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福建省福州市2022届高考三模地理试卷

更新时间:2022-07-29 浏览次数:109 类型:高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城市文化是城市的精神体现,既是现代城市社会的重要标志,也是城市活力的源泉。下表是北京、纽约、巴黎、东京四座国际化大都市的城市文化活力指标(部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表:(单位:个)

    指标

    北京

    纽约

    巴黎

    东京

    世界文化遗产数

    7

    1

    4

    2

    博物馆书

    179

    140

    297

    173

    每年戏剧表演场次

    12217

    43004

    51070

    28970

    艺术馆数

    59

    1475

    1142

    618

    电影节

    2

    57

    190

    60

    电影院数

    174

    98

    312

    67

    1. (1) 城市文化活力综合表现最突出的是(   )
      A . 北京 B . 纽约 C . 巴黎 D . 东京
    2. (2) 为进一步加强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北京可采取的措施有(   )
      A . 创新形式增多文化遗产数 B . 增办戏剧节宣传民族文化 C . 教育培训机构转为艺术馆 D . 多引进大片增加电影节数
  • 2. 新西兰西北部的怀托摩小城,分布着大量钟乳石溶洞,溶洞里聚居数量巨大的洞穴萤火虫,如下图所示。萤火虫借“萤光陷阱”捕食,但是遇到强光和噪音,萤火虫就会“关灯”,回归黑暗寂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推测萤火虫溶洞所在地区的气候特征是(   )
      A . 温和多雨 B . 寒冷湿润 C . 炎热干燥 D . 寒冷干燥
    2. (2) 关于萤火虫溶洞及景观形成过程的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在海洋生物作用下形成石灰岩

      ②许多穴居昆虫在洞内生长繁殖

      ③在外力作用下形成溶洞钟乳石

      ④内力作用使岩层上升出露海面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④③ C . ②①③④ D . ①④③②
    3. (3) 为维持洞内原貌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有(   )
      A . 游览小船使用绳索拉动 B . 允许游客用闪光灯摄影 C . 增加游览项目吸引客源 D . 播放音乐营造艺术氛围
  • 3. 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是搭载先进的车载智能装置,并融合现代通信与网络技术,实现人、车、路、后台信息共享,安全、节能、高效的新一代汽车。2016年,国家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创新孵化中心在上海嘉定国际汽车城启动。下图为创新孵化中心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国家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创新孵化中心”布局在上海嘉定汽车产业园的主要原因有(   )

      ①市场需求大②研发水平高③产业协作好④路况条件好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③④
    2. (2) 行驶过程中,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能根据行车实际及时调整线路,需要使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有(   )

      ①地理信息系统②全球卫星导航系统③遥感技术④数字地球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③④
  • 4. 灌丛沙堆是风沙流运移过程中,受到植被拦截形成的风积地貌。我国东南某地灌丛沙堆是典型的第四纪季风运移聚沙形成,植被覆盖率影响沙堆的发育。下表是该灌丛沙堆第四纪岩层的剖面概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岩层性质

    埋深/m

    年龄/KaB.P.(距今千年)

