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舟山市定海二中2021-2022年九年级下学期科学3月...

更新时间:2022-03-24 浏览次数:79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第1-10小题,每小题3分,第11-15小题,每小题4分,共50分。请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 1. 习近平主席强调: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下列措施会引起环境污染的是(   )
    A . 大量直接焚烧生活垃圾 B . 用人畜粪便等废弃物制得甲烷作燃料 C . 将煤脱硫后再综合利用 D . 大力推广使用太阳能、风能等绿色能源
  • 2. 下列各种四种现象,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是(   )
    A . 妙趣手影 B . 小孔成像 C . 日食奇观 D . 光纤通信
  • 3. (2021七上·萧山期中) 以下四种植物,从生物结构由简单到复杂的角度来看,排列顺序正确是的(   )

    A . ②①③④ B . ①④②③ C . ①②③④ D . ④①②③
  • 4. 实验室欲收集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应选择的装置是(   )
    A . B . C . D .
  • 5. (2021八上·台州开学考) 2009年7月22日的日全食非常壮观,全食时间近7分钟,这也是前后几十年日食中全食最长的一次。请判断该日太阳、地球、月球三者间的位置关系是下列图中    (    )

    A . B . C . D .
  • 6. (2021九上·奉化期末) 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 乙可能是化合物 B . 该反应是复分解反应 C . 丁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 . 每消耗100g的甲,能生成44g的丙
  • 7. (2020八上·杭州期中) 如图所示,在三个相同的容器中装有质量相同的水,将木块A、金属块B按不同的方式放入水中,待A、B静止时,三个容器中木块下表面所受的压强相比较,正确的是( )

    A . P>P>P B . P=P>P C . P<P=P D . P=P=P
  • 8. (2020·湖州) 新冠肺炎主要是通过飞沫传播的,如图所示,所以在疫情期间外出时提倡戴口罩。新冠肺炎的罪魁祸首是新冠病毒。新冠病毒( )

    A . 属于单细胞生物 B . 能离开生物体独立生活 C . 是新冠肺炎的传染源 D . 发生变异的根本原因是遗传物质的改变
  • 9. (2021九上·萧山期中) 如图所示,天平恰好处于水平平稳,经过一段时间后,杠杆将(   )

    A . 杠杆左端上升,右端下降 B . 杠杆右端上升,左端下降 C . 杠杆还是处于水平平稳 D . 无法判断
  • 10. (2019·绍兴模拟) 如图所示的“人工树叶”是一种模拟电化学实验装置,该装置模拟植物的光合作用,利用太阳能将水和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和燃料丙醇(C3H8O)。则下列不属于“人工树叶”作用的是(   )

    A . 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B . 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 C . 为人类提供能源 D . 为人类提供食物
  • 11. 一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甲所示,物体所受水平拉力F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乙,物体的速度v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丙。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0~2s物体所受摩擦力为0N B . 2~6s物体所受摩擦力为3N C . 8~10s物体摩擦力大于2N D . 4~9s物体所受摩擦力相等
  • 12. 图甲是甲烷燃烧实验,图乙是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从实验操作角度分析,点燃甲烷前需要检验甲烷的纯度 B . 从物质检验角度分析,可在烧杯内壁涂澄清石灰水来检验甲烷燃烧的两种产物 C . 从物质分类角度分祈,甲烷属于有机物,甲烷燃烧的两种产物均属于氧化物 D . 从能量变化角度分析,甲烷燃烧反应的能量变化是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 13. (2017八上·乐清期中) 人体各器官产热情况如图所示。据图分析,正常人在运动情况下主要的产热器官是(   )


    A . B . 内脏    C . 骨骼肌 D . 其他器官
  • 14. 华为使中国的芯片技术领先于世界。芯片是电脑、智能家电的核心部件,它是以高纯度的单质硅(Si) 为材料制成的。硅及其氧化物能发生如下反应:

    ①Si+O2 SiO2                                              ②SiO2+Na2CO3 Na2SiO3+CO2

