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专题14 光合作用与碳氧循环

更新时间:2022-06-01 浏览次数:61 类型:复习试卷
一、单选题
  • 1. (2022·海曙模拟) 将一盆绿色植物放在一个透明密闭的玻璃容器内,通过改变光照强度来影响植物的生命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容器内的CO2浓度变化如坐标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AB段CO2浓度下降,是由于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 B . BC段CO2浓度上升,是由于呼吸作用强度大于光合作用强度 C . 实验进程中的T1时刻,该植物体内有机物重量最多 D . 由于C点低于A点,所以T2时刻植物的有机物重量较T0时刻低
  • 2. (2022·温州模拟) 取一盆银边天竺葵(叶边缘银边处无叶绿体),先在暗处放置一昼夜, 然后对各叶片进行相应处理,再置于阳光下照射4小时,摘下各叶片经褪色、漂洗、滴加碘液,记录宝验现象如下,则显色情况正确的叶片是( )

    叶片

    A

    B

    C

    D

    处理方式

    用黑纸片上下两面遮盖叶片

    在下图叶脉处切断

    透明塑料袋密封,并在袋中放置足量氫氧化钠溶液

    不处理

    实验现象

    A . A B . B C . C D . D
  • 3. (2022·龙港模拟) 为探究植物光合作用的原理,某校学生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在同样光照的条件下,数天后植物生长最茂盛的是(    )
    A . B . C . D .
  • 4. (2022·永康模拟) 我国十四五规划宣布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即二氧化碳的排放与吸收互相平衡(如图)。下列途径中不属于释放二氧化碳的是(   )

    A . 生物的呼吸作用 B . 微生物的氧化分解 C . 化石燃料的燃烧 D .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 5. (2022·宁波模拟) 二十世纪,科学家希尔曾做过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有关实验的分析不正确(   )

    A . 装置a中气泡内的气体是氧气 B . 装置b中无气泡产生是因为缺乏二氧化碳 C . 比较a.c,说明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D . 比较a、b,说明光照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 6. (2022·慈溪模拟)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嗳问题,我国提出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即CO2的排放量和吸收量达到平衡。下列做法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 . 大力推广燃油车 B . 露天焚烧垃圾 C . 乘坐公共交通出行 D . 工厂直接排放废气
  • 7. (2022·慈溪模拟) 氮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也是构成生物体的必要元素之一,如图是自然界氮循环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生物体可以直接利用氮元素 B . 植物生长过程中缺氮会造成茎秆软弱易倒伏 C . 工业上常用分离液态空气法获得氮气是利用了氮气和氧气的熔点不同 D . 动植物遗体中的含氮有机物经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可形成氨气
  • 8. (2022九下·舟山月考) 下图表示农作物种植密度与光合作用及呼吸作用强度的关系,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光合作用及呼吸作用强度均增强 B . 种植密度越大,农作物产量越高 C . 种植密度为 m2时,有机物积累最多 D . 种植密度在 m4之后,有机物积累继续增多
  • 9. 小明带几名同学到爷爷家玩,爷爷兴致勃勃地告诉他们,今年又是大丰收。种的萝卜、藕最大的重约4 kg,冬瓜最重的超过20 kg。同学们对制造萝卜、藕和冬瓜的原材料是什么发表了如下观点,其中正确的是( )
    A . 萝卜、冬瓜的原材料主要是二氧化碳和水,而藕则是水和无机盐 B . 萝卜、冬瓜和藕的原材料主要是水和无机盐,其次是二氧化碳 C . 萝卜的原材料是水和无机盐,藕是水和泥池中的营养物质,而冬瓜则是二氧化碳和水 D . 萝卜、冬瓜和藕的原材料一样,主要是二氧化碳和水
  • 10. 科学家萨克斯将天竺葵的绿色叶片放在暗处12小时后,再将部分叶片用锡箔遮住。经过一段时间光照后,用碘液处理叶片,发现叶片的曝光部分显蓝色,遮光部分显棕色(如图所示)。该实验可以证明( )

