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2022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一模试卷

更新时间:2022-04-19 浏览次数:83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共15题,每题2分,计3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 1.   2021年11月7日18时51分,____开启天和核心舱节点舱出舱舱门,航天员先后从天和核心舱节点舱成功出舱,____成为____位进行出舱活动的女航天员,展现了航天领域的“她力量”。(    )
    A . 神舟十二号  刘洋  首 B . 神舟十三号  王亚平  首 C . 神舟十二号  王亚平  第二 D . 神舟十三号  刘洋 第二
  • 2.   2021年11月1日,我国《个人____法》正式实施,该法首次确立了“敏感个人信息”的法律概念,不满____周岁未成年人信息被列为“敏感个人信息”。(    )
    A . 信息保护    14 B . 隐私保护    14 C . 隐私保护    16 D . 信息保护    16
  • 3.   2021年11月8日一11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____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____的决议》。(    )
    A . 五  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 B . 五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C . 六  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 D . 六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 4. “就要中考了,不能返校学习,我很着急……”“学校封校,不能回家,我心里很焦虑……”疫情期间,西安12355青少年服务台的工作人员每天都会接听到许多像这样的求助电话。对于这些同学,你的建议是(    )

    ①与老师交流,诉说自己的心情      

    ②丰富自己的生活,转移注意力

    ③尝试一些放松训练,缓解焦虑      

    ④顺其自然,等疫情结束就好了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 5. 一名来自贫困家庭的清华大学生,靠着勤俭节约和爱心人士的资助读完本科。从研一开始,他每学期拿出3200元,资助4名希望小学的孩子,并常去看望他们,讲述外面的世界。他说:“因为淋过雨,也想为别人撑伞!”这名学生的事迹启示我们(    )

    ①关爱是平等的,双向的    

    ②要尽己所能,服务社会

    ③遭遇挫折,要积极面对    

    ④学习让人变得独立和自由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 6. 以下做法,不符合下面漫画主题的是(    )

    A . 短视频博主小秦帮村民们在网上销售农产品 B . 学霸小茗在学校论坛上发布自己的学习笔记 C . 候选人小林在微信群里用发红包的形式拉票 D . 志愿者小涵在微博上发布了保护环境的倡议
  • 7.   2021年12月5日,“弘扬宪法精神、传承红色法治基因”——陕西省2021年“红领巾法学院”青少年普法主题活动在西安举办。围绕以上主题活动,同学们纷纷发言,其中你赞同的是(    )

    ①小寒:宪法奠定法制基础,其他法律依宪制定

    ②小梦:宪法规定公民义务,履行义务不容推辞

    ③小艺:宪法权威至高无上,违宪行为必受刑罚

    ④小楠:宪法保障公民权利,行使权利不能任性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 8.   2021年1至9月,全国检察机关受理民事支持起诉案件41966件,同比上升87.9%;支持起诉29303件,同比上升70.1%。这表明(    )

    ①我国的民事纠纷越来越多         

    ②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增强

    ③司法机关维护公平正义           

    ④民事纠纷的解决方式是诉讼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 9. 重庆合川的一名12岁少年发现母亲在朋友的介绍下,在某网站上参与刷单赚钱类活动,怀疑母亲遭遇了电信诈骗,劝说无果后,他到派出所将自己的母亲举报,在民警的阻止下,才避免了一场电信诈骗。以上事迹启示我们(    )

    ①法律是保护伞,遇事要善用法律        

    ②父母也会犯错,要体谅父母难处

    ③网络信息良莠不齐,要理性分辨        

    ④纠正父母的错误,也是爱的表达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 10.   2021年12月,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通知》,强调要进一步规范行政处罚的实施。要依法全面正确履行行政处罚职能,坚持执法为民,不得违法实施行政处罚,不得为了处罚而处罚,坚决杜绝逐利执法,严禁下达罚没指标。以上举措(    )

    ①有利于防止权力滥用      

    ②有利于树立政府威信

    ③能够规范政府执政权      

    ④有利于建设法治政府

    A . ①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④ D . ①②④
  • 11. “感谢亲爱的祖国,感谢党和政府,正是那一抹绚丽的中国红,燃起我心中的信念之火,照亮我人生的至暗时刻,引领我回家的漫长路途。”这是孟晚舟女士在被加拿大非法扣留三年后回国路上的感言。从这段感言中,我们能体会到(    )

    ①只有国家好了,个人才能好      

    ②祖国永远是我们的强大后盾

    ③我们的国家与人民是共同体      

    ④人民有信仰,国家才有力量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 12. 以下新闻共同反映的主题是(    )

    ★2022年3月4日,2022良渚文化&百泰精工IP授权仪式暨新品发布会现场发布了“良渚福佑”系列文创产品,三叉形器、玉璧、良渚神微等良渚元素以国潮文创饰品的形式,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

    ★2022年全国两会前夕,多位全国人大代表为刺绣如何“破圈”发声,强调刺绣传承人不能止步于传统文化守望者,应通过产业化使古老技艺焕发新活力。

    A .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B . 增强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 C .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 D . 继承传统文化,推动“国潮”复古
  • 13. “绿电”,即绿色电力,是指通过零二氧化碳排放(或趋近于零二氧化碳排放)的生产过程得到的电力,通常来源于清洁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北京冬奥会期间,三大赛区26个场馆全部使用“绿电”,这意味着奥运历史上首次实现全部场馆100%绿色电能供应。这一设计(    )

