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小升初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2020-2021学年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

更新时间:2022-07-11 浏览次数:107 类型:小升初真题
一、积累与运用(45 分)
  • 1. 补充默写郑燮的《竹石》,注意正确规范,行款整齐,力求美观。

    竹石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 2. 看拼音,写词语。

    áo zhōu

    jiǎo bàn

    bì miǎn

    dǐ yù

    sī kōng jiàn guàn

    yán jùn

    bàn dǎo

    pì jìng

    qū yù

    jiàn wēi zhī zhù

  • 3.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热(zhì)    袭(qīn) B . (jìng)    黄鸡(mèn) C . 断(zhèng)    而不舍(qì) D . (qiáng)    晶莹透(tī)
  • 4.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辨论    悬崖峭壁    应接不暇 B . 要挟    幼雅可笑    死得奇所 C . 拨弄    番箱倒柜    专心致志 D . 剥削    再接再厉    焉知非福
  • 5. 下列句子中,“善”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 哉,洋洋兮若江河 B . 锺子期 C . 伯牙鼓琴 D . 弈秋,通国之弈者也
  • 6. 下列名句引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我们要感恩老师,发愤图强,为祖国贡献力量。 B . 不要满足于自己的行动,“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要知道别人可能比你更积极努力。 C .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有博览群书,反复阅读积累,才能妙笔生花。 D . 忠言逆耳利于行”,同学们的批评虽然听起来尖锐了些,但对我们改正缺点是有好处的。
  • 7. 依次填入下面语段中横线处的句子,恰当的一项是(   )

    我发现,闭上眼睛时,声音就会变得特别清晰和富于形象。有一种鸟的叫声宛如花腔女高音,      ;有一种鸟的叫 声像是有人磕牙,      ;有一种鸟的叫声好似老人叹息,   ;还有一种乌叫得像猫叫,一天,它一边叫,一边从我窗前飞过,我幻觉中出现一只飞着的猫。

    ①时断时续,嗒嗒作响

    ②婉转、嘹亮、悠长、变化无穷

    ③声音沙哑又苍老

    A . ①②③ B . ②①③ C . ③①② D . ②③①
  • 8. 根据课文内容和自己的理解填空。
    1. (1) 语文是一首诗,诗里有“昔我往矣,”的不舍与缠绵;语文是一幅画,画中有“大漠沙如雪,”的神奇与梦幻。语文承载着品质,“粉骨碎身”;语文书写了人生,“谁道人生无再少?”。 语文,恰似一场及时的春雨,“随风潜入夜,”。
    2. (2) 太阳他有脚啊,,我也
    3. (3) 虽与之俱学矣。
  • 9. 疫情期间,为了保证“停课不停学”。各地纷纷开展了线上教学。相信每个同学对上:网课的日子记忆犹新。对于“网课”,你是怎么看待的呢?

    调查员:同学,你觉得疫情期间究竟需不需要上“网课“呢?

    我:

    调查员:你能说说理由吗?

    我:

  • 10. 某社区举办“传统文化知多少”游艺活动,一副对联难住了大家,请你帮忙填写完整。

    上联:端午祭屈原

    下联:中秋赏月

二、阅读理解(45 分)
  • 11. 诗歌鉴赏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宋]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1. (1) 这是一首宋词,词牌名是,题目是,题目的意思可理解为。这让我想到了李白在黄鹤楼写的一首送别诗《》。
    2. (2)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这首词上阕写浙东山水的美好,下阕抒发了词人送别的情意。 B . 这是一首送别词,前两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极言浙东山水的漂亮可爱。 C .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流露出诗人对春天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D . 最后两句是词人对鲍浩然的祝愿,希望他生活在“春”里。
  • 12. 文言文阅读

    荀巨伯探病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吾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

