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中考专区 /二轮专题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初中科学2022年中考二轮复习专题:12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更新时间:2022-03-24 浏览次数:85 类型:单元试卷
一、单选题
  • 1. (2021七上·温州月考) 正确的实验操作对人身安全和实验结果都非常重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读取液体 B . 加热液体 C . 闻气体气味 D . 连接仪器
  • 2. (2021七上·杭州期中)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3. (2021七上·临安期中) 实验室里量取8mL水并进行加热,下列需要用到的化学仪器组合正确的是( )

    ①带铁夹的铁架台②10mL 量筒③100mL量筒④酒精灯⑤石棉网⑥试管⑦试管夹⑧胶头滴管

    A . ②④⑥⑦⑧ B . ①③④⑥⑧ C . ①②④⑥ D . ①②④⑤⑥
  • 4. (2021九上·萧山期中) 实验操作要注意安全,如果浓硫酸不慎飞溅到皮肤上我们可以用大量的(   )冲洗, 最后用小苏打冲洗。
    A . B . 氢氧化钠溶液 C . 稀盐酸 D . 氯化钡溶液
  • 5. (2022八下·庆元开学考) 在实验室用高锰酸钾粉末制取氧气实验中,有关操作正确的是( )
    A . 往试管加药品 B . 连接装置 C . 收集氧气 D . 氧气验满
  • 6. (2021七上·温州期末) 规范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
    A . 添加酒精 B . 滴加液体. C . 盖上盖玻片 D . 加热液体
  • 7. 某同学做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方法如图所示,其中不合理的是( )
    A .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B .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C . 硫在氧气中燃烧 D . 蜡烛在氧气中燃烧
  • 8. (2021九上·嵊州期末) 操作的规范性,安全性是实验成收的关键,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A . 氢气还原氧化铜 B .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C . 测定溶液的pH D . 稀释浓硫酸
  • 9. (2021九上·拱墅期末) 稀释浓硫酸并进行硫酸性质实验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稀释浓硫酸 B . 测稀硫酸的pH C . 取用稀硫酸 D . 闻稀硫酸的气味
  • 10. (2021九上·义乌期中) 小科在碳酸钠的溶液中滴加氯化钙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然后再滴入适量经过稀释的硫酸溶液,在该实验过程的操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操作与目的分析均正确的是(    )

    A . 甲中试剂瓶标签正对手心,是为了防止手被腐蚀 B . 乙中将滴管伸入试管内,是为了防止试剂滴落到试管外 C . 丁中试剂瓶盖倒放在桌面上,主要是为了避免瓶中试剂受污染 D . 戊中将水缓慢倒入浓硫酸并搅拌,是为了防止局部过热引起酸液飞溅
  • 11. (2021八上·义乌月考) 学习完本学期的所有知识,小科进行了如下总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粗盐提纯时,一定要溶液蒸干才能停止加热 B . 平流层没有天气现象,飞机可在平流层躲避雷暴等天气 C . 神经元的功能是获取并传递信息,神经冲动传导的途径:轴突→细胞体→树突 D . 过滤操作时,玻璃棒不能靠在滤纸上,防止滤纸破损
  • 12. (2021九上·海曙期中) 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常用氯化铵(NH4Cl)晶体与消石灰[Ca(OH)2]共热制取氨气。若在实验室中制备并收集一瓶氨气,且符合“绿色化学”理念,所选装置的连接顺序(按气体从左到右的方向)是(   )

