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北省荆州市2022年第二次调研质检考试模拟化学试题

更新时间:2022-04-21 浏览次数:30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2018·聊城) 我们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中,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车胎爆炸    B . 剪纸成花    C . 瓷碗破碎    D . 食物腐烂
  • 2. (2018·枣庄) 饺子是中国北方人喜爱的食品,所用食材中富含糖类物质的是(   )
    A . 小麦粉   B . 食盐   C . 芹菜   D . 猪肉
  • 3. (2021·河北模拟)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氧气验满   B . 加热液体 C . 过滤   D . 稀释浓硫酸
  • 4. 新冠病毒的传播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在人群密集的区域通常用“84”来消毒,可以有效杀灭新冠病毒,其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
    A . -1价 B . 0价 C . +1价 D . +5价
  • 5. (2018·潍坊) 为保障“舌尖上的安全”,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 . 霉变大米热煮后食用 B . 甲醛溶液浸泡虾仁防腐 C . 按规定使用食品添加剂 D . 用工业用盐如亚硝酸钠烹调食物
  • 6. (2020·石首模拟) 下列化学用语所表达的意义正确的是(   )
    A . N2—2个氮原子 B . Fe3+—铁离子 C . 2SO3—两个二氧化硫分子 D . 2Ca—2个钙元素
  • 7.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 碱溶液能跟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所以碱溶液能吸收CO气体 B . 置换反应生成单质和化合物,但是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 C . 复分解反应中的四种物质都是化合物,所以反应物、生成物都是化合物的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D . 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所以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一定是酸溶液
  • 8. (2020·石首模拟) 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 OH、H+、Ba2+、NO B . OH、Ba2+、K+、Cl C . CO 、K+、Ba2+、Cl D . CO 、Cu2+、NO 、K+
  • 9. 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是(   )
    A . 检验稀盐酸是否有酸性:用酚酞溶液 B . 除去CO2气体中的少量HCl:加入足量NaOH溶液 C . 分离BaCl2溶液和KCl溶液:加入过量的K2CO3溶液后过滤 D . 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用稀盐酸
  • 10. 向一定质量的 ZnSO4和 Cu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液 M 和滤渣 N.向滤渣 N 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滤液 M 的颜色呈无色 B . 滤液 M 中一定存在 Zn2+、Fe2+ C . 滤渣 N 中一定含有 Fe 和 Cu D . 滤渣 N 的质量大于加入铁粉的质量
  • 11. (2020·石首模拟) 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将燃着的小木条伸入集气瓶内,观察现象

    B

    鉴别氢气和甲烷

    分别点燃,在火焰上方罩干冷烧杯,观察烧杯内壁是否出现液滴

    C

    鉴别硫酸钾和磷矿粉

    观察固体颜色

    D

    除去硫酸钠溶液中的少量硫酸

    加入适量的氯化钡溶液,过滤

    A . A   B . B   C . C   D . D
  • 12. (2020·广元) 向2.8g表面被氧化成氧化镁的镁条中加入适量稀硫酸至固体全部溶解,再向所得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得到固体6.38g,则该镁条中氧元素的质量为(  )
    A . 0.16g    B . 1.12g    C . 1.68g    D . 2.64g
二、填空题
  • 13. 请按要求完成填空。
    1. (1) 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俗称)。
    2. (2) 食品工业中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是(化学式)。
    3. (3) 农业上改良酸性土壤常用(俗称)。
    4. (4) 铝制品耐腐蚀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 14. 社会发展让人们的出行更加方便,汽车逐渐走进寻常百姓家。请根据要求回答有关问题:

    1. (1) 在上图汽车的部件中主要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
    2. (2) 在汽车的电路中主要使用的是铜线,这是利用了铜的性;
    3. (3) 汽车表面的烤漆不仅美观,还能起到的作用。
    4. (4) 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带来了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枯竭等问题。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 乙醇(C2H5OH)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 15. (2020·抚顺) 如图是氪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B~F五种粒子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由图A信息可推测氪原子中的质子数为
    2. (2) 在B~F五种粒子中,共有(填数字)种元素,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是(填字母序号),E与F的化学性质相似的主要原因是
  • 16. 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N点对应的是物质A t2℃的(“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 (2) 加热C的饱和溶液,出现浑浊现象,其原因是
    3. (3) 除去A中少量的B,步骤是:加水溶解,蒸发浓缩,,过滤,洗涤,干燥。
    4. (4) t1℃时,将A、B、C各8 g分别加入盛有50g水的烧杯中, 充分溶解,测得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分别为w(A) 、w(B) 、w(C),则三者之间的大小关系是
  • 17. (2018·荆州模拟) 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课题组的同学们为了测定某氢氧化钙样品中Ca(OH)2的含量(含杂质CaCO3),共做了3次实验,使一定质量的该样品分别与同一种盐酸反应,所得相关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请回答以下问题: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所取样品的质量/g

    17.4

    17.4

    17.4

     所取稀盐酸的质量/g

    80

    100

    120

    生成CO2的质量/g

    2.64

    4.4

    4.4

    1. (1) 在第次实验中,反应容器内有白色固体剩余。该实验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求原样品中Ca(OH)2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三、综合题
  • 18. 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和产物己省略)。其中A是人体胃液中帮助消化的物质,B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回答下列问题:

    1. (1) 上述物质中属于盐类的是(填化学式)。
    2. (2) 写出符合A→E的化学方程式,B通过复分解反应转化为H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上述五个反应中,一定没有发生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反应。
  • 19. 我们常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

    1. (1) 实验室可用B装置制取多种气体,请你写出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该气体的收集装置可以是(填字母编号,下同)。
    2. (2) 实验室常用加热固体甲和固体乙的混合物来制取气体丙,则制取丙选用的发生装置是;若收集气体丙时只能用C装置,则可推知丙的性质可能有(答一条即可)。
  • 20. 某学习小组在帮助实验员整理化学试剂时发现了一瓶标签残缺的无色溶液,(如图所示),经实验员分析可知原瓶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 NaHCO3 , NaOH,Na2CO3 , NaCl中的一种,请你对该试剂作出猜想并进行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这瓶试剂是什么溶液?

    【猜想与假设】

    甲猜想:NaHCO3溶液;乙猜想:NaOH溶液;丙猜想:Na2CO3溶液;丁猜想:NaCl溶液

    【查阅资料】上述四种物质相关信息如下

    物质

    NaHCO3

    NaOH

    Na2CO3

    NaCl

    常温下溶解度/g

    9.6

    109

    21.5

    36

    常温下稀溶液的pH

    9

    13

    11

    7

    【实验探究1】取瓶中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变红。

    【实验探究2】另取瓶中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产生生气泡。

    1. (1) 【实验分析】通过【实验探究1】可知同学的猜想一定不正确。

      甲同学仔细分析四种物质的相关信息表后发现自己的猜想不正确,他的理由是

      丙同学分析【实验探究2】并结合以上同学的实验结论,认为原瓶溶液是NaCO3溶液。

    2. (2) 【讨论质疑】乙认为以上同学分析有漏洞,需要进一步实验确定,于是又进行了如下探究。

      【实验探究3】在【实验探究1】试管中的红色溶液中滴加过量氯化钙溶液(中性),充分反应后,试管中溶液仍呈红色,但有白色沉淀产生。

      【得出结论】通过【实验探究3】可证明这瓶试剂为溶液,但已经部分变质。

    3. (3) 【反思与拓展】写出变质的化学方程式:,得出了该溶液正确的保存方法。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