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云南省丽江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

更新时间:2022-05-30 浏览次数:46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下图为北半球某条河流简图,图中最可能出现河漫滩的位置是(   )

    A . ①③⑥ B . ②④⑥ C . ②④⑤ D . ①③⑤
  • 2. 读“大气保温作用示意图”,晴天昼夜温差比阴天大是因为晴天相对于阴天(   )

    A . 白天①变大 B . 白天②变小 C . 夜晚③变小 D . ④变大
  • 3.  2020年8月有部分群众在邯郸市龙湖公园发现了“鱼化石”。经专程前往现场的市地质一队专家鉴定,该化石为奥陶纪“角石生物化石”。此化石广泛产于奥陶系马家沟组地层中,曾经在磁县、峰峰、武安、涉县等地的山区多有发现。该地层形成的地质年代是(   )
    A . 中生代 B . 新生代 C . 古生代 D . 侏罗纪
  • 4. 下图为2020年某市迁入人口年龄及性别统计图,以下关于该市迁入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该市外来人口大于本地人口 B . 人口迁入,该市可能会产生婚育方面的社会问题 C . 人口迁移主要受自然因素的影响 D . 迁入人口中男性数量多于女性与该市产业结构有关
  • 5. 根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21年05月21日21时48分在云南省大理州漾濞县苍山西镇发生6.4级地震,震源深度8千米,之后又发生了多次余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该地震发生时,纽约(西五区)时间为(   )
      A . 22日24时48分 B . 22日10时48分 C . 21日18时48分 D . 21日8时48分
    2. (2) 该地震发生时,太阳直射点大致在(   )
      A . 0°~23.5°N之间 B . 0°~23.5°S之间 C . 23.5°N~66.5°N之间 D . 23.5°S~66.5°S之间。
  • 6. 以下山地中,垂直自然带数目最多的是(   )
    A . 玉龙雪山(27°N,海拔5596米) B . 乞力马扎罗山(3°S,海拔5985米) C . 文森峰(78°S,海拔5140米) D . 麦金利峰(63°N,海拔6193米)
  • 7.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当晨昏线处在AB位置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赤道上昼夜平分 B . 哈尔滨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值 C . 印度洋北部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D . 地中海沿岸地区温和多雨
    2. (2) 当晨昏线从CD→AB之间的位置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南移动 B . 北半球各地夜渐短昼渐长 C . 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快 D . 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渐小
  • 8. 某地以东为东半球以西为西半球,当地有太阳直射现象,以北无直射现象,这点是(   )

    A . 23°26′S,160° E B . 23°26′N,160°E C . 23°26′S,20°W D . 23°26′N,20° W
  • 9. 我国北方地区自西向东呈现出荒漠—草原—森林的更替,体现了(   )
    A . 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 B . 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C . 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 D . 山地垂直分异规律
  • 10. 下表为昆明在某个天气系统的影响下的天气变化统计表,读表完成下面小题。

    日期

    19日

    20日

    21日

    22日

    平均气温(℃)

    2

    -1

    -1.5

    -4

    气压(百帕)

    1002

    1004

    1006

    1008

    天气状况

    晴转多云

    阴转小雨夹雪

    小雪渐止转阴到多云

    多云转晴

    1. (1) 此期间过境的天气系统是(   )
      A . 副热带高压 B . 反气旋 C . 暖锋 D . 冷锋
    2. (2) 关于该天气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降水集中发生在锋后 B . 该天气系统过境前昆明被冷气团控制 C . 该天气系统控制之下多为晴天 D . 该天气系统过境后昆明被暖气团控制
  • 11. 下列地形中,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
    A . 黄土高原 B . 东非大裂谷 C . 桂林的石灰岩溶洞 D . 塔里木盆地的戈壁
  • 12. 当澳大利亚西南部城市珀斯(约南纬32度)迎来雨季时(   )
    A . 黄河进入枯水期 B . 鄂毕河发生凌汛 C . 青尼罗河水量大增,造成尼罗河泛滥 D . 亚马孙河进入汛期
  • 13. 在下列海洋等温线图中,表示南半球大洋东岸洋流分布的是(   )
    A . B . C . D .
  • 14. 在下面的两幅海水等温线图中,虚线表示洋流,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①是暖流,位于北半球 B . ②是暖流,位于南半球 C . ①②均向北流动 D . ①位于大陆东岸,②位于大陆西岸
  • 15.  2021年3月30日,新疆日报讯记者从自治区气象局获悉,据卫星遥感监测数据显示,新疆荒漠化土地总面积约为111.6万平方公里。重度荒漠化区土地主要分布在塔里木盆地。近几十年来塔里木盆地荒漠化速度加快的主要原因是(   )
    A . 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B .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 C . 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 D . 大量开采铁矿和有色金属矿,破坏植被
  • 16. 新华社昆明2月17日电通过用好、用活国家支持加工贸易向中西部转移的政策“大礼包”,地处西南边疆的云南省依托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区位优势,积极承接产业梯度转移,一批特色鲜明的沿海地区加工贸易企业“孔雀西南飞”,全省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大幅增长,正日渐成为“一带一路”上的产业转移“洼地”和投资新热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下列产业中,云南不适宜发展(   )
      A . 生物医药 B . 高原特色现代农业 C . 高新技术产业 D . 旅游文化产业
    2. (2) 云南省在吸收东部产业转移过程中的优势因素是(   )

