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吉林省长春市宽城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道德与法...

更新时间:2022-06-22 浏览次数:57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其中1~10题每题1分,11~15题每题2分,共20分)
  • 1. (2019·邵阳) 习近平主席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汉堡峰会讲话中,引用德国谚语“一个人的努力是加法,一个团队的努力是乘法”。这句谚语蕴含的道理是(   )
    A . 集体力量取决于成员数量的多少,成员数量越多力量越大 B . 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它来源于成员共同的目标和团结协作 C . 个人的力量是分散的、有限的,对集体的发展微不足道 D . 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
  • 2. 七年九班同学要制作一期学校艺术节主题板报。擅长绘画的萱萱负责图画的绘制,写字漂亮的天天负责文字书写,统筹能力强的文文负责协调工作。大家各司其职、相互配合。本期板报顺利完成。这表明七年九班是一个(    )
    A . 善于合作的集体 B . 民主的、公正的集体 C . 竞争激烈的集体 D . 充满关怀与友爱的集体
  • 3. 小明升人初中以来,在班级小组合作学习中视野更开阔、思维更活跃了,而且生活自理能力也提高了,这说明(    )
    A . 集体生活可以涵养品格 B . 集体尊重小明的个人意愿 C . 小明的个性已被集体同化 D . 小明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
  • 4. 古人云:“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启示我们在集体生活中(    )
    A . 要乐于与自己有共同点的人交往 B . 君子善于相处,小人喜独处 C . 要包容他人不同,学习他人的优点 D . 要避免与朋友发生意见分歧
  • 5. 在创建新的班集体活动中,我们都希望能拥有一个团结奋斗、能让我们为之自豪的班集体,而这个班集体(    )
    A . 必须有学习优秀的人 B . 必须有好的班委会 C . 必须有共同的目标 D . 必须有负责任的老师
  • 6. 孔子云: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这段名言启示我们(    )
    A . 美好集体拥有共同的梦想,向往美好的前景 B . 美好集体是民主的、公正的 C . 美好集体是充满关怀与友爱的 D . 美好集体是充满活力的
  • 7. 韩非子说:“法不阿贵,绳不挠曲。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这启示我们法律的一个特征是(    )
    A . 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B .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 C . 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D . 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
  • 8. 下侧漫画《欣喜》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

    A . 家庭保护 B . 社会保护 C . 政府保护 D . 司法保护
  • 9.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    )
    A . 崇尚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 B . 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 C . 建立科学完备的法律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和地位 D .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 10. 党的十九大报告把_______确定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    )
    A . 全面从严治国 B . 以德治国 C . 全面依法治国 D . 科教兴国
  • 11. 2020年9月25日,电影《夺冠》上演,影片讲述了中国女排从1981年首夺世界冠军到2016年里约奥运会夺冠的故事,诠释了几代女排人历经浮沉却始终不屈不挠、不断拼搏的传奇经历,感染了无数中国人。女排的传奇经历启示我们(    )

    ①坚持集体主义,国家至上   

    ②奏和谐乐章,建立小群体

    ③维护集体荣誉,团结协作   

    ④牺牲个人一切,勇担重任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 12. 苏霍姆林斯基说:“人对于人的责任心在集体生活中所起的作用,正像用砖瓦建造房屋时水泥浆所起的作用一样:没有水泥浆,就造不了房子,而没有人对人的责任心,也就不存在集体了。”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

    ①勇于担责,是为了获得奖赏或避免惩罚

    ②承担责任是集体发展的必要前提

    ③捍卫自己的尊严与维护集体的荣誉,两者同样重要

    ④职责不管大小,都要主动作为,使集体活动得以有序开展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 13. 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公安部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强调对于涉嫌犯罪但未达刑事责任年龄的未成年人,决不能“一放了之”,必须依法予以惩戒和矫治。材料启示未成年人应(    )

    ①增强维权意识    ②坚持依法行政   

    ③远离违法犯罪    ④树立法治观念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 14. 老师组织同学就“我与法律”的话题开展课堂讨论,同学们发表了以下观点,其中正确的有(    )

    ①我不会与别人打官司,法律与我无关   

    ②我一不违法,二不犯罪,法律管不着我

    ③法律已经深深地嵌入到我们的生活之中   

    ④法律与我们每个人如影随形,相伴一生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 15. 张某因闯红灯逆行、随地吐痰,被公安部门依法按寻衅滋事处以行政拘留3日,罚款人民币200元。本案警示我们作为公民(    )

    ①要增强法律意识   

    ②应及时对违法行为作出制裁

    ③要加强道德修养   

    ④要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 16. 观察漫画《眼疾》,回答问题。

    1. (1) 漫画反映了什么问题?生活中患有这种“眼疾”的人有哪些表现?(写出两种即可)
    2. (2) 视力表上“两行字”之间是什么关系?
    3. (3) 当这“两行字”发生冲突时应当怎样做?
  • 17. 某班同学开展了“欣赏名言警句、加深理解集体”的主题活动。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填写下表。

    名言

    道理

    《淮南子·兵略训》中说:“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

    (1)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

    (2)

    在我国首艘航母“辽宁”舰上,有一幅标语:在这里,只有“我们”,没有“你们”,更没有“他们“。

    (3)

  • 18. 市民王某因水管老化渗水与楼上邻居产生纠纷,为“讨个说法”,他私自安装“震楼器”,制造噪音来报复对方。“震楼器”一开就是五年。整栋楼的居民都备受折磨,苦不堪言,对王某的行为纷纷谴责。
    1. (1) 请你为合理解决王某与邻居的纠纷,提供一种具体办法。
    2. (2) 材料启示我们如何学会依法办事?
  • 19. 我国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七十条规定:学校应当合理使用网络开展教学活动。未经学校允许,未成年学生不得将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带入课堂,带入学校的应当统一管理。
    1. (1) 上述规定属于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哪方面保护?
    2. (2) 对未成年人做出特殊保护的必要性是什么?
    3. (3) 法律赋予我们受到特殊保护的权利,我们应怎样做?
  • 20. 某校同学开展了有关反食品浪费法的研究性学习,请你参与并回答问题。

    新闻速递

    2021年4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该法是判断食品浪费的一把标尺,是公民审视自己和他人食品消费行为的一面镜子;是教育公民防止食品浪费、弘扬中华出民族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科书。

    亮点解析

    第三十条违反本法规定,广播电台、电视台、网络音视频服务提供者制作、发布、传播宣扬量大多吃、暴饮暴食等浪费食品的节目或者音视频信息的,由广播电视、网信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或者情节严重的,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并可以责令暂停相关业务、停业整顿,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普法活动

    学校准备在校园里开展关于学习、宣传《反食品浪费法》的专题活动,不仅是让同学们了解有关法律的条文,更重要的是帮助同学们树立法治意识。

    1. (1) 《反食品浪费法》的颁布、实施表明我国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是什么?其基本含义是什么?
    2. (2) 材料启示我们法律有什么作用?
    3. (3) 上述规定体现了法律的哪项特征?
    4. (4) 划线部分指的是什么?
    5. (5) 为在校园内开展宣传《反食品浪费法》活动,请你策划一种活动形式并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