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高考生物五年真题汇编1——细胞的分子组成(2)

更新时间:2022-06-21 浏览次数:66 类型:二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2022·浙江) 生物体中的有机物具有重要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油脂对植物细胞起保护作用 B . 鸟类的羽毛主要由角蛋白组成式 C . 糖原是马铃薯重要的贮能物质 D . 纤维素是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
  • 2. (2022·浙江) 用同位素示踪法检测小鼠杂交瘤细胞是否处于细胞周期的S期,放射性同位素最适合标记在(    )
    A . 胞嘧啶 B . 胸腺嘧啶 C . 腺嘌呤 D . 鸟嘌呤
  • 3. (2022·全国甲卷) 钙在骨骼生长和肌肉收缩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晒太阳有助于青少年骨骼生长,预防老年人骨质疏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 细胞中有以无机离子形式存在的钙 B . 人体内Ca2+可自由通过细胞膜的磷脂双分子层 C . 适当补充维生素D可以促进肠道对钙的吸收 D . 人体血液中钙离子浓度过低易出现抽搐现象
  • 4. (2022·浙江选考) 植物体内果糖与X物质形成蔗糖的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X与果糖的分子式都是C6 H12O6 B . X是植物体内的主要贮能物质 C . X是植物体内重要的单糖 D . X是纤维素的结构单元
  • 5. (2021·湖北) 很久以前,勤劳的中国人就发明了制饴(麦芽糖技术,这种技术在民间沿用至今。麦芽糖制作的大致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麦芽含有淀粉酶,不含麦芽糖 B . 麦芽糖由葡萄糖和果糖结合而成 C . 55~60℃保温可抑制该过程中细菌的生长 D . 麦芽中的淀粉酶比人的唾液淀粉酶的最适温度低
  • 6. (2021·江苏) 核酸和蛋白质都是重要的生物大分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组成元素都有C,H,O,N B . 细胞内合成新的分子时都需要模板 C . 在细胞质和细胞核中都有分布 D . 高温变性后降温都能缓慢复性
  • 7. (2021·辽宁) 科研人员发现,运动能促进骨骼肌细胞合成FDC5蛋白,该蛋白经蛋白酶切割,产生的有活性的片段被称为鸢尾素。鸢尾素作用于白色脂肪细胞,使细胞中线粒体增多,能量代谢加快。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脂肪细胞中的脂肪可被苏丹Ⅲ染液染色 B . 鸢尾素在体内的运输离不开内环境 C . 蛋白酶催化了鸢尾素中肽键的形成 D . 更多的线粒体利于脂肪等有机物的消耗
  • 8. (2021·海南) 下列关于纤维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是植物和蓝藻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B . 易溶于水,在人体内可被消化 C . 与淀粉一样都属于多糖,二者的基本组成单位不同 D . 水解的产物与斐林试剂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
  • 9. (2021·浙江) 下列关于酶的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相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酶的催化效率"实验中,若以熟马铃薯块茎代替生马铃薯块茎,实验结果相同 B . “探究pH对过氧化氧酶的影响”实验中,分别加入不同pH的缓冲液后再加入底物 C . "探究酶的专一性"实验中,设置1、2号试管的目的是检验酶液中是否混有还原糖 D . 设温度对蛋白酶活性影响的实验方案时,可选择本尼迪特试剂检测反应产物
  • 10. (2021·浙江) 无机盐是生物体的组成成分,对维持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Mg2+存在于叶绿体的类胡萝卜素中 B . HCO3- 对体液pH 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C . 血液中Ca2+含量过低,人体易出现肌肉抽搐 D . 适当补充I- , 可预防缺碘引起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 11. (2021·湖南) 以下生物学实验的部分操作过程,正确的是(   )