    ③SiO2+2C Si+2CO↑                                 ④Si+2NaOH+H2O Na2SiO3+2H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反应③属于置换反应 B . 上述反应中共生成三种可燃性气体 C . Na2SiO3中Si 为+4价 D . Si和SiO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 15. (2021八上·普陀期末) 为了测定风速的大小,小明设计了四种装置,其中探头、金属杆和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相连,可上下移动。现要求:当风吹过探头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下移动,且风速增大时电压表的示数增大。其中符合要求的是(   )
    A . B . C . D .
二、填空题(本题有8小题20空格,每空2分,共40分)
  • 16. 东京奥运会上男子百米半决赛中,苏炳添以9.83秒的成绩顺利晋级决赛,并打破亚洲纪录,成为了首位闯进奥运男子百米决赛的中国人。
    1. (1) 苏炳添穿钉鞋跑步时,钉鞋对跑道的压强(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脚对钉鞋的压强;
    2. (2) 在百米赛跑半决赛中,苏炳添的平均速度是m/s。(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 17. (2021八上·普陀期末) 2020年11月29日,小金参加了2020梦想小镇半程马拉松,请回答问题。

    1. (1) 比赛前一天,小金对自己的体温及其生活环境温度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测量,如图所示,图中表示小金的体温变化曲线。
    2. (2) 比赛当天,小金听到枪声起跑,这属于(选填“条件”或“非条件”)反射。
    3. (3) 在比赛中小金出现了气喘吁吁、全身冒汗现象,此时身体产热的主要部位是
  • 18. 最近,国外研究人员发明了在锌原子周围聚合咪唑钠(C3H3N2Na)和苯并咪唑(CH6N2)的新型玻璃,与硅原子周围聚合各种无机物的传统玻璃相比,具有更好的透光性和延展性。
    1. (1) 苯并咪唑从物质的分类上属于(选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 (2) 新型玻璃具有更好的延展性,这属于物质的性质。
    3. (3) 咪唑钠(C3H3N2Na)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19. (2019·鄞州模拟) 很多人认为“无花果没有花”(图甲),实际上它是一种典型的先开花后结果的植物。将无花果掰开后,可以看到内部有许多小却密的花。我们吃的无花果,也并不是无花果真正的果实,而是它膨大的花托(图乙)。

    1. (1) “看似无花却有花”,说明无花果属于种子植物中的植物(填“被子”或“裸子”)。
    2. (2) 无花果的雌蕊和雄蕊隐藏在花托内部,如何授粉呢?原来,有一种肉眼看不到的小蜜蜂通过小孔进入“果”内,它们在其中钻来钻去便使无花果得以授粉,使花粉和卵细胞结合,形成
    3. (3) 为了使无花果结出更多更优质的“果”供人们食用,农业工作者应该在培育无花果植株时多施加肥。
  • 20. (2021八上·湖州期中) 一个长方体木块通过细线与空杯底部相连,先置于空杯的底部(不粘连),如图甲所示;再缓慢注入水,使得木块上浮,最终停留在水中,如图乙所示。已知木块所受浮力的大小随杯中水的深度变化如图丙所示,可知在图象的AB段,细线(选填“有”或“没有”)拉力,可求出木块的密度为kg/m3。(水的密度ρ=1.0×103kg/m3;g=10N/kg)

  • 21. 宫颈癌疫苗可以有效预防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进而有效预防宫颈癌的发病。九价HPV疫苗可以预防多种类型HPV病毒引发的癌症,并可以预防90%以上的宫颈癌。去年4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九价HPV疫苗在我国上市。
    1. (1) 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米看,女性接种HPV疫苗属于
    2. (2) 接种该疫苗后,人体血液中的相关淋巴细胞会大量增殖、分化,并产生专门抵抗这种病原体的抗体,人体的这种免疫属于免疫。
    3. (3) 以下是疫苗的相关信息:

