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小升初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2021-2022学年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

更新时间:2022-07-13 浏览次数:141 类型:小升初真题
一、积累与运用
  • 1. 请根据拼音,正确、工整地写出成语。

    语文课本真是bāo luó  wàn  xiàng:通过六年的学习,我们认识了zì  qiáng  bù  xī的雷棣;我们游览了qì shì páng bó的长江;我们懂得了要jiǎo  tà shí dì地走好人生之路;我们品味着《秦始皇陵兵马俑》的 wéi miào wéi xiào……语文,你真是wǔ  cǎi  bīn  fēn的万花筒!

  • 2. 填空。

    看到“热、然、熟、熬”这一组字,我猜它们的字义可能都跟有关。我想用音序查字法查“熟”字,应先查音序,再查音节。字典里的“熟”字的解释是:①因常见而知道得清楚;②程度深;③熟练。“熟能生巧”和“熟视无睹”的“熟”分别应选第和第种解释。

  • 3. 下列词语使用正确的一组是(  )

    A . 一泓秋水 一眼水井 一盏明灯 一记耳光 一绺月光 B . 窃窃私语 婉婉动听 咄咄逼人 栩栩如声 丝丝入扣 C . 前仆后继 前赴后继 前仆后仰 瞻前顾后 思前想后 D . 人生坎坷 山道崎岖 悬崖陡峭 高山巍峨 山脉蜿蜒
  • 4.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句,最恰当的一组是(    )
    (1)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陡坡铲平,哪里要把弯度改小,都要经过           勘测,进行计算。
    (2)年轻的小仲马,不但拒绝以父亲的盛名做自己事业的            , 而且不露声色地给自己取了十几个笔名,以避免那些编辑先生们把他和大名鼎鼎的父亲联系起来。
    (3)巨大的石头把他的身影遮得严严的,            小伙伴围着石头转一圈,            找不到他。
    (4)他已经下定决心,于是就对身边的大臣们说:“__________,否则我就把他处死!”
    A . 精密;奠基石;就算……也……;谁来劝我 B . 周密;基础;尽管……仍然;不要劝我 C . 周密;敲门砖;即使……也……;谁都不要劝我 D . 细致;点缀;不管……总是……;谁要是来劝我
  • 5. 横线上应填的句子是(   )

    隆隆的春雷滚动在整个天空里,悠闲的白云躲在高山的怀抱里,                     前仆后继地从天空投下身去。接着,幅员辽阔的大地下了一场及时雨。

    A . 春雷召唤着千千万万个小雨点儿 B . 千千万万个小雨点儿迎着春雷的召唤 C . 春雷被千千万万个小雨点儿召唤着 D . 千千万万个小雨点把春雷召唤着
  • 6. 下面这段话写电气化高速铁路,意思概括准确的是(      )

    电气化高速铁路基本上消除了粉尘、煤烟和其他废气污染。噪音比高速公路约低5~10分贝。而喷气客机要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等污染物质,它们在大气中造成大面积酸雨,严重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

    A . 安全性能好 B . 环境污染小 C . 运行速度快 D . 经济效益好 E . 能量消耗低
  • 7. 下面关于古诗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

    A .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春夜喜雨》(李白) B .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 C . 旧时王谢堂前燕,轻烟散入五侯家 《乌衣巷》(刘禹锡) D .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凉州词》(王昌龄)
  • 8. 下面没有用到修辞手法的诗句是( )。

    A .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B .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C . 儿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D .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 9. 句子“房子里一团漆黑,             。”横线上填入最恰当的是( )。

    A . 什么也看不见。 B . 只能看见进出的东西。 C . 冷得人直发抖。 D . 一切都模模糊糊的。
  • 10. 按要求填空。
    1. (1) 你能根据提示分别填上由“精”字组成的词语吗?

      勘测线路工作        年轻小伙工作

      晚餐桌上碗碟        世纪宝鼎工艺

    2. (2) 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

      带点的成语可以换成成语……

      还可以换成歇后语

二、阅读与理解
  • 11.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答。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1. (1) 文言文中的楚人共说了两句话,第一句话,是在夸耀自己的盾(用成语概括);第二句话,是在夸耀自己的矛(用成语概括)。楚人的这两句之间的关系可用成语来形容,最后“其人弗能应也”,可用成语来形容。
    2. (2) 从这个楚国人的身上,我得到这样一个教训
  • 12. 趣味写话,阅读片段,在横线上加上仆人与财主针锋相对的一句话。

    从前有个财主,是个刻薄鬼。有一次,刻薄鬼叫仆人去买酒,只给仆人一只酒瓶却不给钱。仆人感到莫名其妙,便问:“老爷,没有钱怎么买酒啊?”财主生气地说:“花钱买酒谁不会?不花钱买酒,才算有能耐呢!”仆人听了,便拿着酒瓶出去了。过了一会儿,仆人拿着空瓶子回来了,说:“酒来了,请喝吧!”财主一见空瓶,大发雷霆,骂道:“岂有此理!酒瓶里没有酒,叫我喝什么?”

