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专题10 氧气与燃烧

更新时间:2022-06-01 浏览次数:69 类型:复习试卷
一、单选题
  • 1. (2022·温州模拟) 下列是利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
    A . 装高锰酸钾 B . 氧气制备 C . 氧气验满 D . 收集氧气
  • 2. (2022·上虞模拟) 实验室中利用过氧化氢、氯酸钾、高锰酸钾都可以制取氧气,其原因是(   )
    A . 都属于氧化物 B . 都含有氧气 C . 都含有氧气分子 D . 都含有氧元素
  • 3. (2022·上虞模拟) 科学家设计了“人造树叶”模拟光合作用,其装置和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该过程实现了能量的转化 B . 反应最终生成两种分子 C . 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不变 D . 该设计为缓解温室效应提供了新途径
  • 4. (2022八下·金华期中) 水是化学实验中常见且用途广泛的一种物质,对下列各实验中水的主要作用的解释不合理得是(   )
    A . 硫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中的水:吸收放出的热量 B .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量筒中的水:通过水体积变化得到氧气体积 C .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中的水:防止集气瓶炸裂 D . 探究燃烧的条件——烧杯中的水:加热铜片:隔绝空气
  • 5. (2022·萧山期中) 二氧化钛(TiO2)可以作为水分解的光催化剂,可通过TiCl4+O2=TiO2+2Cl2制取,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二氧化钛是一种金属氧化物 B . 二氧化钛中钛元素的化合价是+4 C . 制取二氧化钛的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D .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化学性质和质量都不变
  • 6. (2022九下·杭州月考) 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镁片放置在空气中,不需要加热就能够在表面生成MgO B . 铁丝加热后放入氧气中,燃烧生成Fe2O3固体 C . 木炭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 D . 铜在加热的条件下能与氧气反应,固体由黑色变为红色
  • 7. (2022七下·鄞州期中) 下列有关物质燃烧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红色固体 B . 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 . 木条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 D .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大量的白雾
  • 8. (2022七下·鄞州期中) 将等容积、等质量(包括瓶塞、导管、燃烧匙)的两集气瓶置于天平左右两盘,并调至平衡,然后分别放入等质量的白磷和木炭(如图)。关闭弹簧夹a、b,使两者充分燃烧后,冷却至室温,此时打开弹簧夹a、b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

    A . 甲中进水 B . 乙中进水 C . 甲乙两者都进水 D . 甲乙两者都不进水
  • 9. (2022七下·鄞州期中) 小明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了一瓶氧气,并用该瓶氧气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结果没有观察到“火星四射”的现象。如果小明操作没有问题,则造成实验失败的原因不可能是(  )
    A . 所用铁丝太粗 B . 收集到的氧气太少,纯度太低 C . 铁丝的温度未达到着火点 D . 集气瓶底部没有预先铺一薄层细砂
  • 10. (2022·宁波模拟) 日常生活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 . 烧菜时油锅不慎着火,用水浇灭 B . 用工业用盐亚硝酸钠替代食盐,用于烹饪. C . 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做灯火实验,以防发生危险 D . 发现家中煤气泄漏,立即打开排气扇电源开关进行排气
二、填空题
  • 11. (2022·定海模拟) 戴维是英国著名的化学家,他的一生有很多贡献。