      ①该疫苗以HPV病毒外壳蛋白为基础,其表面构造、形状和大小均与感染性HPV病毒类似,但无病毒DNA,但人体免疫系统会将它误认为是HPV,产生针对HPV的抗体。

      ②HPV疫苗在体内的抗体水平至少可维持4年。

      ③在九价宫颈癌疫苗效力的临床试验中,观察发现它的保护有效率均可达到90%以上。

      下列推测合理的是。(可多选)

      A.一次注射,终生有益。          B.宫颈癌疫苗不是病毒,没有感染性。

      C.HPV疫苗对人体没有任何副作用。D.HPV疫苗不是100%有效,接种人群仍然有可能患宫颈癌。

  • 22. 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后,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由a端移动到b端,测得电阻R1两端的电压与通过R1的电流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则:

    1. (1) 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为
    2. (2) 变阻器R2两端电压的变化范围为
  • 23. 为了确定某含杂质的硝酸钠溶液中所含杂质的成分,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I,Ⅱ为操作。
    2. (2) 经分析,原溶液中的杂质可能由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杂质的成分可能是:若原溶液中的杂质由一种物质组成,则该杂质是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5小题15空格,第24-25小题,每空2分,第26-28小题,每空3分,共40分)
  • 24. (2021九上·浙江月考) 我校科学兴趣小组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其方法是:将样品与盐酸反应,测定反应后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再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求出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测定二氧化碳的质量,他们设计了以下三种方案,请帮助他们完成设计方案:

    方案一:称量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的 (选填“增大”或“减小”)量。

    方案二:称量吸收二氧化碳前后盛有氢氧化钠溶液容器质量的 (选填“增大”或“减小”)量。

    方案三:选用图中 (填“甲”或“乙”)装置可测量产生的二氧化碳的体积,再根据此时二氧化碳的密度,可计算二氧化碳的质量。

  • 25. (2021·丽水) 某兴趣小组为了探究温度对酶的催化作用是否有影响,做了如下实验:

    ①选取3份大小相同的同种香蕉切片,分别冷冻处理、常温放置和高温煮熟;

    ②处理后取出置于同一培养皿中,同时分别滴加1毫升的H2O2 , 观察并记录气泡的多少;

    ③重复上述实验。

    不同温度的香蕉切片(含过氧化氢酶)

    滴加H2O2的量/毫升

    气泡数量(“+”数表示气泡多少)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冷冻香蕉(低温组)

    1

    +

    0

    +

    常温香蕉(常温组)

    1

    ++++

    +++++

    ++++

    煮熟香蕉(高温组)

    1

    0

    0

    0

    请回答:

    1. (1) 常温组在实验中的作用是
    2. (2) 通过实验可知:常温条件下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比低温条件下
  • 26. 小金为了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实验中,小桶内装入适量的沙子,滑块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轻绳与滑轮的摩擦不计)

    1. (1) 为了测量滑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
      A . 滑块的质量m1 B . 小桶和沙子的总质量m2
    2. (2) 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滑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 (用上述物理量符号表示);
    3. (3) 小桶落地后,假设滑块继续向前运动,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 ,则 。(选填“<”“=”或“>”)
  • 27. 某兴趣小组在探究氢氧化钠的性质时,将二氧化碳通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没有观察到现象。小组同学对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是否发生反应产生了兴趣,他们又做了如图所示两组实验。
    1. (1) 实验一:如图1将氢氧化钠溶液加入装有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中,旋紧瓶盖振荡,观察到软塑料瓶变瘪。小明同学认为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小林同学认为二氧化碳还会与水反生反应,所以根据上述实验现象不足以证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你赞成哪位同学的观点

    2. (2) 实验二:小组同学将实验一做了改进,将注射器1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注入拧紧瓶盖的软塑料瓶中振荡,观察到软塑料瓶变瘪,再将足量的稀盐酸从注射器2注入瓶中(如图2),观察到,证明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