    仆人答道:“。”

  • 13. 下面是某小学全体学生体育优秀率与达标率的统计表,此表能说明什么问题呢?请用一句话概括。

    时间

    优秀率

    达标率

    2015年

    23%

    85%

    2016年

    32%

    88%

    2017年

    45%

    99%

  • 14.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

    深层海水的利用

    ①众所周知,海洋中有着丰富的生物和矿产资源,殊不知海水本身也是海洋宝藏之一。海洋学家在长期的研究中发现,深层海水是海洋的精华。若能充分利用深层海水,将会使人类受益无穷。

    ②所谓深层海水,是指海洋深处的海水。深层海水大量存在于距陆地5000米以外、水深200米以下的地方。在这样的深处,光合作用无法进行,有机物分解的速度远远高于其合成速度,使作为“肥料”的氮、磷、钾等微量元素大都被保存下来,因此它的营养十分丰富,这就为深层海水的利用提供了条件。

    ③同时,深层海水受海底地形及气象条件的影响,会自然涌升到海面上来。在茫茫大海上,这种被称为“涌升海面”的地方仅占全球海洋面积的0.1%,但却集中了海洋鱼类资源的60%,甚至更多。其奥秘就隐藏在深层海水里:当含有丰富微量元素的深层海水涌上海面后,浮游生物和藻类得以更快生长,为鱼类提供了丰饶的“肥料”。研究表明,涌升海域和一般海域在鱼类产量上的差距极为惊人,单位面积涌升海域的鱼类生产量是沿岸海域的上百倍,是外洋海域的数万倍。如果人类能制造“涌升海面”,将使深层海水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很可能给海洋渔业带来一场深刻的革命。

    ④深层海水还是一种几乎没有被污染的水,病菌极少。深层海水营养盐浓度是表层海水的5倍,而细菌含量却只有表层海水的1/10甚至1/100。

    ⑤深层海水在医学领域开始有了用武之地,它已成为一种奇妙的“绿色药品”。医生们用深层海水治疗先天过敏性皮炎,只要在患处涂上深层海水,患者的症状就会得到缓解。据统计,使用深层海水进行治疗的患者,约有60%收到了良好的疗效。不过,医生们尚不清楚究竟是深层海水中的什么成分在治疗中发挥了作用。

    ⑥洁净的深层海水还引起了食品和化妆品生产厂家的极大兴趣。利用深层海水来生产豆腐;酱油、咸菜等,不仅发酵过程加快,而且口感更好。这类产品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在市场上十分畅销。有些化妆品生产厂家也跃跃欲试,计划利用深层海水开发新一代化妆用品。

    ⑦深层海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蔚为壮观的大循环,这种大循环使海洋充满了活力。

    ⑧生生不息的深层海水给21世纪的人类带来了新的机遇。

    1. (1) 下面关于“深层海水”,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 深层海水是指海洋深处的海水。 B . 深层海水里的有机物分解的速度远远高于其合成速度。 C . 深层海水是海洋的精华,洁净少菌。 D . 深层海水大量存在于水深5000米以下,距陆地200米以外的地方。
    2. (2) 与第③自然段加点词“丰富”意思相近的词语是“”,加点词“肥料”在文中的意思是
    3. (3) 第⑤自然段中画的句子运用了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
    4. (4) 下列不属于深层海水给21世纪的人类带来的新机遇的是(    )。
      A . 发展海洋渔业 B . 开发“绿色药品” C . 为发展农业提供肥料 D . 开发美食和开发新一代化妆品
    5. (5) 根据文意,下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海洋宝藏包括丰富的生物、矿产及深层海水等。 B . 单位面积涌升海域的鱼类生产量是外洋海域的数万倍。 C . 人工制造的“涌升海面”已经使深层海水得到了充分利用。 D . 深层海水中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微量元素大都被保存下来。
  • 15. 民间的声音

    关于“绍兴方言还能存活多久”的讨论帖:

    1楼:昨天跟5岁的侄子一起吃饭,居然发现这个土生土长的孩子不会讲绍兴本地话。再看看16岁的儿子,也是在绍兴土生土长的,比堂弟好点,还会说几句绍兴本地话,但那种老绍兴的俚语是一点不懂了。儿子还说,他的同学和他也差不多。记得我们小时候,连学校老师上课都是方言,如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那简直就是一门绝活。现在的孩子倒是一口流利的普通话,甚至还能说流利的英语,但会说地道方言的却成了稀罕品种,方言还能在我们的生活中存活多久呢?

    2楼:我女儿在学校讲普通话,在家里也讲普通话,现在很多绍兴话她连听都听不懂了。

    3楼:方言还能活多久?那要看我们还能活多久!

    4楼:不知道,也许有一天,无声无息地消失了。但也没什么可惜的,语言失去交流沟通功能,离消亡也就不远了,这是事物的发展规律。

    1. (1) 现在的孩子会说地道方言的人数(    )。
      A . 很多 B . 一般 C . 比较少 D . 极少
    2. (2) 根据文本内容,年龄越大,会讲方言的人数(    )。
      A . 越多 B . 越少 C . 不变 D . 看不懂
    3. (3) 你所在的地区有哪种方言?你喜欢这种方言吗?为什么?
三、表达与交流
  • 16. 你的身上一定有许多闪光点,这足以让你自豪,足以让你为自己喝彩!请你以《为自己喝彩》题目,选取生活中的一两件事夸夸自己,做到内容具体,表达出真情实感,如果有更好的题目,也可以自拟。字数在400字左右。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