    A . ①接③ B . ①接⑦,⑧接⑥ C . ①接⑦,⑧接⑤ D . ②接④
  • 13. (2021七上·温州期中) 下列不符合实验实验室处理方法的是(   )
    A . 实验完毕后应整理好仪器,用过的废水直接倒入水槽 B . 轻微烧伤或烫伤时用大量冷水冲洗受伤处 C . 少量硫酸溅到手上,立即用干抹布拭去,再用水冲洗 D . 燃烧的酒精灯侧翻时用湿抹布盖灭
  • 14. (2021七上·杭州期中) 用酒精灯给试管里的药品加热时,发现试管破裂,可能原因有:①给固体加热试管口没略向下倾斜;②加热前没有擦干试管外壁的水;③加热时试管底部触及灯芯;④被加热的液   体超过试管容积的 1/3;⑤加热时没有给试管预热;⑥给固体加热固体药品没斜铺或平铺在试管底,其中与之相关的是(   )
    A . 除 ④⑥ 外 B . 全 部 C . 除 ①④⑥ 外 D . ①②③④⑤⑥
  • 15. (2021七上·临安期中) 下列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 . 如果药品没有说明用量,则固体盖满试管底部即可,液体取1~2mL B . 取用一定量的液体药品,没有量筒时,可用胶头滴管代替 C . 打开试剂瓶后要把瓶塞正放在桌面上,右手心向着瓶签拿药瓶倒液体试剂 D . 滴管吸满药液后滴加液体时,管口端要紧靠在试管壁上,使液体沿管壁流下
  • 16. (2021九上·椒江期中) 下列关于实验操作中先后顺序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实验室用CO与Fe2O3反应制取铁时,先通CO,再点燃酒精灯 B . 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先调节天平平衡,再称量 C . 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先装药品,再检查装置气密性 D . 稀释浓硫酸时,先在烧杯内倒入水,再缓慢注入浓硫酸,并不断搅拌
  • 17. (2021九上·长兴期中) 如图,甲和乙分别是氢气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实验试管口向下倾斜可防止氢气逸出 B . 乙实验只能通过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判断反应是否发生 C . 甲、乙两实验中,都应先通入气体,再使试管、玻璃管均匀受热,以防止发生爆炸 D . 甲、乙两实验中,氢气和一氧化碳都将氧化铜变成游离态的铜,都发生了置换反应
  • 18. (2021七上·仙居月考) 给150mL液体加热,需要使用的仪器是下列中的( )

    ①试管  ②烧杯  ③试管夹  ④酒精灯  ⑤蒸发皿

    ⑥石棉网  ⑦铁架台 (带铁圈) ⑧玻璃棒

    A . ①③④ B . ②④⑦ C . ②④⑥⑦ D . ④⑤⑧
  • 19. (2021九上·宁波月考) 下列有关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氧气、二氧化碳和氢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用装置①④制取和收集氧气,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 2H2O+O2 B . 用装置②制取二氧化碳,不仅可随时添加酸液,还可控制反应的速率 C . 用装置③制取氢气,若多孔隔板改成隔离铜网,同样可以制取 D . 如用装置⑤收集氢气,则气体应从a端通入
二、填空题
  • 20. (2022八下·庆元开学考) 酒精灯是实验室中常用的加热仪器。
    1. (1) 实验时通常利用酒精灯火焰的加热;
    2. (2) 下列仪器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是     (填字母)
      A . 蒸发皿 B . 试管 C . 烧杯 D . 燃烧匙
  • 21. (2021七上·天台期末) 请根据实验用途,选择相应的仪器(用序号)。

    1. (1) 用作加热的仪器是
    2. (2) 少量液体反应需用
    3. (3) 加热时常垫在玻璃容器与热源之间的是 。
  • 22. (2021七上·三门期末) 下列仪器中,作为热源用来加热的是;用于观察较小物体的是;用作少量物质反应容器的是。(填写序号及对应的仪器名称)

  • 23. (2021七上·瑞安月考) 选择仪器下边的字母填写在相应横线上。

    1. (1) 用来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仪器是
    2. (2) 需要垫石棉网才能加热的仪器是
    3. (3) 实验室常用的加热仪器是
    4. (4) 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时,需要用
    5. (5) 少量溶液相互发生反应时,需要用
  • 24. (2021七上·洞头期中) 如图是小明进行“鸡蛋放在溶液里的实验”,按下列要求将仪器名称填在横线上:

    1. (1) 用取用食盐;
    2. (2) 实验中用盛放食盐溶液; 
    3. (3) 用于搅拌溶液的仪器是
  • 25. (2022九下·天台开学考) 如图是实验室常用气体制备装置,据图回答问题:
    1. (1) 小虎用双氧水制取氧气,为获得较为平稳的氧气流,他应该选择的发生装置及理由是
    2. (2) 实验室可用A、E或A、F装置组合制取甲烷气体,则下列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 )
      A . 制取甲烷的药品是固体 B . 甲烷密度大于空气 C . 甲烷不与水反应 D . 甲烷在水中溶解能力小
    3. (3) 双氧水可用于室内消毒,配制高浓度的食盐水可助于轻微伤口部位杀菌。20℃时往100克饱和食盐溶液中再加入5克食盐,此时保持不变的量是       
      A . 溶质质量 B . 溶剂质量 C . 溶液质量 D . 以上都是
  • 26. (2021九上·龙湾期中) 如图是某科学兴趣小组设计的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试回答下列问题:

    1. (1) 为了避免玻璃管a在加热时可能发生爆炸,加热前应
    2. (2) B装置除了吸收CO2气体外,还有作用,以防污染空气。
    3. (3) 写出玻璃管a中发生反应的现象
  • 27. (2021九上·衢州期中) 下列是小科进行酸和碱反应实验的部分操作,请你根据下列操作步骤回答问题:②中现象是,③中胶头滴管滴好稀硫酸后需要清洗后再放回试剂瓶吗?,(填“需要或不需要”),⑤是浓硫酸稀释的实验,玻璃棒作用是

  • 28. (2021七上·椒江期中) 掌握常用仪器的特征和用途,有利于开展科学学习和研究。请按要求进行填空。
    1. (1) 实验室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药品时选用的仪器是
    2. (2) 想知道一杯热水的温度,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3. (3) 有下列器材:a.白纸条;b.钟;c.大头针;d.重锤;e.刻度尺。若要测出圆柱体的周长,应选用的器材是
  • 29. (2021九上·金华期中) 根据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若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应该选用的收集装置为(填字母,下同)。
    2. (2) 若要制取和收集一瓶干燥的CO2 , 所选装置正确的连接顺序是
三、实验探究题
  • 30. (2022九下·余杭开学考) 铁矿石是钢铁生产企业的重要原材料,通常赤铁矿中铁含量高达50%- 60%。现有一块铁矿石是红色的,同学们猜测岩石中可能含有氧化铁,为了验证猜想并测定其含铁量,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以下研究:

    [查阅资料]

    ①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2O3。其他成分不含铁元素且不能与酸反应。

    ②一定温度下,CH4可将Fe2O3还原为单质铁,若温度控制不当,还可生成少量的Fe3O4

    [实验探究]

    1. (1) 小明利用A装置进行试验时,连接好装置,检查装置气密性后的第一步操作是
    2. (2) 小明将A装置中得到的固体经过水洗、过滤、干燥处理后,再通过B装置进行试验,得出了岩石中含有氧化铁的结论,在此实验中能支持此结论的证据是 。
    3. (3) 计算岩石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需要测量的量有 。若B装置的固体含有一定量的Fe3O4 , 则会导致测得的岩石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比实际含量(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 31. (2021九上·临海期末) 硫酸和稀盐酸都能与碳酸钙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老师告诉同学们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要用稀盐酸与石灰石,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其原因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过程见下表。

    序号

    药品组合

    实验现象

    块状石灰石、稀盐酸

    产生气泡、速度适中

    块状石灰石、稀硫酸

    产生气泡、速度极慢

    粉末状石灰石、稀盐酸

    产生气泡、速度极快

    粉末状石灰石、稀硫酸

    产生气泡、速度极快

    1. (1) 对比实验(填序号)可知反应速度的快慢与反应物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
    2. (2)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最合适的药品组合是(填序号)。
    3. (3) 某同学认为若选择下列装置中的(填字母),也可以利用药品组合③或④来制取二氧化碳。同学们利用他推荐的装置,也顺利制取了二氧化碳。