    3. (3) 实验二结束后,兴趣小组的同学想进一步探究塑料瓶中液体的溶质组成,取少量塑料瓶中的液体,滴加酚酞后发现不变色,接着放入适量的铁粉,产生大量气泡。得出结论:塑料瓶中溶液的溶质除了氯化钠还有
  • 28. 小科同学为了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设计了如图甲的实验电路,她在学校实验室找来了如下一些实验器材:电压恒为3V的电源,电流表、电压表各一只,一个开关,阻值分别为10Ω,20Ω,50Ω的定值电阻各一个,滑动变阻器上标有“20Ω,1A”字样,导线若干。

    1. (1) 小科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后,移动滑变阻器滑片时,发现电流表指针正常偏转,电压表示数为零,则发生这种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2. (2) 故障排除后,小科先把10Ω的电阻接入电路,移动滑变阻器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2V,读出电流表示数后,断开开关,他直接拆下10Ω的电阻,改换成阻值为20Ω的电阻继续做实验,闭合开关,电压表示数如图丙所示,其示数是V,接下来他向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V。
    3. (3) 当小科改用50Ω的电阻继续实验时,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滑片,都无法使电压表示数达到实验要求的值,你认为造成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
      A . 电源电压太小 B . 电压表量程太小 C . 滑动变阻器阻值太小 D . 滑动变阻器烧坏了
    4. (4) 小科解决了上述问题后,利用收集到的多组数据。作出了如图丁所示的电流I随电阻R变化的关系图像,分析图像得出的结论是
四、分析计算题(本题有6小题,第29题6分,第30、31、32小题,每小题8分,第33、34每小题10分,共50分)
  • 29. (2021·宁波模拟) 如图为一块马铃薯地中甲虫成灾后,在该区域先后使用两种杀虫剂的实验结果曲线图,请据图回答:

    1. (1) 害虫个体间有的有抗药性,有的没有抗药性,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
    2. (2) 两次使用杀虫剂,害虫的数量都没有下降到零,说明
    3. (3) 分析曲线可知,使用杀虫剂Ⅰ后的第六年,害虫适应了具有杀虫剂的环境,这种适应的形成是的结果。
  • 30. 某环保小组监测到一工厂向河水中排放的酸性废液中含有CuSO4
    1. (1) 实验室实验时,我们观察到的CuSO4溶液的颜色为
    2. (2) 为了测定废液中CuSO4的质量分数,该小组取了50g废液,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测得生成Cu(OH)2沉淀(无其它1.96g沉淀)的质量与所加NaOH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①图中的OA段表示氢氧化钠溶液与废液中的酸性物质发生反应,没有沉淀产生。AB段表示氢氧化钠溶液与CuSO4发生反应,反应结束后生成沉淀质量是  ▲  克。

      ②计算50g废液中CuSO4的质量?

  • 31. 如图所示为新型材料“气凝胶”,它作为世界最轻的固体,是一种多孔状、类似海绵结构的二氧化硅固体。这种材料密度仅约为3.6kg/m3。它看似脆弱不堪,其实非常坚固耐用。气凝胶对汽油等有机溶剂具有超快、超强的吸附力,它的吸收量是本身质量的250倍左右,最高可达900倍。“国际”空间站、美国“火星探路者”探测器上,都用到了气凝胶材料。

