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杭州市之江实验中学2022年七年级下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

更新时间:2022-07-28 浏览次数:132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5题,满分50分)
  • 1. 卵巢的主要功能有( )

    ①产生卵细胞②为胚胎发 育初期提供所需要的营养物质③输送卵细胞④分泌雌性激素⑤胚胎发育的场所

    A . ①③⑤ B . ②⑤ C . ①④ D . ②③
  • 2. 如图为人类的生长发育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七年级的学生一般正处于D阶段 B . E阶段人的体重和身高开始逐渐停止增长,各个器官已发育成熟 C . D阶段不仅体重和身高迅速发展,第二性征也会慢慢出现 D . 人的快速生长的时期为A和D
  • 3. 青春期是人的第二次快速生长时期,也是需要不断学习,实现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处在青春期的我们应该( )

    a尽量暴饮食加速生长发育

    b少运动多看书促进智力发展

    c少与异性交往保持身心健康

    d培养自制力不痴迷网络游戏

    A . abcd B . bd C . cd D . d
  • 4. 马铃薯的块茎埋在土里,一段时间后发现长出了幼芽,马铃薯的这种繁殖方式属于(    )
    A . 有性繁殖 B . 出芽生殖 C . 分裂繁殖 D . 营养繁殖
  • 5. (2021七下·杭州期末) 在观察花的结构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用镊子自内向外逐层剥下花的各部分 B . 将各部分按萼片、花瓣、雄蕊、雌蕊的顺序,自下而上地粘在白纸上 C . 每一朵花都能观察到雄蕊和雌蕊 D . 用刀片将子房纵向剖开,可以看到子房内有胚
  • 6. 概念图常用于表述各科学概念之间的联系。下列概念图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7. 学习了昆虫的生长时期后,小明同学以简图的方式整理比较了家蚕和蝗虫的生长时期,关于此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若裘示蝗虫的发育,则过程为D→A→C B . 若表示蝗虫的发育,则A时期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 C . 若表示家蚕的发育,则设法延长C期能提高蚕丝产量 D . 若表示家蚕的发育,则B为蛹期,此时蚕已经死亡
  • 8. 下列关于细菌和真菌特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细菌和酵母菌都是单细胞的,都属于原核生物 B . 冷藏保鲜水果的原理是利用低温杀死细菌和真菌 C . 潮湿的粮食堆容易生长霉菌,霉菌与动植物一样也属于真核生物 D . 细菌与植物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细菌无细胞壁,有夹膜
  • 9. 下列有关人体感觉的说法中,不科学的是( )
    A . 当手指被割破时,有报警作用的感觉是痛觉 B . 酒鬼干不了品酒师的职业,是因为刺激多了,味觉灵敏程度降低了 C . 听觉形成的途径是:声波→鼓膜→耳蜗内听觉感受器→听小骨→听神经→大脑 D . 不透明的物体反射的光经过瞳孔和晶状体,但不能在视网膜上形成视觉
  • 10. 广告公司在拍摄水果广告时,为了追求某种艺术效果,在暗室里用黄光照射装在白色瓷盘中的红色苹果及黄色香蕉。站在旁边的摄影师将看到( )
    A . 苹果呈黑色,瓷盘呈白色,香蕉呈黄色 B . 苹果呈红色,瓷盘呈黑色,香蕉呈黑色 C . 苹果呈黑色,瓷盘呈黄色,香蕉呈黄色 D . 苹果呈红色,瓷盘呈黄色,香蕉呈黑色
  • 11. 已知声音在铁、水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分别为5200米/秒、1500米/秒、340米秒,人耳能分辨前后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大于0.1秒。有一段长18米的铁管装满水。将你的耳朵贴在裝满水的铁管一端,请人在另一端敲击一下,你能听到的敲击声的次数是( )
    A . 1次 B . 2次 C . 3次 D . 4次
  • 12. (2021七下·杭州期末) 如图,小明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下列操作最合理的是(   )
    A . B . C . D .
  • 13. 据图分析,下列有关植物生殖方式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①是嫁接,是人工营养繁殖,成功的关键是接秘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 B . ①②③均是有性生殖 C . ①②③均是植物的生殖方式 D . ③中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是胚根
  • 14. 如图所示,该视力表进行测试时,被测者需距离视力表5米,因受到场地限制,可利用平面镜来增距。以下是某同学检查视力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同学应距离视力表1米处进行测试 B . 该同学应距离视力表2米处进行测试 C . 该同学应距离视力表1.5米处进行测试 D . 镜中视力表的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 15. 如图为耳的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 听小骨属于内耳,可以传递声波 B . 为保持④鼓膜内外气压平衡,放燥竹时应张开嘴且捂住耳朵。 C . ③是听神经,与口腔相连,使儿童易患中耳炎 D . ②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可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 16. 周末,小煦一家到瓯江边游玩.妈妈拍照时,小煦正在欣赏美景:对岸树木的倒影、水中的鱼“影”……此时地面上留下了他的身影,关于“影”的形成原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妈妈的摄“影”——光的折射 B . 树木的倒“影”——光的反射 C . 水中的鱼“影”——光的反射 D . 小煦的身“影”——光的直线传播
  • 17. (2015九下·平阳竞赛) 如图所示,一点光源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凸透镜位置固定。当点光源位于A点时,它的像在B点;当点光源位于B点时,它的像在C点。则凸透镜位于( )

