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名校联盟”顶尖计划“2022届高三下学期高中毕业班第三...

更新时间:2022-03-29 浏览次数:95 类型:高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巴基斯坦位于南亚次大陆的西北部,经济基础薄弱,2017年城镇化率为36.38%,城镇体系规模结构呈现全国层面的不均衡与不连贯现象。2017年由中巴两国政府批准的《中巴经济走廊远景规划(2017-2030年)》提出,建设自中国新疆喀什至巴基斯坦南部沿海城市卡拉奇和瓜达尔的中巴经济走廊,围绕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形成新的国际物流网络和产业布局,通过产业投资,提升南亚及中亚国家在全球经济分工中的地位。下图示意2017年巴基斯坦城镇数量金字塔与人口金字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巴基斯坦(   )
      A . 大城市和中等城市发展较突出 B . 超大城市和小城市发展较突出 C . 中等城市和小城市发展较突出 D . 只有小城市发展突出
    2. (2) 与巴基斯坦城镇体系特点的形成关系最密切的地理要素是(   )
      A . 以山地为主的地形 B . 炎热干旱的气候 C . 海陆联运的交通体系 D . 发展缓慢的工业
    3. (3) “中巴经济走廊”的建设对巴基斯坦城镇体系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是(   )
      A . 促进节点城市发展,提升超大城市的核心作用 B . 加强国际产业合作,推动中等城市的工业发展 C . 推进沿线交通建设,加快乡村转变为小城市(镇) D . 形成多条发展轴线,保证各区域城市均衡发展
  • 2. 按照国际通行划分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在10%~20%之间或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在7%~14%之间为轻度老龄化;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在20%~30%之间或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在14%~21%之间为中度老龄化;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过30%或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过21%则为重度老龄化。下图为第七次人口普查我国七大地区老龄人口占比情况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是(   )
      A . 全国整体为轻度老龄化 B . 各区域间差异较小 C . 中部地区较东、西部严重 D . 内陆地区比沿海地区严重
    2. (2) 针对目前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可采取的适当措施有(   )

      ①发展银发产业,刺激经济发展

      ②发挥老龄劳动力的优势,延长人口红利

      ③提升创新能力,催生新兴产业

      ④延长学历教育时间,增加劳动力供应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 3. 下图示意我国某河流域植被覆盖率变化情况及典型河段植被类型,该河流域海拔5200米以上常年覆盖冰雪,基本上没有植被发育;海拔4000~5000米发育的高山垫状植被呈密集团块状,主要由低矮的草本植物和苔藓组成,根系发达。河谷中游宽阔,发育由强阳生物种组成的干旱河谷植被,河谷沙洲植被发育在河中江心洲上,不同沙洲的植被覆盖率差异较大。下游峡谷陡峭,分布有亚热带植被。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推测该河流是(   )
      A . 塔里木河 B . 黄河 C . 长江 D . 雅鲁藏布江
    2. (2) 垫状植被呈密集团块状有利于其躲避(   )
      A . 强风 B . 暴雨 C . 强光 D . 冻融
    3. (3) 沙洲植被的覆盖率差异较大,其主要原因是不同沙洲(   )
      A . 植被种类差异较大 B . 海拔高度差异较大 C . 淹没频率差异较大 D . 所处河段差异较大
  • 4. 我国西北地区有诸多大型闭合沉积盆地,如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吐鲁番一哈密盆地等,它们构成了各自独立的水循环系统,盆地内地表水与地下水的多次转化是区内水资源循环的基本方式,并使得水资源可以多次利用,增加了可用水资源量,但随着转化次数的增多,水质越来越差,盐碱度也不断增高。下图是我国西北地区某内陆盆地剖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内陆盆地的水资源最终来自(   )
      A . 高大山体截留水汽 B . 山间盆地集聚水分 C . 冲洪积扇储存水分 D . 冲积平原河流补给
    2. (2) 内陆盆地地表水和地下水会多次发生转化,图中地下水转化成地表水的地点是(   )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③④
    3. (3) 在某些内陆盆地,人类的开发利用使最终进入尾闾湖的水体盐碱度下降,这是由于人类改变了地下水的(   )
      A . 水量 B . 水位 C . 流向 D . 补给来源
二、综合题
  • 5.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老国际铁路通道简称中老铁路,是一条连接中国云南省昆明市与老挝万象市的电气化铁路,设计时速160千米,线路全长1035千米,是第一个以中方为主投资建设、共同运营并与中国铁路网直接连通的跨国铁路,2021年12月3日全线通车。老挝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经济以农业为主,工业、服务业基础薄弱,中老铁路建设前,国内仅有首都万象到老泰边境的3.5千米铁路。2020年11月15日,包括中国与东盟10国在内的15个亚太国家正式签署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左图为中南半岛概况图,右图为中老铁路重要节点城市分布图。

    1. (1) 说出中老铁路未通车之前老挝的国际运输活动主要依靠的交通运输方式。
    2. (2) 分析中老铁路的通车对于老挝货运交通的有利影响。
    3. (3) 中老铁路的通车使磨丁、磨憨等地成为重要节点城市,简述这些城市为促进经济进一步发展可采取的措施。
    4. (4) 阐述中老铁路的建成对中国对外联系的积极意义。
  • 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潮沟是在沙泥质潮滩上由于潮流作用形成的冲沟,是潮滩上最活跃的微地貌单元,也是潮滩与外界连通和进行物质、能量交换的重要通道。黄河三角洲地处新、老黄河入海口两侧,潮沟纵横交叉,各种湿地景观呈斑块状分布,湿地中天然植物群落的分布由海向陆呈现光滩、碱蓬群落和芦苇群落的条带状分布格局。自1996年黄河改道以来,区域内开展了大量围垦和堤坝工程,打破了原有的生态平衡,同时随着适宜在淹水、高盐度环境中生长的互花米草的引入和扩张,黄河三角洲湿地及潮沟的形态特征发生了巨大改变。下图示意2004年、2008年和2018年黄河三角洲潮沟的分布。

    1. (1) 1996年黄河向北改道导致北岸潮沟数量明显减少,说明其原因。
    2. (2) 分析侧弯丁坝的修建对其南北两侧海岸线产生的影响。
    3. (3) 2008年后黄河三角洲南部潮沟长度缩短,解释其原因。
    4. (4) 分析互花米草与潮沟的相互作用对其他湿地植物的不利影响。
  • 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提出推进交通与旅游融合发展,充分发挥交通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加快国家旅游风景道、旅游交通体系等规划建设。我国多地纷纷响应,海南省开展环岛旅游公路创新发展,甘肃省开展大敦煌交旅融合发展等等,一条条畅达的旅游公路推动交通与旅游深度融合。

    分析我国多地旅游公路的建设对旅游业发展的积极意义。

  • 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黑碳(BC)气溶胶来自化石燃料和生物质燃料的不完全燃烧过程,黑碳能吸附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不同于黑碳,SO2和NO2主要来源于工业固定点源、机动车尾气等移动源。华北平原既是我国农村人口分布密集的地区,也是黑碳排放密集的地区,空气污染严重。下表示意华北平原不同季节黑碳与SO2和NO2浓度比值变化。

    项目

    春季

    夏季

    冬季

    BC/SO2

    0.15

    0.09

    0.36

    BC/NO2

    0.09

    0.05

    0.28

    说出华北平原黑碳浓度的年内变化特点,并说明其高值的出现原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