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暨阳初中教育共同体2021-2022学年七年...

更新时间:2022-05-26 浏览次数:132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每题 2 分,共 40 分)
  • 1. 青春奋斗正当时,不负韶华不负己。青春期生长发育的最重要特征是(   )
    A . 身高和体重迅速增加 B . 大脑的兴奋性较强 C . 出现第二性征 D . 心脏的功能增强
  • 2. 同学们,学习一定要劳逸结合哦!如果我们长时间坐着学习常常会感觉到腰酸背痛,请问形成这种感觉的器官是(   )
    A . 大脑 B . C . D . 肌肉
  • 3. 如图所示为“T”形物体经平面镜所成的像,其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4. 花开知多少?关于月季花的结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花一般具有花托、萼片、花瓣和花蕊 B . 雄蕊由柱头、花柱和子房组成 C . 花的主要结构是花蕊 D . 卵细胞存在于子房内的胚珠中
  • 5. (2018·嘉兴) 下列是观察对岸的树木在水中倒影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6. 人的胚胎发育是从受精卵开始的,从受精卵的形成到婴儿的出生要经历的场所是: (   )

    ①卵巢    ②睾丸     ③输卵管    ④子宫   ⑤输精管   ⑥阴道

    A . ①④⑥ B . ①③④⑥ C . ①⑤④⑥ D . ③④⑥
  • 7. 在暗室中,如果将一束红光和一束绿光分别射向同一株绿色植物的不同部位,则植物在被照射处所呈现的颜色分别是(   )
    A . 红色和绿色 B . 黑色和红色 C . 黑色和绿色 D . 黑色和黑色
  • 8. 如图分别为花生和桃的果实图,以下关于两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花生是双子叶植物,桃是单子叶植物 B . 两者的可食用部分都是由子房壁发育而来的 C . 花生和桃的种子中都没有胚乳 D . 图中②和④是由子房发育而来
  • 9. 小军坐在奔驰的列车里:

    ①若选车厢为参照物,他是运动的;②若选车厢为参照物,他是静止的;③若选地面为参照物,他是静止的;④若选地面为参照物,他是运动的。上述说法正确的是(   )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0. (2016七下·杭州期中)

    如图所示,一只烧杯中装有半杯水,放在水平木板AB上,一束光线竖直向下照在水面上。现在B端下方垫一个小木块C,使木板倾斜一个小的角度,则此时( )


    A . 反射光线顺时针方向旋转 B . 反射光线逆时针方向旋转 C . 折射光线逆时针方向旋转 D . 折射光线的方向不变
  • 11. 关于下列四个情景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发声扬声器旁的烛焰晃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B . 不能听到真空罩中闹钟的闹铃声,说明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 C . 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D . 8个相同玻璃瓶装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时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 12. 如图,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这两个力相同的是( )

    A . 力的作用点 B . 力的大小 C . 力的方向 D . 力的大小和作用点
  • 13. (2021七下·诸暨期中) 光的反射和折射在生活中应用广泛,小吴画了 4 张图,其中错误的是( )
    A . 我们能看清黑板上的字 B . 渔夫叉鱼 C . 室内人可以看到室外的景色 D . 近视眼的矫正
  • 14. 一带一路,丝绸之路。其丝绸,就是由经济型昆虫家蚕在发育过程中吐出的丝经人类加工编制而成。如图表示家蚕生殖发育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家蚕的发育过程与果蝇相同 B . 家蚕的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胚胎发育方式为卵生 C . 飞动的蚕蛾①是成虫,能吐丝 D . 家蚕发育过程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其顺序为②④③①
  • 15. (2021七下·诸暨期中) 平静的池面上映出了空中飞翔的小鸟,小明说:“快来看,鸟和鱼在水中比赛呢!”他看到的“鸟”和“鱼”实际上是( )
    A . “鸟”和“鱼”都是虚像 B . “鸟”是虚像,“鱼”是实像 C . “鸟”和“鱼”都是实像 D . “鸟”是实像,“鱼”是虚像
  • 16. 如图中画出了光线通过透镜(图中未画出)的情形,其中为凸透镜的是(     )

    A . a B . b、d C . c D . a、c
  • 17. 为证明细菌对植物遗体的分解作用,某小组的同学提出了下列四种方案,四种方案的共同点:将同一种树的落叶平均分成甲、乙两组。实验过程中滴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潮湿。你认为下列方案中更能说明问题的是( )
    A . 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放在自然条件下 B . 甲组灭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放在自然条件下 C . 将树叶灭菌后再分组,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放在自然条件下 D . 将树叶灭菌后再分组,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接种上细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
  • 18. 某小组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在图所示光具座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他们把一个近视眼镜镜片放在凸透镜与蜡烛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不清。他们想再次得到清晰的像,下面是他们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 近视眼镜镜片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光屏应向左调 B . 近视眼镜镜片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光屏应向右调 C . 近视眼镜镜片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光屏应向左调 D . 近视眼镜镜片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光屏应向右调
  • 19. (2021七下·诸暨期中) 我国著名短跑运动员苏炳添在某次百米赛跑中测得第 5 秒的速度为 9.5m/s,第 10 秒到达终点的速度为 10.2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在前 5 秒内苏炳添的平均速度为 4.75m/s B . 在后 5 秒内苏炳添的平均速度为 5.1m/s C . 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苏炳添的平均速度为 10.0m/s D . 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苏炳添的平均速度为 9.85m/s
  • 20. 如图甲所示,有一个圆柱体PQ放在凸透镜前的图示位置,它所成像的形状应该如图乙中的( )

    A . B . C . D .
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2分)
  • 21. 酵母菌可以用来酿酒,与细菌相比,酵母菌细胞结构的主要特点是,细菌通常的生殖方式是
  • 22. 诸暨同山樱桃深受消费者欢迎。

