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

更新时间:2017-12-05 浏览次数:736 类型:期中考试
一、<b >选择题</b>
  • 1. 选出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    )
    A . 烦燥       寒噤      阻遏         锐不可当 B . 赃物       制裁      鞠躬         张皇失错 C . 诘问       荒谬      健忘         转弯抹角 D . 悠闲       尴尬      锁屑         微不足道
  • 2.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空缺处,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

    ①有人在外的家属一时陷入恐慌,四处__________新信客,怎么也找不到。

    ②此后,我就更其___________绘图的书,于是有了石印的《尔雅音图》。

    ③这些日子,家中___________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

    A . 物色    搜集    光景 B . 物色    收集    情景 C . 查询    收集    光景 D . 查询    搜集    情景
二、<b >默写</b>
  • 3. 古诗文默写。                               
    1. (1) ,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
    2. (2) 夜久语声绝,。(杜甫《石壕吏》)
    3. (3) 少壮不努力,。(汉乐府《长歌行》)
    4. (4) 相顾无相识,。(王绩《野望》)
    5. (5) 会当凌绝顶,。(杜甫《望岳》)
    6. (6) ,白水绕东城。(李白《送友人》)
    7. (7) ,北风江上寒。(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8. (8) ,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
    9. (9) 好峰随处改,。(梅尧臣《鲁山山行》)
    10. (10) 松间沙路净无泥,。(苏轼《浣溪沙》)
三、<b >语言表达</b>
  • 4. 将下面诗句填入空缺ABCD处

    ①几户人家住。②一手好橹。③锁一副。④一把橹。

    水乡行

    水乡的路,水云铺;进庄出庄,A

    鱼网作门帘,挂满树;走近才见,B

    榴火自红,柳线舞;家家门前,C

    要找人,稻海深处;一步步,踏停蛙鼓。

    蛙声住,水上起暮雾;儿童解缆送客,D

四、<b >其他</b>
  • 5. 教师节,有位同学给老师送了这样的贺词,以表达自己对老师的赞美和敬意:

    你博古通今,像滔滔不绝的历史长河,引导我们追求无穷知识。(历史老师)

    请你仿照上面的句子,写一句话,送给某门学科的老师。

五、<b >诗歌鉴赏</b>
  • 6.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 (1) 这首诗的作者是
    2. (2)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联中,诗人用“抵万金”来形容什么?
    3. (3) 诗人在这首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六、<b >文言文阅读</b>
  • 7.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乙】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1. (1) 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词。

      ①出淤泥而不  

      ②陶后鲜有    

    2. (2) 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②莲,花之君子者也。

    3. (3) 作者“独爱莲”的原因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
    4. (4) 【甲】文用衬托了莲花的形象。

      【乙】文用等自然环境来烘托梅花的形象。

    5. (5) 两文所歌颂的对象在精神品质上有什么相似之处?
七、<b >现代文阅读</b>
  • 8.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刘文

        寒风呼呼作响。

        骑飞车的小伙子在拐弯处撞倒了一个人。

        这老头怕有七十岁了,穿着臃肿的身子木马似的动了几下才爬起来。

        小伙子慌了。他自己也伤得不轻――老汉比他还先爬起来。他似乎被围上来的人群慑住了。

        小伙子紧张地张张嘴,还未出声,突然一个彪形大汉冲上来,粗鲁地一把揪住小伙子的衣领吼道:“好哇――你撞了我老爸!他有心脏病,坐骨神经痛,这回去医院照片子检查治疗,你起码得给我五千块!”说完望了望老人。

        老人上前说话了:“孩子,让人家走算了。他像是有什么急事。小伙子,以后小心点就是了。你走吧。”