  • 32. (2022九上·慈溪竞赛) 已知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中发生的主要反应:C+2CuO 高温 2Cu+CO2↑,且实验产物是暗

    红色固体,其中含有生成Cu外还可能含有Cu2O,现做“测定产物中Cu2O”的含量实验:

    已知:Cu和Cu2O均为不溶于水的红色固体,Cu2O + H2SO4 = CuSO4 + Cu + H2O,

    Cu2O+H2→H2O+Cu。一定质量的固体样品,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固定装置略去,碱石灰为氧化钙和氢氧化钠混合物),通过测定反应前后装置d的质量达到实验目的。

    1. (1) 装置a中用稀硫酸而不用稀盐酸,原因是
    2. (2) 若不加装置e,实验结果会偏高,原因是
    3. (3) 点燃酒精灯前涉及的部分操作如下,正确的顺序是

      ①打开K2 , 关闭K1    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③关闭K2 , 打开K1 , 通氢气一段时间

  • 33. (2021九上·江干期末) 用氢气还原氧化铜时,若温度不够高,氧化铜可能转化为氧化亚铜(Cu2O),氧化亚铜可与稀硫酸发生如下反应:Cu2O+H2SO4=CuSO4+Cu+H2O,小金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并检验反应所得固体中是否含有氧化亚铜。
    1. (1) 装置a的名称是
    2. (2) 若反应温度足够高,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有
    3. (3) 反应结束后,小金将装置B中所得固体装入试管,加入足量稀硫酸,若观察到,则证明有氧化亚铜生成。
  • 34. (2021九上·奉化期末) 小科在探究影响锌与盐酸反应快慢的因素。

    序号

    盐酸溶液浓度

    2分钟内产生氢气的体积

    1

    5%

    10mL

    2

    15%

    28mL

    1. (1) 如图甲中A、B仪器可以组装一套测量气体体积的装置,利用该装置时A中的管接c。
    2. (2) 小科选用2克完全相同的锌片分别和同体积5%、15%的稀盐酸进行实验。获得表格数据如图乙所示。由此推断实验是通过来体现反应快慢的。
    3. (3) 实验中小科发现锌与盐酸反应时,一开始产生氢气速度并没有随盐酸浓度的减少而减慢,查阅资料得知化学反应中往往伴随着能量变化。由此作出猜想:锌与盐酸反应快慢还与有关。
四、解答题
  • 35. (2021九上·衢州期中) 学了物质及其变化后,同学们利用装修后剩下的大理石碎片进行相关实验。
    1. (1) 一位同学设计了装置A制取CO2 , 该装置能通过上下移动穿过橡胶塞的粗铜丝来控制反应的发生或停止。大理石碎片应放在中。根据气体制备的一般原则,A中的粗铜丝能否用铁丝代替 (填“能”或“不能”),原因是
    2. (2) 浓H2 SO4 具有强烈的吸水性,可作为干燥剂除去某些气体中的水份。如用装置B干燥CO2 , 则CO2 应从(填字母)端口通入。
    3. (3) 如用装置C收集CO2 ,则CO2 应从(填字母)端口通入.
    4. (4) 装置D用于通入CO2 将水压入量筒中以测量CO2 的体积,植物油的作用是

      。D中液体未装满,对测量CO2气体的体积有无影响(填“有”或“无”)

  • 36. (2021七上·金华期中) 酒精灯是实验室常用的热源。
    1. (1) 某小组同学对酒精灯火焰温度进行如下探究。

      Ⅰ.定性研究:甲同学取一根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酒精灯火焰中,1~2秒后取出,观察到位于外焰的部分明显碳化。由上述现象得出结论:温度最高。该小组同学向老师请教,老师提示:该层火焰与空气(或氧气)接触更充分。

      Ⅱ.定量研究:乙和丙同学在老师指导下,分别利用高温传感器测得各自酒精灯各层火焰平均温度如下表:

      火焰层

      平均温度/℃

      焰心

      432

      598

      内焰

      666

      783

      外焰

      520

      667

      由上表得出结论:(填“焰心”“内焰”或“外焰”)温度最高。该小组同学对该研究的结果产生疑虑,老师对该小组同学的质疑胆量表示赞赏,同时告诉该小组同学由于外焰与外界大气充分接触,燃烧时与环境的能量交换最容易,热量散失较多。老师提示:酒精灯加防风罩有利于外焰温度的提高。

    2. (2) 交流反思:不仅酒精灯的各层火焰温度不同,而且相同火焰层温度也有差异。造成乙、丙两同学所测相同火焰层温度差异的原因可能是
  • 37. (2021九上·临安期中) 欲测定金属镁的相对原子质量,请利用右图给定的仪器组装成一套实验装置(每种仪器只允许使用一次),用排水法测量反应中产生氢气的体积,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出镁的相对原子质量。回答下列问题:

    1. (1) 气流方向由左向右,则各导管连接的先后顺序为(填字母)。
    2. (2) 连接仪器后,进行的操作有以下几步: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擦掉镁条表面的氧化膜,将其置于天平上称量为m,之后立即将其投入试管A中。③旋开仪器A上分液漏斗的活塞,逐滴滴加稀盐酸,当镁条完全消失时再关闭活塞。④待仪器A的物质恢复至室温时,测量量筒B中水的体积为V。若氢气的密度为p。请列式计算出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3. (3) 分析下列其中一实验步骤出现的状况(其他操作均正确),将会使所测镁的相对原子质量偏高的是       (填字母)。
      A . 装置C的气密性不够好 B . 装置A的试管中残留了部分氢气 C . 装置C中的水未装满 D . 装置A的试管尚未冷却至室温就测量量筒B中水的体积 E . 未除尽镁条表面氧化膜就进行实验
  • 38. (2021九上·平阳月考) 小明同学要测定某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决定取一定量的人理石粉末与稀盐酸反应测量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来完成实验,并设计了两个实验方案(假设二氧化碳全部从溶液中逸出,不考虑盐酸挥发和水的蒸发,杂质不参与化学反应)。

    【方案一】用下图装置实验可计算出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1. (1) 在检查上图装置气密性时,小明用双手捧住锥形瓶容器一段时间后再放开,若出现的现象,则证明气密性良好。
    2. (2) 针对以上方案一,下列分析正确的有_       (填字母编号)。
      A . 通过测定CO2的体积可计算CO2的质量 B . 共生成了80 mL CO2气体 C . 注射器中收集到的是纯净的CO2气体 D . 反应前后整个装置的质量不变
    3. (3) 若实验中外界大气压变大,将导致实验得到的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比实际值偏
    4. (4) 若该人理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80%,则图三中天平示数m的值为多少g。

      (写出计算过程,CaCO3+2HCl=CaCl2+CO2↑+H2O)

  • 39. (2020九上·温岭期中) PLA是一种新型可降解塑料,能有效缓解塑料垃圾造成的白色污染。已知PLA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为了测定7.2g PLA样品中氧元素的质量,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以下探究。

    实验设计:查阅资料,白色无水硫酸铜遇水变成蓝色五水硫酸铜。

    将7.2g PLA样品充分燃烧,为分别吸收燃烧产物并通过清晰可见的现象检验吸收是否完全,以上实验装置正确的连接顺序:A→ (填写装置的字母序号)。

    分析与结论:①实验中选择纯净的氧气而不用空气的原因是

    ②装置E的作用是

    ③正确连接装置后,确认气密性良好。充分燃烧7.2g PLA样品,测得相关实验数据见下表(已知燃烧产物被完全吸收,灰烬质量忽略不计)。

    装置

    B

    C

    D

    E

    实验前质量(g)

    160

    150

    150

    100

    实验后质量(g)

    163.6

    150

    163.2

    100

    通过分析与计算,该PLA样品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最简整数比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