    1. (1) 他发现一氧化二氮有麻醉作用,能减轻牙科手术的痛苦。一氧化二氮的化学式为
    2. (2) 他设计出一种安全矿灯-戴维灯(如图)。采用一种网眼很小的普通金属网罩住火焰,火焰只会在网中燃烧而不会引燃外界的甲烷气体。用戴维灯照明,不会引燃矿井中的甲烷,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分析,原因是金属网罩导热带走热量,,无法燃烧。
  • 12. (2022八下·金华期中) 关于物质在空气中发生燃烧、自然、爆炸和缓慢氧化,有同学叙述如下共同点:①都放热;②都发光;③都属于氧化反应;④都很缓慢;⑤温度都需要达到着火点。你认为该同学的叙述中正确的有
  • 13. (2022八下·金华期中)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些装置,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 (1) 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②
    2. (2) 写出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该化学反应的类型是 (填基本反应类型)。
    3. (3) 若用双氧水(过氧化氢)来制取干燥的氧气,则可选用的发生、收集装置组合为 (填字母);在 E、F 中导管应靠近瓶底,目的是
    4. (4) 某同学取一段纱窗上的细铁丝,在用自己收集的氧气中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结果没有观察到“火星四射”的现象。造成此次实验失败的原因可能是
    5. (5) 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的实验中,操作步骤先后顺序不.正.确.的有哪些   
      A . 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再加入药品 B . 先对试管预热,再集中加热 C . 先点燃酒精灯加热,再将集气瓶装满水倒置在水槽中 D . 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管撤离水槽
  • 14. (2022七下·鄞州期中) 下图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

    1. (1) 水中加入氢氧化钠是为了
    2. (2) 怎么检验试管1 中气体
    3. (3) 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15. (2022七下·鄞州期中) 在探究空气成分的实验中,红磷燃烧的现象是,文字表达式为。实验结束,集气瓶中的氮气体积分数会(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三、实验探究题
  • 16. (2022八下·金华期中) 小金对物质燃烧知识进行了整理并探究。(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 40℃,红磷的着火点为 260℃,两者都能燃烧生成有毒的五氧化二磷)。

    1. (1) 图 a 是甲同学设计的方案示意图,根据的现象,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
    2. (2) 乙同学设计的另一方案如图 b 所示,与甲同学的方案相比,该方案的优点是
    3. (3) 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从燃烧的条件看,“火要虚”的实质是
    4. (4) 请你结合工业生产或生活中的实例,就如何使燃料得到充分燃烧从而达到节约能源目的,提出一条具体的建议:
  • 17. (2022·长兴模拟) 某同学用如图(图中省略了铁架台)装置来验证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他把针筒的活塞取出,放入适量白磷(着火点是40℃),再将活塞推到图示位置。用橡皮帽封住针筒乳头后,酒精灯加热白磷至燃烧后撤去。假设装置气密性良好,注射器活塞移动灵活无阻力。请回答:

    1. (1) 白磷通常保存在水中,原因是为了,防止白磷燃烧;
    2. (2) 实验中会观察到的现象是 ;
    3. (3) 为获得较准确的实验数据,下列操作符合要求的是     
      A .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 . 白磷放足量 C . 用木炭替代白磷进行实验 D . 白磷燃烧后立刻观察针筒活塞对应的刻度值
  • 18. (2021八下·杭州月考) 请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 (1) 写出图中仪器①、②的名称①,②
    2. (2)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为(填序号,下同),气体收集装置为 或 ;固定仪器时的一条主要注意事项是 。
    3. (3)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口处要
    4. (4) 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用排水法收集)的主要步骤有:①装入药品;②检查气密性;③收集气体;④加热;⑤停止加热;⑥取出导气管。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A . ①②③④⑤⑥ B . ②①③④⑥⑤ C . ②①④③⑤⑥ D . ②①④③⑥⑤
    5. (5) 若使用B装置来进行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实验,在该反应中二氧化锰是剂,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6. (6) 经查资料可知,NH3的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有刺激性气味,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的方法来制取NH3 , 那么可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为,最好选用(填字母)装置来收集NH3 , 理由是 。
四、解答题
  • 19. 某同学为了测定一瓶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取该溶液20 g,加入二氧化锰0.5 g,完全反应后,称得烧杯内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19.7 g。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二氧化锰在反应中的作用是
    2. (2) 计算该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3. (3) 现要配制10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消毒液,需10%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为g。
  • 20. (2021八下·上城期末) 小金在实验课时称取16.1g混有杂质的高锰酸钾固体,加热至质量不再减少(杂质不发生变化),冷却后称量固体的质量为14.5g。
    1. (1) 反应时生成氧气的质量为g;
    2. (2) 请列式计算反应前固体中高锰酸钾的质量。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