    A . A的左侧 B . A、B之间 C . B、C之间   D . C的右侧
  • 18. 如图所示,当我们看远处物体时,远处物体的光线正好聚焦在视网膜上。当我们从看远处物体改为看近处物体附(一般不小于l0cm),为了使近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晶状体凸度和焦距的变化情况分别是( )

    A . 晶状体凸度变大,焦距变短 B . 晶状体凸度变大,焦距变长 C . 晶状体凸度变小,焦距变短 D . 晶状体凸度变小,焦距变长
  • 19. (2019七下·绍兴期中) 如下图所示,一束与水平方向成40°角的入射光由空气射入水中,在杯底形成光斑。逐渐往杯中加水,观察到的光斑的移动方向(   )

    A . 向左移动 B . 向右移动 C . 不移动 D . 无法判断
  • 20. 如图所示,物体AB直立于垂直放置的平面镜前.现在物体与平面镜之间稍靠近镜面上方的一侧插入一块不透光的木板CD,木板CD的下端与物体AB的中点等高,则物体在平面镜内( )

    A . 只有AB上半部分的虚像 B . 不出现AB的虛像 C . 只有AB下半部分的实像 D . 仍有AB完整的虚像
  • 21. 水平过道上方有一盏灯(如图)。小煦站在1号地砖上时,通过2号地砖看到灯的像:走到2号地砖上时通过3号地砖看到灯的像。则小煦通过两块地砖所看到的像( )

    A . 大小相同、位置不同 B . 大小相同、位置相同 C . 大小不同、位置相同 D . 大小不同、位置不同
  • 22. 用自制针孔照相机观察烛焰,有以下四种说法:

    a.薄膜上烛焰的像是倒立的;

    b.薄膜上烛焰的像可能是缩小的也可能是放大的;

    c.保持小孔和烛焰的距离不变,向后拉动内筒,增加筒长,烛焰的像变大;

    d.保持小孔和烛焰的距离不变,向前推动内简,烛焰的像更明亮。

    对于这四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 . abcd B . acd C . ab D . cd
  • 23. 外来植物的引入往往会对本地植物造成一定的影响、如图为探究某地区外来植物大蒜芥对水杨梅、路边青两种本地植物种子发芽影响的研究结果。下列叙述 正确的是( )

    A . 第1周,A'、B'两组种子的发芽率为0,只是受到大蒜芥的影响 B . 第2~5周,时间越长,大蒜芥对路边青种子发芽率的影响越显著 C . 水杨梅种子发芽宰比路边青种子发芽率低是大蒜芥作用的结果 D . 大蒜芥对水杨梅种子发芽的抑制作用比对路边青的抑制作用大
  • 24. 如图,沿同一条直线向东运动的物体A、B,其运动相对同一参考点O的距离s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两物体由同一位置0点开始运动,但物体A比B迟3s才开始运动

    ②t=0时刻,A在O点,B在距离O点5m处

    ③从第3s开始,vA>vB , 5s末A、B相遇

    ④5s内,A、B的平均速度相等

    A . 只有①④正确 B . 只有③④正确 C . 只有①③正确 D . 只有②③正确
  • 25. 流速为5千米/时的河流有一只自由漂浮的木棒,甲、乙两船同时从木桶位置出发,以如图所示速度计上显示的速度分别逆流、顺流而行,1小时后两船离木桶的距离( )