    [注释]①荀巨伯:东汉桓帝时颍川人。②胡贼:古代称北方少数民族为胡人。胡贼就是敌兵。③败:毁坏。④独止:一个人留下。⑤委之:丢下他。⑥班军:回师,指退兵。

    1. (1) 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胡贼攻郡(适逢) B . 友人巨伯曰(告诉,对……说) C . 子可(到某地) D . 吾去(叫,让)
    2. (2) 本文语言精练,一句话就把事情及背景交代清楚了,请找出这句话并抄下来。
    3. (3) 用“/”为下面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吾身代友人命

    4. (4)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5. (5) 荀巨伯是一个怎样的人?
  • 13. 现代文阅读

    我爱红杜鹃

    离开黄龙沟已经两年多了,我却经常想起那万绿丛中的杜鹃花。

    那时,我每当花开时节都要上山去采杜鹃花。有一次,我看见一位老大爷正把一束杜鹃花放到墓碑上写着“革命烈士之墓”的墓前。我便问老爷爷:“这里怎么有烈士墓呀?”他看了我一眼,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抗日战争时期,有三个八路军伤病员在这个村子里养伤,边帮乡亲们干活,边向乡亲们宣传革命道理。乡亲们把他们当成自己的亲人,精心地照料他们。他们很喜爱杜鹃花,说它是中国革命胜利的象征。后来,日本侵略军进行扫荡,为了掩护乡亲们安全转移,他们拖着受伤的身体,穿行在杜鹃花丛中,把敌人引到这个山坡上,子弹打光了,就拄响手榴弹冲入敌人群,与敌人同归于尽了。

    望着老爷爷放在墓前的杜鹃花。我仿佛看到了当年鱼水情深的动人情景,烈士们宣传革命道理时的音容笑貌和英勇抗敌、慷慨赴死时的悲壮场面。是他们,是无数像他们一样的人,用鲜血和生命为我们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

    望着漫山遍野的杜鹃花,一簇一簇,像一片片红霞,散落在山坡上,像一团团火焰,映红了幽静的山野,她默默地点缀着大自然,散发出阵阵芬芳。那么美好,那么可爱。她的蓬勃旺盛,不正是中国从胜利走向胜利的象征吗?

    红红的杜鹃花,她是烈士们的鲜血染成的,她扎根在祖国的大地上,永远不会凋谢,永远开在我们后来人的心中。

    1. (1) 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①鱼水情深:

      ②慷慨赴死:

    2. (2) 这篇文章以为线索,讲述了的故事,抒发了之情。
    3. (3) 本文在写法上的特征是(   )
      A . 借物喻人 B . 借物抒情 C . 借物喻理
    4. (4) 八路军伤病员说杜鹃花象征着(   )
      A . 美丽事物 B . 春天 C . 中国革命胜利
    5. (5) 最后一个自然段的意思是(   )
      A . 杜鹃花每年都会开放,她的生命力十分旺盛。 B . 用鲜血换来革命胜利的先烈们会被所有中国人世世代代地铭记。 C . 红红的杜鹃花,她是烈士们的鲜血浇成的,所以开得长久。
    6. (6) 用横线画出文中描写作者望着杜鹃花产生联想的句子。请你也写一写由某种事物联想到的情景。
  • 14. 现代文阅读

    爸爸的白发不是老

    ①父亲病了。你问他一件事,回答一句话重复多遍。走路变得慢了,有时,一不小心就会摔倒。

    ②我陪他去医院看病,住进住院部十五楼的心脑血管科。

    ③医生问他,清晨吃的什么饭,有几个孩子。他有时答对,有时答错。医生问,你女儿的生日是哪年?他想不起来了,看着我,向我求助,像个无助的孩子。医生向我摇头,不要我替他回答,他苦笑着,一脸的无奈。我走出病房,再也忍不住满眶盈盈的泪水。

    ④20世纪60年代大学毕业的父亲,学的专业是建筑设计。那个深夜里伏案设计图纸的父亲哪里去了?那个给我辅导高等数学的父亲哪里去了?那个健步如飞的父亲哪里去了?无情的光阴带走了我年轻的父亲。