    1. (1) 樱桃是植物的果实,它是由花的发育而来的。
    2. (2) 樱桃可以采用嫁接的方式进行繁殖,右图为嫁接过程示意图。

      甲插进乙的楔形切口后,要用麻绳或塑料条捆扎好,目的是使  它们的紧贴,这是嫁接成活的关键。

    3. (3) 如果甲是品种“短柄樱桃”的接穗,将其嫁接到乙“长柄樱桃”的砧木上,最后结出的果实是樱桃(填“短柄”或“长柄”)。  
  • 23. 如图所示,有一束光线从空气射入某种透明介质,在分界面处发生反射和折射,其中AE⊥CG,∠4=∠5,则为入射光线,为折射光线,为界面,空气在界面的侧。(填“上”“下”“左”或“右”侧)

  • 24. (2021七下·诸暨期中) 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是正立的 像,如图所示,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m,若视力表全长为 0.8 m,则视力表在镜中的像的长度为m。

  • 25. (2021七下·诸暨期中) 甲图中,小铁球从斜面上滚下沿直线运动,当经过磁铁附近时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此现象说明力可以;乙图中,放有磁铁的两个小车用细线相连,剪断细线后,两辆小车向相反的方向运动,此现象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的。

  • 26. (2021七下·诸暨期中) 甲、乙两车在平直路面上运动,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分析图像可知:

    1. (1) 甲车的运动状态为(选填“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在此运动过程中,若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是(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2. (2) 由图像可得乙车的运动速度为米/秒。
  • 27. “春见耙耙柑”是一种原产于四川的柑橘,因其多汁味美、口感细腻,素有“一口一春天”美誉,深受消费者欢迎。 
    1. (1) “春见耙耙柑”的花很小朵,雪白雪白的,而且有一股很清香的桔子花香,属于(选填“虫媒花”或“风媒花”)。
    2. (2) 为了提高春见耙耙柑的产量,果农常会对它的枝条进行修剪,那么果农剪掉的是(选填“顶芽”或“侧芽”)。
  • 28. (2021七下·诸暨期中) 小明同学用易拉罐做小孔成像实验,他用钉子在易拉罐底部中央戳了个三角形的小孔。

    1. (1) 小孔成像的原理是:
    2. (2) 小明把易拉罐正对着点燃的蜡烛(如图所示), 则在半透明纸上会看到蜡烛的 (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像。
    3. (3) 当把蜡烛向左(远离易拉罐)移动时,在半透明纸上的像将(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 2 分,共 28分)
  • 29. (2021七下·柯桥期中) 如图所示,将一根原长为L0的弹簧一端固定在墙面上,分别用大小或方向不同的力作用在弹簧的另一端,实验现象如图(b)、(c)、(d)、(e)所示。

    1. (1) 分析比较图可知,当力的大小和作用点相同时,力的方向不同,力的作用效果不同。
    2. (2) 分析比较图(b)和(c)可知,
  • 30. 在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时,小金设计了如下实验:①取4个罐头瓶,编号1-4,每一瓶底放6层餐巾纸,每一瓶中放入10粒大豆种子于餐巾纸上。②将1-4号瓶做了如表所示不同的处理,5天后取出观察到如表所示的实验现象。

    编号

    处理方法

    实验现象

    1

    不做处理

    盖上瓶盖

    放入25℃的培养箱中

    不萌发

    2

    不做处理

    盖上瓶盖

    放入 5℃的培养箱中

    不萌发

    3

    向瓶中加水至餐巾纸湿润

    盖上瓶盖

    放入 5℃的培养箱中

    不萌发

    4

    向瓶中加水至餐巾纸湿润

    盖上瓶盖

    放入25℃的培养箱中

    萌发

    请回答:

    1. (1) 幼苗的茎和叶是由胚中的发育而来。 
    2. (2) 1号瓶与号瓶组合,可以形成一组对照实验,探究的是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3. (3) 比较分析3号瓶和4号瓶的实验结果,能得出的结论是
    4. (4) 2号瓶和4号瓶可以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吗,为什么?
    5. (5) 4号瓶中有1粒种子没有萌发,可能原因是
  • 31. 如图所示, 甲、乙分别是小科同学用相同的蜡烛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

    1. (1)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手指放在蜡烛的烛芯顶部不会被烧痛(选填“A”或“B”)。   
    2. (2)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选用的凸透镜焦距为 20cm,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光屏移到cm 处,可以在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
    3. (3) 在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后,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左移动 5cm,为了在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左移动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5cm 的距离。
    4. (4) 请比较平面镜所成像与第(2)题中凸透镜所成像的不同点:
    5. (5) 若用不透明纸遮住透镜的一半,光屏上的像________。
      A . 无影响 B . 像变为原来的一半 C . 能成完整的像,像变暗 D不成像
    6. (6) 凸透镜C成实像的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为方便观察,应将光屏向移动。
四、解答题(32题6分,33题4分,共10分)
  • 32. (2021七下·诸暨期中) 超音速飞机的飞行速度常用马赫数表示,马赫数指的是声速的倍数(声速是声音在 15℃时传播速度 340m/s)。某超音速飞机飞行的马赫数为 2.5,求:
    1. (1) 这架超音速飞机的飞行速度是多少?
    2. (2) 广州到北京的距离约为 1700km,这架超音速飞机以 2.5 的马赫数从广州飞到北京需要多少时间?
  • 33. 根据要求作图:
    1. (1) 如图,请画出入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折射光线和这条折射光线再经平面镜MN反射后的反射光线。

    2. (2) 如图所示,一阵风吹来,小女孩赶紧拉住了要飞走的气球。如果绳子的拉力大小为2牛,请在图中画出气球所受拉力的示意图。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