    A . 甲船25千米,乙船35千米 B . 甲船35千米,乙船30千米 C . 甲船30千米,乙船30千米 D . 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26题每空1分,27-30每空2分,共32分)
  • 26. 一位同学按如图所示将四个相同的玻璃瓶里装水,水面高度不同。用嘴贴着瓶口吹气,如果能分辨出“do(1)、re(2)、mi(3)、 fa(4)”四个音阶,就能探究出“音调与空气柱的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这位同学对瓶吹气时会引起 振动。
    2. (2) 这位同学能分辨出四个音阶,得出的结论是
    3. (3) 如果改用筷子敲打瓶子,那么音调的排序是否一样?请说明理由。
    4. (4) 小明同学利用声音传感器将实验过程中三次敲打瓶子产生的波形图拍了下来,如右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三次实验小明是用不同大小的力度敲击了同一个瓶子 B . 三次实验小明是用相同的力度敲击了不同的瓶子 C . 甲、乙两图对应的实验中,小明敲击瓶子的快慢相同 D . 丙图对应实验中,小明的敲击的瓶子发出的声音最尖锐
    5. (5) 如图,将正在发声的手机放入密闭的瓶中,不断抽气,可以感觉到声音越来越轻,甚至将要消失,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

  • 27. 我国人工种子的研究已取得很大进展。人工种子制作的一种方法是:先将组织培养成胚,胚外包裹一层能提供养分的胶体,在胶体外包一层具有保护功能的外膜即可。回答下列问题:
    1. (1) 人工种子中能提供养分的胶体,相当于天然种子中的(填种子的结构名称)
    2. (2) 通过人工种子进行播种繁殖,属于植物生殖方式中的生殖(选填“有性”或“无性”)。
    3. (3) 如图是人工大豆种子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从A到C的过程中,发育成茎的是A中(用序号填写)

    4.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用序号填写)

      ①有了D,必定有E

      ②A,D,E都是植物器官

      ③由E可知,D的子房内有多颗胚殊

      ④从D到E需要经过传粉和受精过程

    5. (5) 大豆成熟后可以制成豆制品,豆制品的变质通常是由于微生物大量生长导致的,为了抑制微生物的生长,下列方法合理的有(用序号填写)。

      ①在低温干燥处②高温灭菌后密封③适当添加防腐剂④放在温暖潮湿处

  • 28. (2019七下·天台期末) 图甲是传统激光斜射式光电鼠标简化光路,这种鼠标在紧贴其底部的反射面1上反射时,反射光线能被感应器接收到,鼠标能正常工作,但在距离稍远的反射面2上就会失灵。图乙是一种采用“针光技术”的光电鼠标简化光路(为方便读图,与反射面垂直的两条光线特意略错开),这种鼠标光在反射面1和反射面2上反射时都能正常工作。

    1. (1) 图甲中,光线经反射面2反射时,鼠标会失灵,原因是
    2. (2) 图乙中,反射面上的光线入射角是度。
  • 29. 科学研究表明:电脑显示器、手机等数码产品会发出大量蓝光。长时间的蓝光(390nm~760nm)照射会诱发致盲眼病。其中又以波长为415~455nm之间的高能蓝光对视网膜的危害程度最大。

    1. (1) 据图甲所示,有害短波蓝光不同于A、B波蓝光的是它能依次穿过,从而导致视网膜细胞衰亡。
    2. (2) 并不是所有的蓝光都是有害的,其中有部分蓝光有调节生物节律的作用。下图是莴苣种子的萌发率与光的波长之间的关系,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3. (3) 白光经过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如图乙所示的色带。据此,选取了一凸透镜用红光和蓝光进行实验,请画出蓝光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大致图像。

    4. (4) 潜水员带着防蓝光眼镜在水下E处看到了路灯的像,图中A、B两点其中一点是路灯的发光点,另一点是路灯的像点。请你区分发光点、像点,在图中画出水下E处的潜员看到路灯的光路图。(保留必要的作图痕迹)

  • 30. 如图所示,图甲是小车甲运动的s-t图像,图乙是小车乙运动的v-t图你,由图像可知,甲车速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车速度;乙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达的物理意义是:

三、探究题(每空2分,共32分):
  • 31. 某科学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

