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西钦州市钦北区2022年八年级二模生物试卷

更新时间:2022-07-18 浏览次数:47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植物根尖中细胞分裂增生最旺盛的部位是(          )
    A . 根冠 B . 分生区 C . 伸长区 D . 成熟区
  • 2. (2019·宜昌) 小峰对某一植物进行了长期的观察,发现它有根、茎、叶和种子,但没有花和果实,你认为该植物是(   )
    A . 苔藓植物 B . 蕨类植物 C . 裸子植物 D . 被子植物
  • 3. (2019七下·盐田期末) 人们对榴莲的特殊气味会有不同感受,有些人觉得香,有些人觉得臭,而不同感受主要是由下列哪一部位所产生?(    )
    A . 鼻子 B . 脑干 C . 大脑 D . 小脑
  • 4. 马蜂窝遭到袭击时,很多马蜂对侵犯者进行攻击,从个体和群体的角度来看,其行为应属于(   )
    A . 攻击行为和社群行为 B . 防御行为和社群行为 C . 取食行为和社群行为 D . 后天学习行为
  • 5. 人每天吃进食物。经消化后吸收大量营养物质,未被消化的食物残渣排出体外。该过程中部分途径器官的排序正确的是(  )
    A . 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尿道 B . 口腔→胃→肝脏→小肠→大肠→尿道 C . 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D . 口腔→小肠→胃→胰腺→大肠→肛门
  • 6. (2019·宜昌)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    )
    A . 保护细胞的多样性 B . 保护基因的多样性 C . 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D . 保护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 7. (2018·中山模拟) 下列有关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人的听觉感受器和视觉感受器分别位于耳蜗、视网膜 B . 人体内的腺体都能分泌激素 C . 针刺手指,人先缩手后感觉疼痛,痛觉形成的部位是大脑皮层 D . 激素调节既受神经调节的控制,也能对神经调节产生影响
  • 8. 向朋友挥动手臂打招呼时,包括以下步骤,这些步骤发生的正确顺序是(   )

    ①相应的骨受到牵引;②骨绕关节转动;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④骨骼肌收缩

    A . ③④①② B . ④①②③ C . ①②③④ D . ②①③④
  • 9. 参考如图,下列选项中属于鸟适于飞行特点的是(  )

    ①身体呈流线型②有气囊辅助肺呼吸③前肢变成翼④长骨中空⑤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⑤ C . ①②③⑤ D . ①③④⑤
  • 10. 体检发现小王体内没有乙肝抗体,医生建议他注射乙肝疫苗。注射的乙肝疫苗和免疫方式分別是(  )
    A . 抗原、特异性免疫 B . 抗体、非特异性免疫 C . 抗体、特异性免疫 D . 抗原、非特异性免疫
  • 11. 下图中甲、乙分别表示大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菜豆属于双子叶植物,而玉米属于单子叶植物 B . 菜豆和玉米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结构是[④],将来发育成茎和叶的是[②] C . 子叶、胚芽、胚乳和胚根合称为胚,它将来发育成新的植物体 D . 种子萌发所需要的环境条件是:适宜的温度、适宜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
  • 12. 下列有关图中“制作并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涂抹标本前,需要首先在载玻片上滴滴清水 B . 用牙签在牙齿上刮取标本,不要刮破口腔黏膜 C . 盖盖玻片时,必须直接从上面把盖玻片平放到液滴上 D . 可在盖玻片左侧滴加碘液,用吸水纸在右侧吸引进行染色
  • 13. (2019·宜昌) 有关动植物生殖和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描述了柳树的有性生殖 B . “菜青虫”在菜粉蝶一生中所处的时期是幼虫期 C . 青蛙和蝗虫都进行不完全变态发育 D . 求偶、交配、筑巢、产卵是所有鸟类共有的繁殖行为
  • 14. 青少年应追求积极向上的健康的生活方式,改掉不良的生活习惯,切实提高自己的健康水平,使自己能更好地学习、更好地生活。下列有关这方面知识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A . 在购买食物时应关注食品成分,是否含有添加剂、保质期、生产厂家生产日期等内容 B . 遇到烦恼的问题时,向知心朋友倾诉 C . 坚持锻炼身体,不吸烟不喝酒,坚决拒绝毒品 D . 生病时可以在药店自主选择与购买处方药,但应特别关注说明书上的各种信息
  • 15. 下列关于人体消化系统组成的部分示意图(如图)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蛋白质消化的起始部位在②处 B . ③分泌的消化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C . ④的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与其消化功能相适应 D . 肝炎病人怕吃油腻的食物,原因是①分泌的消化液过少
二、综合题
  • 16. 下图是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一棵油菜由细胞到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依次是细胞→组织→→植物体,与油菜相比,青蛙的结构层次多了
    2. (2) 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时,首先要对光,请把对光的步骤补充完整: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

