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第五教育联盟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

更新时间:2022-04-19 浏览次数:44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每小题2分,共28分)
  • 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回顾我国宪法制度发展历程,我们愈加感到,我国宪法同党和人民进行的艰苦奋斗和创造的辉煌成就紧密相连,同党和人民开辟的前进道路和积累的宝贵经验紧密相连。”对这“两个紧密相连”的解读正确的是(    )

    ①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并且实施宪法法律

    ②中国共产党可以不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

    ③中国共产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

    ④我国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集体体现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2. 在渡江胜利纪念馆馆藏文物中,有一封陶迅烈士写于1947年4月17日的绝笔家书,信中写道:“我党是有史以来的真正为人民服务的一个政党,是最公正无私的。他的革命目的是为了世界上人人有饭吃,人人有事做……我是读书明理的人,如果共产党不好,我也不会冒了许多危险、吃了多少辛苦,参加革命事业。”从中我们可以领悟到(    )

    ①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③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生义

    ④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已经实现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3. 个人信息保护法是一部保护公民个人信息的专门法律。该法与民法典、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电子商务法等法律,共同编织成一张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网”。这表明( )
    A . 我国在加强人权法治保障方面又向前迈出重要步伐 B . 我国公民的人身权利保护从此开始纳入了法治轨道 C . 我国人权保护的主体不断扩大,人权内容不断丰富 D . 加强立法以扩大公民的基本权利是人权的追求目标
  • 4. 贫穷是实现人权的最大障碍,国家主席习近平2021年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难巨任务,我国全面脱贫(    )

    ①标志着我国人权事业已经达到了顶峰   

    ②有力地促进了贫困人口发展权的实现

    ③消除了我国区域发展和城乡发展差距   

    ④说明了我国人权保障迈上了新的台阶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5. 2021年11月8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称,今年以来全国已经发生电动自行车火灾1万多起并造成人员伤亡。据此,小明认为,一定要把生产销售伪劣电动自行车罪写入宪法。对小明的观点,下列评析恰当的是( )
    A .   是正确的,这样有助于预防和减少电动自行车火灾的发生 B . 是正确的,这样做体现了惩治犯罪、保护人民利益的功能 C . 是错误的,因为我国宪法颁布实施后是不容许进行修改的 D . 是错误的,因为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
  • 6. 2022年3月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听取和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和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这体现了(    )

    ①国家权力机关对其他国家机关负责   

    ②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

    ③权力机关在国家机构中居主导地位   

    ④我国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7. 最高法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整治虚假诉讼典型案例:县法院副院长魏某滥用职权,出具虚假法律文件,导致多套经济适用房被违规低价过户,造成重大损失,获刑15年。这警示我们(    )

    ①规范司法权以预防腐败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

    ②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

    ③法无授权不可为,国家权力的行使不能够任性

    ④任何滥用职权的违法行为均应该承担刑事责任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 8.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通过的《噪声污染防治法》规定,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噪声污染防治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公布举报电话、电子邮箱等,方便公众举报。接到举报的部门应当及时处理并对举报人的相关信息保密。这一规定体现了宪法(    )
    A . 设置国家机构 B . 立法程序严格 C . 规范权力运行 D . 保证民主决策
  • 9. 2022年2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宪法宣誓仪式。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竺主持并监誓。举行这一仪式(    )

    ①能更好地培育宪法意识       

    ②有利于彰显宪法的权威

    ③表明每个人都崇尚法治       

    ④能够杜绝各种腐败现象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 10. 2021年10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人大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宪法赋予人大的监督权,实行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对此,下列观点中,你赞同的是(    )

    ①监督体系中,只有人大监督制度具有基础性意义

    ②人大的监督权是公民基本权利的根本确认和保障

    ③权力需要监督,监督是权力正确行使的根本保证

    ④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有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 11. 2021年12月15日,是东台市镇两级人大代表换届选举日。广大选民分赴各自的选区,为自己心中满意的代表候选人投下神圣而庄严的一票。行使这一权利是(    )
    A .   行使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 B .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 C . 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的基础 D . 公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根本途径
  • 12. 2021年12月2日《南宁晚报》报道,广西男子陈某海在帮助他人讨债的过程中,对他人实行殴打、非法拘禁等行为触犯法律。广西南宁市兴宁区人民检察院以涉嫌非法拘禁罪依法将陈某海提起公诉。法院判处陈某海有期徒刑6个月。这表明(    )
    A .   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B . 公民私有财产不受法律保护 C . 向法院起诉的只能是检察院 D . 法律之内没有真正的自由
  • 13. 宪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这说明公民依法享有(    )
    A . 监督权 B . 人格尊严权 C . 姓名权 D . 物质帮助权
  • 14. (2021·云南) 八年级学生小英的父母常年在外地打工,父母要求她辍学回家照顾年迈的爷爷奶奶,小英不得已答应了父母的要求。小英父母侵犯了她的( )
    A . 生命健康权 B . 劳动权 C . 受教育权 D . 财产权
二、简要分析题(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对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和说明。共8分)
  • 15. 10月10日,2021年盐城市中小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活动市级比赛在盐城市文峰高级中学举行。比赛分为宪法法治知识竞赛(现场比赛)和主题演讲比赛(视频评审)。知识竞赛决赛采用现场法律知识竞答的形式进行。主题演讲比赛中,选手们从不同角度切入,畅谈宪法权威和法治精神,表达了他们对于宪法的独到领悟。经过激烈角逐,6名选手脱颖而出,分获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法治知识竞赛(现场比赛)、法治演讲竞赛(视频评审)第一名,将代表盐城市参加省级比赛。
    1. (1) 举办上述活动有何重要意义?
    2. (2) 我们学生“学宪法 讲宪法”应着重哪些方面?
三、实践与探究题( 结合背景材料进行探究,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有关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本题共14分)
  • 16. 为了帮助学生了解宪法的有关知识,某校开展了“坚持宪法至上”相关主题活动,以下是该校宣传展板的部分内容,请你仔细观察并完成相应的问题。

    [图片展览]

    漫画一                     漫画二                 漫画三

    [法律宣传]

    2021年12月24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该法第一条规定,为了预防和惩治有组织犯罪,加强和规范反有组织犯罪工作,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护公民和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建言献策]

    2022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政府工作存在不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仍然突出,脱离实际、违背群众意愿现象屡有发生,有的在政策执行中采取“一刀切”、运动式做法。少数干部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有的漠视严重侵害群众权益问题、工作严重失职失责。一些领域腐败问题依然多发。

    1. (1)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请写出上述三幅漫画所体现的人权内容。
    2. (2)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宪法与反有组织犯罪法之间的关系?
    3. (3)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如何规范权力运行,以解决政府工作中的上述存在问题?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