    实验名称

    实验操作

    A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

    在待测液中先加NaOH溶液,再加CuSO4溶液

    B

    观察细胞中DNA和RNA的分布

    先加甲基绿染色,再加吡罗红染色

    C

    观察细胞中的线粒体

    先用盐酸水解,再用健那绿染色

    D

    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

    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再在盖玻片边缘滴加培养液

    A . A B . B C . C D . D
  • 12. (2021·河北) 关于生物学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NaOH与CuSO4配合使用在还原糖和蛋白质检测实验中作用不同 B . 染色质中的DNA比裸露的DNA更容易被甲基绿着色 C . 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色素时,以多种有机溶剂的混合物作为层析液 D . 利用取样器取样法调查土壤小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推测土壤动物的丰富度
  • 13. (2021·全国甲) 已知①酶、②抗体、③激素、④糖原、⑤脂肪、⑥核酸都是人体内有重要作用的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①②③都是由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而成的 B . ③④⑤都是生物大分子,都以碳链为骨架 C . ①②⑥都是由含氮的单体连接成的多聚体 D . ④⑤⑥都是人体细胞内的主要能源物质
  • 14. (2021·全国乙卷) 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不断从环境中吸收水。下列有关植物体内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根系吸收的水有利于植物保持固有姿态 B . 结合水是植物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 C . 细胞的有氧呼吸过程不消耗水但能产生水 D . 自由水和结合水比值的改变会影响细胞的代谢活动
  • 15. (2021·全国乙卷) 选择合适的试剂有助于达到实验目的。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所用试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鉴别细胞的死活时,台盼蓝能将代谢旺盛的动物细胞染成蓝色 B . 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的染色体,可用龙胆紫溶液使其着色 C . 观察RNA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中,盐酸处理可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 D . 观察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时,可用蔗糖溶液处理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
  • 16. (2020·海南) 下列关于人体脂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组成脂肪与糖原的元素种类不同 B . 磷脂水解的终产物为甘油和脂肪酸 C . 性激素属于固醇类物质,能维持人体第二性征 D . 维生素D是构成骨骼的主要成分,缺乏维生素D会影响骨骼发育
  • 17. (2020·浙江选考) 下列关于生物体中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淀粉的结构单元是蔗糖 B . 胆固醇是人体所需的物质 C . 蛋白质是生物体内重要的贮能物质 D . 人细胞中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是RNA
  • 18. (2020·天津) 组成下列多聚体的单体的种类最多的是(   )
    A . 血红蛋白 B . DNA C . 淀粉 D . 纤维素
  • 19. (2020·江苏) 下列关于细胞中生物大分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碳链是各种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基础 B . 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等有机物都是生物大分子 C . 细胞利用种类较少的小分子脱水合成种类繁多的生物大分子 D . 细胞中生物大分子的合成需要酶来催化
  • 20. (2020·江苏) 下列关于细胞中无机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自由水是生化反应的介质,不直接参与生化反应 B . 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主要存在于液泡中 C . 无机盐参与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不参与有机物的合成 D . 无机盐多以离子形式存在,对维持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 21. (2020·江苏) 下列关于真核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根据细胞代谢需要,线粒体可在细胞质基质中移动和增殖 B .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叶绿体基质所含核酸的种类相同 C . 人体未分化的细胞中内质网非常发达,而胰腺外分泌细胞中则较少 D . 高尔基体与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包装和膜泡运输紧密相关
  • 22. (2020·江苏) 生物学实验常呈现“五颜六色”的变化。下列实验中溶液颜色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在新鲜的梨汁中加入斐林试剂,混匀后在加热条件下由无色变成砖红色 B . 在厌氧发酵的果汁中加入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混匀后由蓝色变成灰绿色 C . 在DNA溶液中加入二苯胺试到,混匀后在沸水浴条件下逐渐变成蓝色 D . 在氨基酸溶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混匀后逐渐变成紫色
  • 23. (2020·全国Ⅱ) 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观察活细胞中的线粒体时,可以用健那绿染液进行染色 B . 探究人体红细胞因失水而发生的形态变化时,可用肉眼直接观察 C . 观察细胞中RNA和DNA的分布时,可用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染色 D . 用细胞融合的方法探究细胞膜流动性时,可用荧光染料标记膜蛋白
  • 24. (2020·全国Ⅰ) 为达到实验目的,需要选用合适的实验材料进行实验。下列实验目的与实验材料的对应,不合理的是(   )