      ①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区位优势②基础设施条件完善,交通便利③一些资源型产业已形成较好的产业基础④具有良好的自然资源条件和较高的开发价值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3. (3) 产业转移对云南的影响,表述正确的是(   )
      A . 增加就业,缓解就业压力 B . 增加收入,推迟产业升级时间 C . 美化环境,促进产业升级 D . 减轻交通堵塞,促进经济发展
  • 17. 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煤炭丰富,探明煤炭储量142亿吨,远景储量500亿吨以上。然而,矿产开采却让本就脆弱的生态环境问题更加严峻。近年来,鄂托克前旗依托辖区内丰富的煤炭、油气资源,坚持“输煤变输电”、煤电一体化发展。目前“以煤为基础,多种能源优势互补”的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新格局逐步形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关于鄂托克前旗煤炭资源开发条件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煤炭资源丰富②市场广阔③科技发达④交通便利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2. (2) 鄂托克前旗产生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是(   )
      A . 露天开采 B . 矿区道路的铺设 C . 开矿井巷道的建设 D . 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
    3. (3) 鄂尔多斯市矿产丰富,但经济发展水平低,其原因和来来发展方向是(   )
      A . 能源开发规模不大——加大开采量 B . 我国和世界对煤炭的需求量不大——拓展国内和国际两大煤炭市场 C . 石油成为我国的主要消费能源,煤炭开采不足——加大煤炭转换为电能的力度 D . 生产结构单一,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不高——调整产业结构
  • 18. (2021高二上·北京期末) 黄土塬为合理利用土地,保持水土,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①甲地打坝淤地    ②乙处整修梯田  ③丙地修建水库    ④丁处平整土地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②④
二、综合题
  • 19.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滇中地区是我国干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缺水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为解决缺水问题,实施了“滇中引水”工程。该工程从丽江市石鼓镇金沙江上游取水,沿线经过丽江、昆明、红河等6个州市,终点为红河新坡背。输水总干渠布置隧洞63座,总长607千米,占干渠总长的92%。图示意滇中引水工程线路。

    材料二中老铁路,是一条连接中国云南省昆明市与老挝万象市的电气化铁路。全长1037千米,设计时速160千米。经过11年的建设于2021年12月3日全线通车运营。图中南半岛地形图,图为中老铁路线路图。

    1. (1) 分析导致滇中地区干旱严重的自然原因。
    2. (2) 简述滇中引水总干渠如此选线的优势。
    3. (3) 中老铁路修建中会遇到哪些困难?
    4. (4) 说出修建中老铁路对于中国的意义。
  • 20. 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三江平原位于东北平原的东北部,由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三条大河冲积而成,是中国最大的沼泽分布区。20世纪50年代以来,先后有14万转业官兵和20万支边青年以及54万知识青年“屯垦戍边”,昔日“棒打獐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的“北大荒”渐变成今日的“北大仓”。下图为三江平原及其周边图。

    1. (1) 推测图中松花江河水含沙量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2. (2) 分析三江平原沼泽湿地形成的原因。
  • 21. 图为某地地质构造及上覆岩层图,读图回答相关问题。

    1. (1) ①②③④四地中,开挖隧道较理想是①处,请说明理由。
    2. (2) 按时间先后顺序,描述图示地质构造及上覆岩层形成的地质作用(内、外力作用)过程。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