    1. (1) 从上述介绍中,请列举关于气凝胶的一点物理性质
    2. (2) 若将气凝胶压缩至很小体积之后它能迅速复原,此现象(选填“能”或“不能”)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3. (3) 若某海域发生10.8t的原油泄漏事故,则理论上一次性吸收这些原油需要气凝胶的体积是m3(取气凝胶的吸收量为本身质量的600倍)。
    4. (4) 某大型飞机采用现在盛行的超高强度结构钢制造(质量为1.58×103t),若采用气凝胶代替钢材来制造一架同样大小的飞机,则只需气凝胶的质量为多少?(钢的密度为7.9×103kg/m3
  • 32. 某工厂车间的一台机器在工作时会排放一定量的废水和废气,需要安装排气装置,以保证空气中废气含量不超标。小明设计如图甲所示电路实现:机器不工作时,小功率排气扇工作;机器工作一段时间后,大功率排气扇工作,OA是一根可以绕O点转动的轻质杠杆,B处通过细杆b与力敏电阻Rx接触,A处通过细杆a与物体M连接,物体M重为3牛,OB:OA=1:2,衔铁可以绕D点转动,废水较少时,衔铁受弹簧的支撑作用,其右触点恰好与触点T1接触,M1工作;当Rx受压力为12牛时,电磁铁恰好吸引衔铁,使右触点与触点T2接触,M2工作。排气扇的规格为:M1(220伏,60瓦),M2(220伏,120瓦)。机器运行时,产生的废水以0.1千克/分钟的速度排入废水箱,物体M受到的浮力(F)与废水质量(m)关系如图乙、(图中部分固定装置未画出)

    1. (1) 当物体M被废水浸没时,M受到的浮力是牛。
    2. (2) 工人进入车间后,先闭合开关S2 , 使小功率排气扇先工作一段时间。启动机器时,同时闭合开关S1。请计算废水箱中的废水质量积累至2千克的过程中,排气扇消耗的电能。
    3. (3) 为了让大功率排气扇提早启动,小明采取移动细杆b的做法,请指出细杆b的移动方向,并说明理由:
  • 33. 参加全国青少年创新大赛,小强运用电学知识设计了一个电子身高测量仪,如图所示。其中定值电阻R0=5Ω,电源电压恒为4.5V,R是固定的、竖直放置的硬电阻棒,总电阻为15Ω,其接入电路的电阻与接入电路的棒长成正比,金属杆cd和MP(右端P是滑片)与电路接触良好,电阻不计。

    1. (1) R0在电路中的作用是
    2. (2) 当被测身高增加时,电压表的示数,电流表的示数。(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3. (3) 身高为168cm小强用该测量仪测量时,电流表示数为0.5A,此时电阻棒R接入电路的电阻为多少?
    4. (4) 若电压表量程为0~3V,电流表量程为0~0.6A,为保证电路各元件安全工作,则随着身高而变化大小的R能接入电路的最大阻值?
  • 34. 2017年5月,运用“蓝鲸一号”钻探平台,我国南海神狐海域首次可燃冰试采成功。

    材料一:可燃冰,学名天然气水化合物,其化学式为CH4·8H2O,它是天然气的固体状态,因海底高压埋于海底地层深处的大量有机质在细菌的分解作用下,最后形成石油和天然气(石油气)。其中许多天然气被包进水分子中,在海底的低温(2~5 ℃)与压力下结晶,形成可燃冰。

    材料二:“蓝鲸一号”钻探平台设计和建造过程刷新了多项世界记录。它长117米,宽92.7米,高118米,质量为42000吨。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

    1. (1) 形成可燃冰需要一定的生态环境。

      ①海底地层深处,这些分解有机质的细菌能很好地生存,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这些细菌分解有机质(填“需要”或“不需要”)氧气。这些细菌与真菌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

      ②在开采过程中,极少量的垃圾废弃物没有对海洋环境造成破坏,这主要是因为海洋生态系统有的能力。

    2. (2) 形成可燃冰的其中一个条件是有甲烷气源。

      ①可燃冰(CH4·8H2O)中C∶H∶O的元素质量比是。甲烷属于(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②与石油、煤等化石燃料相比较,开采可燃冰的积极意义有(写一条)。(可燃冰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H4·8H2O+2O2 CO2+10H2O)

    3. (3) 如果南海海水的密度是1.03×103千克/米3 , “蓝鲸一号”钻探平台漂浮海面受到的浮力是牛,浸入海水的体积至少需要3。开采出的可燃冰可以直接在管口点燃,说明已经成为气体,从固体变成气体的原因可能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