    实验材料

    实验目的

    A

    大蒜根尖分生区细胞

    观察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

    B

    蝗虫的精巢细胞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C

    哺乳动物的红细胞

    观察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D

    人口腔上皮细胞

    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A . A B . B C . C D . D
  • 25. (2020·浙江选考) 为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制备了某苹果的两种提取液:①浅红色混浊的匀浆;②浅黄色澄清的匀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提取液②加入本尼迪特试剂并加热产生红黄色沉淀,说明②中含有还原糖 B . 与提取液②相比,①更适合用于检测苹果中的还原糖 C . 提取液中含有淀粉、少量的麦芽糖和蔗糖等还原糖 D . 检测还原糖时,先加入双缩脲试剂A液再加入B液
  • 26. (2019·浙江会考) 下列试剂中,可用于检测淀粉的是(    )
    A . 双缩脲试剂 B . 苏丹Ⅲ染液 C . 碘一碘化钾溶液 D . 本尼迪特试剂
  • 27. (2019·海南) 下列关于实验中使用普通光学显微镜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用高倍镜观察菠菜细胞叶绿体形态时,临时装片需要保持有水状态 B . 需要高倍镜下才能观察到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 C . 在低倍镜下可以观察到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形态及大小 D . 用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核时,可用甲基绿进行染色
  • 28. (2019·海南) 下列关于淀粉和纤维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淀粉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B . 淀粉与纤维素中所含的元素不同 C . 分解淀粉与纤维素所需的酶不同 D . 纤维素是由果糖聚合而成的多糖
  • 29. (2019·海南) 下列检测生物分子的实验中,关于颜色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淀粉遇碘液可显蓝色 B . 葡萄糖与斐林试剂反应呈砖红色 C . 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反应显紫色 D . 脂肪被苏丹IV染液染成橘黄色
  • 30. (2019·海南) 植物细胞中水和矿质元素离子会表现出某些特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根细胞中的 不能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土壤溶液中 B . 矿质元素离子在细胞内积累可引起外界溶液中的水进入细胞 C . 根细胞吸收的矿质元素能够以离子的形式贮存在液泡中 D . 叶肉细胞中参与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的水分子属于结合水
  • 31. (2019·海南) 某哺乳动物属于季节性繁殖动物。下列关于该动物体内性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性激素属于磷脂类物质 B . 性激素可促进生殖细胞的形成 C . 性激素可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 D . 性激素的合成受环境因素影响
  • 32. (2019·浙江选考) 脂质在细胞中具有独特的生物学功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油脂可被苏丹Ⅲ染液染成紫色 B . 磷脂主要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 C . 胆固醇使动物细胞膜具有刚性 D . 植物蜡是细胞内各种膜结构的组成成分
  • 33. (2019·浙江选考) 生物利用的能源物质主要是糖类和油脂,油脂的氧原子含量较糖类中的少而氢的含量多。可用一定时间内生物产生CO2的摩尔数与消耗O2的摩尔数的比值来大致推测细胞呼吸底物的种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将果蔬储藏于充满氮气的密闭容器中,上述比值低于1 B . 严重的糖尿病患者与其正常时相比,上述比值会降低 C . 富含油脂的种子在萌发初期,上述比值低于1 D . 某动物以草为食,推测上述比值接近1
  • 34. (2018·海南) 将水稻幼苗培养在含 MgSO4 的培养液中,一段时间后,发现营养液中 Mg2+ 和 SO42- 的含量下降,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
    A . Mg2+ 通过自由扩散进入根细胞 B . MgSO4 必须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根吸收 C . 根吸收的 Mg2+ 可以参与叶绿素的形成 D . 降低温度会影响水稻根系对 Mg2+ 的吸收
  • 35. (2018·海南) 下列与真核生物中核酸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都含有 DNA 分子 B . 合成核酸的酶促反应过程中不消耗能量 C . DNA 和 RNA 分子中都含有磷酸二酯键 D . 转录时有 DNA 双链解开和恢复的过程
  • 36. (2018·江苏) 关于还原糖、蛋白质和DNA的鉴定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在甘蔗茎的组织样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温水浴后液体由蓝色变成砖红色 B . 在大豆种子匀浆液中加入斐林试剂,液体由蓝色变成紫色 C . 提取DNA时,在切碎的洋葱中加入适量洗涤剂和食盐,充分研磨,过滤并弃去滤液 D . 将DNA粗提物溶解在2 mol/LNaCl溶液中,加入二苯胺试剂,沸水浴后液体由无色变成蓝色
  • 37. (2018·江苏) 下列关于糖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单糖可以被进一步水解为更简单的化合物 B . 构成淀粉、糖原和纤维素的单体均为果糖 C . 细胞识别与糖蛋白中蛋白质有关,与糖链无关 D . 糖类是大多数植物体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
  • 38. (2018·江苏) 脂质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分布在内脏器官周围的脂肪具有缓冲作用 B . 蛇毒中的磷脂酶因水解红细胞膜蛋白而导致溶血 C . 摄入过多的反式脂肪酸会增加动脉硬化的风险 D . 胆固醇既是细胞膜的重要组分,又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 39. (2018·北京) 以下高中生物学实验中,操作不正确的是( )
    A . 在制作果酒的实验中,将葡萄汁液装满整个发酵装置 B . 鉴定DNA时,将粗提产物与二苯胺混合后进行沸水浴 C . 用苏丹Ⅲ染液染色,观察花生子叶细胞中的脂肪滴(颗粒) D . 用龙胆紫染液染色,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中的染色体
  • 40. (2018·全国Ⅱ卷) 有些作物的种子入库前需要经过风干处理,与风干前相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风干种子中有机物的消耗减慢 B . 风干种子上微生物不易生长繁殖 C . 风干种子中细胞呼吸作用的强度高 D . 风干种子中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大
二、多选题
  • 41. (2020·江苏) 某同学用光学显微镜对4种实验材料进行观察并记录,下表实验现象合理的是(   )

