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2022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一模试卷

更新时间:2022-07-21 浏览次数:39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小题2分,合计50分)
  • 1. 《礼记•大学》有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追求“止于至善”我们要(   )

    ①自省自察,改进不足

    ②见贤思齐,向榜样人物学习

    ⑧冷漠对待学习以外的一切人和事

    ④从小事做起,积善成德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 2. “莫学蜘蛛各结网,要学蜜蜂共酿蜜”。这启示我们在学习中要(   )
    A . 科学合理安排时间 B . 与同伴交流合作 C . 树立终身学习观念 D . 掌握基本学习策略
  • 3.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这句话告诉我们(   )
    A . 友谊是一成不变的 B . 友谊是建立在物质条件基础之上的 C . 友谊是一种虚假关系 D . 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
  • 4. 和谐师生关系需要共同营造,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需要(   )

    ①主动关心、帮助老师

    ②尊重和信任老师

    ③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

    ④事事顺从老师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5. 有人说,不要为别人而活;也有人说,只有为别人而活的生命才是值得的。实现人生意义应(   )

    ①不考虑国家发展与民族复兴,只考虑个人需要

    ②从日常小事做起,承担责任

    ③用自己的才智和劳动为社会作贡献

    ④用心对待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 6. 下列诗句表达家国同心情感的是(   )

    ①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③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④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 7. 2021年8月30日,国家新闻出版署下发的《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所有网络游戏企业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20时至21时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时服务,这(   )

    ①体现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

    ②有利于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③促进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④不利于企业发展,影响经济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 8. 法律具有强制性,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下列事件最能体现这一特征的是(   )
    A . 某校开展“法律伴我行”演讲比赛   B . 环保部门倡导垃圾分类   C . 马某因醉驾逃逸被刑事拘留   D . 动物防疫部门号召市民文明养犬
  • 9. 网络无限,自由有界。青少年参与网络生活,应该(   )

    ①学会“信息节食”,避免过度上网

    ②学会理性辨别,提高媒介素养

    ③认识到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加强法治意识

    ④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 10. 如图应填入的内容应该是(   )

    A . 沉迷网吧,旷课逃学 B . 抢劫财物,致人重伤   C . 捡到手机,拒不归还 D . 拨打110,谎报险情
  • 11.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为行政处罚的行使定规矩、划界限,这(   )

    ①有利于行政权力在法治轨道运行

    ②有利于政府公正司法

    ③有利于政府坚持依法行政

    ④彰显了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

    A . ①②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2. 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义务,下列属于公民基本义务的是(   )

    ①保守国家秘密

    ②依法纳税

    ③维护国家统一

    ④政治自由

    A . ①②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3. 追求正义是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主题。下列行为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 . 餐馆老板王某偷税漏税 B . 李某利用职务之便侵吞国家资产 C . 张某抢劫勒索他人财物 D . 陈某主动请缨奔赴抗疫一线
  • 14. “法安天下,德润人心”,法治和德治是国家治理中对经典的关系。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①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

    ②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

    ③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

    ④法治的规范作用比道德的教化作用更有效、更重要

    A . ①②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5. “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这表明(   )
    A . 社会主义民主使人民意愿得到充分反映,人民的合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 B . 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要优于其他国家的民主 C . 选举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D . 人民越来越多的参与民主管理,对各项事务具有决定权
  • 16. 《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指出,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党对教育的新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发展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倡导热爱劳动,是因为(   )
    A . 劳动是实现人生理想的决定性因素 B . 劳动是学校和家长的要求 C . 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幸福的源泉 D . 劳动决定 了学生未来的幸福生活
  • 17. 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包括(   )

    ①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④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8. (2021·南京) 为协助政府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居委会工作人员通过各种形式向居民宣传垃圾分类知识,受到人们赞誉。这反映出(   )
    A .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根本政治制度 B . 居委会是基层管理的重要国家机关 C . 自我教育是居民委员会最主要职能 D . 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有助于社会治理
  • 19. 习近平总书记为“七一勋章”获得者颁授勋章并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七一勋章”获得者都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是立足本职、默默奉献的平凡英雄。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生命虽然平凡,但也能时时创造伟大

    ②要在奉献中创造人生价值

    ③每个人都应该爱岗敬业,积极承担责任

    ④付出一定会有回报,不然付出是没有意义的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 20. 预防违法犯罪,要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下列最能符合这一意思的是(   )
    A .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B . 罪孽本自微末始,陷身囹圄悔方迟 C .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D .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若然未报,时间没到
  • 21.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天人合一。”阐发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保护自然环境,需要(   )
    A . 一心一意保护环境,放弃经济发展 B . 盲目照搬其他国家环境保护措施 C . 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努力 D . 考虑眼前利益,不作长远发展打算
  • 22. “嫦娥”“天问”“祝融”“曦和”……我国航天器响亮名字的背后,都是一张闪亮的文化名片,赋予中国航天一种“中国式浪漫”,这表明(   )
    A . 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 B . 中华文化独具特色,不需要与其他文化交流互鉴 C . 中华文化具有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 D . 全盘吸收传统文化,实现文化统一
  • 23. 从“乱石纵横,人马路绝”,到构建起综合立体交通网络;从文盲率高达95%,到建立起现代教育体系;从人均寿命由35.5岁到超过70岁;从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到全面小康……短短几十年,西藏跨越了上千年!这有利于(   )

    ①增强西藏各族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②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