    ①光合作用需要水②光合作用需要光③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④光合作用能产生淀粉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③④ D . ②③
二、填空题
  • 11. (2022·婺城模拟) 碳达峰是指二氧化碳的排放达到峰值,不再增长。如图为自然界中CO2循环图,图中箭头指向表示产生(排放)或消耗CO2的途径。回答下列问题:

    1. (1) 途径②中,枯枝败叶中的纤维素[化学式为(C6H10O5n]在微生物作用下彻底转化为CO2和H2O,该转化中消耗O2与产生的CO2分子个数比为
    2. (2) 降碳的一种途径是在合适的催化剂条件下,将二氧化碳与氢气反应使碳全部转化为乙烯(C2H4)、同时生成另一种化合物。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2. (2022·定海模拟) 在研究植物光合作用的实验中,某研究小组在密封的容器A中充入足量的含有同位素“14C的14CO2。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现该植物的不同器官相继出现了同位素14C(如甲图,黑色部分表示检测到同位素14C的部位),据此回答:

    1. (1) 14CO2主要是通过叶的结构,进入到叶片中。
    2. (2) 图乙表示某一植株一天内不同时刻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对强度。在不同时刻从该植物上取下大小相同的一片叶圆片烘干称其质量,如图丙。则测得质量最大的取片时刻为     
      A . 8点 B . 11点 C . 17点 D . 19点
    3. (3) 地球上的碳元素主要以C-12形式存在。C-14原子与C-12原子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原子核内数不同。
  • 13. (2022·长兴模拟) 科学小组将放置暗处一昼夜的银边天竺葵做如图处理(图中固体氢氧化钠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光照一段时间后,取M、N两叶片脱色、漂洗、滴加碘液后观察。整个实验达到预期结果。

    1. (1) 请写出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2. (2) 根据图示信息及预期结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甲乙对照,可以说明光合作用场所是叶绿体 B . 乙丙对照,可以说明光合作用需要光 C . 丙丁对照,可以说明光合作用需要CO2 D . 变蓝的部分只有乙
  • 14. 如图甲,樱桃林中的樱桃已经成熟。图乙是一段时间内二氧化碳浓度和光照强度对大棚内樱桃树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樱桃林中的氧气含量较高的时间段是 (填“清晨”“中午”或“傍晚”)。
    2. (2) 樱桃储存的有机物主要是由叶制造,并通过叶脉中的运输到果实中的。
    3. (3) 分析图乙可知,为提高大棚中樱桃产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15. 氧气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并不断循环转化。请回答以下问题。
    1. (1) PM2.5是用来监测空气中 的含量(填序号)。

      ①二氧化碳②一氧化碳③二氧化硫④可吸入颗粒物

    2. (2) 铁生锈、动植物的呼吸(填“是”或“不是")缓慢氧化。
    3. (3) 将沸点不同的气体分离开来,常采用液化分离法。如控制温度在-183℃时,可将空气中的氮气(N2)与氧气(O2)分离。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的过程属于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三、实验探究题
  • 16. (2022·滨江模拟) 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可以用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制造的有机物质量来表示。某同学按下列步骤测量樟树叶光合作用速率:

    ①选取n张对称性良好的樟树叶片,将每张叶片标记为如图的A、B两部分;

    ②将叶片的A部分作遮光处理,B部分不作处理;

    ③光照t小时后,在所选的每张叶片A、B的对应部位各截取面积为S的小方片,分别烘干,称得A部分小方片总质量为mA , B部分小方片总质量mB

    ④计算出樟树叶光合作用速率;