    平均粒径/Φ

    含水量/%

    沙丘砂

    --

    14.9±0.6

    2.84

    5.9

    砂质古土壤

    1.74

    29.7±1.5

    3.62

    7.4

    砂质古土壤

    2.64

    36.8±2.0

    3.34

    3.4

    沙丘砂

    3.44

    49.7±2.8

    2.40

    3.7

    砂质古土壤

    4.24

    57.1±2.6

    2.78

    6.2

    沙丘砂

    5.74

    77.0±3.4

    1.67

    8.6

    1. (1) 推测49.7±2.8KaB.P.时期该地古环境特征是(   )
      A . 河湖密布 B . 生物多样 C . 气候冷干 D . 土壤黏重
    2. (2) 推测第四纪季风风力较大的KaB.P.期间是(   )
      A . 14.9±0.6 B . 29.7±1.5 C . 57.1±2.6 D . 77.0±3.4
    3. (3) 灌丛沙堆发育过程中,灌丛与沙堆的相关性是(   )
      A . 呈正相关,背风坡灌丛越密,沙堆坡长与坡高都越大 B . 呈负相关,背风坡灌丛越疏,沙堆坡长与坡高都越小 C . 呈正相关,迎风坡灌丛越密,沙堆坡长与坡高都越大 D . 呈负相关,迎风坡灌丛越疏,沙堆坡长与坡高都越小
  • 5. 西藏日喀则市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年降雨量约150~300毫米,萨迦河由南向北流经萨迦寺。下图示意“萨迦古代蓄水灌溉系统(主体部分)”的结构。当地现今仍有400多个敞口蓄水池在发挥作用,助力当地成为“世界青稞之乡”,做到了活态传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在萨迦古代农业生产体系中(   )
      A . 青稞田主要分布在村落附近 B . 河流水是青稞种植的直接水源 C . 村落主要分布在河流的下游 D . 三门水闸可调节各蓄水池水量
    2. (2) 萨迦蓄水池的敞口设计有助于青稞在该地茁壮成长,其主要作用是(   )
      A . 方便蓄水 B . 沉淀泥沙 C . 提升水温 D . 调节气候
    3. (3) 现在部分蓄水池仍在使用,主要原因是(   )
      A . 美化河岸景观 B . 保护高原生态 C . 提升农业技术 D . 保障青稞种植
  • 6. 大都市化是全球城市化进程中的普遍现象,研究大都市的城市区域扩张进程对理解其未来增长趋势、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甲、乙、丙是世界典型大都市,各处于不同发展阶段。下图示意大都市城市分区空间范围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甲、乙、丙分别是(   )
      A . 纽约、东京、上海 B . 上海、纽约、东京 C . 东京、纽约、上海 D . 纽约、上海、东京
    2. (2) T1-T3期间,乙大都市的发展特点是(   )
      A . 城市扩张逐渐放缓 B . 核心区增长已停滞 C . 内城区变化很显著 D . 边缘区大规模开发
    3. (3) 丙大都市未来发展需要重点规划的是(   )
      A . 控制城市规模,弱化各分区功能差异 B . 完善基础设施,推动边缘区经济发展 C . 推进拆旧建新,保证内城区向外扩张 D . 疏散密集人口,提升核心区居住质量
二、综合题
  • 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学校地理社团进行“水土流失实验”左图所示。右图示意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长汀县推行的“草牧沼果”生态农业模式,此模式根除“割草砍树当燃料造成水土流失”的症结,再造新时代绿水青山。

    1. (1) 下表是实验数据记录表,请填写补充下表。

      控制条件:相同实验容器、等重实验土块、相同注入水量、相同时间内


      对照组

      实验1组

      实验2组

      实验3组

      变量

      裸露土壤

      降水强度大

      收集水量

      参考值

      较多

      较少

      含沙量

      参考值

      较少

      较少

    2. (2) 结合实验结果,指出该模式治理水土流失的环节及作用。
  • 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滇西北横断高山区是众多高山花卉的分布与演化中心。6月上旬,滇西北的雨季拉开序幕,此时也正值许多高山植物的花季。绿绒蒿花朵根据天气状况及不同昆虫的活跃程度差异有时会“娇羞”地低垂。左图示意绿绒蒿花朵,右图示意绿绒蒿花瓣因闭合运动所呈现环境与花内的温度变化走势。

    1. (1) 分析滇西北横断高山区成为众多高山花卉分布与演化中心的原因。
    2. (2) 指出绿绒蒿花朵“娇羞”地低垂时的天气状况,并说明理由。
    3. (3) 阐述绿绒蒿花瓣闭合运动对昼夜温度的响应过程。
  • 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01年福建和宁夏政府在戈壁滩上协作建设闽宁镇。福建某援宁企业在闽宁镇承包土地种植葡萄,该企业引进法国地中海沿岸(约43°N)的优质葡萄种苗,采用先进的种植技术。葡萄为多年生藤本植物,喜温喜光怕冻。下左图示意宁夏位置,下右图示意葡萄种植的分层立体结构。

    1. (1) 从地理位置角度,分析闽宁镇选址的有利条件。
    2. (2) 结合当地自然环境特点,说明葡萄种植中白杨林的作用。
    3. (3) 说明该企业所采用葡萄种植的分层立体结构的合理性。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