    选项

    试验材料

    试验现象

    A

    用苏丹Ⅲ染液染色的花生子叶切片

    子叶细胞中有橘黄色颗粒

    B

    用0.3g/mL蔗糖溶液处理的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装片

    紫色的液泡逐渐变小,颜色逐渐变深

    C

    用龙胆紫染液染色的洋葱根尖装片

    染色体在细胞中移动并平均分配到两极

    D

    用台盼蓝染液染色的酵母菌涂片

    部分酵母菌被染成蓝色

    A . A B . B C . C D . D
  • 42. (2018·江苏) 下列中学实验均使用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有关实验操作或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编号

    实验名称

    实验材料

    实验操作或现象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

    紫色洋葱外表皮、蔗糖溶液等

    原生质层呈紫色,各组成部分结构清晰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

    花生子叶、苏丹Ⅲ染液等

    在高倍镜下可见细胞中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液滴

    观察细胞有丝分裂

    洋葱根尖、龙胆紫溶液等

    在高倍镜的同一个视野中,可见分裂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各时期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酵母菌、血细胞计数板等

    在10×目镜、40×物镜下的一个视野中完成对整个计数室中酵母菌的计数

    A . 实验① B . 实验② C . 实验③ D . 实验④
三、双选题
  • 43. (2020·新高考I) 棉花纤维由纤维细胞形成。蔗糖经膜蛋白SUT转运进入纤维细胞后逐渐积累,在纤维细胞的加厚期被大量水解后参与纤维素的合成。研究人员用普通棉花品系培育了SUT表达水平高的品系F,检测两品系植株开花后纤维细胞中的蔗糖含量,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纤维素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葡萄糖和果糖 B . 曲线甲表示品系F纤维细胞中的蔗糖含量 C . 15~18 天曲线乙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蔗糖被水解后参与纤维素的合成 D . 提高SUT的表达水平会使纤维细胞加厚期延后
  • 44. (2019·江苏) 有些实验可以通过染色改进实验效果,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
    A . 观察菠菜叶肉细胞时,用甲基绿染色后叶绿体的结构更清晰 B . 在蔗糖溶液中加入适量红墨水,可用于观察白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 C . 检测花生子叶中脂肪时,可用龙胆紫溶液对子叶切片进行染色 D .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时,可用台盼蓝染液区分菌体死活
四、综合题
  • 45. (2021·河北) 为探究水和氮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者将一批长势相同的玉米植林随机均分成三组,在限制水肥的条件下做如下处理:(1)对照组;(2)施氮组,补充尿素(12g·m-2)(3)水十氮组,补充尿素(12g·m-2)同时补水。检测相关生理指标,结果见下表。

    生理指标

    对照组

    施氮组

    水+氮组

    自由水/结合水

    6.2

    6.8

    7.8

    气孔导度(mmol·m-2s-1

    85

    65

    196

    叶绿素含量(mg·g-1

    9.8

    11.8

    12.63

    RuBP羧化酶活性(μmol·h-1g-1

    316

    640

    716

    光合速率(μmol·m-2s-1

    6.5

    8.5

    11.4

    注:气孔导度反映气孔开放的程度

    回答下列问题:

