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数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2022年九年级下学期学情调查考试(二模)...

更新时间:2022-06-06 浏览次数:179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如果与-8互为相反数,那么等于(   )
    A . -8 B . 8 C . D .
  • 2. 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3. 田径运动会上,有20名运动员参加了跳高比赛,其中19名运动员的成绩统计如下:

    成绩(cm)

    1.50

    1.55

    1.60

    1.65

    1.70

    人数

    2

    8

    5

    3

    1

    不论最后一位运动员的成绩如何,这组数据中不会发生改变的统计量是(   )

    A . 平均数 B . 中位数 C . 众数 D . 方差
  • 4. 若 , 则下列各不等式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5. (2017九上·萧山月考) 已知半径为6的扇形,面积为12π,则扇形的弧长为( )
    A . 4 B . C . D . 2
  • 6. 数学课上,同学们讨论了如下习题:“一组同学一起去种树.如果每人种4棵,还剩下3棵树苗;如果每人种5棵,则缺少5棵树苗.”设这组同学有人,需种植树苗棵.则根据题意列出的方程(组)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7. 如图,在中, , D为的中点, , 则( )

    A . B . 3 C . D .
  • 8. 函数y=ax2+bx+c的图象如图所示,则选项中函数y=a(x﹣b)2+c的图象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9. 在上完相似三角形一课后,小方设计了一个实验来测量学校教学楼的高度.如图,在距离教学楼为18米的点处竖立一个长度为2.8米的直杆,小方调整自己的位置,使得他直立时眼睛所在位置点、直杆顶点和教学楼顶点三点共线.测得人与直杆的距离为2米,人眼高度为1.6米,则教学楼的高度为(   )米.

    A . 12 B . 12.4 C . 13.6 D . 15.2
  • 10. 如图,四边形ABCD内接于⊙O,AB为⊙O的直径,延长BA与弦CD的延长线交于点P,已知PD=AB,下列结论:①若=+ , 则AB=CD;②若∠B=60°,则∠P=20°;③若∠P=30°,则=−1;④的值可能等于.其中正确的序号是(   )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二、填空题
三、解答题
  • 17. 已知: , 求代数式的值.
  • 18. 旅客在网购高铁车票时,系统是随机分配座位的.小王和小李打算购买从杭州到北京的高铁车票(如图所示,同一排的座位编号为A,B,C,D,F),假设系统已将两人分配到同一排后,在同一排分配各个座位的机会是均等的.

    A

    B

    C

    过道

    D

    F

    1. (1) 求系统将王某安排到靠窗座位的概率;
    2. (2) 求系统分配给王某和李某相邻座位(过道两侧座位C,D不算相邻)的概率.
  • 19. 如图,点上一点.

    1. (1) 请用直尺和圆规过点作出的一条切线;(不要求写出作法,不要求证明,但要保留作图痕迹)
    2. (2) 若(1)所作切线上取一点 , 满足 , 若半径为2,求的长.
  • 20. 验光师测得一组关于近视眼镜的度数(度)与镜片焦距(米)的对应数据如下表:

    镜片焦距(米)

    1.00

    0.50

    0.25

    0.20

    0.10

    近视眼镜的度数(度)

    100

    200

    400

    500

    1000

    1. (1) 请写出适当的函数表达式描述近视眼镜的度数与镜片焦距的关系;
    2. (2) 小张同学通过科学的视力矫正和良好的用眼习惯,有效抑制近视度数增长.一年来他的近视眼镜的度数从原来的150度变化到现在的175度,则他所佩戴眼镜的镜片焦距增加还是减少了?增加或减少多少?
  • 21. 如图1所示的晾衣架,支架的基本图形是菱形.如图2,晾衣架伸缩时,点在射线上滑动,菱形的形状也随之发生变化.已知每个菱形的边长均等于 , 且.

    1. (1) 求证:相邻两根晾衣架之间的水平距离()相等;
    2. (2) 当晾衣架沿着方向平移时,的度数逐渐减小.若从120°逐渐减小到60°时,求点在射线上移动的距离.
  • 22. 二次函数的自变量与函数值的对应值如下表:

    -1

    0

    1

    2

    -2

    -2

    1. (1) 若 , 求此时函数解析式;
    2. (2) 当时,对应的函数值.

      在该二次函数的图象上,试比较大小;

      ②求的范围.

  • 23. 正方形边长为3,点上一点,连接于点.

    1. (1) 如图1,若 , 求的值;
    2. (2) 如图1,若 , 求证:点的中点;
    3. (3) 如图2,点上一点,且满足 , 设 , 试探究的函数关系.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