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高考地理历年真题汇编(2018年-2022年)专题32 人类...

更新时间:2022-06-26 浏览次数:62 类型:二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2022·湖南) 某地(下左图)位于太行山南段东麓,该地山势险峻,多暴雨,易发山洪。为适应当地地理环境,该地形成了西北—东南向的“山—林—田—村—水”空间格局(下右图),体现了当地居民的生存智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该地易发山洪,主要是因为(     )
      A . 水流汇集快 B . 年降水量丰富 C . 河道较弯曲 D . 地质条件复杂
    2. (2) 从防洪和方便取水的角度,推测该地早期民居主要布局在(     )
      A . a处 B . b处 C . c处 D . d处
    3. (3) 该地形成的“山—林—田—村—水”空间格局有利于当地(     )

      ①降低暴雨的频率

      ②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③抑制土壤盐碱化

      ④减轻山洪带来的危害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2. (2022·浙江) 将养殖场废弃物和农田秸秆等处理生成甲烷,并通过内燃发电机组进行发电,是生物质天然气利用的重要方式,既可发电还为农田提供优质肥料。下图为该项目实施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影响该项目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
      A . 原料 B . 交通 C . 市场 D . 劳动力
    2. (2) 处理后的沼渣、沼液施用于农田,会(    )
      A . 减少土壤有机碳含量 B . 减弱土壤通气性 C . 改变土壤养分循环状况 D . 降低土壤微生物活性
  • 3. (2019·浙江会考) 最新研究表明,自2005年以来南极上空臭氧层空洞有逐渐缩小趋势,其原因可能是(   )
    A . 全球气候持续变暖 B . 植被覆盖率提高 C . 矿物燃料使用减少 D . 氟利昂排放减少
  • 4. (2019·全国Ⅲ卷) 我国人口众多,生活垃圾产生量巨大,迫切需要对垃圾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近些年,某企业开发了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并在全国很多城市推广。如图示意该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的主要工艺流程。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1) 厨余垃圾是图示自动处理系统中的(    )
      A . 肥料 B . 原料 C . 能源 D . 产品
    2. (2) 符合图示自动处理系统局部工艺流程的是(    )
      A . 废渣→生产沼气→沼气发电 B . 工业油脂→提取生物油脂→有机渣 C . 有机渣→生产沼气→废渣 D . 生产沼气→有机渣→提取生物油脂
  • 5. (2018·江苏) “地坑院”是黄土高原上的特色民居。2017年2月,《航拍中国》以空中视角立体化展示了这个“地平线下古村落,民居史上活化石”的全貌。图1为“某地坑院村落景观图”,图2为“某黄土塬地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 (1) 图2中,适合建造地坑院村落的是(    )
      A . B . C . D .
    2. (2) 作为“民居史上活化石”的地坑院,今后应(    )
      A . 有选择地作为旅游资源开发 B . 对各处地坑院完整保护 C . 对废弃的地坑院大力修复 D . 加速地坑院的推广建造
  • 6. (2018·江苏) 图为“我国某区域2002年~2015年工业废水排放量与人均GDP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 (1) 2002年~2015年期间,该区域(    )
      A . 控制工业废水排放阻碍了经济的增长 B . 人均GDP与工业废水排放量同步增长 C . 人均GDP持续增长,工业废水排放量先增加后减少 D . 人均GDP增长是以工业废水排放量的增加为代价的
    2. (2) 该区域工业废水排放量在2005年发生转折,最可能的原因是(    )
      A . 经济增长放缓 B . 人口规模减小 C . 环保政策变化 D . 工业生产萎缩
  • 7. (2018·天津) 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为减缓全球变暖,发展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的必然选择。读图文资料,回答下面小题。科学家们考察了美国西北部某山岳冰川消融的状况(如图)及产生的影响。

    1. (1) 对如图所示地区1936—2015年期间地表环境变化的表述,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
      A . 年蒸发量始终不变 B . 河湖水量持续稳定增加 C . 生物种类保持不变 D . 地表淡水资源总量减少
    2. (2) 科学家们在推断海平面上升所淹没的陆地范围时,不作为主要依据的是(    )
      A . 沿海地区的海拔高度 B . 海水受热膨胀的幅度 C . 全球冰川融化的总量 D . 潮汐规模和洋流方向
    3. (3) 循环经济是低碳经济的重要形式之一。循环经济旨在生产过程中对物质资源循环高效利用,实现无害、减量排放。天津市采用了许多循环经济的模式。

      在下列经济活动中,不属于循环经济的是(    )

      A . B . C . D .
  • 8. (2018·全国Ⅲ卷) 大别山区某国家级贫国县农民可分为跨村种田大户农民、种植自家承包地农民、本地务工务农兼业农民和常年外出务工农民等类型,该县以当地优势资源为基础的加工企业在县城活力较弱,但在中心集镇活力较强,图1示意该县居民点的等级结构,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1. (1) 与县城相比,中心集镇以当地优势资源为基础的加工企业活力较强的主要原因是(    )
      A . 基础设施较完善 B . 更接近消费市场 C . 资金供应较充裕 D . 更易招募劳动力
    2. (2) 面向某类型农民的需求,有专家建议在该县推进“村—中心集镇双栖”居住模式,这种模式旨在方便该类型农民(    )
      A . 从事商业活动 B . 留守子女上学 C . 兼顾务工务农 D . 扩大种田规模
    3. (3) 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带领农民脱贫致富,该国家级贫困县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

