:

    1. (1) 此过程中做的有用功;
    2. (2)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 (3) 拉力F的功率。
  • 29. 一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物块,用细线系在底面积为200cm2的圆柱形容器底部,向容器内加水,物块上浮,被拉直后的细线长10cm。当物块一半体积浸入水中时(如图甲)。细线拉力为1N;继续加水,当物块刚好浸没时(如图乙),停止注水,并剪断细线,使物块上浮直至漂浮,求:

    1. (1) 物块处于图甲所示状态时所受浮力大小;
    2. (2) 物块的密度;
    3. (3) 图乙中剪断细线后,物块漂浮时,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变化量。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