    1. (1) 植物细胞中自由水的生理作用包括等(写出两点即可)。补充水分可以促进玉米根系对氮的,提高植株氮供应水平。
    2. (2) 参与光合作用的很多分子都含有氮。氮与离子参与组成的环式结构使叶绿素能够吸收光能,用于驱动两种物质的合成以及的分解;RuBP羧化酶将CO2转变为羧基加到分子上,反应形成的产物被还原为糖类。
    3. (3) 施氮同时补充水分增加了光合速率,这需要足量的CO2供应。据实验结果分析,叶肉细胞CO2供应量增加的原因是
  • 46. (2020·北京) 枯草芽孢杆菌可分泌纤维素酶。研究者筛选到一株降解纤维素能力较强的枯草芽孢杆菌菌株(B菌),从中克隆得到了一种纤维素酶(C1酶)基因。将获得的C1酶基因与高效表达载体(HT质粒)连接,再导入B菌,以期获得降解纤维素能力更强的工程菌。
    1. (1) 纤维素属于糖,因此经过一系列酶催化最终可降解成单糖,该单糖是
    2. (2) 对克隆到的C1酶基因测序,与数据库中的C1酶基因编码序列相比有两个碱基对不同,但两者编码出的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相同,这是因为
    3. (3) C1酶基因以B链为转录模板链,转录时mRNA自身的延伸方向为5'→3'。为了使C1酶基因按照正确的方向与已被酶切的HT质粒连接,克隆C1酶基因时在其两端添加了Sma I和BamH I的酶切位点。该基因内部没有这两种酶切位点。图1中酶切位点1和2所对应的酶分别是

       

    4. (4) 将纤维素含量为20%的培养基分为三组,一组接种工程菌,对照组1不进行处理,对照组2进行相应处理。在相同条件下培养96小时,检测培养基中纤维素的含量。结果(图2)说明工程菌降解纤维素的能力最强。对照组2的处理应为
    5. (5) 预期该工程菌在处理废弃物以保护环境方面可能的应用。(举一例)
  • 47. (2020·全国Ⅲ) 给奶牛挤奶时其乳头上的感受器会受到制激,产生的兴奋沿着传入神经传到脊髓能反射性地引起乳腺排乳;同时该兴奋还能上传到下丘脑促使其合成催产素,进而促进乳腺排乳。回答下列问题:
    1. (1) 在完成一个反射的过程中,一个神经元和另个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是通过这一结构来完成的。
    2. (2) 上述排乳调节过程中,存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通常在哺乳动物体内,这两种调节方式之间的关系是
    3. (3) 牛奶的主要成分有乳糖和蛋白质等,组成乳糖的2种单糖是。牛奶中含有人体所需的必需氨基酸,必需氨基酸是指
  • 48. (2020·全国Ⅰ) 农业生产中的一些栽培措施可以影响作物的生理活动,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达到增加产量等目的。回答下列问题:
    1. (1) 中耕是指作物生长期中,在植株之间去除杂草并进行松土的一项栽培措施,该栽培措施对作物的作用有(答出2点即可)。
    2. (2) 农田施肥的同时,往往需要适当浇水,此时浇水的原因是(答出1点即可)。
    3. (3) 农业生产常采用间作(同一生长期内,在同一块农田上间隔种植两种作物)的方法提高农田的光能利用率。现有4种作物,在正常条件下生长能达到的株高和光饱和点(光合速率达到最大时所需的光照强度)见下表。从提高光能利用率的角度考虑,最适合进行间作的两种作物是,选择这两种作物的理由是

      作物

      A

      B

      C

      D

      株高/cm

      170

      65

      59

      165

      光饱和点/μmol·m-2·s-1

      1 200

      1 180

      560

      623

五、实验探究题
  • 49. (2019·江苏) 为探究玉米籽粒发芽过程中一些有机物含量的变化,研究小组利用下列供选材料用具进行了实验。材料用具:玉米籽粒;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碘液,缓冲液,淀粉,淀粉酶等;研钵,水浴锅,天平,试管,滴管,量筒,容量瓶,显微镜,玻片,酒精灯等。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为了检测玉米籽粒发芽过程中蛋白质(肽类)含量变化,在不同发芽阶段玉米提取液中,分别加入试剂,比较颜色变化。该实验需要选用的器具有(填序号)。

      ①试管     ②滴管    ③量筒    ④酒精灯    ⑤显微镜

    2. (2) 为了检测玉米籽粒发芽过程中淀粉含量变化,将不同发芽阶段的玉米籽粒纵切,滴加,进行观察。结果显示,胚乳呈蓝色块状,且随着发芽时间的延长,蓝色块状物变小。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3. (3) 为了验证上述蓝色块状物变小是淀粉酶作用的结果,设计了如下实验;在1~4号试管中分别加入相应的提取液和溶液(如下图所示),40 ℃温育30 min后,分别加入斐林试剂并60 ℃水浴加热,观察试管内颜色变化。

      请继续以下分析:


      ①设置试管1作为对照,其主要目的是

      ②试管2中应加入的X是的提取液。

      ③预测试管3中的颜色变化是。若试管4未出现预期结果(其他试管中结果符合预期),则最可能的原因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