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专题17 植物的叶及其结构与功能

更新时间:2022-06-01 浏览次数:96 类型:复习试卷
一、单选题
  • 1. (2022·余杭模拟) 图甲是研究植物蒸腾作用实验的示意图。图乙此茎的基部上方横切图。能观察到呈红色的是(   )

    A . B   B . C   C . A   D . A,B
  • 2. 下列做法中,应用 了光合作用原理的是( )
    A . 移栽树木时,剪去部分枝叶 B . 种植玉米时,要合理密植 C . 早春播种后,使用塑料薄膜覆盖地表 D . 北方冬季,大白菜储存在地窖中
  • 3. (2021九上·拱墅月考) 教材上有一个探究植物叶片气孔数目哪一面多的实验,如图。将一片新鲜的树叶,浸在盛有热水(60℃左右)的烧杯中。结合相关知识分析可得(   )

    A . 气泡中的气体全是叶从外界吸收进来的 B . 该实验必须设置一个对照组 C . 气体是通过叶表皮细胞间的空隙出来的 D . 叶片背面产生的气泡比正面的多说明背面气孔数目较多
  • 4. (2021八下·拱墅期末) 如图所示,下列关于植物叶片各部分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①是叶脉,属于保护组织,对叶起保护作用 B . ②和④是表皮,属于输导组织,具有运输作用 C . ③是叶肉,属于营养组织,其细胞能进行光合作用 D . ⑤是保卫细胞,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
  • 5. (2021八下·嘉兴期末) 下列有关叶片及其蒸腾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叶片的上下表皮由一层绿色的表皮细胞组成 B . 气孔是气体进出叶片的门户,由保卫细胞控制其开闭 C . 植物吸收的水分有少量通过蒸腾作用直接散失 D . 蒸腾作用散失的水主要靠叶脉中的筛管运输
  • 6. (2020八上·宁波月考) 盛夏季节,大树底下好乘凉,下列说法中与此现象有关的是(   )

    ①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②植物的蒸腾作用;

    ③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吸收太阳光能;

    ④水在汽化时吸收热量。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①② D . ②③④
  • 7. (2020八上·余姚期中) 双子叶植物叶表皮上的气孔结构如图所示,气孔是氧气、二氧化碳出人及水分散失的门户。当保卫细胞含水量多时气孔大,含水量少时气孔小甚至关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 保卫细胞形状能改变是因为没有细胞壁 B . 植物体光合作用强弱与保卫细胞含水量无关 C . 蒸腾作用能带走叶片的部分热量,与水的汽化有关 D . 将叶片浸入浓盐水,气孔会逐渐增大
  • 8. (2020八上·宁波月考) 下列关于叶片结构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叶片上的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   B . 一般叶片上表皮的气孔多,下表皮的气孔少   C . 叶片呈绿色,是因为叶肉细胞中含有大量的叶绿体   D . 叶脉中含有输导组织
  • 9. 某些禾本科植物在水分过度散失时叶片会向上卷起,这与叶片表皮内的泡状细胞具有大液泡有关,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这些泡状细胞只分布在上表皮 B . 这些泡状细胞排列成行,与叶脉垂直 C . 泡状细胞失水导致叶片卷起与植物的适应性尤关 D . 泡状细胞内的大液泡为叶片贮存水分的重要结构
  • 10. 如图为叶片结构示意图,下列对相关结构和功能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①⑤为叶片的上下表皮,由一层绿色的细胞构成 B . ②是栅栏组织,④是海绵组织 C . ③是叶脉,内有输导组织 D . ⑥为气孔,是植物气体交换和水分散失的“门户”
二、实验探究题
  • 11. (2021八下·柯桥期末) 某科学研究小组设计了如图实验来探究茎运输水和无机盐的部位。根据茎的结构,小科和他的两个同学提出了以下假设:

    小科:茎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是通过木质部的导管进行的。

    小红:茎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是通过韧皮部的筛管进行的。

    小明:茎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是通过进行的。

    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一:取粗细大小相似,叶片数量相同的同种木本植物枝条3根,将每根枝条的下端用刀片削成面积相似的斜面,再分别按下列3种方法处理。A组枝条不做处理; B组枝条剥去下半部分树皮;C组枝条除去下半部分的木质部和髓,只留下树皮。