    ⑤下午,在医院的走廊里,我搀扶着父亲练习走路,一步一步慢慢地走。我牵着父亲的手,他的手柔软,温暖,手臂上有了几颗老人斑。我一边陪他散步,一边安慰他,医生说,你的症状是最轻的,要好好运动,就能恢复得和从前一样。父亲点点头,像个年幼的孩子,依恋我.对我的话深信不疑。

    ⑥握着父亲温暖的手,恍然记起我童年时的那年冬天,故乡白鹿原落了罕见的一场大雪。冬天的寒夜里,父亲要去邻村的学校接我的母亲,他急急忙忙穿着件黑色的毛呢大衣出门了。我一蹦一跳也跟着父亲出了门。只见雪早停了,天并不黑,走在一望无际的田间,雪后的空气清新极了,清冽如甘泉一般。父亲大踏步地走着,穿着小花棉袄的我,迈着小碎步一路小跑,才跟得上父亲的脚步。我的小手握在父亲温暖有力的大手中,父亲问我.冷不冷?我摸摸冻红了的小鼻子,仰着头说,不冷。父亲撩起大衣,让我钻进他的大衣里。大衣里好温暖,我的脑袋只到父亲的腰间,即使躲在大衣里一片漆黑看不见道路,有父亲牵着我,我一点也不怕。在雪地里,一串串大脚印旁伴着一串串小脚印,一步步踩在积雪上吱吱作响。

    ⑦恍惚间,我还是四岁的小妞妞,父亲还是我的天空,是高山,是大树,是我永远依恋的家。可是一转眼间,父亲就老了,岁月的积雪堆满发间。作家朱天文说。爸爸的白发不是老。读着这句话,我的眼泪落了下来。

    ⑧我们站在医院十五楼的窗口向外张望,父亲说:“几十年前,我来汉江之畔的小城时,这里还是一片荒地,现在都盖满高楼了。”

    ⑨父亲就像是黄昏暮色里的一只倦鸟,卧在高楼上,回忆昔日,回忆往事,回忆他的黑发,他的健步如飞,他的风华正茂——眼里含着无尽的忧伤。

    ⑩是谁说过,长寿的代价,是沧桑。似水流年里,人间亲情,都是雪中的炭、锦上的花。不是吗?你我都来不及慢慢地等,在父母的有生之年,好好爱他们。因为两代人生命的衔接处,光阴只是窄窄的台阶啊。

    (选自《北京青年报》,有删改)

    1. (1) 从父亲的角度梳理内容,填表。

      地点

      情节

      感受

      心脑血管科病房

      看病

      医院走廊上

      依恋、深信不疑

      回忆往昔

    2. (2) 只见雪早停了,天并不黑,走在一望无际的田间,雪后的空气清新极了,清冽如甘泉一般。(从环境描写角度赏析)
    3. (3) 父亲就像是黄昏暮色里的一只倦鸟 , 卧在高楼上,回忆昔日,回忆往事,回忆他的黑发,他的健步如飞,他的风华正茂——眼里含着无尽的忧伤。(从词语运用角度赏析)
    4. (4) 谈谈你对第自然段中画波浪线句子的理解和感悟。
三、习作表达(30 分)
  • 15. 任选一题作文。

    ⑴在你的记忆中,一定有印象深刻的某一幕情形吧,这一幕或许是温馨的,或许是悲伤的,或许是疯狂的,或许是感动……请以“记忆中,那              的一幕”为题,记录下这生活中难忘的一幕。

    ⑵在神奇的世界,如果有一架时光穿梭机.能带你穿越到遥远的未来,那么,你想开启怎样的时光之旅呢?未来的人生活环境是怎样的?拥有哪些不可思议的科学技术?在故事中你拥有了怎样奇特的经历呢?请以“奇妙的时光之旅"为题,展开合理想象,写一篇习作。

    要求:字迹工整,450字左右;语句通顺,内容具体,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