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2022年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更新时间:2022-06-14 浏览次数:35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2021九上·青神期末) 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个公民的义务。下列做法中,不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
    A . 回收废旧电池 B . 倡导绿色出行 C . 减少农药使用 D . 发展露天烧烤
  • 2. 《中国诗词大会》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古诗词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诗是浪漫的,化学式严谨的,然而诗人却将严谨的化学融入浪漫精美的诗歌中,下列诗词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B .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 .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D .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3. (2019·东营) 下列图示操作正确的是(   )
    A . 浓硫酸的稀释 B . 测溶液的pH C . 倾倒液体 D . 取用固体药品
  • 4. 化学用语是学习和交流化学知识的通用语言。对下列微粒符号中“2”的意义,理解错误的是(   )
    A . 2Fe中“2”:表示两个铁原子 B . CO2中“2”:表示一个二氧化碳里有两个氧原子 C . Mg2+中“2”:表示一个镁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 D . 中“2”:表示氧化铜中铜元素显+2价
  • 5.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自然界中的碳循环中的“碳”是指二氧化碳,氧循环中的“氧”是指氧气 B . 活泼金属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则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 C . 水的三态变化,能实现水的自身净化和水资源的重新分配 D . 铵态氮肥遇到可溶性碱能释放出氨气,则所有的氮肥遇到可溶性碱都能释放出氨气
  • 6. (2017·曲阜模拟) 通过下列图示实验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 图1所示实验既说明甲烷具有可燃性,又说明甲烷中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B . 图2所示实验既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又说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C . 图3所示实验既说明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又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D . 图4所示实验既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又说明红磷不是可燃物
  • 7. 科学理论在传承中不断发展,科学家们传承前人的符合题意观点,纠正不符合题意观点,形成科学理论,关于原子结构的学说有:①在球体内充斥正电荷,电子镶嵌其中②原子是可分的③原子呈球形④原子中有带负电的电子⑤原子中有带正电的原子核⑥原子核很小,但集中了原子的大部分质量

    其中经过卢瑟福传承和发展后形成的观点是(   )

    A . B . C . D .
  • 8. 2022年北京冬奥会给全世界留下团结、友谊、勇气的美好回忆,给冰场“浇冰”时不会发生变化的是(   )
    A . 水分子的质量 B . 水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C . 水分子间的间隔 D . 水分子的运动速率
  • 9. 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各组对主题知识的归纳中不完全正确的是(   )

    A.化学与能源

    B.化学与生活

    ①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

    ②氢氧燃料电池是把电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装置

    ①鉴别棉织物和毛织物可灼烧闻气味

    ②炒菜时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C.化学与健康

    D.化学与材料

    ①碘摄入不足或过量均会引起人体甲状腺肿大

    ②食用甲醛溶液浸泡的水产品对人体有害

    ①涂油漆可防止钢铁材料生锈

    ②生铁、不锈钢和青铜都属于合金

    A . A   B . B   C . C   D . D
  • 10. 菠菜中含有丰富的叶酸,对防癌抗癌有积极作用,其化学式为C19H19N7O6下列有关叶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叶酸中含有四种非金属元素,是一种混合物 B . 叶酸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高于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C . 叶酸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的个数比为19:19:7:6 D . 富含叶酸的菠菜,我们吃的越多越好
  • 11. 小东通过查阅资料,根据铁在空气中生锈的原理,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装置中的饱和食盐水、活性炭会加速铁生锈)。已知广口瓶有效容积为242mL,实验8分钟后打开止水夹,水从烧杯流入广口瓶中的体积为48mL。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该实验的不足之处在于实验前广口瓶底未放少量水 B . 通过分析本次实验数据,可知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19.8% C . 若实验药品充足,时间足够长,可十分接近拉瓦锡实验的结果 D . 此实验可有效解决拉瓦锡实验中的汞污染问题
  • 12. (2017·乌拉特前旗模拟) 三种物质间只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箭头所指方向的转化,下列符合要求的组合是(   )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①②③
二、填空题
  • 13. “砂锅鱼头”汤鲜汁浓,是很多人喜欢的美食。其烹饪方法为:将鱼头下油锅煎黄后,放入砂锅中加适量食盐、葱段、生姜、香菜、矿泉水等,在火上煨煮数小时即成。
    1. (1) 鱼头中的蛋白质进入人体后会逐步分解成被人体吸收的
    2. (2) “砂锅鱼头”中几乎不含有的营养素是______(填字序号)。
      A . 无机盐 B . 油脂 C . 糖类 D .
    3. (3) 用洗洁精清洗油腻的砂锅是利用洗洁精的作用。
    4. (4) “砂锅”是由材料制成的。
    5. (5) 用液化气灶煨制砂锅鱼头时,砂锅外壁出现黑灰,此时可将灶具的进风口填“调大”或“调小”)。液化气的主要成分之一是丙烷(C3H8),丙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6. (6) 使用液化气灶一定要注意安全,如果液化气一旦泄漏,遇到明火就可能发生爆炸。从微观角度解释发生爆炸的原因是
    7. (7) 健康的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叙述错误的是______。
      A . 霉变的花生、大米蒸煮后仍不可食用 B . 用碳酸氢钠焙制糕点 C . 含有食品添加剂的食品对人体都有害 D . 合理摄入油脂有益身体健康 E . 食用含碳酸钙的钙片作补钙剂
  • 14. 建立“宏观一微观一符号”之间的联系是学习化学的思维方法。按要求回答问题:
    1. (1) 下图为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①A-D四种粒子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填字母序号,下同),表示稀有气体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是