    步骤二:处理好后,将全部枝条同时插入一个盛有经稀释过的红墨水的烧杯中,并用3个夹子将各组枝条进行固定,如图(其中B组枝条只将剥去树皮的部分浸入红墨水中,C枝条只将剥去”下半部分木质部和髓的树皮浸入红墨水中),置于温暖、光照充足的地方,10分钟后取出枝条,用刀片横切枝条中上部,用放大镜观察横切面的染色部位,并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得出结论。

    ⑴根据实验步骤完成小明的猜想。

    ⑵小科将植株放在温暖、光照充足的环境下进行实验,是为了

    ⑶用刀切开枝条中上部,发现AB两组枝条的韧皮部和木质部均被染色,C组树皮未被染色,这说明了水分和无机盐主要是通过运输,然后对比A、C两组还可以说明 ;

    ⑷若将A组枝条进行纵切,发现红色 (选填“自下而上”、“自上而下”或“自内而外”)逐渐变浓,这说明了水分和无机盐在茎中的运输方向是自下而上。

  • 12. (2021八下·新昌期末) 小叶同学在研究蚕豆叶片上、下表皮气孔密度(单位面积气孔数目)时,采用了以下四种方案进行实验。

    方案一:用显微镜观察同一张蚕豆叶片的上、下表皮装片.

    方案二:把新鲜的蚕豆叶片浸没在60℃左右的热水中(如图2所示),观察叶片两面的气泡数目。

    方案三:在一株生长旺盛的蚕豆植株上选取一片蚕豆叶,用滤纸把它上、下表皮的水分吸干,将两张浸有氯化钴溶液的蓝色滤纸(遇水会变红)相对应地贴在叶片上、下表皮的表面,并用回形针将其固定,观察贴在叶片上、下表皮上的滤纸,哪一张先变色,哪一张的颜色深一些。

    方案四:取3株大小、来源相同、具有等量叶片的该植物嫩枝,按图四所示方法处理。

    1. (1) 采用方案一可观察到图1中细胞 (选填“A"或“B")的气孔张开。
    2. (2) 方案二中观察到叶片下表面气泡多,说明叶片下表皮气孔比上表皮
    3. (3) 小叶采用方案三进行实验,贴上滤纸后经过一段时间,发现两张蓝色滤纸颜色都变为一样红。于是认为蚕豆叶片上、下表皮气孔同样多,与方案二实验结论不一致,可能原因是
    4. (4) 在方案四中,实验开始时,先将各装置的质量调至80克,其后每隔4小时测一次各装置的质量,直至实验结束。该实验结束时,A、B、C装置的总质量分别为mA、mB、mC若该植物叶片的下表皮气孔密度比上表皮大,则mC-mB  (mB-mA)(选填“>”、“<"或“=”)。
  • 13. (2021八下·丽水期末) 小科同学选用生长旺盛的蚕豆叶完成“植物体内的水是从哪里散发出来的”活动。请回答:

    1. (1) 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比较叶片的上表皮和下表皮,气孔更多的是
    2. (2) 视野中呈半月形的是细胞;
    3. (3) 小科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蚕豆叶表皮气孔结构,并把观察结果用铅笔绘制在圆圈内(如图),接下去要表示各部分明暗的方法是      (填字母)。
      A . 用铅笔涂抹 B . 用铅笔点出疏密不同的细点
三、填空题
  • 14. (2022·余杭模拟) 如图是显微镜下的叶横切面图,请你结合做过的实验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中②和⑤合称,属于保护组织。
    2. (2) 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绿色部分⑦,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
    3. (3) 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通过①中的筛管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位。
    4. (4) 蒸腾作用所散失的水分是通过来完成。
  • 15. (2021七上·淳安期末) 如图是被子植物叶的切面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表皮具有保护作用,由组织构成。
    2. (2) 叶脉能输送由根吸收来的水分、无机盐以及叶制造的营养物质,因此叶脉主要是由组织构成的。
    3. (3) 叶片中有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叶肉细胞, 它们是植物的组织。
    4. (4) 叶属于(选填“组织”“器官”或“系统”) 。
  • 16. (2021九上·温州开学考) 气孔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通道。右图为气孔关闭和开放的两种状态。