    实验材料:某品种小麦种子,培养皿,脱脂棉,自动恒温箱,蒸馏水等。

    实验过程:

    ①取培养皿6只,编号为A、B、C、D、E、F:将脱脂棉平铺在培养皿内。

    ②挑选600粒种子并随机分成6等份,然后再均匀地摆放在6只培养皿内,放到6个温度不同的自动恒温箱内,每隔一天检查并适时喷水。

    ③6天后,统计各组培养皿内种子的发芽率。结果记录如下表,请分析回答:

    1. (1) 本次探究活动中,科学小组提出的假设是
    2. (2) 小组仔细分析实验数据后,认为“25℃就是种子萌发的最适宜温度",你是否赞成他们的观点(填是或否)并说明理由:

      组别

      A

      B

      C

      D

      E

      F

      温度℃

      10

      15

      20

      25

      30

      35

      发芽率%

      48

      74

      82

      94

      86

      75

    3. (3) 为了进一步研究光照对种子随发是否有影响,按照控制变量法的要求,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 并写出实验步骤。
  • 32. 某科学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探究像距与物距关系时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在水平桌面上铺上白纸,将玻璃板竖立在白纸中间位置,记下玻璃板的位置;

    ②将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面,再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未点燃的蜡烛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玻璃板前面那支蜡烛的像完全重合,用笔记下两支蜡烛的位置:

    ③移动点燃的蜡烛到另一个位置,重复上述实验:

    ④用直线连接每次实验中的蜡烛和它的像的位置,用刻度尺测量出每次的物距和像距,记录数据。

    1. (1) 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的环境中进行(填写“明亮”或“黑暗”)。
    2. (2) 小煦选择玻璃板而不选择平面镜的原因是
    3. (3) 小煦发现把无论怎么调整未点燃的蜡烛,与前面那支蜡烛的像都无法完全重合,请写出至少两条原因
    4. (4) 实验中,有同学用一张白纸挡在玻璃板和像之间, 你认为该同学还能观察到蜡烛的像吗?并说出你的理由。
  • 33. 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 (1) 某次实验过程中,小敏移动光展直到出现清晰的像,蜡烛、透镜和光屏在光具座上位置如图所示,此时所成的是倒立的实像。
    2. (2) 若通过移动透镜,使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透镜应该移到厘米刻度处 (注意读数要求)。
    3. (3) 实验一段时间后,原来成在光屏中央的像“跑“到图甲所示的位置。下列操作可以让饭重新回到光屏中央的有 。

      ①光屏上移一段距离

      ②蜡烛下移一段距离

      ③透镜下移一段距离

    4. (4) 研究好成像规律后,小敏模拟了近视和远视的矫正。图乙中,小敏给透镜A戴上“眼镜”(凸透镜B光屏上刚好出现清晰的像,摘下“眼镜”后,光屏上的像变模糊,如图丙所示。若要通过移动蜡烛使像再次清晰,应将蜡烛向(选填“靠近”或“远离") 透镜方向移动一段距离。
  • 34. 小金为了探究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分解葡萄糖的快慢,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在葡葡糖溶液中加入酵母菌,混匀,制成酵母葡萄糖液,置于适宜温度下水浴加热一段时间后,测定葡萄糖初始浓度值为44.1克·升-1

    ②取12支试管,等分成A、B两组,在A组试管中各加入5亳升酵母葡萄糖液,同时,在B组试管中     , 将两组试管同时置于适宜温度下水浴加热。

    ③15分钟后测定葡萄糖浓度值,求平均值,再分别计算有氧、无氧条件下分解葡萄糖的速率,数据记录如下表:

    葡萄糖浓度/克·升-1

    葡萄糖分解速率/克(升·分钟) -1

    A组

    33.6

    0.7

    B组

    38.1

    1. (1) ②中空白处的步骤为
    2. (2) 表中空白格的数值为
    3. (3) 分析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四、计算题(每小问2分,共6分)
  • 35. 如图,轿车从淮安往南京方向匀速行驶,当到达A地时车内的钟表显示为10h 15min:到达B地时,钟表显示为10h 45min;

    1. (1) 行驶过程中以车为参照物司机是(填写静止或运动)
    2. (2) 轿车从A地到达B地的速度是多少m/s ?
    3. (3) 轿车仍以该速度继续匀速行驶从B地到达南京需要多长时间?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