        大汉长长地叹了口气,那双死揪着衣领的蒲叶大手,好一阵子才缓缓地松开。

        小伙子眼眶湿润了,想说什么但终究颤了颤厚厚的嘴唇,然后推着车子慢慢消失在人群的视野中。

        老汉目送小伙子离开后,回过头对叹气不迭的大汉响亮地说:“年轻人啊,做人要有点良心,别为了几个钱就胡乱管人叫爹。告诉你,老头我今年七十有一,身子还挺硬朗,没病。有病的是你。”

        观众忍不住哄笑起来。

    1. (1) 给下列划线的词注音。

    2. (2) 指出下列各句刻画人物的方法。

      ①孩子,让人家走算了。他像是有什么急事。小伙子,以后小心点就是了。你走吧。

      ②那双死揪着衣领的蒲叶大手,好一阵子才缓缓地松开。

      ③小伙子眼眶湿润了,想说什么但终究颤了颤厚厚的嘴唇。

    3. (3) 这篇小说以“病”为标题有什么深层含义?
    4. (4) 请你说说文中“老汉”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5. (5) 小伙子“想说什么但终究颤了颤厚厚的嘴唇”,请你描述一下此时小伙子的心理活动。
  • 9.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两个乡下人,外出打工。一个去上海,一个去北京。可是在候车厅等车时,都又改变了主意,因为邻座的人议论说,上海人精明,外地人问路都收费;北京人质朴,见吃不上饭的人,不仅给馒头,还送旧衣服。

        ②去上海的人想,还是北京好,挣不到钱也饿不死,幸亏车还没到,不然真掉进了火坑。

        ③去北京的人想,还是上海好,给人带路都能挣钱,还有什么不能挣钱的?我幸亏还没上车,不然真失去一次致富的机会。

        ④于是他们在退票处相遇了。原来要去北京的得到了上海的票,去上海的得到了北京的票。

        ⑤去北京的人发现,北京果然好。他初到北京的一个月,什么都没干,竟然没有饿着。不仅银行大厅里的太空水可以白喝,而且大商场里欢迎品尝的点心也可以白吃。

        ⑥去上海的人发现,上海果然是一个可以发财的城市。干什么都可以赚钱。带路可以赚钱,看厕所可以赚钱,弄盆凉水让人洗脸可以赚钱。只要想点办法,再花点力气都可以赚钱。

        ⑦凭着乡下人对泥土的感情和认识,第二天,他在建筑工地装了十包含有沙子和树叶的土,以“花盆土”的名义,向不见泥土而又爱花的上海人兜售。当天他在城郊间往返六次,净赚了五十元钱。一年后,凭“花盆土”他竟然在大上海拥有了一间小小的门面。

        ⑧在常年的走街串巷中,他又有一个新的发现:一些商店楼面亮丽而招牌较黑,一打听才知道是清洗公司只负责洗楼不负责洗招牌的结果。他立即抓住这一空当,买了人字梯、水桶和抹布,办起一个小型清洗公司,专门负责擦洗招牌。如今他的公司已有150多个打工仔,业务已由上海发展到杭州和南京。

        ⑨前不久,他坐火车去北京考察清洗市场。在北京车站,一个捡破烂的人把头伸进软卧车厢,向他要一只啤酒瓶,就在递瓶时,两人都愣住了,因为五年前,他们曾换过一次车票。

    1. (1) 选择最恰当的一项作为短文的标题(    )
      A . 偶遇 B . 换票的悲剧 C . 换票
    2. (2)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3. (3) 短文描写了两个打工者的两次相遇,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

      第一次相遇:

      第二次相遇:

    4. (4) 通读全文,简要概括两个人的性格特点。

      成功者:

      拾破烂的人:

    5. (5) 品读短文⑥至⑧段,写出自己的感悟。
    6. (6) 问题探究:假如当初两个打工者没有“换票”,文章的结局又会怎样呢?为什么?
八、<b >命题作文</b>
  • 10. 请以“牵动我心的声音”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有真情实感,力求有创意,不得套写抄袭;②文体自定;③不少于600字(写成诗歌不少于20行);④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