    1. (1) 光合作用涉及到的各物质中,通过气孔进出植物体的是
    2. (2) 夏天正午阳光过强时,保卫细胞失水,气孔往往处于图所示的状态。
  • 17. (2021八下·临海期末) 如图为叶的结构示意图。

    1. (1) 图中(选填序号)为气体进出的门户;
    2. (2) 叶片合成的有机物将通过茎中的运往根。
  • 18. (2020八下·余杭开学考) 右图为叶片横切面结构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 (1) 具有保护结构的是①,构成它的细胞颜色是无色透明的。
    2. (2) 叶片的制造并储存营养的结构是②和④,它的细胞内部都含有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3. (3) 具有输导作用的结构是③,内有导管和筛管。
    4. (4) 叶片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是⑤,其开闭由控制。
四、解答题
  • 19. (2021九下·浙江期末) 图甲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油菜(如图乙)三个部位的切片的一部分。请回答:

    1. (1) 图甲中①取自于图乙中的(填字母)。
    2. (2) 制作好②的临时装片,通过显微镜观察时,正确完成了对光、放片两个步骤后,用低倍镜寻找物像时,向后转动粗准焦螺旋,镜筒上升到最高点,还是没有找到物像。接下来应该进行的一步操作是____(填字母)。
      A . 前后转动细准焦螺旋,继续寻找物像 B . 转动物镜转换器,换用高倍镜继续寻找物像 C . 眼睛看着物镜,向前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降至最低 D . 左眼看着目镜,向前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继续寻找物像
    3. (3) 观察切片③时,想在视野中同时观察到更多的细胞,接着的操作应是
  • 20. 下表是一些常见植物的叶的上、下表皮中气孔数(每平方毫米平均数),请分析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植物名称

    上表皮

    下表皮

    豌豆

    101

    216

    玉米

    94

    158

    马铃薯

    51

    161

    番茄

    12

    190

    睡莲

    625

    3

    旱金莲

    0

    311

    1. (1) 从上表可见,一般植物叶片的气孔分布状况是;这种特点对植物的意义是

    2. (2) 从上表可见,浮水植物的气孔分布状况是,这是因为

    3. (3) 根据你的推测,上述植物中,最适于生活在干旱环境中的是哪种?为什么?

五、综合说理题
  • 21. (2021·瑞安模拟) 植物在秋天落叶是常见的自然现象。小明发现分布长江以南地区的亚热带树种——常绿樟树却在春季会掉落许多叶子,仔细观察发现樟树落下的叶都是红色,而留在树上的树叶基本是绿色的;同时还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落到地面的树叶大部分是背面朝上。为什么出现这种现象呢?兴趣小组同学查到了下列资料:

    资料1:植物落叶有两种情况:一种每当干旱或寒冷季节来临,树叶枯死脱落,仅存枝干。另一种在春夏时新叶发生后,老叶渐次脱落,树木终年常绿。落叶的原因:内因是叶片经过一定时期的生理活动后细胞内的代谢产物,如矿物质积累,引起生理功能衰退而死亡(如叶绿素破坏)。外因是天气变冷、雨水减少,缺水造成落叶。

    资料2:植物叶片的颜色是叶片中的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液泡中的花青素等各种色素综合决定,植物叶片所含色素的数量与植物种类、叶片老嫩、生长期及季节有关。正常叶片,由于绿色的叶绿素比黄色的类胡萝卜素多,所以叶片总是呈现绿色。在一定的生长时期,若叶片形成较多的花青素,则呈红色。

    资料3:大多数植物叶子靠近叶面的细胞,有一排紧密排列的长方形细胞,称为栅栏上表面组织;而靠近叶背的细胞排列疏松,称之为海绵组织(如图)。栅栏组织不仅细胞排列紧密,

    而,且含有大量的叶绿素。

    结合上述资料,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樟树为什么会在春天落叶,落叶大都是红色且落地时背面朝上。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