      ②若E为某原子得到两个电子形成的离子,则x的数值为,E表示的离子符号为,BE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2. (2) 为了缓解碳排放引起的温室效应,我国科学家成功合成新型催化剂,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醇,该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

      ①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②参加反应的甲、乙的分子个数比为

      ③在上述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发生变化的是(填字母序号)。

      A.原子数目                    B.分子数目                    C.物质种类                    D.元素种类

三、综合题
  • 15. 下图1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 (1) 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2. (2) P点表示,t2℃时,甲、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相等,均为
    3. (3) t2℃时,取甲、乙两种固体各15g分别加入40g水中充分溶解,实验现象如图2所示,

      则烧杯a中溶解的物质是 (填“甲”或“乙”),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g。

    4. (4) 当甲中含有少量的乙和丙(甲、乙、丙相互间均不发生化学反应)时,可采用 (填(“降温”或“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甲物质。
    5.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 将甲物质的溶液由t3℃降温到t2℃,一定有晶体析出

      B 将甲物质的饱和溶液由t2℃升温至t3℃时,其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C 将t3℃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溶质的质量:甲>乙>丙

      D 将t3℃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2℃,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乙>甲=丙

  • 16.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学习金属化学性质时,设计了以下实验,请你一起探究。

    实验Ⅰ

    实验Ⅱ

    1. (1) 实验Ⅰ中,实验前要用砂纸打磨金属片的目的是,实验Ⅰ中以“金属表面产生气泡的快慢”为标准来判断铝、铁的活动性强弱,甲同学认为不够合理,其原因是
    2. (2) 上述实验涉及多个化学反应,写出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3) 实验Ⅱ中要验证铁、铜和铝的活动性顺序,至少要做的实验是(填字母序号)。
    4. (4) 乙同学只用一支试管,只取一次盐酸也能证明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他在盐酸中插入金属的顺序是(填化学式)。
    5. (5) 在Fe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铝粉充分反应,过滤后得到滤渣。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无气泡产生。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金属阳离子是(填离子符号)。
  • 17.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探究,结合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 (1) 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②
    2. (2) 下列制取气体的反应可选用装置A的是(填序号)。

      ①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加热制取Cl2②大理石与稀盐酸制取CO2

      ③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制取O2④锌粒与稀硫酸制取H2

    3. (3) 【查阅材料】

      Ⅰ、乙炔(C2H2)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极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小。实验室里常用电石(CaC2)与水反应来制取。

      Ⅱ、无水硫酸铜遇水由白色变成蓝色。

      【实验探究】

      a.实验室用电石制取乙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收集装置是

      b.实验室制取乙炔后,将剩余物质过滤。探究所得滤液中溶质的成分。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溶液

      溶液变红色

      滤液中的溶质是氢氧化钙

      ②另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碳酸钠溶液

      实验操作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 (4) 选取如图实验装置,设计实验验证乙炔完全燃烧的产物。所选装置连接的最佳顺序为:乙炔完全燃烧产物接(填序号)。

  • 18. 海洋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海水“制碱”体现了化学科学在改造物质中的智慧。下图是某厂生产纯碱的工艺流程图:

    1. (1) 流程I中加入药品的顺序还可以是
    2. (2) 流程I中为了除去杂质,加入过量BaCl2溶液、NaOH溶液和Na2CO3溶液。请分析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过滤后得到的沉淀含种物质。
    3. (3) 若在上述制取纯碱的过程中CO2和NH3都是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试写出一种再获得NH3的一个最佳的反应方程式:
    4. (4) 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创立的联合制碱法的优点有______。
      A . 无“索尔维氨碱法”中的废弃物CaCl2生成,有利于保护环境 B . 大大提高了食盐的利用率,节约了成本 C . 将“制碱”与制氨生产联合起来,同时析出的NH4Cl晶体可用作复合肥
四、计算题
  • 19. (2019·昆明) 碳酸锶(SrCO3)可用于制造红色火焰、荧光玻璃等。小赵同学为测定某SrCO3和NaCl固体混合物中SrCO3的质量分数,在三个烧杯中进行相关实验,实验所用稀盐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所得数据如下表所示:

    烧杯编号

    稀盐酸质量/g

    100

    200

    300

    固体混合物质量/g

    100

    100

    100

    反应后烧杯中物质的质量/g

    195.6

    291.2

    391.2

    试求:

    1. (1) 烧杯②中产生CO2的质量为g。
    2. (2) 原固体混合物中SrCO3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提示:SrCO3+2HCl=SrCl2+CO2↑+H2O)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