    ①符合我国保护环境的基本战略       

    ②为我国实现绿色发展提供经验

    ③有利于实现“碳中和”的目标       

    ④践行了绿色、低碳的发展理念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 14. 《中国的民主》白皮书指出:民主决策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一环。好的决策,反映人民意愿,保障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下列事件,体现民主决策的有(    )

    ①洛阳市发改委召开洛阳市中心城区巡游出租车运价调整方案听证会

    ②商务部就《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1年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③陕西“青年五四奖章”评选候选人面向社会公示,接受广大群众意见

    ④邢台市创建8500余个“百姓议事厅”微信群,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 15.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纪念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明没有高下、优劣之分,只有特色、地域之别,只有在交流中才能融合,在融合中才能进步。下列古语与上述论断相符的是(    )

    ①和羹之美,在于合异    

    ②物之不齐,物之情也

    ③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④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二、非选择题,共5题,计50分。小秦和同学们围绕“改变中国的力量”这一主题开展了探究性学习活动,请你一起参与。
  • 16. 【百年奋斗】

    一切伟大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一切伟大事业都需要在继往开来中推进。

    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材料二:杨之华问瞿秋白为什么知道有生命危险还要参加革命,瞿秋白回答说:“为了给自己一个在这个不堪的社会活下去的理由,为了实践自己希望国家好起来的愿望,还想让短暂的一生有些意义。”跨越百年,岗巴“高原戍边模范营”指导员尹强在入伍之际就立下了铮铮誓言:“脚下是前线,身后是祖国,宁可向前十步死,绝不后退半步生!”

    1. (1) 一百年来,党为什么要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奋斗主题?道路决定命运,民族复兴首先面临是道路问题。为此,中国共产党探索出了一条怎样的道路?
    2. (2) 看到上述事迹,小秦得出了“岁月静好,是因为有人为我们负重前行”的结论。请说说你对这一结论的理解。
  • 17. 【人民至上】

    这是一个时代与个体之间良性互动的时代,成就了无数平凡人不平凡的传奇。

    材料一:小秦从《中国的全面小康》白皮书摘录了以下内容:

    ★贫困户全面实现不愁吃、不愁穿、平时吃得饱且能吃得好,一年四季都有应季的洗换衣物和御寒被褥。

    ★20多万名建档立卡辍学学生实现动态清零,长期存在的建档立卡贫困学生的失辍学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

    材料二:我国持续推进“一村(居)一法律顾问”工作。截至目前,全国有54万多名律师,每年办理各类法律事务超过1100万件:全国64万多个村、社区配备法律顾问,基本实现了村(居)法律顾问工作全覆盖。

    1. (1) 结合材料一,说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促进中国人权事业的作用。
    2. (2) 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说以上举措是如何体现“人民至上”的。
  • 18. 【改革常新】

    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必须毫不动摇地推动改革向更深层次挺进。

    材料一:2021年11月4日,李克强总理在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指出,要以更大力度打破制约创新创造的繁文缛节,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切实给科研人员松绑减负。培育有利于创新的土壤和环境,让更多双创主体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材料二: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其中强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并明确提出,加快建立“职教高考”制度,完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试招生办法。

    看到上述新闻,同学们纷纷发表各自的看法。

    选择“职教学校”就没有必要再花费时间来学习文化课了。

    选择职业学校,掌握一两种技能,照样活出人生的精彩。

    1. (1) 材料一中,总理强调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体现了哪些教材观点?
    2. (2) 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上面两个观点的看法。
  • 19. 【文化铸魂】

    文化的滋养,不仅来自我们悠远的历史、深厚的土地,也来自近代以来中国人民艰辛卓绝的抗争与奋斗。

    【弘扬奥运精神】北京冬奥会赛场上全世界运动健儿们不待扬鞭自奋蹄,在荣誉与遗憾、鲜花与掌声的背后,他们还留下许多经典话语,在时光的河流中熠熠发光。

    “过去二十年,我只做对了一件事——因热爱而坚持,因梦想而坚定。”

    ——徐梦桃

    “今天很感谢两位队友,今天的这个金牌不是我一个人的金牌,还是团队的金牌,这是中国队的传统。”

    ——任子威

    1. (1) 徐梦桃的话语对我们实现梦想有哪些启示?
    2. (2) “中国队的传统”是指什么传统?
    3. (3) 家庭教育由“家事”上升为“国事”有何意义?
    4. (4) 为构建文明、和睦的家庭关系,你采取了哪些具体的行动?
  • 20. 【天下一家】

    今天,我们所经历的每一秒钟,都是马克思所说的“世界历史”中的全球性时刻。

    材料一:2021年9月,在第76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习近平主席首次提出全球发展倡议一“坚持发展优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普惠包容”“坚持创新驱动”“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行动导向”,引领全球发展迈向平衡协调包容的新阶段。

    材料二:2021,是一个历史性开端,我国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站上了新百年的起跑线,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同程、与中国迈向世界舞台中心同步,千载难逢的机遇,正朝着你我迎面走来。

    1. (1) 在我们所学的知识中,有哪些可以帮助说服世界各国响应材料一的倡议?
    2. (2)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你将如何抓住机遇,走向未来?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