      ②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③转动遮光器,使遮光器上最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④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转动直到看到一个明亮的视野。

    3. (3) 在细胞结中:细胞膜主要作用是。叶绿体是的场所。
    4. (4) 细胞分裂时,先分裂的是____。
      A . 细胞膜 B . 细胞核 C . 细胞质
  • 17. 如图是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做的生态瓶,请据图回答。

    1. (1) 该生态瓶内有非生物成分。如:水、等;同时,为了延长生态瓶的稳定时间,必须将生态瓶放在(填“见光”或“不见光”)的地方。
    2. (2) 该生态瓶内的生产者有。消费者有等。应该还有等分解者。
    3. (3) 不同兴趣小组做的生态瓶稳定时间不同。有同学认为生态瓶大且瓶内植物、动物等种类多的稳定时间会更长,还有同学认为生态瓶小且瓶内生物种类数越少的稳定时间会越长。

      你支持第一种说法还是第二种说法?

  • 18. 果蝇是研究生物遗传的常用材料。图一表示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果蝇的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类一致;图二表示果蝇的发育过程;图三表示果蝇的长翅与残翅在亲代和子代的性状表现,用A、a表示控制显、隐性性状的基因。请分析回答:

    1. (1) 图一的甲、乙两种组合方式中,表示雄果蝇体细胞,产生的精子中有条染色体。
    2. (2) 由图二所示可知,果蝇这种发育方式称为发育。
    3. (3) 根据图三的杂交实验可知,果蝇的长翅和残翅是一对。子代长翅果蝇中,基因组成是AA的几率是
    4. (4) 某同学捕捉到一只长翅雄果蝇,为确定该果蝇的基因组成是AA还是Aa,他可以在图三的子代中选取一只残翅雄果蝇与该果蝇杂交。若后代出现翅果蝇,则这只果蝇基因组成为Aa;否则,这只果蝇的基因组成为AA。
三、资料分析题
  • 19. 阅读材料,据图回答: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发现多起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病例。该病毒感染性极强,可以“人传人”,主要经呼吸道飞沫传播,也会通过接触传播,不排除粪-口传播的可能性。感染后会有潜伏期,一般为3-7天,最长不超过24天。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肆虐武汉,波及全国,甚至传到海外。为了防治疫情需要,自2020年1月23日10时起,武汉全市封城,随后全国各地也进行严格出行管理措施。目前在全国人民同心协力下,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

    1. (1) 与酵母菌相比,新型冠状病毒病毒的主要结构特点是 ,从传染病的角度看,新型冠状病毒病毒属于。(选填“抗原”或“病原体”)
    2. (2) 被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人,属于传染病流行的哪个基本环节?答:属于
    3. (3) 武汉全市封城,全国各地进行严格出行管理措施,疫病流行期间,尽量不外出,出行要戴口罩,对进出人员、车辆进行严格消毒处理等,这属于预防传染病的哪个措施?答:属于
    4. (4) 提高自身免疫能力能有效防御新型冠状病毒;人体具有保卫自身的三道防线,例如唾液中的溶菌酶能够破坏细菌的细胞壁,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这是人体的第道防线在发挥作用;
    5. (5)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从我做起,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
      A . 出行要戴口罩,注意消毒 B . 尽量居家减少外出,不要随意出入人口密集公共场所 C . 不要进入封锁疫区 D . 为了防止病毒传染,感冒咳嗽也不要到医院就诊
四、实验探究题
  • 20. 科学探究是我们认识科学知识、应用科学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1. (1) 在讨论探究实验时,甲说“为增强实验的说服力,一般要设计对照实验”;乙说“实验的结果一定与实验前做出的假设一致”;丙说“多次重复实验可减少实验的误差”;丁说“探究过程中需要排除偶然因素的影响”……你认为同学的说法不科学.
    2. (2) 在做了“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实验后,根据鼠妇的生活环境,可知鼠妇喜欢在阴暗的环境中生活,因此提出了要探究的问题是?该实验探究的变量是
    3. (3)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中,将盆栽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
    4. (4) 下表为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方案:

      试管编号

      馒头碎屑或块

      试管中加入物

      是否搅拌

      保温

      加入碘液

      A

      适量碎屑

      2mL唾液

      充分搅拌

      37℃水浴保温10分钟

      2滴

      B

      适量碎屑

      D:       

           

      C

      适量馒头块

      2mL唾液

      不搅拌

         

      为探究“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应选用两支试管进行对照实验;为探究“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D处应加入。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