      ①推广大规模机械化种植       ②鼓励外出务工农民回乡创业

      ③引导传统农民多种经营       ④推进中心集镇房地产开发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二、综合题
  • 9. (2020·江苏)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湖北省黄石市是武汉都市圈的副中心城市,有“青铜古都”“钢铁摇篮”“水泥故乡”之称。图一为“黄石市区位示意图”。

    材料二  黄石市2008年被定为资源枯竭转型试点城市,2015年年底关闭第一批露天矿山,采掘业产值明显下降。图二为“2008~2017年黄石市GDP和三次产业结构统计图”,图三为“2008~2017年黄石市轻重工业产值统计图”。

    1. (1) 简述当前黄石市产业结构的特点。
    2. (2) 说明目前黄石市第二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3. (3) 简析黄石市第二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


    4. (4) 要实现黄石市可持续发展,你认为可采取哪些有效措施?


  • 10. (2019·浙江选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1为坦桑尼亚略图。图2为图1中乙地降水量统计图。

    材料二:坦桑尼亚矿产资源丰富,境内大部分地区为高原,东部沿海地区有狭窄平原。自然保护区众多,约占国土面积的1/3。该国经济欠发达,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相对落后。近年来,坦桑尼亚实施经济改革,东部沿海地区吸引了大量外资,经济获得了较快发展。

    1. (1) 甲地处于内流区,简述该内流区形成的自然条件。
    2. (2) 该国东部地区河流不宜发展航运,说明其自然原因。
    3. (3) 与开发水电相比,有人认为该国更宜利用天然气发电,请说明理由。
    4. (4) 简述该国规划建设图中经济走廊的主要目的。
  • 11. (2018·海南)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对图6所示区域的水土流失进行了大规模治理,重点实施了退耕还林(草)等生物治理措施。在年降水量大于400毫米的地区,林草植被得到较好恢复。在年降水量小于400毫米的地区(地表1米以下一般存在含水量极低的干土层),人工连片种植的树木普遍生长不良,树干弯曲,根基不稳,枝叶稀疏,总也长不大,被当地人称为“小老头树”。

    1. (1) 分析当地出现“小老头树”的环境条件。
    2. (2) 分析在降水量400毫米以下区域植树造林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良结果。
    3. (3) 说明“小老头树”现象对于生态建设的启示。
  • 12. (2018·江苏) [环境保护]

    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报告,全球气候变暖增加的热量中64%被海洋表层水(0-700m)吸收;相当于人为排放量约30%的CO2被海洋溶解而导致海洋酸化。当海水的温度、盐度、酸碱度和透光度等环境因子发生较大变化时,浅水珊瑚会发生白化甚至死亡,近二十年已发生了三次全球性珊瑚白化事件。图25为“大气圈碳收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导致近期全球性珊瑚白化事件频发的主要原因是
    2. (2) 大气圈与陆地植被、土壤、海洋之间进行碳交换的主要自然过程有
    3. (3) 每年大气圈中碳的增加量有×1012千克;造成大气圈CO2增加的人类活动主要是
    4. (4) 除全球气候变暖外,有些人类活动也对珊瑚礁生态系统造成危害。为保护珊瑚礁生态系统,可采取的对策有
  • 13. (2018·天津)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京、津、冀在协同发展中的战略定位。(如图文字所示)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1. (1) 如图中 所示内容是京、津、冀的产业发展定位,请分别列举三地实现各自产业发展定位最具优势的一项区位条件。
    2. (2) 为实现天津市“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的定位,天津港将原有的煤炭、石油、矿石运输业务分别转移到周边其他港口(秦皇岛港、黄骅港、唐山港)。

      这对天津港和周边其他港口分别有何好处?

    3. (3) 河北省为落实“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的定位,因地制宜采取了相应措施。

      为保护生态环境,河北省的山区和平原地区在农业方面应分别采取何种措施?

  • 14. (2018·全国Ⅲ卷)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1991年博茨瓦纳在索瓦(如图)建立纯碱厂,采盐沼地下卤水,入蒸发池,再用蒸发后的浓缩卤水生产纯碱,纯碱产品主要销往南非,近年来,由于采取环保新工艺和来自美国产品的竞争,纯碱厂常处于亏损状态。

     

    1. (1) 指出索瓦附近利于卤水蒸发的地形和气候条件。
    2. (2) 分析在索瓦建纯碱厂有利和不利的社会经济条件。
    3. (3) 近年来,纯碱厂常处于亏损状态。当地对是否关闭纯碱厂有不同观点,表明你支持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 15. (2021·河北)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陕北延安至榆林间的森林草原区(图1)黄土丘陵沟壑地貌发育,图2为该区自沟壑底部到丘陵顶部自然植被分布的典型剖面示意图。长期的坡面耕作打破了生态平衡。1999年以来,该区域实施了大规模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大范围坡耕地转为林草地,在植被覆盖率提高、水土流失减弱的同时,坡面林地土壤也出现了明显干燥化趋势,给林木正常生长带来潜在威胁。

    1. (1) 据图1分析该区自然植被空间分异的原因。
    2. (2) 说明该区坡面林地土壤干燥化过程。
    3. (3) 提出该区植被合理配置的原则与途径。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