    1. (1) 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准确,步骤①中选取的樟树叶片在数量上有什么要求?
    2. (2) 另一同学认为,上述方法在测量时没有考虑光合作用产物会运出叶片,这样会使测量结果存在较大的偏差。为了减小偏差。在步骤②之前对叶片最好的处理方法是______。
      A . 摘下叶片以切断叶柄 B . 环剥叶柄以切断筛管 C . 破坏叶柄木质部以切断导管
    3. (3) 樟树叶光合作用速率可表示为。(用字母表示)
    4. (4) 影响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有很多,小滨在一次给植物施以较多肥料后,发现植物光合作用速率有所下降,可能的原因是
  • 17. (2022九下·舟山月考) 如图为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测定装置,测定仪的叶室为透明玻璃材料制成。CO2分析仪可以测出植物从叶室内的空气中吸收或释放二氧化碳的量。利用该装置研究温度对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1) 先将上述装置置于暗处,测定单位时间内叶室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变化值,该变化值越大表示越强。
    2. (2) 在预先设定的不同温度下分别置于黑暗和光照环境中,重复以上步骤,结果如图所示。30℃时,光照2小时,植物光合作用利用的二氧化碳质量为毫克。
    3. (3) 为进一步精确测定光照条件下最有利于生长的温度,应增加的实验步骤为
  • 18. (2022九下·定海月考) 某小组用黑藻探究光合作用是否以二氧化碳作为原料。利用一种叫BTB的试剂,其颜色变化可反映出水中二氧化碳含量变化。依据这一原理,同学们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 (1) B组实验在探究活动中的作用是
    2. (2) A、B两组实验在黑暗中一段时间后,BTB水溶液都变成黄色的原因
    3. (3) 比较A、B组实验结果,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四、解答题
  • 19. (2022·滨江模拟) 中国目前每年的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达100亿吨以上,位居全球第一位。2020年9月中国政府提出到2030年“碳达峰”与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工业和生活中大幅提高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占比是实现目标的路径之一,氢能作为零碳排放的清洁能源逐步被人们重视起来。

    1. (1) 生态系统的“碳循环”中,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主要以形式进行循环(填物质名称)。
    2. (2) 空气中的“碳”转化为生产者体内的“碳”主要是通过植物的实现的。
    3. (3) 通过电解水(H2O)方式制得的氢气(H2)纯度高,杂质气体少被认为是未来最有潜力的绿色氢能供应方式,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目前主要的储氢方式是“压缩气态储氢”,其原理是
    4. (4) 为维持生物固中的碳—氧平衡,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        
      A . 立即停止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使用以减少“碳”排放 B . 植树造林增加森林覆盖面积,保护植被 C . 逐步加大太阳能、潮汐能、氢能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和使用 D . 倡导餐饮“光盘行动”、节约用电、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等
  • 20. (2022九下·浦江月考) 植物的新陈代谢要受到外界环境因素(如光、水分)的影响.下图表示一株叶面积为10分米2的植物在一定光照和一定二氧化碳浓度的条件下吸收二氧化碳的速度(单位:毫克/(分米2•小时)).请回答:

    1. (1) B点表示的意义是
    2. (2) 如果白天光照强度为n1时,植物能不能正常生长?为什么?
    3. (3) 在光照强度为n3的情况下光照4小时,该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毫克.
    4. (4) 植物发生光合作用生成葡萄糖的化学方程式6CO2 +6H2O--C6H12O6+6O2并根据此化学方程式计算在光照强度为n3的情况下光照4小时,该植物发生光合作用生成的葡萄糖的质量(结果保留2位小数)。
五、综合说理题
  • 21. (2021九上·平阳期中) 海尔蒙特、普利斯特利、萨克斯等多位科学家用了几百年的时间,经过无数次的实验才对光合作用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有许多关于“验证叶片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有气体产生和消耗”的经典实验流传至今。现将其中一个实验的思路及过程简述如下:

    (注:NaHCO3稀溶液能维持溶液中CO2浓度恒定。其原理是当CO2浓度降低时,NaHCO3稀溶液能释放CO2 , 当CO2浓度升高时,NaHCO3稀溶液能吸收CO2)

    ①剪取一片烟草叶,立即将其放入盛有NaHCO3稀溶液的容器中,发现叶片浮于液面。

    ②用真空泵抽去该叶片中的气体后,发现叶片下沉至容器底部。

    ③将该容器放在阳光下一段时间,发现叶片逐渐上浮。

    ④再将该容器放在黑暗环境中一段时间。发现叶片又慢慢下沉至容器底部。

    请你用所学的知识对③④中叶片的上浮与下沉现象进行解释。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