    ③增强西藏各族人民的爱国情感

    ④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④
  • 24. 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简称进博会)于2021年11月5日至11月10日在上海举办,参展国遍布五大洲。涵盖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进博会的成功举办这(   )
    A . 只对发达国家有利 B . 有助于世界各国经济的交往 C . 表明各国之间的差异已经消除 D . 将会导致和国家和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
  • 25. 2021年是中国与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30年来,中国与东盟携手前进,战略伙伴关系内涵不断半富,政治安全、经济贸易、社会人文三大领域合作硕果累累。这说明(   )
    A . 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决定力量 B . 中国对当今世界的发展发挥着主导作用 C . 中国致力于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 D . 中国成为世界强国指日可待
二、简答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处。(共4题,合计35分)
  • 26. 【行己有耻止于至善】

    当遇到下列情境时,你会做何选择?请说明理由。

    1. (1) 情境一:学校要求统一穿校服,但你觉得校服很难看,想穿自己的。

      你的选择:

      理由:

    2. (2) 情境二:你和同学约好周六一起去看电影,但妈妈却要求你去看望独自居住的奶奶。

      你的选择:

      理由:

    3. (3) 情境三  你上网时,发现有人在网上发帖求购某军事基地的照片。

      你的选择:

      理由:

  • 27. 【同心筑梦 走近冬奥】

    梦想冬奥——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2022年2月4日在北京启幕,这座从夏季走向冬季的“双奥之城”,成为百年奥运史上新的里程碑。回首中国百年奥运征程,旧中国积贫积弱。

    文化冬奥——北京冬奥会,全要素、创新性地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独特魅力。从开幕式上以二十四节气的形式倒计时,到“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磅礴气势;从以熊猫和灯笼为原型的吉祥物,到颁奖花東上的非速技艺;从把《千里江山图》制作成赛场上的形象景观,到冬奥村的的中医诊疗;从迎客松,到折送别……冬奥盛会上,中国文化元素大放异彩,“中国式浪漫”浸润人心,让不少人惊呼“世界可以永远相信中国美”。“中国风”托起“冬奥范”,一次又一次惊艳世界,也释放着厚重的文化自信。

    1. (1) 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从“奥运三间”到“双奥之城”的变化是如何实现的?
    2. (2) 请从中华文化的影响角度,解读为什么“世界可以永远相信中国美”?
    3. (3) 作为东道主,面对众多的外国友人,你将如何做好文化交流的使者?
  • 28. 【特殊保护  助力成长】

    材料一:根据新华社发布的《2020 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底,我国未成年网民达到1.83 亿人,互联网普及率为94.9%。

    材料二: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经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该法自2021年6月1日起施行。此次修订新增网络保护,强化政府保护,进一步明确法律责任,使保护法长出“牙齿”,更具威慑力。

    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一条为了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1. (1) 结合以上图表信息,说说网络给未成年人的生活带来的影响。
    2. (2) “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说明了什么?
    3. (3) 法律对未成年人有特殊保护,未成年人更要加强自我保护。请从“自我防范、预防犯罪”的角度,对未成年人加强自我保护提两点建议。
  • 29. 【创新发展  科技强国】

    材料一:2021年9月20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2021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2021 年中国创新指数在全球排名第12位,较2020年上升2位。《报告》高度评价中国在创新方面取得的进步,并强调了政府决策和激励措施对于促进创新的重要性。中国自2013年起,全球创新指数排名连续9年稳步上升,上升势头强劲。

    材料二:我国产业中存在﹣些“卡脖子”的技术问题,特别是芯片、发动机、材料、数控机床、工业软件等领域存在短板,一些关键零部件、关键装备依赖国外。别人一制裁我们,我们国民经济中的一些关键部分就会受到重大影响。

    1. (1) 结合上述材料,请谈谈我国科技现状。
    2. (2)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我国要坚持创新发展?
    3. (3) 结合材料,请你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献计献策。(至少三点)
三、分析说明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处。(合计15分)
  • 30. 【回望过去 展望未来】

    2021年12月3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了2022年新年贺词。让我们重温习近平主席温暖的贺词,回首这意义非凡的一年,向历史致敬、一起向未来。

    【全面小康】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我也是从农村出来的,对贫困有着切身感受。经过一代代接续努力,以前贫困的人们,现在也能吃饱肚子、穿暖衣裳,有学上、有房住、有医保。全面小康、摆脱贫困是我们党给人民的交代,也是对世界的贡献。让大家过上更好生活,我们不能满足于眼前的成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美丽中国】

    黄河安澜是中华儿女的千年期盼。近年来,我走遍了黄河上中下游9省区。无论是黄河、长江“母亲河”,还是碧波荡漾的青海湖、透迤磅礴的“雅鲁藏布江”;无论是南水北调的世纪工程,还是塞罕坝林场的“绿色地图”;无论是云南大象北上南归,还是藏羚羊繁街……这些都昭示着,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中国精神】

    这一年,还有很多难忘的中国声音、中国瞬间、中国故事。“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深情告白;“祝触”探火、“羲和”逐日、“天和”遨游星辰:运动健儿激情飞扬、奋勇争先;全国上下防控疫情坚决有力;受灾群众守望相助重建家园;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部队官兵矢志强军、保家卫国,无数平凡英雄拼搏奋斗,汇聚成新时代中国昂扬奋进的洪流。

    1. (1) 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理解。
    2. (2) 请从“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关系”角度,请谈谈你对“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的理解。
    3. (3) 中国精神的实质是什么?
    4. (4) 作为新时代少年,你打算如何做“中国精神”的弘扬者和践行者。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